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0/07/20 01:39:22瀏覽518|回應0|推薦5 | |
「視窗 71」──讓我的眼睛高興 謝淑娟 感恩上蒼對我厚愛,讓我在這把年紀,還能隨心所欲閱讀書報雜誌,白紙黑字細如蠅頭不需放大鏡;「穿針引線」手眼合作不求人幫忙。難怪我常和友人玩笑,自鳴得意,誇獎自己「明察秋毫」。 但,日子易過,隨著時光之消逝,身體器官的衰退在所難免,一陣子以來,漸漸發現自己眼睛愈來愈小,視力愈變愈淺淡,偶爾覺得眼內有些微濕潤形成,和「水到渠成」可以外流又相去甚遠。有一天,偶然以手指將左右眼皮往上一提,奇跡!看得比較清楚了……自己於是乎悟出個道理:我的心靈之窗沒有全方位開啟,停留在眼晴張合之間的某一個水平,上不去了。眼瞼下垂,影響了視力,像窗戶開了一截,不同的是,窗子沒全開,外頭的景物不能盡收;眼瞼下垂,是削弱了視覺的清晰度,看起東西來較吃力。已有好多年沒檢查眼睛了,何不打個電話給醫師的助理護士,請她轉達,讓我去作一次檢查。 時下,許多專科醫師都有助手,這次檢查,百分之九十均由助手驗光師進行。我就一些常識所及的問題請問他:老花眼、白內障,青光眼,沒有﹔虹膜、結膜、視網膜、晶狀體,良好;眼壓、視覺神經,正常。一路,我看得出他對我眼睛各部門的滿意程度,高興地分享著我的喜悅呢。醫師來了,檢查那剩餘的百分之十……一下,就聽他說:等你需要因白內障開刀,至少再十年,倒是眼瞼下垂可先來;只是修整你的眼皮,完全不會影響你的眼睛。 (只在眼皮上做手腳,與眼睛無關。) 我一聽,那正是我想整頓的:全方位拓展我的視窗,讓它大大開啟,任我瀏覽、閱讀、觀賞人間百態,這樣,才不辜負我的好眼力,「我要讓我的眼睛高興!!」回想起2005年十一月,我學「長生學」之前,自己還屬於「耳不聰、目不明」的族群呢! 同意醫師建議,決定挨刀。等候醫師呈報保險公司核准。 在開刀房外,護士照樣有許多問卷調查和病人溝通,多數病人都不喜歡給實習醫師看診或當實驗,其實這是一道莫可奈何,卻又必經的自然且正常的程序,沒有當初的第一次,怎能造就今日的名醫?當她問我是否在乎有實習醫師在場,我表示那是順理成章的事,我沒有選擇。心想如果我碰上實習醫師的第一次操刀,我也認了,無怨尤。其實院方不但不會輕易,且會是十分謹慎地開這一刀的。 躺在病床上接受點滴……加入麻醉葯劑,「時辰」快到了,兩位護士來到我身邊,問些三歲小孩的問題:你是謝淑娟嗎?你家電話幾號?你的地址是?開刀後誰送你回家?下個問題沒答腔,行了(沒意識了),送進牢房宰了吧!……待我「活」過來,意識到有人往我臉上眼睛的部位拼命地擦拭,想必是善後處理,在清除臉上的血跡吧!被推到復原病房,以為開刀後我會被矇住雙眼,體驗一兩天失去視覺的生活,結果是,眼前連一塊紗布也沒有,讓我清清爽爽的出院。五天後給醫師檢查一次,又過兩週回去拆線。我的眼界晉升至「視窗 71」,拓展手術大功告成。還我原來的雙眼皮,差別是一真一假,年輕時是自然的,年老後是人為的。 有了開擴的視窗,就有了開闊的視野,極目所及,人、事、物、景盡收眼底,觀賞這個萬花筒般豐豐盈盈的大千世界,我會珍惜福緣,盡覽大海的寬闊豁達,觀看人間的真偽善惡,並時時提醒自已,不忘在適當的畫面空間留白,那是美感的所來自,是洗滌人間塵埃的小天地,留白讓變幻無窮的人、事、物、景更臻完美和諧。(原載美南周刊)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