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滅蜀後記(二) 顧命權臣
2006/09/14 17:40:07瀏覽3812|回應0|推薦6

    西元二二三年劉備過世之後,丞相諸葛亮就成為蜀漢的一代軍政強人,蜀漢於建興三年,西元二二五年安定了南蠻諸部後,隨即於西元二二七年進行第一次的北伐,由趙雲、鄧芝率偏師據箕谷,佯攻郿縣,諸葛亮親率大軍西出祁山,直指隴右,曹魏西線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全都叛魏歸蜀,洛陽震動,曹叡還親自往長安坐鎮,最後靠右將軍張郃於街亭擊破馬謖,方才將諸葛亮大軍逼退。不過也就在這次戰役中,原任天水郡參軍的姜維歸降蜀漢,成為二十年後蜀漢的棟樑。同年冬季,諸葛亮策動第二次北伐,出大散關,目標是長安西側的陳倉,但魏國西線總司令曹真在第一次北伐戰役後,已預料蜀軍第二次進軍路線,遂命郝昭進駐陳倉,加強防事,結果郝昭便以千餘人的兵力,獨抗諸葛亮數萬大軍二十餘日,蜀軍糧草接濟困難,只能撤退。西元二二九年,諸葛亮第三次北伐,由將領陳戒攻下武都、陰平兩郡,魏蜀兩軍之間並沒有大規模會戰。兩年後,蜀漢建興九年,曹魏太和五年,西元二三一年,諸葛亮第四次大型北伐,同樣西出祁山,新上任的曹魏西線總司令司馬懿臨危受命,抵達長安,指揮車騎將軍張郃、後將軍費曜、征蜀護軍戴淩、雍州刺史郭淮等阻截蜀漢大軍。

    司馬懿臨時從宛調來長安,面對的是一個更廣的防線、更強的敵人以及一群陌生的同事,他先命費曜、戴凌率軍駐守祁山北側的上邽,然後其他部隊全部向西移防祁山,諸葛亮得悉此節,率軍繞過祁山直搗上邽,破費曜等二軍,刈當地熟麥,司馬懿引軍前來,但兩軍並未交戰,諸葛亮率軍西撤,司馬懿只是尾隨其後,守險而不戰。

    司馬懿過度保守的戰略引起魏軍諸將的不滿,張郃、賈栩、魏平等紛紛請戰,這使得新上任不久的司馬懿陷入兩難。五月,司馬懿禁不起壓力,派張郃出奇兵襲擊位於祁山南側的王平軍,司馬懿親率大軍向諸葛亮討戰。諸葛亮求之不得,派魏延、高翔、吳班等率軍出擊,結果魏軍大敗,斬首三千人,司馬懿只得退守陣地。六月,蜀軍又遇到糧運問題,撤兵,司馬懿派張郃追擊,結果中蜀軍埋伏,張郃重傷身亡。

    以上這段司馬懿與諸葛亮的初交鋒,是依據<三國志>註引漢晉春秋的記載,蜀軍最後雖然撤退,但司馬懿顯然在面子上吃了大虧,不過若是依<晉書>記載,諸葛亮看到司馬懿都是「望塵而遁」,司馬懿最後還追擊蜀軍,「俘斬萬計」,兩者究竟誰真誰假,還請諸位自行判斷了。

    曹魏青龍二年,蜀漢建興十二年,西元二三四年,諸葛亮第五次大型北伐,十餘萬大軍東出褒斜谷,抵郿縣,然後向西移動至五丈原,司馬懿大軍也隨之移動,在渭水南岸與蜀軍對陣,完全採取守勢,不與蜀軍交戰。諸葛亮也有計畫打持久戰,遂駐軍屯田,以免又發生糧荒。這一次司馬懿對麾下諸將有了比較好的掌握,但長久均採守勢,仍要面對不小的壓力,司馬懿為此還特別與曹叡演了一場戲,由中央派使節前來特別吩咐不許出戰,以當作壓制諸將請戰的藉口。

    魏蜀兩軍對峙達百餘日,八月,諸葛亮積勞成疾,病逝五丈原,蜀軍撤退。司馬懿不敢追擊,待蜀軍撤盡,他前往觀看蜀軍留下來的營寨,不禁讚嘆:「天下奇才也!」

    諸葛亮的死解除了曹魏西線的一大威脅,也使得司馬懿有機會將觸角伸至魏國其他地區。曹魏景初二年,西元二三八年,司馬懿奉詔征討位在遼東的燕王公孫淵。公孫家族算是三國時代一個另類勢力,從漢末起便割據遼東,之後公孫康向曹操臣服,但仍保持獨立狀態;公孫淵即位之後氣燄囂張,屢屢挑戰洛陽中央,又自稱燕王,曹叡忍無可忍,先派毌丘儉為幽州刺史征討,不利,遂將司馬懿從長安調來,由他率四萬大軍遠征東北,隨行的還有胡遵,即胡烈的父親。公孫淵派兵於遼隧駐防,希望拖住遠征軍,司馬懿卻用聲東擊西之計,假裝派兵向南,實際上大軍向北直撲公孫淵所在地襄平,司馬懿在野戰中大破燕軍,包圍襄平,經過一個月,襄平陷落,斬公孫淵父子,班師回朝。然而就在半途,司馬懿接到曹叡病重的消息,他快馬加鞭地搭「追鋒車」趕回洛陽,第二次接受輔政的重大使命。

