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事實是甚麼?
2010/11/30 10:32:54瀏覽6856|回應79|推薦71

 
感恩節長週末最後一天星期日家裡開派對,席間大家談到宗教信仰。我不改常態提及所有一切宗教信仰皆是欲望,概屬非真,並問眾人何謂為“真”。

一如預期無人能答,並有人謂“真”字無法定義。

我説,“真”當然可以定義。

另有人説“真”是一種感覺,例如,用電波直接作用在腦部可以使人感覺痛楚,與手臂上被劃一刀完全相同。

那當然,這種痛感絕對真實,與手臂上“並未被劃一刀”的真實不相上下 — 但不能就此説“手臂真被劃一刀”。

同理,嗑藥、吸毒之後感覺“飄飄欲仙”也很真實,但不能據此宣稱人真的飄起來或確實成仙。

於是有人問:“那甚麼是真”?

我説,“真”,就是符合事實。

席間有聰明博學、虔誠禮佛者立即反問,“何謂事實”?令我一時語塞,答不出來,場面有點尷尬。

我定義不出“事實”,或者説,我需要一點時間來想。那麼,“事實”定義不出來,是否真字即無定義,宇宙人生了無真偽可言?

當然不。

本人之一時無法定義“事實”一詞,與宇宙人生之有無事實可言豈可能有對價關係?要是那天我想出事實的完美定義怎麼辦?

事實之認定與否毫不取決於我高本衲能否為該名詞下定義。關鍵是,“事實”當然可以,也一定有定義,而定義不必在我。

誰有本事隨時為任一名詞驟下定義?有沒有人要試試為“時間”下個定義?

如果世上無人能為“事實”下定義(可能性不大),“豬會飛”是不是事實?抑或“豬不會飛”才是事實?還是要繼續追問“豬”和“飛”的定義?

查一下,Dictionary.com 給的定義是:"Something known to exist or have happened",我以為甚好,不知能否滿足大家的要求?

我們很少人天天在定義“事實”,但這並不妨礙“事實”的用途。準此,“西方極樂世界”是否事實?

當然不。“西方極樂世界” known to exist 了嗎?have happened 了嗎?

馬上就有人問道:“可是你怎知它是假的”?

“我不知道它是不是假的,但我知道它不是真的”。

“為甚麼”?

“因為只要沒有證據顯示它存在,for all practical purposes,它就不是真的,如此已足。我根本不必説它是假的”。我知識上的不足並不妨礙我説,“西方極樂世界”並非事實。不是真的如何而可以稱為“事實”?只要它不是事實,誰還在乎它是不是假的?在乎也沒用,事實不需要“證明它是假的”來加分。

我們的世界是這樣運行的:若無證據顯示某人、某物、或某事存在,for all practical purposes,此某人、某物、或某事即不存在,毋需證明。

龍之所以不存在,不是因為“有事實證明龍不存在”,而是因為“沒有事實證明龍的存在”。

阿扁之所以貪污有罪並不是因為“無人能證明他沒有貪污”,而是因為“有人(檢調單位)能證明他有貪污”。貪污,是一個已經發生的事實。而證明,不必在你我。事實:Something known to have happened。

高本衲之所以有兩套球杆的理由並不是因為“無人能證明高本衲沒有兩套球杆”,而是因為“有人(包括我自己)能證明高本衲有兩套球杆”,好不好?事實:Something known to exist。

不存在的事、物,不能、不必、也不須要證明。以此,你我從來就不須要證明我們從未殺人放火,也不必日夜擔心被捕;銀行從來就不須要證明我沒有十億美元存款,也不用煩惱萬一我要提領的話他們該怎麼辦。我無法證明西方極樂世界、神鬼佛魔的不存在,也從不憂心,並且連試都不試,因為那不是我的“責任”,更別説毫無必要。認為這些東西是“真的”的人,須要提出確實證據,即使不為別人,也該為自己的信仰取得一點“正當性”。

如果我説:“我無法為‘事實’下定義”,你是否準備説:“那麼,‘事實',是沒有意義的”?

