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12/02 19:11:31瀏覽1220|回應3|推薦11 | |
上世紀美國政壇有兩件事我覺得意義重大,一是美國選了個天主教的總統甘迺迪,二是尼克森選了季辛吉作為國務卿和國安人員。而其中季辛吉也可能算是在台灣政壇上面在朝政黨都恨得牙癢癢的美國政治人物,國民黨在朝時恨其促成中美關係正常化,而民進黨恨其在當今反中浪潮中卻獨排眾議企圖促成中美親善。
一個被納粹迫害逃往英美的猶太之子,卻因緣巧合下由教授成為權重一時的美國重要官員,在其一生的光輝中,的確是令人感到美國夢的最高表現了!據說曾有人好奇地問季辛吉的母親說下周會有甚麼大事嗎?季辛吉的母親的回答是 : 應該沒有,因為我兒子下周的行程已經滿了!由此可見其權傾世界並非虛言。
因為雖然其深受納粹之害,但是季辛吉在看待國際事務上卻不是那麼道德掛帥,反倒是以權力平衡作為一身職志,對於季辛吉而言,道德和權利不是國際關係的準則,美國的國家利益才是最高原則,這可以從其身為19世紀政治家梅特涅的信徒可見一般,大家都知道,在拿破崙帝國企圖統一歐洲失敗後,奧地利首相梅特涅一心就是想要恢復舊狀態,因此雖然法國當時已經沒有反抗之力,但是梅特涅還是以恢復拿破崙以前的歐洲狀態為職志,雖然現今反對者認為梅特涅是反動的代表,打壓歐洲的革命,最終也因為革命而下台逃亡,似乎根本是個負面教材。但是贊成者如季辛吉等人卻認為,以奧地利當時弱小的國勢,卻能夠在歐洲舞台主導外交事務,讓奧/普/英/法/俄五強能夠和平相處,創造了歐洲最和平的19世紀(其中基本上沒有大型國際戰爭),這就是了不起的成就。
如果我們了解這點和季辛吉對於納粹迫害的反應,事實上我們就可以清晰地知道季辛吉的外交策略了,雖然尼克森是反共健將,但是為了結束越戰和削弱蘇俄,季辛吉在巴基斯坦演的生病鬧劇就不足為奇了,因為老共是不是極權國家並不重要,重點是國際關係的均衡,當時蘇聯似乎在所有方面都壓著美國喘不過氣,太空科技,經濟成長(諾貝爾獎經濟學得主都估計蘇聯在1980年前會超越美國),因此國際均勢的考量下,和中共建交就是最簡單的一條路,至於道德和民主是後面的選項(梅特涅對於自由主義也是不屑一顧),事實上證明這招的確管用,當季辛吉出現在天安門時,全世界的權力均衡瞬間轉移,台灣被拋棄的時間已經進入倒數計時,日本等現今喊支持台灣最有力的國家,當年卻是最快順風向拋棄台灣。事實上我認為季辛吉是不在乎台灣而不是故意放棄台灣,因為這只是他為了丟掉越戰的這大包袱所立下的策略,台灣只不過是誤殺的小角色罷了!南越政府亦是如此。
不過事實證明老共的確說服了越共簽訂所謂和平條約(雖然越共很不情願)也讓美國自越戰脫身,不過最令人諷刺的是 : 所謂的和平條約卻是海上難民的序曲,當年越南難民的悲慘狀態實在令人不忍卒睹,不知道季辛吉是否已經預見這個後果,所以他和北越的黎德壽都沒有去諾貝爾頒獎現場,而那屆的和平獎不僅受獎人沒來,日後的發展更是令人懷疑和平獎的頒發是不是太草率了!
當然季辛吉在以巴衝突也是以權力平衡為思考重點,所以當年對於以色列的支持不遺餘力,也種下當今以巴問題深重難解。
當然在八年任期後,季辛吉終究由絢爛回歸在野,不過最近這一年來由於其主張和中國親善的態度而導致其親上媒體替自己的觀點辯護,中共也趁機邀請其到中國訪問,只是一個宿耆大老以九十幾歲高齡仍然熱衷於這種國際外交場合,真的讓我想起他的另一句名言,權力是最好的春藥。
不過不管你喜不喜歡他,但是有一件事我倒是很欣賞他,就是他自身的邏輯是自洽的,從年輕到現在,國際政治的平衡和妥協一直是他的思考邏輯,當然前提是以美國利益為優先,如果就這點來看,我認為季辛吉算是一號人物了!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