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英語教育的失誤
2023/04/05 10:29:36瀏覽3323|回應10|推薦103

看著標題,不禁失笑,我算老幾?一個大專聯考英文40分的人,說笑話嗎?想想原來標題更可笑,「台灣英文教育的謬誤」,更荒唐對吧!沒關係,實話直說,觀眾自然會給評價。

眾所周知,台灣人英文程度普遍普普,即使大學踢倒街(台語,滿街都是的意思),閱讀程度尚可,若論聽力,那真格是中等以下。不信?叫上所有英文老師以及教授,讓他們看一齣全新電影,記得把字幕關掉,中文英文字幕都沒有,觀後感請用廣播考試,不用實測也知道,他們可能成績都不會太好,因為英文程度差嗎?不,應該都很好,只要把字幕放回來,考試題目寫在紙上,英文也沒關係,絕對90%以上都懂,現在,知道台灣英語教育的問題癥結了。

當年百思不解,我英文這麼爛有點奇怪,中文程度超高的人,文學水準應該不差才對啊!後來知道答案,第一:當年鄉下學校缺乏教學輔助器材,卡帶錄音機大部分人買不起,學校英文老師的發音(即使師大畢業)也不好,「看」著英文課本學英語,亂唸一通,學不好真的理直氣壯。第二:我是DJ英語發音變成KK美語發音的白老鼠世代,初中末代和國中起始年代的學生,很可憐,還經常被罵,取消(初中)聯考不努力的後果,這些教育界大佬,難道一輩子不知是他們造的孽?

現代孩子應該不一樣吧!電腦人人擁有,網路無所不在,學習語文輔助工具多得嚇人,為何台灣孩子的英語程度還是進步有限?又是他們不努力嗎?我對書呆子掌控的教育界深惡痛絕,這些學者專家當年都是乖乖牌,乖乖背課本乖乖背字典,他們聯考成績很好,英文閱讀理解程度通常也不錯,但是~如我前面所說,他們的聽力遠遠跟不上閱讀能力,為什麼台灣的英語教育如此失敗?因為數十年來,我們都是看課本、看字幕長大的,無論中文英文,我們看比聽快,這不正常,不是嗎?人類學語言不都從聽開始?聽的速度絕對快過讀的速度。

後來到了國外才知道,歐美國家的電視節目都沒有字幕,怪不得他們聽力很強,眼睛不近視,從小沒字幕看啊!我問過外國朋友為什麼?大部分都說不知道,一直都如此,不覺有啥奇怪。終於有一位兒童教育相關朋友告訴我答案,不知道對不對,官員教授們別急著罵我,他是這麼說的,「孩子學語文本來應該從聽、說開始,讀、寫排在後面,因為太早閱讀傷眼睛,太小寫字傷手指。」(題外話,太早使用筷子也不對。)啊!我恍然大悟,找到台灣人近視比率超高的原因了,也找到台灣人手指肌肉歪曲的原因了,筆和筷子造成的。

我一直不懂(所以寫文就教),如此明顯道理(門外漢都知道,應該很明顯),難道官員學者專家們不知道?為什麼不改?不肯改?難道是懶惰,還是不能改不敢改?且不論教育不成功,健康(尤其眼睛)不是未來主人翁最重要的東西嗎?四眼田雞滿街絕對不是台灣之光,對吧!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AMANOLDMAN&aid=178808528

 回應文章

麥芽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3/05/10 20:02
可惡的是霉體僱用一大批這樣的貨色,推廣到社會!




安歐門(IAMANOLDMAN) 於 2023-05-11 09:47 回覆:

台灣早已沒有輿論了,所謂媒體其實就是網軍,抄襲編造,

假新聞充斥,真新聞沒人看,現代人喜歡自欺欺人。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3/04/29 15:22

語言是人類用以學習的重要工具之一。它是同一環境中的人,用以溝通當時當地發生在人、事、時、地、物上的境緣的工具。外地人常常難以掌握他們在表達什麼?參見:

230語言的障礙(創譯與誤譯)  http://blog.udn.com/jfeng13x/101810497

安歐門(IAMANOLDMAN) 於 2023-04-30 07:32 回覆:

英文早已是國際語言,各國人士溝通之必要,必須要懂,

至於文化不同,恐怕不是語文問題,而是生活共通常識。


看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3/04/11 01:04
語文聽講要有環境。海外長大的小孩大多說不出中文,道理一樣。
安歐門(IAMANOLDMAN) 於 2023-04-29 12:19 回覆:

海外華人要孩子學中文,自己必須先不放棄,

通雙語其實不難,越早學越容易,金庸小說是最佳中文課本。


sallyche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聊聊
2023/04/09 23:41

我覺得,英語聽說能力不好,跟環境和個性也有關係。

當年功課不錯的學生,英文成績都很好!(讀、寫程度高)

高中時代,閱讀英文小說,並不難;寫封英文信也OK;

就是聽說能力差!因為教學環境,沒有英語對話的習慣和風氣。

那個年代,學生的個性都比較內向、保守、木訥、含蓄。

感覺,說話帶上幾句英語,就是「愛現」。呵呵~

安歐門(IAMANOLDMAN) 於 2023-04-10 10:29 回覆:

你說的都沒錯。可是,

語文畢竟還是聽說居多,台灣必須改善教學模式,

讀寫一流的台灣學生,到了國外,鴨子聽雷總是尷尬,對吧!