很少人敢、會、或能掰弄已知已見的事實,比方説,睜眼講“豬會飛”這種瞎話。可是一旦提及未知未見之事,不知何故就開始大膽妄言起來,比方説:“西方極樂世界真的存在”、“是事實”。

我以為,後者絲毫不比前者更具正當性。“未知”並不能給你帶來一丁點“話語蠕動空間”。

在我這種“絕對理性論者”的世界裡,對未知之事即便只是講一個字都是錯誤的,和説“豬會飛”這種與事實完全相反的話不相上下。

當“西方極樂世界存在説”被剝繭抽絲時,竟然可以開始裝作不懂何謂事實,還問“甚麼是事實”!

當被問到“豬會飛跟豬不會飛,那一個是事實”時,則忽然又明白事實是甚麼了。這樣對嗎?

讓我們不要玩弄語言文字,誠實看待宇宙人生已知的真相。

讓未知的回到未知,不讓它越雷池一步,最好“寸土不讓”。

承認“信仰就是欲望作祟”,除此無他;有的話,説出來。

滴水不漏兼衣無縫,My case remains strong。

想駁能駁的,放馬過來。

我不抱歉,因為信仰不能侵犯真理。信仰是“可以”的,真理是絕對的。紫,不可以奪朱。

謹此敬覆眾諸親朋好友。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olfNut&aid=4649816

 回應文章 頁/共 8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止善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Some references
2010/12/11 07:18
Duke University was one of the leading academic research institute in Parapsychology.  Most of these research done there were based on subjects who possess ESP. Because they have never developed any discipline and scientific explanations to prove beyond these psychic phenomena. Thus, they can't really generalize the conclusion required by "science".  However, as the dictionary definition of "fact", these are facts.

Please check out the video clips at the site: http://www.espresearch.com/   Russel Targ was one of the researchers at SRI conducted those ESP investigations I mentioned in the PBS NOVA series. Actually, there were many different experiments they designed to prove that ESP can go beyond time and space.  Most of these research were classified until de-classified later. Russel Targ was actually a physicist before he started research ESP for CIA at SRI. His early study was focused on proving whether ESP exists. Later he developed ESP training classes. Meditation was actually one of his means in developing ESP for ordinary people which is very consistent with the religious approach. He also referenced Buddhist ideas in one of his video. The NOVA series was pulled out by PBS because there were some people attacking PBS claiming the Parapsychology was not a serious scientific topic for public viewing.

Also, please check out 李嗣涔's personal web pages:

http://sclee.ee.ntu.edu.tw/mind/mind.htm

However, these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have been focused on just a small set of so called expanded awareness described in Buddhist scriptures. Both Buddhism and Taoism have almost exactly the same practices for expanding human awareness. These are the historical teaching rooted in China and India separately but resulted in similar key ideas.

Cheers,

GolfNut — 無心的邂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ESP(超覺識)的真相
2010/12/11 05:54
Extrasensory perception (ESP) involves reception of information not gained through the recognized physical senses but sensed with the mind. The term was coined by Sir Richard Burton, and adopted by Duke University psychologist J. B. Rhine to denote psychic abilities such as telepathy and clairvoyance, and their trans-temporal operation asprecognition or retrocognition. ESP is also sometimes casually referred to as a sixth sense, gut instinct or hunch, which are historical English idioms. The term implies acquisition of information by means external to the basic limiting assumptions of science, such as that organisms can only receive information from the past to the present.
Parapsychology i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paranormal psychic phenomena, including ESP. Parapsychologists generally regard such tests as the ganzfeld experiment as providing compelling evidence for the existence of ESP.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rejects ESP due to the absence of an evidence base, the lack of a theory which would explain ESP, and the lack of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which can provide reliably positive results.
最後一句說明的正是“超(extra)覺(sensory)識(perception)”:第一、無證,第二、無解,第三、無法核實。非真,不是事實。

止善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也算是回覆
2010/12/11 03:15
呵呵!  感謝  高衲兄細心誠意的回覆!

