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懷念仁得長老(三)大願大行力
2023/04/08 20:27:09瀏覽73|回應0|推薦0

2008年台灣盛夏,預定到清萊義工教學之前,首先到曼谷報恩寺拜訪仁得師父;當飛機遠離桃園機場,不消幾個小時,就來到也是炎熱的曼谷;雖然進出曼谷機場多次,但是師父依然關心遠方的遊子,用心安排學生接機,讓我迅速抵達報恩寺;曼谷報恩寺小小的寮房中,雖然沒有冷氣的眷顧,但卻有著回家一般的溫馨,清晨如果不是早課鐘聲大響,真的忘記自己已經置身南國呢!

掛單在報恩寺的時候,師父總是會叮嚀學生,通知我早餐已經準備妥當;每當走進齋堂,看到可口的餐點與整齊的餐具,內心就會升起莫名的感動,完全沒有浪跡海外的陌生孤獨;十多年以來,這種熟悉與清淨的畫面,一直都縈繞在我的心裡,成為一種獨特的曼谷記憶,這份記憶有著無法言語的法喜。

每次用完早齋後,常常來到師父的會客室,師父總是一邊泡茶,一邊輕鬆說起近況,感覺到臺灣與曼谷雖然有千里之遙,但是真心流露時,卻是沒有距離感;當時師父身體欠安,曾經多次進出醫院,他老人家顯得有些疲倦,但是他仍然掛心很多事情:不管是曼谷報恩寺的寺務,東北泗球佛恩寺未完成的工程,或是清萊萬佛慈恩寺的硬體,以及嗷嗷待哺的學生。可以說每天一張開眼睛,都有忙不完的事情要推動,而他自己從來沒有因為生病而停止奮鬥,反而因為身體病苦,更加緊思考人生何去何從?如何讓人生過得有意義?

他老人家不被自己的病苦所限,一生積極建寺弘法,在僻遠的清萊興辦學校教導後進,猶如普賢菩薩的大願與大行,不論面臨什麼困境,都不曾灰心喪志;當沉默半晌之後,師父自己又輕輕地說:「如果沒有生過病,很難體會眾生的病苦,說不定還會很驕傲,搞不好還會走錯路,所以生病也是資糧。」師父由衷的這一番話,道出凡夫常常因為生活安逸,而忘記生命還有更重要的事,所謂「富貴學道難」不正是如此?短暫而寶貴的生命,很可能因此就虛度。

那個夏天的假期剛剛開始,聽到師父這番話,心中特別有感觸,帶著精進不懈的精神,始終不退心的勉勵,飛到極北的清萊,也帶回兩千里外的臺灣!

許麗鈴 2008.07.08 寫於清萊

2023.04.07 整理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ling214&aid=178844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