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物不遷論 續集
2023/06/23 23:45:56瀏覽104|回應0|推薦1

噫!聖人有言曰:「人命逝速,速於川流。」是以聲聞悟非常以成道;緣覺覺緣離以即真。苟萬動而非化,豈尋化以階道?復尋聖言,微隱難測。若動而靜,似去而留。可以神會,難以事求。是以言去不必去,閒人之常想;稱住不必住,釋人之所謂往耳。豈曰去而可遣,住而不可留邪?

(摘要):唏噓!孔子曾說:「人生短暫,其逝速快於川流。」(《論語·子罕第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因此,聲聞根性之人,領悟四諦之理而成道;緣覺根性之人,覺悟因緣聚散之理而領悟真諦;如果只是看到諸法遷流運動,卻沒有看到根本上的沒有遷變(物不遷)之理,怎麼能循幻化之相而逐步通達真諦呢?

反覆體悟聖人教導,實在是精微奧妙難以揣測!世間萬法似動實靜,似乎離去,其實還是留駐的;這道理只能心領神會,難以在事相上尋求。因此,聖人說生死遷流,不是實有遷流之相,在於止息世人執常的觀念;說事物的涅槃常住,在於消除世人厭離生死的成見。怎麼能一說到遷變,就認定有生死可遣除;一說到滯留,就認爲有涅槃可停留不動呢?

故《成具》云:「菩薩處計常之中,而演非常之教。」《摩訶衍論》云:「諸法不動,無去來處。」斯皆導達羣方,兩言一會,豈曰文殊而乖其致哉?是以言常而不住,稱去而不遷。不遷,故雖往而常靜;不住,故雖靜而常往。雖靜而常往,故往而弗遷;雖往而常靜,故靜而弗留矣。然則莊生之所以藏山,仲尼之所以臨川,斯皆感往者之難留,豈曰排今而可往?

(摘要):因此,《成具光明定意經》說:「菩薩處在執著邪常的衆生當中,而演說無常的教法,目的在於破除衆生的邪常見解。」《摩訶衍論》說:「諸法都是不變遷的,既沒有來處,也沒有去處。(《大智度論》卷51《含受品》:「須菩提,一切諸法不動相故。是法無來處,無去處,無住處。」)

經論上的這兩種看法,看似截然相反,目的都是爲了破除衆生不同的偏執,用辭雖然不同,而目的一樣,豈能因爲文字上的不同,而認爲根本上有分歧呢?因此,說事物是靜止的,卻不因萬行而片刻的滯住;說順於緣起變化,卻能夠湛然寂靜。

莊周之所以有「藏山」之論(《莊子·大宗師》:把船藏在山谷裡面,把山藏在深山大澤中,可說很牢固了,但不知不覺中,造化已默默地遷移,而昏昧的人還絲毫不覺察;孔子之所以「臨川」之嘆,都是感嘆諸法不斷流變,難以挽留,所以怎會有離開當下事物,而遷流到別處的時空呢?

是以觀聖人心者,不同人之所見得也。

(摘要)因此,如果能悟入聖人之見,就會不同於世人的境界。

何者?人則謂少壯同體,百齡一質,徒知年往,不覺形隨。是以梵志出家,白首而歸。鄰人見之曰:「昔人尚存乎?」梵志曰:「吾猶昔人,非昔人也。」鄰人皆愕然,非其言也。所謂有力者負之而趨,昧者不覺,其斯之謂歟?

(摘要):爲什麼呢?一般人總認爲,人從少年到壯年是同一個軀體,直到到一百歲,還是這個軀體;他們只知道年齡在消逝,而不感到人的軀體,隨著年齡一同變遷。所以有個梵志出家,頭髮白了,回家後,鄰人們見了他,說從前的梵志還在嗎?梵志說,我好象當年的梵志,又不是當年的梵志。鄰人聽了感到驚訝,認爲他亂說。(莊子)所謂「有力者(造化)背著天地奔馳,熟睡(昏昧)的人還不覺得」,難道不正是這個意思嗎?

是以如來因羣情之所滯,則方言以辨惑,乘莫二之真心,吐不一之殊教,乖而不可異者,其唯聖言乎!