止善  很欽敬  高衲兄  直爽和事實求是的態度。雖然在這裡  各位  的觀點立場﹑用詞遣字不同﹐但是能夠各抒己見﹐互相研討﹑衝擊﹑學習﹐也是莫大善緣。如果這些問題能夠一下就找到圓滿的答案﹐人生豈不太無趣了。其實這些交換得益最多的是在下自己。

真是什麼?事實是什麼?是個人類一直都在尋求的答案的大問題﹐唯心和唯物的觀點﹐本來就有很大的差異。不同的學術領域也有非常不同的方法觀點。是否我們在時空有限的人生中就能找到自己的答案﹐都難保證。

如何斷定真偽是邏輯研究的主題。不論  高衲兄  是否接受宗教﹐宗教也追求真理。當然科學的目的也完全一致。正如近代物理一直尋求一個涵蓋一切的理論﹐宗教的真理是超越時空和人的覺識﹐涵蓋心物﹐適用任何時空事物﹐而且這個真理是唯一。如果一件事物觀念譬如「畢氏定律」的成立有時空和適用範圍的限制﹐充其量是人心識中所認為真理中的一點﹐並非超出人覺識的真理。

佛教所謂的覺識﹐除開眼耳鼻舌身意常人的覺識之外﹐還有超出常人的覺識﹐天眼﹑天耳﹑他心﹑神足﹑宿命﹑漏盡的覺識﹐還有許多無法叫出名字的覺識﹐最後還有「無上正等正覺」。覺就是「真理」的表徵﹐你我用以判斷討論的心識能力是覺識中屬於「意識」的表徵。覺識是唯心的「公設」。沒有覺識就沒「我」就不「存在」。沒有我自然這超出「我」的「真理」對「我」就沒有意義﹐但是「真理」仍然存在。至於「我」是否相信﹐是否「有用」和「真理」存在與否﹐根本無關﹐也非前文論斷的觀點。

近代心理學對 ESP 的研究﹐已經證實了超常人覺識的存在﹐包括天眼﹑天耳﹑他心﹑神足。但是這些研究無法得任何應用上的結論。所以蘇俄和美國一些 ESP 的研究在七零年代基本上都收攤了。ESP 確實超出時空。記得當時 SRI 物理學家證實 ESP 可以預測未來時﹐他們第一個做出的結論就是近代物理對於時間的本假定有問題了。中國大陸﹐和台灣仍有一些氣功研究﹐例如台大的李校長的氣功研究﹐這些研究也提供一些粗略的超常覺識的印證。

禪宗和唯識的名句「一切唯心造」是唯心觀念的極致。時空也是「心」的顯現。心就是覺識﹐造出一切的「心」就是「無上正等正覺」的「心」。當然現代科學無法證實這些觀念。但通過心性修煉是可以印證這些佛經所敘述的現象和佛理。

前面所提出的是自己從宗教和唯心一些體會﹐和   高衲兄  一樣在下也是理工背景。我可以完全了解  高衲兄 的出發點和心意。只是機緣不同﹐人生經驗不同﹐因為  先祖父的前緣﹐和近十幾年接觸到一些不尋常的人事﹐才有些根本觀念上的轉變。雖然自己的印證功行還淺﹐但是也算得上能略窺門徑﹐知道其中一些奧妙。我想這裡只是一些分享。如果論述荒誕﹐就請當噴飯無稽之談。

感謝  誠摯相應的回覆。

拜謝!拜謝!

