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5/17 07:46:54瀏覽2920|回應6|推薦153 | |
何謂五福?「德」為最! 「五福臨門」,這個成語家喻戶曉,幾乎所有的人都知道,可是很少人知道「五福」所指的是哪五種福。至於如何臨門的道理,明白的人就不多了。五福是什麼呢?第一福是「長壽」是命不夭折福壽綿長。第二福是「富貴」是錢財富足地位尊貴。第三福是「康寧」是身體健康心靈安寧。第四福是「好德」是生性仁善寬厚寧靜。第五福是「考終命」就是善終,能預先知道自己的死期。臨命終時,沒有遭到橫禍,身體沒有病痛沒有罣礙和煩惱,安詳自在地離開人間。五福之中,最重要的是第四福「好德」!這是個最好的「福相」,因為德是福的原因和根本,福是德的結果和表現。因「好德」能培植其他四福不斷的增長。 五福的「因」與「果」 五福合起來才能構成幸福美滿的人生,但人間很少有十全十美的福,總有殘缺的現象:有貌美有醜陋,有聰明有愚癡,有長壽而無福氣,有富貴而健康不佳,有貧賤又煩惱,有富貴但操心,有貧賤卻得善終,有才氣卻遭橫禍,為何總是美中不足有缺陷?今生的境遇好壞遭遇,都是由於我們的現在與過去,行為所造的因而所獲得的結果,歸納起來:長壽主要是慈悲心所感應的結果。富貴是施捨和恭敬心所感招的結果。康寧是清淨心所感應的結果。好德是廣結善緣,陰德納福的果實。考終命是行善,心無罣礙的果報。 獲得五福的原因與方法 (一) 第一福「長壽」是慈悲心所感應的結果。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這是普賢菩薩提醒我們話,在佛門中,是每日必讀的功課。個人壽命的長短是一個非常神秘的問題,誰也不知道死神什麼時候會降臨,生命只在呼吸間,一氣不來便屬隔世。有智慧能體會到生命無常的人,決不會放蕩和貪逸。人生的旅途上,財富、學識、地位、美貌的成就,或年齡的大小、知識道德的高低、也不一定成正比,或與壽命有關,有了宗教信仰也不一定能夠長命百歲,不是佛法不靈上帝不眷顧,世俗的學問和技能只能解決生活上的難題,不能解決生死的大問題。有人認為只要注意營養多運動,壽命就一定長。但不知營養和運動是延長壽命現在的助緣而已,真正的原因在於如何轉變過去的定業。我們決不能漫不經心,不去理解真理和確實解決生死的問題。「長壽」的因主要與「慈悲心」有關,俗話說「仁者壽」今生長壽的人,在過去世或今世必宅心仁厚、寬於待人、有仁愛心,救貧戒殺且能慈愛萬物。今生慈悲行善而短命,是因為善業種下不久,前世的惡業先結果,不能怨天尤人。我們的福田必須拔草、施肥日日勤耕耘扼住過去惡種子,不讓它開花結果。而長壽的緣在於:常心平氣和,微笑不動怒,生活有規律,飲食重調節,營養處均衡,身心勿操勞等皆是。 (二)第二福「富 貴」是施捨和恭敬心所感招的結果。 俗話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壽命的長短是因果關係,「富貴在天」的「天」是為「順應天理」即種善因之意,富貴是用恭敬心布施財物得來的果報。富貴有兩種:第一種是有所得之樂,富甲天下之富、位列王侯之貴皆是,是一種短暫的樂。第二種是無所求之樂,是種純淨恒久的樂。人和人之間的富貴,會產生差別、比較、煩惱,心理上就造成了競爭、傲慢、自卑、而產生我執,所以貪求富貴,不如隨遇而安、知足常樂求真實富貴。談論富貴,主要是提醒人們多種富貴的正因,而不是要貪求富貴的果報和享受,而妨害了心智的鍛鍊,阻礙了度眾生的慈悲願力。施捨財物是富貴的正因,才是未來致富的根本原因。而學習技能、力求上進、選擇職業、運氣人緣方法等因素都只是致富的助緣,無助緣雖有前富貴正因,仍不可得,而錯誤的助緣,吝嗇和貪心的習氣將更得不償失,造成慧命受報。真正的尊貴在於禮敬十方聖賢,謙卑恭敬一切眾生,追求安忍順逆的純淨恒久境界。 (三)第三福「康 寧」是清淨心所感應的結果。 康寧是身體健康、心靈安寧,身體疾病的起因,有內因:暴飲暴食、縱欲貪愛、煩惱生氣、操勞過度、憂鬱煩悶、緊張恐懼、無知焦慮等等。