    曹叡託孤的這段,可以說是歷史上最感人的託孤場景,當時曹叡已病重,他將年僅八歲的曹芳及九歲的曹詢叫來,握著司馬懿的手說:「我以後事相託,死也可以忍了;我忍死以待君,能夠再相見,再沒有遺恨了!」然後又看著曹芳,對司馬懿說:「就是他,您看仔細,別認錯了!」並且要曹芳去摟著司馬懿的頸子,司馬懿痛哭流涕,叩首說:「陛下難道沒有見到,先帝也是將您囑託給我的嗎?」當天,年僅三十六歲的曹叡逝世,司馬懿與大將軍曹爽並為輔政大臣,加侍中,假斧鉞,都督中外軍事,錄尚書事,總攬軍政大權。司馬懿此刻或許仍在為故主悲慟,或許為了大權在握而欣喜,然而他尚未意識到,強大的權力鬥爭,即將要將他打入生涯的低點。

    曹爽為曹真之子,沒有他老爸的軍事能力,是一個標準的紈絝子弟,他身邊幾個人,包括何晏、鄧颺、李勝、丁謐等都是浮華之輩,崇尚生活享樂,何晏並且是魏晉玄學之祖,他們很快地組成一個集團,設法排斥老將軍司馬懿。曹叡過世不到兩個月,曹爽即透過小皇帝下詔,任司馬懿為太傅,入殿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如漢蕭何故事;太傅是古官名之一,相當於皇帝老師,地位極高,但並無實權,曹爽此舉等於是架空了司馬懿的權力,剝奪其兵權。曹爽自己任中領軍,其弟曹訓為武衛將軍,曹彥為散騎常侍侍講,控制禁軍;再將何晏等調入尚書臺,掌握整個魏國大政。

    從西元二三九年到二四九年的十年間,是司馬懿權力生涯的低潮,曹爽集團的步步進逼,險些就要置他於死地,即使司馬懿在西元二四一年和二四三年兩次擊退東吳的進犯,仍無法阻擋曹爽等人的擴權,西元二四七年,司馬懿稱病下野,暫時不理政府事務。在這段時間內值得一提的,是在正始二年,西元二四一年司馬懿擊退入侵樊城的東吳軍之後,採用當時仍任尚書郎的鄧艾的意見,在淮南一帶大舉屯田,以鞏固東南邊防,鄧艾之名由此而顯。

    司馬懿稱病之後,曹爽等人行逕更為囂張,甚至將故皇帝曹叡的嬪妃帶回府中玩樂。曹爽最初對司馬懿稱病仍半信半疑,命李勝以辭行為由,前去探望司馬懿,司馬懿當然知道這個小技倆,當天便由兩個婢女攙扶出來見李勝,拿衣服故意掉落於地,婢女餵他喝粥,他也不能拿碗,粥濺得胸口皆是,李勝說:「傳聞皆說明公舊疾發作,想不到竟嚴重成這樣!」司馬懿說:「年老枕疾,死在旦夕。君這趟去并州,并州近胡人,要好好戒備,我等恐不復相見,我的兒子師、昭兄弟要拜託你多照顧。」李勝說:「我是要回本州,非并州(李勝是荊州人,回荊州所以稱本州)」司馬懿錯亂其辭說:「你方到并州?」李勝說:「是要去荊州。」司馬懿說:「年老意荒,不解君言。今日你回到本州,以你能力,必能建立功勳!」李勝離開後告訴曹爽說:「司馬公尸居餘氣,形神已離,不值得憂慮了。」從此之後,曹爽等人對司馬懿再不放在眼中。

    曹爽當然不是司馬懿這隻老狐狸的對手,司馬懿退隱,為的就是要蓄積實力,他的兒子司馬師也不是簡單人物,根據<晉書景帝紀>,司馬師陰養死士三千人,散居於民間,要用時一呼而齊集,莫知所出。司馬懿在野苦等兩年,終於等到曹爽等謁高平陵的大好機會,發動政變,將龐大的曹爽集團連根拔起,重拾大權。其實高平陵之變的成功,除了司馬懿父子等人反應迅速外,曹爽之前的所做所為早就激起大量士大夫的不滿,就他們而言,高平陵之變並不是司馬懿奪權,而是以輔政大臣身份所發動標準的靖君側行動,所以大部分的政府高官均予支持,曹爽兄弟所控制的禁軍也未見有異常之舉。

    然而司馬懿既已踏上了權力高位,之後的一連串事件便不是他所可以控制,他必須要藉由一連串的流血,以捍衛自己的身家性命,而他的兩個兒子司馬師與司馬昭,亦將要踏上同樣的道路。

( 創作連載小說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ea0111&aid=44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