GolfNut — 無心的邂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和老銀、止善交交心
2010/12/10 17:48
一般人的留帖我回了就回了,不多做任何解釋。老銀、止善不同。剛才回了止善一大帖,兩天前回老銀,都有點“衝”,感覺有必要“示意”一下,撒撒老嬌。
止善對事實的看法與我迥異,老銀差不多一半一半,意見衝突在所難免,不過個人以為無妨。部落格若要有點意義當然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今天天氣哈哈哈,那又有甚麼意思?
一個人的文字是思想的外在表達,文風也是人格或個性的一種展現。老銀、止善、與我都是誠實的人,文字運用上不太可能玩虛弄假,口是心非,否則我也不會對止善形成有德有修者的印象,止善也不會來這兒浪費他的時間,我回到臺灣時也不會和老銀上酒家喝交杯酒。
誒,是酒樓不是酒家啦。
來者是客,雖然小衲從未明言,內心對大家的感謝卻是真實的,對止善、老銀當然更不例外。只不過文風或性格這方面可能就很難完全公平了。止善有修,老銀學佛,小衲則非修道之人(德修一點,道不修),加以個性上對事理之實虛真偽份外執著,這方面的文字打從有記憶以來一向毫不色難兼不顧情面,只怕不夠凖那會嫌太狠。雖然人人都自以為是,小衲倒也沒冥頑不靈到把“自以為是”無限上綱到“我一定是” — 只不過文字上當然卯足全力絕不軟腳,和打球一樣,好朋友歸好朋友,打起球來一定六親不認,能贏多少算贏多少,就是要輸也少輸為贏,否則豈非“打假球”?
止善因為有修,文風溫和;老銀重情重義,絕不口出惡言,所以他們兩位這方面的便宜我是佔定了。不過我也誠實,在此不打自招,倒不是佔了便宜還賣乖,而是害怕止善若不清楚我底蘊,一時產生不必要的誤解,那就可惜了 — 損失的人當然是我,所以害怕的人也是我自己。
老銀交往較久,我從不害怕,他也較年長些,是可以讓我耍賴的人。
這麼説,不知止善瞭不瞭解?
話説回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文風,是不會變的。止善如果瞭解,得把這也包括進去。
能包涵的話就更好啦。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小衲呀~~~
2010/12/10 00:54

心情好的時候過去拜讀拜讀,心情不好的時候千萬~~~千萬~~~千萬~~~不~要~去~~~ ^@@^


http://blog.udn.com/SCFtw2/4682392
[2010-12-10]【鴻濛/澒濛/濛澒/濛鴻】應出於【沆茫/漭沆/涬溟】/【汗漫/泮汗】。【鴻洞/澒洞】的意思就是【混沌/渾沌/渾敦/困敦/坤屯/渾淪】。

SCFtw2
2010-12-7, 02:11〈鴻"濛"未闢〉
鴻濛未闢  正
鴻蒙未闢  誤

Golf Nut(GolfNut) 於 2010-12-07 16:46 回覆:
『要不是本文旨在探究“何謂事實”,我倒想跟你辯辯,“鴻蒙”可能才對。』

*****************************************************

蒙字本身構件不少,不過加了部首還成為矇、濛、朦三個常用字 -- 不過前兩個好像已經被共產黨共產掉了。

濛字甚古,《詩.豳風》:『零雨其濛』,字或作靀(上雨下蒙)。

《莊子.在宥》:『雲將東遊,過扶搖之枝而適遭鴻蒙。』這大概是早期古書中用【鴻蒙】唯一的例子。

https://city.udn.com/51173/4322596

.


SCF的倉庫:【反共反獨】【獨腳強盜聯網史料庫】【*每事報*】
GolfNut — 無心的邂逅(GolfNut) 於 2010-12-12 00:28 回覆:
OMG,這種文字能力絕對是翰林級的水凖,小衲三拜而服,再無二議。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強辭
2010/12/09 18:07

.

放屁,真是亂放屁。

吾心有意思,董心就得有意思嗎?
{以個案言,以吾心拆悟字來釋悟字毫無說服力。以通案言,你習慣胡亂引申比附,在邏輯上說服力很低。與人談道理而如此則未見誠篤。}

川河同義,川象形,河象甚麼形?
{人人知道河不是象形字。}

“悟”或指事,或會意;“懂”指甚麼事,會甚麼意?
{高小衲未悟其非,百譬不喻。高小衲未懂其非,怎麼教他都不懂自己哪裡不對。}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前面是“既然”,後面是“應該”。
{高小衲藉著這個邏輯提示成功地駁了什麼?}

“羊孝順,羊跪乳”,前面是“因為”,後面是“所以”。
{有古人以羊跪乳喻孝,這個例證之無稽早就有人駁斥過。膝蓋構造的因素是正經解釋。}

胡亂比擬,屁太多。

.

