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紅塵鬧市勿迷失【一】
2010/07/08 07:33:37瀏覽2778|回應1|推薦146

印光大師墨寶

佛法廣博浩瀚望而興嘆

佛法廣博浩瀚一如汪洋大海,三藏十二部大經大論,對於我們一般在家學佛者而言,往往只能望而興嘆,很少人能夠一一精讀探究,經典中深奧的義理也很少人能夠吸收了解,更何況是靈活運用獲得實益了!這好比瞎子摸象的故事,因每人的時間有限,各自抱著喜好的經典,雖皆部分受益但無法窺其全貌,又如一大樹說根談枝論葉,說到四季變化又論及氣候變遷,其實意指歸何處往往疏忽遺漏,我們凡夫學佛,有一個共同的毛病,那就是理不出全貌,抓不到要點,修行沒有確實著力之處,以致於盲修瞎練東參西究,很多人花費了一輩子無數的心血財力,走錯了路選錯了方向,學的理解的根本不契合,會錯了意自以為是,結果功虧一匱徒勞而無功。我們生命有限,禁不起一再地虛擲時光,無常變化迅速命不堅久,白白蹉跎掉寶貴的一生學佛一定要慎選法門,要在最急迫處下功夫,否則此生只是結個法緣而已,不能了生脫死,再輪迴下去已是苦海無邊千千萬萬年無盡的歲月,學佛路上怎能不戰戰兢兢小心謹慎呢?

善知識指導的重要性

善知識猶如一盞明燈,能讓我們在渾沌不明的修行路上找到依靠。因為善知識將佛法最重要最精華的部分提綱挈領,精簡扼要地教導我們,我們只要按照善知識的指導,指引我們找到學佛正確的方法與歸宿。就能夠順利地走上修行的捷徑,化繁為簡事半功倍,才真正得到學佛的實益。如何選擇善知識呢?大師大德何處有?正法蒼茫的末法時代,搬出佛法能說善道何其多,似是而非處處有,移花接木司空見慣。我們要追隨的大師大德,有一個共同的標準可遵循:日常生活上律己甚嚴簡單樸素,佛法是注重實踐的教育,以人德為本以身作則親身實行,光說不練者避而遠之;行持佛法上,以戒為師以法為依,遇立教創論者應速速回頭,修行路上最怕走入歧途,修行的方向方法有所偏差,就如飛機輪船偏離了航道,後果不堪設想。

一門深入老實念佛

佛教所有八萬四千法門當中,不論禪教密律都是靠自力修行,成佛須經三大阿僧祇劫,大約是三十八億四千萬年的天文數字,這是難行道,想要在今生一生成就是絕對不可能的。唯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一切法門中的特別方法,倚仗佛力只要具足信願行三資糧,依靠慈悲的阿彌陀佛的本誓願力,一心執持「南無阿彌陀佛」聖號,即可當生成就了生脫死,伏惑帶業往生在極樂世界極佳的環境中繼續修行,是易行道,是我等凡夫的唯一依靠,所以一門深入老實念佛,不三心二意不朝三暮四,在生活中安心念佛,以有限的時間充實無限的生命,發揮生命的價值,才能真正在今生成就,否則生死海急輪迴路險,光陰迅速蹉跎掉了此生,再回頭只是苦海無邊無止無盡輪迴的歲月!

紅塵鬧市中切勿迷失

佛陀告知我們宇宙的真相有十法界,修行次第有目標:人道守五戒、天道修十善、聲聞修四諦、緣覺修十二因緣、菩薩修六波羅蜜;又告知我們:最終要追求自性,尋找本來的面目,人人可成佛。歷代祖師大德們更是解說經典苦心叮嚀,不同根器的眾生施予不同的教導:更以「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作為告誡。不論有無入佛門,學佛民眾相當多,很多人到處禮拜寺院求聞佛法,卻很少有人能心行密合。很多能講佛法,但得契理契機的人不多;有時講說者觀念不純正以盲引盲,或者講經的人太執著使聞法者執迷。有些人求好心切勸眾念佛,卻無法以身作則,推做好人就好,緣分未到者,更是處處可見。要不要吃素?追求布施?終生義工?人間淨土?一群可愛可敬的善良人們,卻進入了世間法中另一執著迷失,學習做人做善事學慈悲,這些助緣只是人天根基,這些基礎都要做,這都是我們的資糧但不是全部,而我們學佛的終極目標是「了脫生死」!

盲眼老姑媽的故事與您共勉 

佛法是平易平實不選人的,即使是最平凡最受委屈的人,只要能把握住修行的要點精華,努力實踐仍可以當生成就,了生脫死終能成聖成佛。因為學佛的精髓就在於實踐,學佛絕非佛學,學佛是用行動用身體來力行,絕非演說或研究,在口頭言語或是在書本學問上下功夫。一位一字不識又眼盲的老姑媽卻做到了,遠勝於一位能倒背經論,演說妙法的大佛學家,其間最大的差別就在於實踐。

