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長不大的台灣電影
2012/11/26 10:26:02瀏覽617|回應4|推薦23

 

覺得不管學了哪國的電影回自己地盤,拍的是現代劇還是古代劇,中國電影就是有1970以前的味道,總有軍閥和山寨、高粱和曬乾的玉米味。
香港電影是1960~1997的味道,最濃的一聞就聞出來的是八零年代的紙醉金迷,彷彿大墊肩從來沒有卸下來過。
台灣電影永遠都是高中生,這次金馬獎上那個新浪潮三十年的簡介,三十年前拍高中生三十年後還是高中生,永遠清新,永遠小品,永遠只是說心事,永遠青箭口香糖和男生鬥牛後的汗酸味。
 

中國電影總讓我感覺有股不可踰越而過的父權感,對我這種在父親嚴格教育下長大的人來說,看中國電影有股詭異的壓力。至於小品如[失戀33天],則是像我年輕叛逆時,在父親眼底下做的翹課和偷約會這種小狗屁的事兒。




香港電影很明顯地表現在成人世界裡的不知所措。成長背景讓香港人早熟老成,他們拍出來的YA片也有說不出怎樣怪的感覺,唯一能解釋地就是『小孩眼裡有滄桑』這樣。
如此,你在周星馳的電影裡看到的大笑底下隱藏著苦臉;在許鞍華的電影裡看到平凡裡小奸詐的不得已,看到徐克的電影似乎大俠般飄飄然但只是因為香港的肩頭被壓住起不了身無法跳。
香港人的心理思維很值得憐愛,因為總覺得他們一直在想明天沒飯吃該怎麼辦。




台灣是個很受祝福的地方,因為受祝福,所以儘管自己受苦難仍然內心溫暖地迎接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和倦鳥歸巢。台灣是彼得潘們居住的地方,彼得潘的原型在我13歲那年定格了台灣,長不大了,柯南了。
金馬的標語不是[電影是夢想]嗎?那麼台灣這堆高中生派的電影都是導演的夢,YA片賣座也都是因為觀眾的夢,無法突破的現實環境才是讓人遁入夢境療傷的主因。 

 

麥若愚╱與社會脫節的台灣電影 

[今年台灣電影慘敗絕不意外,
長期自我封閉於情愛溫馨的小格局,「女朋友。男朋友」雖企圖有學運卻止於淺浮,台灣每天都有各種新聞,但台片無論在題材創意深廣度都常與社會脫節。 「奪命金」其實每個進銀行投資理財的小市民與銀行理專都應該看,台灣卻不引進。「神探亨特張」至少在赴陸觀光可以提防偷拐搶騙手法,也不可能上片,久而久之台灣觀眾看華語片容易視野狹隘。]
[台灣不能僅靠李安等少數導演撐起門面,金馬獎落幕,台灣電影從基礎教育、產業實質面、到面對華語甚至亞洲電影的競爭能力,才應該開始被討論與重視。

Power By udn.com 

↑借用上文中兩段話來做個結尾:
電影這門功課,沒有所謂實在的成熟,只有在現有的眼目裡去找到不同的亮光。
沒辦法長大的高中生台灣,和一直活在瓊瑤劇情裡的印度寶來塢,和即使家變破產中落女主人還是很美地戴著名品耳環的美國電影,還有像工地工人或清潔婦這樣的勞動工作者的戲服一定有熨痕的日本片,每人都有一招讓外人感覺匪夷所思自己人也搖頭哼笑,不是很好嗎?

至於深度,會去看深度電影的觀眾就是會去看,看不懂的人在強調深度的片子裡可以清醒到燈亮,才是製片團隊的功力,加油了!!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dithYang&aid=7074540

 回應文章

Kitti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01/09 08:48
嗯,台灣電影的部分我特別有同感,去年大紅的『那一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也是不脫此類。還是大家格局太小了,要去看看大世界,你看李安出了國看了大世界,果然眼光就大得多了。大陸的電影父權感重,呵呵,就像他們老把台灣當成離家出走的不孝子一樣。
EdithYang(EdithYang) 於 2013-01-09 22:29 回覆:

金馬後我特別挑了得到獎的幾部大陸片來看

我覺得大陸在這三十年為了文革斷層特地急起直追的教育有給電影人很好的培養

黃渤的殺生讓我覺得特有味道

而這電影也是拿一個小事做主軸,發生在一個小地方,但運鏡和剪輯實在精采

教育真的很重要,二十年的空洞,不能只靠李安在撐

他太有情,台灣官方就一直在利用他對母地的情意而不努力


琇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12/12/01 13:14

我打算這兩天去看

李安導演的少年Pi

EdithYang(EdithYang) 於 2012-12-01 18:14 回覆:
周末很多人喔~
我大概等下週熱潮退了點再去看 

航迷老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台灣的新銳導演要學習的地方其實還蠻多的哩~
2012/11/30 11:01

兩岸三地華人的電影,針對導演我總體的印像也只有張藝謀、侯孝賢、魏德賢少數的幾位,我喜歡看電影,也常進電影院,但對於兩岸的導演風格還是有著明顯的不同,侯導拍出的農村、山地、人文之美,不靠特效,李安拍的有性感但更有感性,張藝謀吸引我的是煽情、媚俗,這些年青的導演學習的地方還是很多,靠金錢、特效只有娛樂的效果,但這些歐美的片子太多了。

電影是項藝術,透過不同的導演風格,也會有超越現實的手法,但拍的出接近本質與價值那就是導演的功力嘍~也就是好電影。

海角七號、艋舺,一起追的女孩,這幾部賣座的電影我卻沒看過,大賣以後,台灣的電影真的夠水準嗎?我不是影評也不需要我值評,但以觀眾的心態,這些電影並不會吸引我,也不要感情用事,賣座以後,那幾隻燕子真會帶來春天嗎?

我自己看電影純粹是種興趣,藉由影音來娛樂自己,得不得獎,對我並不重要,我只是喜歡看電影而已,卡斯也不會吸引我,我更不是那位影星的粉絲,想看就看,娛樂自己。

EdithYang(EdithYang) 於 2012-11-30 20:35 回覆:

噗哧!大哥您寫的『張藝謀吸引我的是煽情、媚俗』讓我直接笑出來了。他開始從中國出來後,風格才越來越俗艷(而且我個人認為他非常不服氣地一直在追著李安跑,哼~)。早期的作品很淳樸,是我非常喜歡的調調兒,如:1991年大紅燈籠高高掛》、1992年秋菊打官司》、1994年活著》、1998年一個都不能少》,這是我覺得他有好好把感情放進去導的影片,近期就真的不知在拍些什麼了。

台灣電影過於教忠教孝,即便教改都過了十年,台灣電影導演還是一昧地希望在短短一個多小時裡,擠進成千上萬的教育理念,而忘記『送觀眾留白的時間』,讓觀眾沉靜地感受與導演的思想交融,我覺得這是最可惜的事。
 
我周邊的一堆朋友都是在電影裡看到自己,領悟了某些道理,釋放了憋了很久的情緒,對我和我的電影癡同伴們而言,電影是飯,是學堂,是伴侶。
 


多硯坊 (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貼切
2012/11/27 14:35

長不大的台灣電影

這標題太貼切,太經典了!

EdithYang(EdithYang) 於 2012-11-27 22:54 回覆:

如果能繼續拍高中生一代傳一代持續長不大

一百年後

台灣的影業也是可以登上世界記錄了

大言不慚地說我們就是長不大怎樣!大笨蛋!

其實就是一種自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