GolfNut — 無心的邂逅(GolfNut) 於 2010-12-10 03:26 回覆:
既然知道“川”象形“河”不象形,那麼“悟”和“懂”可不可以一個會意一個不會意?你幹嘛一個勁的比附?還想誤導群眾!
“羊孝順,羊跪乳”當然不正確,我的意思是:會這麼講的人他的全句原來意在表達“因為羊孝順,所以羊跪乳”,和“既然天行健,君子應該自強不息”毫無類比關係。又想誤導群眾!
不要以為我不知道你知道這些個。人上了年紀除了屁多尿多,口水也多。
GolfNut — 無心的邂逅(GolfNut) 於 2010-12-10 04:38 回覆:
還“百譬不喻”,你才百屁不癒!

不能正經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對誰都誠實
2010/12/09 17:26

我哪知押什麼韻啊,酒喝喝,人愰愰,突然想寫,邊喝邊寫沒一個小時就寫了這模樣,隔日再看也插不上嘴,就po文了事啦~

什麼韻?酒韻吧...


不能正經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隨時可刪
2010/12/09 15:45

即便是[100%相信會成真],但只要在未成事實之前,仍不能說是真,

人為擺脫眼下的苦境,或對未來有所明確的企求時,總會將幾成(或全部)人生寄托於某種似能遂行其慾念的心靈寄托,如宗教,但只要對自己誠實,承認對其所生之信(依)賴實基於個人未能單憑己力即能如願之慾求,那也無妨。

怕的是,自己為精神有所神聖的依傍,而後於現實生活中搞得一付半神半人的,連人模人樣都難稱上了...

GolfNut — 無心的邂逅(GolfNut) 於 2010-12-09 16:49 回覆:
“但只要對自己誠實”
更重要的是對別人誠實。
宗教絕對是“可以”的。信仰,在現實世界是為一種假設或幻想,用來滿足人生精神上的不盡如意當然無妨,作為個人一己的私領域,一個避風港,一種“安全保護區”也沒關係,甚至做為文學、美學、藝術方面的研究對象也都非常好。
將宗教提升到公領域,並企圖入侵科學、邏輯、甚至如古代的歐洲教廷,法律、醫學、歷史、哲學全部一把抓,以為可以號而令之,主而宰之,並切實執行,連人民大眾的思想都不放過,那就太過分了。這種錯誤是無法持久的。
我以前一個經理,大陸清華出身的,非常聰明能幹,電腦除蟲一把罩,你不管做得多好他都可以挑出毛病,邏輯觀念暢通無礙,大家有技術上的異議時最後証明出來他幾乎永遠是對的。
那時北京辦奧運,西方國家懷疑大陸體操選手不足齡,他非常擔憂,天天跟我抱怨“西方帝國主義”,主要就是美國。
後來中國政府“介入調查”,説話了,説這些女孩子沒有一個不足齡,並拿出所有人的出生証明給全世界看。
我這經理大大鬆一口氣,開心極了。中午一起吃便當時對我説:“這些老想欺負咱們中國人的西方惡勢力現在可沒話説了。中國政府都親自介入調查,連出生証都公佈了,這總假不了了吧?看他們還有甚麼話説!”
“相信”,是一個壞習慣,幾乎從來成就不了甚麼。它的力量十分強大,超出個人理性控制能力範圍時又很可怕,奇就奇在越是聰明的人越能“悠遊”於“純理性”與“純相信”之間,毫不自覺。
我的經理如果能拿出他挑我們工作上的毛病,那種精神的十分之一就好,他絕對有辦法抓出中國政府公佈的所謂“証據”裡的問題。
可是他選擇相信政府,並認為全世界都應該跟他一樣。
正確來講是,他連“選擇”的念頭都沒有。他的相信是“自動排檔”的,順暢極了。
GolfNut — 無心的邂逅(GolfNut) 於 2010-12-09 17:07 回覆:
我在貴文 垂手得鮮青 - 麒麟[ 一番搾鮮摘啤酒花] 啤酒 送你的小詩“不弟親哥哥”:
身高一八五,二頭肌如鼓,眼角勾一勾,師奶神無主。
體重七十五,不弟搖屁股,腹肌抖一抖,熟女忙叫苦。
押的是“ㄨ”韻,請問貴文裡的主題詩押的是甚麼韻? 