安家老婆就是範例,一流大學英文碩士,出了國不敢說英語,

唉!還不如我這個爛英文,胡說八道還敢罵人。


nothing special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3/04/08 04:09
光26個字母裡的一個字母G,全台灣就沒幾個念對。
電視裡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全念成: ㄐㄩ -- 居 的音。真是彆扭之至。
安歐門(IAMANOLDMAN) 於 2023-04-08 10:51 回覆:

那真沒辦法,自家國語發音都不行了,何況英語,

台語是古語,沒有捲舌音、氣音、、,日語也一樣,

所以台灣日本一直在拼英語差勁最後兩名。(韓國已經突破)



Olivia 隨心所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3/04/06 14:00
這也是我的痛啊~就覺得奇怪,台灣雙語教育就是不行? 都到這年代了還是不行,出國就知道~~非常慘~~生活環境裡沒有人可以對話,也沒有說英語的環境,把它當功課補習要怎麼好?
安歐門(IAMANOLDMAN) 於 2023-04-07 10:13 回覆:

語言學習,過20歲就難了,舌頭硬了,記憶力差了。

台灣僵化的英文課,遷就師資和教具,數十年難進步。

韓國近年英文程度大躍進,大量小學生出國學英文,

溫哥華很多韓國學生(不是移民),一來就是兩三年,

直接入讀當地小學,回國後英文當然很強,一輩子受用。

台灣那種暑假遊學團,其實是旅遊,沒有用。


Cendy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3/04/06 10:09
我的英語文到現在只有初中程度
當時用的是趙麗蓮博士編的課本
不是課本有問題
而是老師的教學方式
 
記憶所及
一,二年級英文老師只教我們唸單字, 讀對話句型
卻從不教文法 也沒教導可以聽廣播以增加聽說能力
倒是介紹了一本片語參考書
 
回到家, 父母都是受日本教育的也無能為力
再下次上課, 抽背單字 十次有九次半我答不出
 
真正讓我對英文產生興趣的是初三的英文老師
她的第一節課有點高估我們
一進教室就以全英文說了一陣子
看我們幾乎都沒反應 很快就改變方式
 
後來的課堂上閒聊時甚至教我們
以唱黃梅調的方式去記憶史地
把要背的內容編成歌詞, 用唱的, 保証不會忘
 
我對她的說法覺得很有趣
但對史地還是敬而遠之
倒是對她講解的文法專心學習
每次都有隨堂測驗, 從0分到滿分
 
但是先天太弱, 背的字彙太少
至今已屆古稀, 仍是三腳貓

安歐門(IAMANOLDMAN) 於 2023-04-07 10:05 回覆:

英文和中文,完全不同語系,差異實在太大,本來難學。

加上師資、輔助器材有限,使用環境更有限,確實很難。

台北應該好得多,父母懂英文的比例高,中南部就差多了。


ellen chou 2025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3/04/06 08:33

可能生活環境也有關係。

我痴長幾歲,那時大家都聽廣播,

中廣(空中英語)、美軍電台(西洋流行歌曲)都沒有字幕。


安歐門(IAMANOLDMAN) 於 2023-04-06 09:55 回覆:

當年城鄉差距,你可能無法想像,我家連收音機都沒有,

有些同學的衣服還得靠教會救濟,「中美合作」麵粉袋褲,絕非謠傳。

我北上讀成淵初一,飽受驚嚇,全班只有這鄉下孩子沒見過ABC,

初一勉強跟上,初二開始快速教背文法,立刻敗下陣來。


安歐門(IAMANOLDMAN) 於 2023-04-06 09:59 回覆:

當然,鄉下父母(幾乎)全部不懂英文,也是因素,

不能怪他們,一家老小能吃半飽,已是難事。

現今年輕人如果英文不好,就沒理由推託了。



質子行者:讀者逾萬之文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3/04/05 22:56

已分享至城市:台灣英語教育的失誤(安歐門)

https://city.udn.com/73234/7178096?tpno=0&raid=7200076&cate_no=0#rep7200076

語言的障礙(創譯與誤譯)  http://blog.udn.com/jfeng13x/101810497 

安歐門(IAMANOLDMAN) 於 2023-04-06 09:44 回覆:

分享最樂!


米若絲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23/04/05 12:02
考試引導教學,不考聽說,聽說能力就低落。
安歐門(IAMANOLDMAN) 於 2023-04-06 09:43 回覆:

老師自己不行,哪敢朝學生下手,

還是依照慣例吧!日子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