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滅蜀後記(五) 姜維北伐
2006/09/21 17:48:36瀏覽5464|回應0|推薦3

    相對於曹魏而言,蜀漢政局在諸葛亮去世後是較為平靜的。西元二三四年諸葛亮死後,前軍師魏延與丞相長史楊儀發生奪權之爭,但影響不大,魏延被楊儀所殺,隔年,楊儀亦因詆譭朝廷,被放逐而自殺。劉禪依諸葛亮遺言,以蔣琬為大將軍、錄尚書事,費禕為尚書令,共領朝政,姜維為右監軍輔漢將軍,統領諸軍。蜀漢延熙元年,西元二三八年,蔣琬率軍屯駐漢中,隔年進大司馬,並以姜維為司馬;這段期間段期間剛好是司馬懿遠征遼東、魏明帝曹叡過世,魏國西線較脆弱的期間,跟據<三國志蔣琬傳>,蔣琬也有意趁此時與東吳共同進軍,但或許某些因素,歷史上並未見東西兩線有大規模的軍事活動,僅有<三國志 郭淮傳>記載姜維於正始元年,西元二四零年出隴右而已。此後蜀漢的北方政策漸趨保守,這或許也與南方蠻族不斷地叛變有關,根據蔣琬的建議,西元二四二年,任中監軍的姜維率軍由漢中南撤至涪城,改以涪城為主要的軍事基地,大司馬蔣琬亦於隔年撤回;西元二四六年,蔣琬病逝,改由大將軍費禕與衛將軍姜維並錄尚書事,姜維躍入權力核心,開始他的北伐事業。

延熙十年,西元二四七年,西涼諸羌叛魏,姜維出兵隴右接應,與雍州刺史郭淮、討蜀護軍夏侯霸戰於洮西,並將部分羌族部落移入蜀中;隔年,大將軍費禕進駐漢中,親自節度北伐事宜;西元二四九年,高平陵之變爆發,夏侯霸投降蜀漢,姜維認為有機可趁,再次北進,即之前敘說司馬昭部分有提到,姜維命部將句安倚麴山築城,聯合羌胡四出侵略。當時魏征西將軍郭淮與庸州刺史陳泰聯手抗敵,由陳泰率討蜀護軍徐質、南安太守鄧艾進圍麴城,姜維率兵來救,郭淮遂進軍牛頭山,揚言斷姜維退路,姜維只得撤退,句安等最終亦投降曹魏。但姜維撤退亦是障眼法,三天之後,廖化便率軍至白水南岸紮營,他自己則暗中率兵攻打白水北岸的洮城,但這個計策被鄧艾識破,鄧艾早一步駐守洮城,姜維遂無功而返。這一戰,或可視為姜維與鄧艾的第一次交手。

蜀漢延熙十六年,西元二五三年,蜀漢大將軍費禕為魏國降將郭循所刺殺,姜維遂得總統軍權,四月,自石營出擊,包圍隴右的狄道,曹魏由陳泰、郭淮出兵,姜維又因糧草問題而先行撤退。

隔年,姜維加都督中外諸軍事,此時狄道縣令李簡修書請降,姜維遂以狄道為基地,進圍襄武,擊破徐質軍,但仍無法在隴右維持,只得將河關、狄道、臨洮三縣居民撤入蜀中。隔年,魏征西將軍郭淮逝世,改以陳泰接任,此時洛陽中央忙於第二次淮南兵變,鄧艾也被調往東方,姜維遂出兵至枹罕,再進逼狄道;陳泰命雍州刺史王經入駐狄道,以待關中援軍,但王經不能忍耐,率軍強渡洮水,與姜維大戰於洮西,結果魏軍大敗,死傷萬餘,姜維遂包圍狄道。洛陽中央知事態嚴重,急調鄧艾為安西將軍,並令太尉司馬孚率兵支援。不過陳泰對姜維的戰略有很正確的認識,他認為姜維大勝之餘,不向東挺進奪取糧倉,卻將部隊拿去攻狄道城池,對士氣和糧運都有所不利,於是急行軍佔領狄道東南面的山地,與城中守軍相呼應,蜀軍試圖進攻但無法攻克,怕退路被斷,只得撤退至鍾堤。<三國演義>上將陳泰這段策略移花接木到鄧艾身上,也算是給鄧艾多添一筆風光。