止善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再討論事實是甚麼?
2010/12/09 02:41
感謝  高衲兄  詳盡的例舉分析

人都是按照自己的經驗和信仰而建立自己心中的「理」。我所說人人心中的「理」是各人心識中對一切感受到現象所建立的認定和推斷。而高衲兄所用的「理」傾向客觀「現象」的描述。這兩者並沒有太大的衝突﹐當這兩者之間差距太大造成負面經驗和感受時﹐人心中的「理」自然會做調整。對同樣客觀「現象」也許不同的人心中的認定類似﹐但是不能保證完全相同。

就以「畢氏定律」為例﹐我也相信畢氏定律中要闡述的關係。這是數理﹐我也同意。但是「畢氏定律」到底在那裡?只是一個存在人心識中的抽象觀念﹐是吧?離開平面「畢氏定律」還成立嗎?平面在那裡?現實世界中能找到平面和「畢氏定律」嗎?還是只能找到一些所謂類似或趨近的現象﹐以及對這個關係的描述和運用?「畢氏定律」能解釋重力的現象嗎?能解釋為何我們在此討論的動機嗎?當然這後面的問題有些賴皮。比較不賴皮的問法是﹐「畢氏定律」既非全部的真理﹐那麼「畢氏定律」在「真理」中的角色如何?有那些適用和那些不適用的範疇?當我提出這些問題時﹐  高衲兄  認為我對「畢氏定律」的認知感受和  高衲兄  有那些相同?有那些不同?當  高衲兄  將「畢氏定律」看成事實時﹐也同樣是個心識活動的現象。

即便我們把所有歷代當代人類所探討得到最嚴謹的理論放在一起﹐能夠完全解釋人類所能觀察到的一切現象嗎?如果能夠﹐那麼科學應該沒有進展的餘地了。「真」難道只限於已知的一切事實嗎?

邏輯的「真」企圖找出一個不因人主觀認知改變的真。宗教的「真」是指在覺識開啟之後所見到最終超出時空不變的真。這些定義在我們心識中可以是一種信念﹐也可以是經驗。當然如果懷疑﹐這些句子只是沒有意義文字的堆砌。能和自己的經驗感受相印證﹐這些文字就有意義了。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印證﹑接受﹑相信﹐這些推理就「有用」,但「有用」是否就是永恆的「真」﹐值得商榷。

邏輯的「真」建立在些所謂的「公設」上。正如我前文所言﹐人無限擴張推理時﹐邏輯推理的系統都會出現漏洞﹐要避免漏洞只有限制推理系統的範圍。數理邏輯可能造成矛盾和無解〔無法斷定真偽〕的現象在 Gödel's incompleteness theorem 曾經證明過。有興趣可以 google 一下。

關鍵在於是否我們能夠接受有所謂超越時空永恆不變的「真」。高衲兄將未來歸於無法知曉﹐所以「真」的定義只限於經驗和對已發生事物﹐也就是字典定義中的「事實」。這種看法有幾個問題﹐當然和宗教的「真」相左﹐和前述「邏輯」所追求的真﹐也有所抵觸。

最大的問題是這種「真」是個可能改變的「真」!也許這從「真」變成「不真」須要很長時間﹐但是這種「真」是個不真的「真」。科學發展史也是人類對客觀「現象」認知一直演變的最好例證。也就是我們對於同一個「現象」的解釋和認知每隔幾百年就會推翻前人認定的理論。除開「相信」和「合乎自身經驗」的認定之外﹐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堅持自己所信在未來仍舊成立﹐仍舊為「真」?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堅持人類所累積的「事實」就等同宗教所謂永恆不變的「真理」?