網路記實2009.12.29老姑媽的姪女淨秀記述摘錄 淨宗法師整理分析的故事

八十三歲的盲眼老姑媽,一生坎坷困頓臨終時竟然自己梳妝打扮,穿戴得整整齊齊體體面面,在一寂靜的冬夜無人知曉中,手持念珠身無病苦、安詳穩定地隨佛往生;終得永脫悲苦長享安樂。這是不是令人難以相信呢?老姑媽(賴秀妹)民國十四年生於苗栗縣苑裡鎮,一出生就以命理師:「這小孩命中帶鉸刀平、鐵掃帚,在家剋父出嫁剋夫。」之名摒除家門,開啟命中註定艱苦、困厄、飄蕩的一生。三歲被家人送給別人當童養媳。十八歲嫁給第一任丈夫,但丈夫沉溺於賭博。二十五歲一雙年幼的女兒,被嗜賭的丈夫賣掉還賭債。三十歲嫁給開計程車的第二任丈夫,時僅半年丈夫即車禍身亡,留下一個前妻所生的八歲女兒。三十五歲嫁第三任丈夫,是一個礦工但好景不長,礦坑發生爆炸不幸喪生,孤寂哀傷地帶著兩個女兒,為人煮飯洗衣養家活口。四十三歲,嫁給第四任丈夫,是一位商務船的大副,大副體恤溫和在永和市區買了一棟房屋,才能首次有了落葉安住的感覺。多年因悲傷流淚過度,導致視力退化的雙眼,此時有了緩和的現象。在被家人離棄四十年後,姑媽得知母親病逝返家奔喪,卻因民間禮俗認為沒有資格再踏入家門,被阻擋於門外只能遙望送終,而心悲淒切大聲痛哭。六十歲安順的婚姻生活持續了十七年,卻在大副退休返台半年後,突發猛爆性肝炎驟然去世,短暫的幸福也就劃下了句點。六十一歲姑媽自怨自艾,終日以淚洗面,哭瞎了雙眼,就此陷入暗無天日、不知何年何月的哀傷中,無法自拔。七十歲,父親因病過世姑媽亦返家奔喪,仍然不得踏進家門。親生父母不能送終,無法善盡為人子女的孝道。一生接連而來的不幸,使姑媽深陷悲傷的氛圍中,加以年事高、雙眼瞎,長年罹患的風濕性關節炎、糖尿病,病痛纏身,姑媽整日自憐自嘆,哀怨不滿。女兒受不了只好搬出去,改由兩女在外輪流照料,除打電話問安外每日早上上班前送來當日份量的餐點,放在電鍋,姑媽不知白天、黑夜,餓了即食,靠雙手摸索,學習打理自己的生活起居,自己洗衣服打電話。姑媽七十多歲時,姪女送了一台念佛機,鼓勵她在家沒事聽佛號念佛,以免終日胡思亂想,至此讓她生命有了轉機。經多年開導念佛的日子中,早晚虔誠念佛不斷。高齡八十三歲時的姑媽,諸多的言行舉止常令家屬感到困惑,由於姑媽怪異的言行,盡說些阿彌陀佛有來看她,要帶她走之類的話,經醫生診斷精神很正常;內科檢查老毛病而已,身體沒什麼大問題。也經常抱怨:「又沒怎樣,幹嘛到醫院檢查?」「是妳叫我念佛的,連妳也不相信我說的話?」有一天要求女兒買新襪、新鞋,某日,又說:「拿出那件我最喜歡的衣服,放在我床邊,免得我要走時找不到。」急切催促居住在高雄的兒子回來看她,並說:如果不回來,恐怕來不及了。又交代了許多後事,往生當天親人趕到時,看到眼前的景象時,都不禁感動而泣。姑媽頭髮梳理整齊,身穿那件要求漂亮的衣服,手拿著送給她的念珠緊靠胸前,腳著新襪子及繡花布鞋,面容安詳躺在床上。此時才恍然大悟,姑媽說的話是真的,阿彌陀佛聞聲現前,接引她到極樂世界了。在家眷大小都對她的行為表示困惑不解時,只有姑媽心裏對阿彌陀佛抱持著堅定不移的信念;在大家都認為她患了老年癡呆、瘋言瘋語時,只有姑媽自己知道阿彌陀佛常在她的身邊,她神智清楚,當大家都認為她行為古怪時,只有姑媽自己知道她是在整理最後的行裝,就要隨佛前往淨土。在無人理解、無人知察的情況下,安排好一切後事,備辦好了一切行裝,自己穿上了最漂亮的服裝,梳妝打扮整齊,她要以最莊嚴的形象,靜候阿彌陀佛的最後迎接。「沒有人助念,沒有人探視,甚至沒有人認同、理解,我這個盲眼瘋老婆子,今晚就要隨佛前往淨土了,一切凡夫不知不覺中悄然無聲毫無驚動。

請接續     紅塵鬧市勿迷失【二】 

圖片取自  http://www.amtfweb.org/wallpaper/wall-index.htm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KW1111&aid=4191821

 回應文章

當歸(101)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好感動~
2010/07/09 18:53
賺人熱淚的好文~姑媽~總算得善終,蒙佛寵恩。
鄉下老翁(CKW1111) 於 2010-07-15 06:35 回覆:
 

一字不識眼盲的老姑媽,遠勝於能倒背經論的佛學家。

主要在於「知識障」的破除與「行」的實踐。    與您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