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8/08 21:29:50瀏覽3319|回應15|推薦8 | |
台灣的過去十幾年的教改,最大的改變,是在連戰、蕭萬長、陳水扁時期,廣設、爛設大學。 對經濟的影響,是造就了一堆高不成、低不就的年輕人。 而且許多有人質疑年輕人的競爭力變弱了。 參考:台灣少年打菲勞 -- 不過從白衫軍事件之後,可以看出事情不是如此。 台灣造就出來的是一批對公民教育成熟,不輕易被媒體及政黨擺佈,能夠充分利用網路,有組織能力的年輕人。 他們還蠻picky的,所以對政治人物的檢驗標準提高了。 -- 野百合的時代,政治進步、社會進步的主導力量,不是來自當時的年輕人。 當時學運世代扮演的,是配角。 主角是總統以及國民黨內外的反對勢力,都是政治人物,他們推翻舊體制,建立新體制。 -- 紅衫軍是硬凹的總統的刺激和反對勢力的集結。 不是公民的覺醒。 諷刺的是最後的受益人是保護貪腐的總統當選人。 人民是被利用的工具。 媒體力量主導了結果,總指揮反而被抹黑。 -- 野草莓事件,其實和這次的白衫軍是同一個模式,與動員方式。 不過,現在野草莓長大了,所以力量的大小不同。 -- 2012的選舉,年輕人是疏離的。 當時選舉,議題被導向完全無意義的九二共識,以及是否為中國接受的議題上。 -- 我認為這次白衫軍的公民運動,會是台灣進步的動力。 部份傳統媒體被Social Media取代。 部份傳統政治人物會被新興政治人物取代。 能夠呼應年輕人需求,站在改革的高點的政治人物,會受益。 台灣的法治與制度會因為公民的覺醒,而進一步的深化改革。 有幾個議題,顯然的是這個世代關切的主題: 1. 都更中的公民權、財產權問題 2. 世代正義 3. 青年的工作權,及勞動環境 4. 食品安全 5. 政治人物以及政府對財團的傾斜,以及財團對特定政黨或政治人物的過度傾斜 6. 生活環境 7. 網路的言論自由 8. 在兩岸關係中捍衛國家主權 許多青年,和中國有交流,顯然看法會跟老一輩的幾種思維完全不同:逢中必反、恐共(逢中必軟),大中華思考會越來越沒有市場。 從PTT的主流言論看來,他們有一部份,視野、格局不大。酸民很多。 不過捍衛台灣的立場堅定。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