當然在我們認定之內﹐每個人也都有選擇「相信」和認定「事實」的能力和權力﹐也可以拒絕相信宗教所謂的「真理」的存在。這些不同個人心中的認定﹐包括我的認定﹐不是更說明人覺識中的一切都是短暫虛妄的嗎?這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描述。

呵呵!榮幸!榮幸!很高興也很感謝如此討論切磋。
GolfNut — 無心的邂逅(GolfNut) 於 2010-12-10 15:11 回覆:
人都是按照自己的經驗和信仰而建立自己心中的「理」。
是嗎?你高中唸的物理課本也是自己寫的?
我所說人人心中的「理」是各人心識中對一切感受到現象所建立的認定和推斷。
是嗎?你的物理也是這麼考出來的嗎?還是“真”字被盜用後還嫌不夠,現在接著把“理”字也拿將過去?真“隨心所欲”啊!
「畢氏定律」到底在那裡?離開平面「畢氏定律」還成立嗎?平面在那裡?
離開這個宇宙你還存在嗎?你在那裡?你意識到你問題的問題嗎?
現實世界中能找到平面和「畢氏定律」嗎?
我知道你意指“歐基里德平面”。現實世界有無歐基里德平面又如何?為甚麼“畢氏定律”是用“找”的?“抽象”的概念你沒有嗎?還是別人也不可以有?
「畢氏定律」能解釋重力的現象嗎?
不知所云。
能解釋為何我們在此討論的動機嗎?
更不知所云。
「畢氏定律」在「真理」中的角色如何?
「畢氏定律」是真理之一,一如你我是人類之一。“角色”是甚麼?
高衲兄 認為我對「畢氏定律」的認知感受和 高衲兄 有那些相同?有那些不同?
如果你對「畢氏定律」的認知和一般人該有的正確認知不同,你的認知有錯。
我對「畢氏定律」沒有任何“感受” — 我不知道我還應該有甚麼“感受” — 很難嗎?好像並不。你對「畢氏定律」有甚麼感受?愉快,還是痛苦?
即便我們把所有歷代當代人類所探討得到最嚴謹的理論放在一起﹐能夠完全解釋人類所能觀察到的一切現象嗎?
當然不能,所以怎麼樣?凖備開始胡説八道嗎?不能解釋正是“未知”,未知有甚麼不對?對“未知”原本就應該繼續努力追求以期將它變成“已知”,人類的知識文明不就這麼來的嗎?我對“已知”感覺欣慰,對“未知”期待嚮往,這樣不是很好嗎?止善對未知感到不安嗎?
「真」難道只限於已知的一切事實嗎?
當然啦。難道未知的也可以算事實嗎?你不知道下個月愛國獎券會不會中獎,現在就先當它是事實,開始買房購地、辭職去環遊世界嗎?“未知”的意思是“還不知道”,既然“還不知道”要怎麼算“事實”?如果算它是“事實”,你又為甚麼“還不知道”?不是剛剛才知道“是事實”的嗎?你的“知道”是甚麼?“已知”到底算知道還是不知道?
邏輯的「真」企圖找出一個不因人主觀認知改變的真。
沒有甚麼叫作“ 邏輯的真”這樣的東西。“真”,是一個形容詞,不是名詞。
宗教的「真」是指在覺識開啟之後所見到最終超出時空不變的真。
也沒有甚麼叫做“宗教的真”這種東西。就算人類“默許”宗教“盜用”真字,並容忍它“變性”成為一個名詞,你還是得給出一個“真”的“新定義”。“覺識開啟之後所見到最終超出時空不變的真”不成其為一個定義,因為:
一、“覺識”還沒定義。
二、“超出時空”無意義。何謂“最終”?“終”字是“結束”的意思,你的意思是空間結束還是時間結束?怎麼結束?怎知會結束?那個“不變的真” — 姑且承認有這麼一個“形容詞轉名詞”的東西叫做“真”好了,“時間結束”後它當然“不變”啦,這不是廢話嗎?“最終”“時間結束”後還有甚麼東西能變?“變”須要時間,這沒問題吧?你意識到其中的矛盾了嗎?
這些定義在我們心識中可以是一種信念﹐也可以是經驗。
如果這裡還是在講那個“形容詞轉名詞”的“真”,我承認,在人心中是可以形成信念或經驗,但那不是該物的本質。這個“真”,別忘記了,是從人類共同文化裡“借來用”的,還沒給出一個“新定義”呢。這個宗教的“真”字,該不會是佛教發明的吧?據我瞭解,此字在佛法東傳之前就有了。
能和自己的經驗感受相印證﹐這些文字就有意義了。
原來的“真理”(沒有“真”這東西 — 形容詞不是一個東西),和任何人的經驗感受無關 — 地球上沒有人類之初,萬有引力照樣存在。現在宗教把這“真”變成名詞,盜用了,反而還得“和自己的經驗感受相印證”才有意義,這不是糟踏嗎?“自己”是誰這麼偉大,沒有它“真”還無意義?
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印證﹑接受﹑相信﹐這些推理就「有用」。
“相信”終於出來了。“相信”就“有用”,不“相信”就“沒用”了是吧?
萬有引力原來是個真理,你相不相信、我相不相信,它都“有用”。現在可好了,“真”嫁到你家,變了性,從形容詞轉名詞,被用來稱呼一個怎麼講也講不出來的東西,搞到最後還得靠人家“相信”才“有用”。甚麼跟甚麼嘛!
止善,算了,到此為止我不再回覆這種詭辯硬拗的東西。事實原是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名詞,為了某種目的居然可以扭曲成這樣,以大量的文字堆砌到面目全非,真是慘不忍睹。
讓我最後問你一句,就算採行那“被佛教變性(成名詞)、盜用(來解釋而非証實一個怎麼講都講不出來的東西)的真”的“新解”好了,“西方極樂世界”是否事實?
不論答案是“是”或“否”,我都可以認定那是你誠實的回答。但如果還是必須堆砌大量文字才能答覆的話,那就不必了。
即便採用“佛教的真”來看待“豬會不會飛”,也不必寫上一篇論文才答得出來吧?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好事者
2010/12/08 18:44

