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43 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2023/01/21 00:21:08瀏覽109|回應0|推薦1

43 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經文)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語譯)「須菩提!如果有人說如來有來、有去、有坐、有臥,這人不了解我所說的真實意趣。為什麼呢?因為所謂的如來,是諸法如義,充滿法界,來無所來,去無所去,所以稱之為如來。」

(摘要)

1. 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

「如來」梵語多陀阿伽度(Tathāgata),也譯為「如去」;「來去」是世俗動

靜之相,外人以為「如來」是流轉、還滅的主體,因此要在來、去、坐、臥之中,見到有來、去、坐、臥的如來,但是佛陀卻說:這些人是不解佛法,不能見到如來的。

2. 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如來「即諸法如義」的清淨正覺;來、去、坐、臥的本質是空性,都不過性空如幻,那裡有來去的實體可得?《圓覺經》以「雲駛月運」、「舟行岸移」來譬喻,凡夫由於偏離法性,所以當坐在船上前進時,看到兩岸景物逐漸後退,產生兩岸樹木往後移動的錯覺,如果我們誤以為「如來」有去來,就會產生類似的無明,無法理解「如來」的意趣。

( 興趣嗜好偶像追星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ling214&aid=178120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