狄道一戰後,魏軍諸將多認為蜀軍已無戰力,短時間不可能再出擊,惟有鄧艾不以為然,他分析敵我局勢,認為:「我方洮西之敗,損失非小;破軍殺將,倉廩空虛,百姓流離,幾乎已到破亡的程度,以今天情況而言,敵軍有乘勝之勢,我有虛弱之實,這是其一;敵軍上下相習,五兵犀利,我軍將易兵新,器杖未復,這是其二;敵軍以船行,我以陸軍,勞逸不同,這是其三;狄道、隴西、南安、祁山,我軍均要防守,敵專為一,我分為四,這是其四;若是敵軍從南安、隴西而來,便得向羌人借糧,但若是往祁山,熟麥千頃,這是其誘因,這是其五;敵軍有黠數,必定會再來攻!」因此命諸軍保持戒嚴。果然,西元二五六年七月,姜維再出兵祁山,見魏軍已設防,當下向西轉攻南安,鄧艾隨敵軍轉守於武城山,蜀軍不能取勝,當下又向東轉攻上邽,鄧艾尾隨蜀軍直到段谷,姜維原本與鎮西大將軍胡濟約期會師於段谷,但胡濟失約不至,姜維兵力不足,結果蜀軍大敗,「星散流離,死者甚重」。這一仗大敗,使得姜維之前所經營的隴西基地喪失,蜀中輿論也多有責備,姜維自貶為衛將軍,代行大將軍事;另一方面,鄧艾則因此被升任為鎮西將軍,都督隴右諸軍事。

延熙二十年,西元二五七年,姜維趁著第三次淮南兵變再次北伐,這次他放棄隴右地區,直接出駱谷,瞄準長安西南方的長城,目的在於奪取當地存糧。當時關中軍隊已抽調往淮南,情況頗為危急;不過鄧艾在此又發揮作用,他與征西將軍司馬望進駐長城防守,姜維屢攻不克,之後淮南亂平,姜維也隨之撤軍。鄧艾遂加封為征西將軍。

姜維最後一次北伐是於蜀漢景耀五年,西元二六二年,這次他又回到自己所熟悉的隴右,與鄧艾交戰於侯和,結果為鄧艾所敗。此時成都氣氛已變,黃皓掌權,姜維屢次北發均無戰果,不敢回成都,遂退兵至更西側的沓中屯墾。

綜觀姜維的北伐過程,除了洮西一戰大破王經之外,其餘建樹都不大;和諸葛亮所碰到的問題一樣,蜀軍跨越秦嶺攻入魏國領土,其補給線難以維持,因此兩人均有多次糧盡而退的記錄,例如西元二五四年狄道投降,姜維又擊破徐質,但最後卻無法守成,仍要將三縣居民遷入蜀中,應同樣也是受糧運所困擾。再者,姜維北伐次數過度頻繁,引起不少的反對聲浪,早期費禕就節制姜維兵權,每次僅撥不到萬人給姜維,禁止他北伐,譙周也作有<仇國論>反對姜維出兵,西晉孫盛的<異同記>也有記載,在成都朝中的諸葛瞻與董厥均認姜維好戰無功,應轉任益州刺史,奪其兵權;到後期甚至連蜀軍主要將領張翼、廖化都反對北伐,在此情形下,姜維自無法發揮軍隊最強戰力。最後,姜維所面對的魏軍將領,郭淮、陳泰、鄧艾等均非泛泛之輩,他們對於隴右的地形、敵我局勢、戰略運用都有很精確的認識,彼此之間又能相互合作,分兵進擊,使得姜維往往陷入以寡擊眾的劣勢,這也是姜維屢次北伐卻無尺寸之功的原因。
( 創作連載小說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ea0111&aid=458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