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觀音緣(3)
2021/06/19 13:29:11瀏覽58|回應0|推薦0

(原文)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說明)心經以「否定」的角度來說明諸法的空性;「否定」的目的在破除對立的世間知見,顯示出有別於二元對立的性空層次,因為凡是二元對立都是緣起假相,無法脫離生死輪迴的境界,所以用「否定」來顯示真理的絕對性。

    生滅、垢淨、增減都是相對的,這三組也象徵諸法的對立性,而透過「否定」可以使我們了知,色空相即的同時,且又超越相對的特性;因為世俗法不離生滅性,以及染淨與增減的特質;但是空性超越這些對待,所以能夠脫離痛苦,而法性(dharmatā)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它並不是後天修為造作而成,而是湛然如斯,無始以來都沒有增減,諸法寂滅性本然如此,所以當我們見色受想行識等五蘊時,知道這也是空性的展現,不會迷惑在現象層次而停滯不前。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ling214&aid=164046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