外緣有:饑寒熱渴、濫服藥物、細菌傳染、錯誤飲食、生活不當、環境污染、遺傳基因、農藥毒素等等,這都是疾病的導火線和助緣所引發的,而這些不是根本的原因。佛經提醒我們:「病由業起、業由心造」。貪著美好的色、聲、香味、觸這五樣東西都會產生「身病」和「心病」。因為色、聲、香、味、觸這五樣東西,會蒙蔽我們的心智和德性,所以叫做「五塵」。當一個人的心地清淨到「一塵不染」時,自然能避開病痛之因,否則舉心動念攀緣五塵境界,都是在造罪業和造病因。 (四)第四福「好德」是廣結善緣,陰德納福的果實。 好德是五福之中最重要的一環。有了宅心仁厚,樂善好施的德,這是一生中最幸福而受用不盡的。因為好德能贏來長壽、富貴、康寧和善終。也可以說「好德」是一切快樂和幸福的泉源,是一切好運和福氣的根本。古德曾有一說非常傳神:「三寶門中福好求,大富之家前世修。未曾下得春時種,坐守荒田望有秋。一切財產總非真,及早將來施於貧。水火盜官並逆子,五家有份盡來侵。一粒落土百粒留,一文捨出萬文收。與君寄在堅牢庫,汝及子孫享不休。」。「德」需要不斷的培植貯存、播種耕耘,修德才是真實惠,福報恆久而不匱乏! 修德重點:「陰陽兩德」不為人知不求回報重其陰。溫、良、恭、儉、讓等五德,溫和柔軟能致心理健康;善良仁慈必長壽善終;誠懇恭敬可使平安寧靜;節儉勤勞導致財富;謙虛禮讓促進良好人際。最完美的道德在於:無心機及功利色彩愛人如己,破除我執煩惱無分別。不執著善相,先站穩利己利人,待修養功夫純熟,就可超越名相的束縛和牽累,而達到捨己利人兼善天下。 (五)第五福「考終命」是行善,心無罣礙的果報。 善終很難!佛經上說,人將死時就像烏龜脫殼般,亡者內心的恐懼、痛苦和彷徨,那才真是筆墨難以形容!如硬拔龜殼之懼痛,亦如熱鍋之蟻蟹。如重病、自殺、橫死、處決等痛苦更是加倍,身體除受了極大的重創分解,心中更是哀怨交加,心中憤恨不平,很容易怨天尤人,把平常的道德修養破壞無遺,更難提起善念。大富大貴的人不一定能善終,長命百歲的人也不一定能死得安詳。所以,古德教我們要經常發願:「臨命終時,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並且期望彌陀前來接引。」「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瞭;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願我臨終無障礙,彌陀聖眾遠相迎;速離五濁生淨土,回入娑婆度有情。」。善終絕對不會僥倖的,一定要廣修福慧才能達到,一般善終的情況分為下列三種:小善終—沒有遭到意外橫禍,無病而終。中善終—不但沒有病苦,而有心中沒有怨氣和內疚,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安心地逝世的。大善終—自己預先知道臨終的時間,而且身心了無罣礙,走的灑脫,甚至還親眼看見佛菩薩來迎接,往生到佛菩薩的淨土,這才算是高明成功的人生。 朋友們共勉:一朵清芳的小白菊 五福皆與過去的善業有關,但最主要還是在我們今生的好德和寧靜的心靈。除非我們能在廣積陰德,止息妄念上多下功夫,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否則作繭自縛,幸福求不可得,臨命終時很難得到自在。所以,五福全部來自內心,不須向外尋求!從外境和物質所得到的快樂是暫時而且淺短的,外在的事物,因緣果報錯綜複雜,隨時都會產生變化,絕對靠不住的!平凡的一生,要有不平凡的智慧,平淡的行為能涓滴成河,良好的品德、善良踏實的心,才能名至實歸成就不平凡的志業。最近才廣為人知的平凡小人物——台東菜販陳樹菊看透了人生,一句「積德不積財」,道出了五福的精髓,一朵菊花吐露出清芳之氣,盈溢滿人間!人之心,原本是敦厚樸實的,但,我們很少停下腳步去關懷去學習,經常見而未覺,無法在自己的生命中激出漣漪,讓心靈層次去吸收與成長。善行義舉到處有,如何努力地活出自己,創造出生命色彩,培育人生永恆價值?就在您的心念之間!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