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3/09 20:47:22瀏覽325|回應0|推薦0 | |
作為最大的反對黨,挑戰執政者失敗,國民黨的黨主席因為敗選而請辭,因為請辭而補選。 補選的黨主席,最重要的就是找出失敗原因,然後改正這些缺失。 不然,請辭沒意義,補選沒意義。 - 失敗原因已經被充分討論,國民黨的有心人士自己心知肚明,不過這牽扯到未來的權力,明明就是自己錯,也不能認錯。聰明的就閉嘴,至少可以逃避責任 反正還是最大反對黨,還有權力,所以前前黨主席,又跑出來,對「後輩」指指點點,反正自己又不是黨主席,不必負責任。 - 報載: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今(9)天就職,但他在就職典禮談話時,完全沒提「九二共識」,前總統馬英九隨後上台致詞時強調「推動兩岸關係,必須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和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馬並提出自己對國民黨未來的四大建議。 另外新華社社論: 我们注意到,败选后国民党内部一些声音将“反思”“改革”的标的指向“九二共识”,认为“九二共识”过时了、在台湾缺少民意支持,甚至提出抛弃“九二共识”,国民党的问题可迎刃而解。 此次选举结果由多种因素导致,从台湾内部看,民进党运用执政资源“撒钱买票”,豢养“网军”污蔑抹黑对手,更大肆煽动“恐中”“反中”“仇中”“抗中”,制造“绿色恐怖”,国民党拿不出有力应对之策,还始终陷于内耗。 外部因素则是西方势力公然介入,为“遏华”而力挺蔡英文。 国民党若把败选归咎于坚持“九二共识”,将是完全脱离事实的误判,也是对台湾民意的误读。 看问题要看大势,台湾地区一两次选举决定不了两岸关系的根本走向。无论岛内政局如何变化,台海形势走向和平稳定、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都是时代潮流和人心所向。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就会改善发展,台湾同胞利益福祉就能得到维护增进。反之,两岸关系就会遭到破坏,台海形势就会出现动荡,台湾同胞利益福祉就会受到损害。 国民党要检讨的当然不是“九二共识”,而是要思考如何更有力地反制民进党操弄“反中”“仇中”、破坏两岸关系,如何以民族大义为己任,更好地维护同胞利益福祉。 我的看法: 馬英九根本和中共「隔海唱和」,這種態度,這種言論,不只是在侵犯江啟臣的黨主席的權力,而是在傷害中華民國這個國家。 中國並沒有提「一中各表」,而且中國再次扭曲九二共識為「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國民黨如果不能站出來,而且屈服,根本沒有存在的必要。 九二共識被破壞,並非是蔡英文所致,九二共識之所以不再是共識,是因為習近平在2019年年初,片面改變九二共識為一國兩制所致。 看問題要看大勢,兩岸關係的基本走向,的確不是由台灣的選舉所決定。兩岸關係的走向,根本還是「中國和世界如何接軌」的問題。中國崛起,美國無法接受,美國打貿易戰、科技戰、金融戰,有源自對中國威脅論的恐懼,也有中國方面不願認清大國崛起所應該負起的大國責任與大國胸襟所致。兩國正在往修習底德陷阱邁進,這是一個巴掌拍不響。 國民黨要和民進黨區隔,最重要的,就是回到國民黨的傳統立場。 孫中山早就看清西方歷史發展,所以提出由下而上的逐漸實現憲政民主的途徑,~建國大綱。 台灣走的就是這種除了改善人民生活,也帶給人民民主自由以及尊嚴的憲政體制。這是從蔣介石堅守民主陣容,維持憲政體制,到蔣經國晚年,以及作為國民黨的主席以及總統的李登輝的「寧靜革命」的成就。 國民黨作為主要的參與者與實踐者,應該在這個基礎上,來思考中國政策、大陸政策。 -- 國民黨必須承認,從國民黨敗選,連戰輸不起,整個黨就走偏了,自己不承認自己的成就,否定李登輝,就是否定蔣經國,也就根本上否定「國民黨【在中國】」存在的意義與過去的歷史。 九二共識,是後來蘇起對在1992年促成辜汪會談的兩岸關係的形容,在國民黨方面,政治基礎是李登輝、郝伯村的肝膽相照,雖然後來肝膽俱裂,不可否認,正是這樣的李郝共治,完成了「國統綱領」以及後來的九二共識。從王金平對李登輝的態度來看,遠比馬英九更能捍衛國民黨的立場。 不必否定九二共識,可以重新解釋九二共識,九二共識的內涵,就只有擱置爭議共創雙贏而已。關於統獨,還是要看兩岸人民意願。各自都應該有民主程序。「一中各表」這種馬英九自吹自擂、自抬身價的過時言論,就當他是在喃喃自語。按:1992年馬英九也說會談沒有共識 本土並非台獨,在文化上,除了龍應台展現的大國情懷,也可以思考王金平所說的「認宗愛台、漢魂台魄」,這在年輕人之間,或許沒有市場,但是人會成長,會思考,不是只有情緒。這也可以是對「以民族大義為己任」的回應。 |
|
( 創作|連載小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