.

批批高小衲的胡言亂語~~~ ^_____^

『“悟”是甚麼?悟是“吾心”啊!』

高小衲一直喜歡藉著批字來批人,然而都是胡批一通。什麼止戈為武人言有信的拚命講,一遍又一遍,像個擺測字攤的。悟懂義近,悟是吾心,不是他人之心,那麼懂是“董心” -- 不過“董心”是什麼意思? -- 還有,悟字的甲骨體衹有吾和心這兩個構件嗎? -- 還有,悟字是不是別的什麼字的同音代用字?

『我喜歡舉的例子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自強不息”就是德,“天行健,君子以貪贓枉法”就是非德。』

這是典型的【高小衲歪批邏輯】。羊跪乳,有人說這是羊孝順,以此反批人之不孝者。這是好事者言。羊的膝蓋跪著很舒服,構造如此,小羊跪著吸奶跟小羊孝順不孝順有什麼狗屁關係?狗從來不跪,狗的前腳就是撐著,膝蓋不彎,這也是構造因素。牠撐著舒服,跪著難受,所以不跪。高小衲就是個典型的好事者,有人每天忙著舉啞鈴,鍛鍊胸肌,要做大隻佬,好吸引美眉,這是什麼“德”嗎?!有人每天忙著與理財專員溝通,籌劃洗錢,要做大闊佬,好奢華三生,這是什麼“非德”嗎?!太陽每天出來,從東到西走一回,絕不賴床睡懶覺,永遠不休假,這是給天下所有的人的感召,在勤奮的太陽底下衹要勤奮過日子就是“德”。各人將本求利自謀多福,方法不同,路數不同,其“德”則一,其受天行健所感召則同,好事者卻藉機上綱上線,胡批一通,應該好好檢討~~~ ^@@^

.

GolfNut — 無心的邂逅(GolfNut) 於 2010-12-09 05:15 回覆:

放屁,真是亂放屁。

吾心有意思,董心就得有意思嗎?

川河同義,川象形,河象甚麼形?

“悟”或指事,或會意;“懂”指甚麼事,會甚麼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前面是“既然”,後面是“應該”。

“羊孝順,羊跪乳”,前面是“因為”,後面是“所以”。

胡亂比擬,屁太多。

頁/共 8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