(摘要):因此,如來根據世俗人的執迷,用善巧的言教釋疑去惑,憑著動靜不二的真心,講說去留不一的法門。這恐怕只有聖人的言教,才能使人們通過各種的途徑,體證不二的道理。

故談真有不遷之稱,導俗有流動之說。雖復千途異唱,會歸同致矣。而徵文者,聞不遷,則謂昔物不至今;聆流動者,而謂今物可至昔。既曰古今,而欲遷之者,何也?

是以言往不必往,古今常存,以其不動;稱去不必去,謂不從今至古,以其不來。不來,故不馳騁於古今,不動,故各性住於一世。然則羣籍殊文,百家異說,苟得其會,豈殊文之能惑哉?

(摘要):所以,就真理而言,就有事物不變的說法;爲了引導世俗的人便於理解,就有諸法變化的說法。儘管有千種不同的論說,最後歸宿到一個真理。至於停留在文字的人,一聽到不變之說,認爲過去的事物,不會延續到現在(斷見);聽到變化之說,以為現在的事物可以回到過去(常見)。既然稱為過去和現在,爲何有個事物在遷流運動呢?

所以說「去往」,不理解爲真的「去往(別處)」;說事物離去,卻不理解爲事物真的離去。過去的事物並沒有來到現在;同理,現在的事物也不會回到過去。事物不會往返於古今之間,也沒有真實的遷流運動。因此,儘管經籍的文句不同,百家的學說各異,如果能夠領會圓融,文句的不同難道會困惑我們嗎?

是以人之所謂住,我則言其去;人之所謂去,我則言其住。然則去住雖殊,其致一也。故經云:「正言似反,誰當信者?」斯言有由矣。

(摘要):因此,一般人認爲萬物不變,我就說它是變動的,以破其常見;一般人認爲萬物變動,我說它是常住不變,以破其斷見。雖然說法上有差別,而實際上沒有兩樣。所以經上說:「正面的話,好似反面的話,幾個人能懂呢?」這話是有根據的。

何者?人則求古於今,謂其不住;吾則求今於古,知其不去。今若至古,古應有今;古若至今,今應有古。今而無古,以知不來;古而無今,以知不去。若古不至今,今亦不至古,事各性住於一世,有何物而可去來?然則四象風馳,璇璣電卷,得意毫微,雖速而不轉。是以如來,功流萬世而常存,道通百劫而彌固。成山假就於始簣,修途托至於初步,果以功業不可朽故也。功業不可朽,故雖在昔而不化。不化故不遷。不遷故,則湛然明矣。故經云:「三災彌綸,而行業湛然。」信其言也

(摘要):爲什麼呢?人們總是在當今中尋找過去不可得,以為這是遷流;或在過去中尋找當今不可得,因找不到而認為事物沒有遷變。現在沒有到過去,過去的也沒有來到現在;過去沒有現在的事物,可見現在的事物不會回到過去。

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日月星辰的運行,如果從根本來看,即使飛快地運動,它們是不遷變的。因此,即使萬世之後,如來的功業也是常存的;即使世界毀滅一百次,真理將更加堅實而不可動搖。造山由第一筐土堆起,長途旅行從第一步開始。就是說,佛的功業是不可毀壞的;功業不可毀壞,所以它雖然過去,但不會消逝。不消逝,所以不遷變。事物不遷變的道理,顯而易見了。所以,佛經上說,儘管經歷了水、火、風三災,而每人所造下的「業」卻永遠抹不掉。這話是每有錯誤的。

何者?果不俱因,因因而果。因因而果,因不昔滅。果不俱因,因不來今。不滅不來,則不遷之致明矣。復何惑於去留,踟躕於動靜之間哉?然則乾坤倒覆,無謂不靜;洪流滔天,無謂其動。苟能契神於即物,斯不遠而可知矣。

(摘要):爲什麼呢?果與因不同時存在。對因而言,叫它做果,因不會在從前就消滅;果與因不同時存在,因不會來到現在。過去的不會遷滅,不會來到現在,所以不變的道理就很明白。對於去和留還有什麼疑惑?對於動和不動還有什麼遲疑?

那麼,即使天地倒覆,不能認爲不是靜止;即使洪流滔天,也不能認爲它在變動。如果能深入領會當前的本質,不變的道理就不難理解了。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ling214&aid=179467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