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6/11 05:39:14瀏覽2216|回應22|推薦120 | |
兒子在五、六歲時很調皮,不知被我打壞了幾支「愛的小手」(打手心的處罰工具),樓下的商店更是讓我買到缺貨,還不時催促他們要進貨。回娘家時,爸爸看到我打罵的狠勁,就曾告誡這樣下去會把孩子打壞了。這話有兩層意思,一是會傷到孩子的身體,另外就是打壓到孩子的自尊與自我期許,但我無動於衷。直到兒子國小四年級時,有次又因故打罵他,不知是否是冤枉他了?還是他再也忍受不了皮肉之痛?只見他目露兇光,兩手緊握雙拳,惡狠狠的瞪視我,不哭也不鬧,劍拔弩張的與我對峙達五分鐘之久。 坦白說,我懼怕了,猶如我曾帶給他的懼怕一樣,如法炮製的回到我身上,有那麼一剎那,以為兒子會追打過來,就像我打他一樣,看他的個頭一天比一天的高大,能打到何時?記起爸爸的話,有些悔不當初,下定決心再不動手了,這個家的母慈子順的畫面才得以名符其實,且慢慢遠離憤怒的氛圍。 而我的好友則與我斷斷不同,她對孩子極度的尊重,從小就給予百分之百的自由度與自主權,她是寧可被孩子氣得雙手敲桌、以頭撞牆,也捨不得打罵孩子的良善媽媽。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有次兩家說好要一起出遊,臨行前出了個難題,她女兒說什麼也不願意讓我們坐她家的車,儘管我如何的連哄帶騙,這不到六歲的小妞就是不許。好不容易等到她媽媽來解圍,誰知好友更天才,二話不說就要我再多開一輛車,我當場傻眼。第一次感覺像是進入童話世界,大人要聽小孩的安排?在現實生活裡這可一點都不好玩,為此付出的代價的是耽擱了兩個小時後才出發,後遺症則是跟車的危險與行程的變動,兩天一夜的旅遊裡還得時時與她女兒協調,弄得我們精疲力竭。 雖明白左右孩子性格形成的因素實在太多了,更多是在交互的作用下,很難釐清確立的條件,但是我們依然努力的、天真的去執行自以為是的方法,孩子果真能吸收到那背後偉大的意義與期許嗎?例如我的體罰,目的是要兒子以後不要再犯,體會過錯的嚴重性,但當下他意識到的卻是被攻擊的恐懼,升起的是極力想去防禦的慌張情緒,暴力印象的加深遠遠的大過我要的內省精神。而好友力主貫徹的「勇於說不的無畏品德」,她的女兒真懂得「說不」的後果與責任嗎?還是僅僅是驚喜於反對所得到的注目與重視?或是嚐到主導他人的快感而食髓知味? 好友是個非常好相處的人,處處替人排憂解難,遇事也是一馬當先、當仁不讓,她女兒在其耳濡目染之下,人緣要不好也難。可惜好友偏重西方人格教化,如今各方面的狀況接踵而至,這幾年下來,她從疲於奔走學校去溝通女兒適應不良與頂撞師長的問題,到最近女兒竟然嚴重到在校園裡叫唆打人,險釀成社會事件的打擊下幾度崩潰,還得面臨女兒必須再度轉學的棘手殘局........ 有人說「極致是一種美」,然而在教育孩子方面,走到極端卻易於讓人產生不安全感,何不保留一些餘地?也許「中庸」更為理想,一旦事與願違,才能有空間轉圜與及時修正,而且眼前的作法難保以後不會反悔或是被推翻掉。 不禁想起格友Siena,她在她的文章「五月--再寫我的爸爸媽媽(中)」裡(九樓)回覆我說:「女兒拿著新的電腦在房間與客廳間跑來跑去,不小心整部電腦掉在地上破了,我也只是說,妳必須道歉,而且知道下次要更注意小心,請妳將這些話放進腦子裡,卻沒有一直責備她。」又說:「如果小時候我這樣魯莽,一定死定了,但這也養成我慎密周全的個性,女兒有時air head,但就快樂很多。到底怎樣才對呢?」讓我思考了幾天。 我是個很愛物惜物的人,教育孩子一向以節省為要,舉凡他們把傘落在那兒了,或是打破了杯盤瓷器,尤其女兒愛拆解新買的削鉛筆機、釘書機等,這些都足以使我抓狂發怒,更不要說是摔破嶄新的電腦,那絕對會被我罵慘,為的就是要在他們腦海裡深深地植入罪惡感且能引以為戒。 然而現在我已不願再藉此苛責他們,因為這樣無非是在加強他們對身外之物的執著,使其凌駕於一切之上,實屬偏頗。到了我這個年紀探索的都是「放下」與「能捨」的開闊心胸,何苦在他們小時候誘導他們對物的戀棧、窄化他們的視野,然後以後再勸他們要懂得「放手」與「饒過自己」?我在他們心裡烙下的痕跡有多深,只怕以後還得花同樣的心力去補平,豈能不慎?東西來去自有因緣,只要不是故意破壞,在我眼裡都是啟示與禪現,Siena真是個有氣度與遠見的現代媽媽。 說個笑話,女兒要戶外教學,行前跟我拿錢去買零食,她說要買餅乾、飲料與口香糖,當時念小五的兒子隨口問:「幹嘛買口香糖?」我們異口同聲的反問:「為什麼不買?」沒想到兒子很不以為然的說:「口香糖跟同學要就有了,幹嘛買?還可以省下錢買別的零食啊。」唉!我真是慚愧啊!教節省教到佔別人的便宜去,真是太對不起別人家了....... 備註:格友Siena(海澄湖畔的歲月)的網址:blog.udn.com/christine1116/article 迴響:格友My Daughter,my Love(MDML)的新作:「飯桶與麵皇」對於孩子「說不」有獨到的見解與作法,歡迎共賞。網址:blog.udn.com/MDML353/artical 種子裡蘊藏的是個未知的神祕世界,請謹慎選擇灌溉的養分。(童空心 文&拍攝)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