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伏住惑就能往生
2010/07/04 08:13:08瀏覽3358|回應0|推薦144

    雪廬老人的叮嚀 :

惑的種類與斷惑次第

佛法分大乘、中乘、小乘三乘,小乘羅漢斷見思惑,中乘緣覺斷見思習,大乘菩薩斷塵沙惑、根本無明惑。把惑由根本拋棄,好比刨斷樹根,樹的枝幹花葉還會繼續生長嗎?根本無明惑破除後,一切的惑也就隨之去除,也不生了也不滅了。而斷惑必得要開悟,原來是迷惑顛倒的,開悟以後就不迷惑。小乘斷了見思惑,對見思惑必得要開悟,原來是迷惑顛倒的,開悟以後就不迷惑。小乘斷了見思惑,對見思惑這些毛病明白覺悟了,中乘則先斷見思惑的習氣,後斷塵沙惑。破了塵沙惑才能斷根本無明惑。沒斷見思惑,則不懂塵沙惑、無明惑,則你跟他談塵沙,無明惑是說廢話。

何謂伏惑?

對治惑又分斷惑和伏惑,伏惑是未斷惑之前,用臨時的辦法,當心中生起煩惱迷惑時,暫且把它伏住,如草被石頭壓住,暫時長不出草來。但是時間久了,遇到因緣條件夠時,它又會慢慢地從旁邊長出來。要是根本刨掉就是斷惑,大家現在一時不能斷惑,能伏惑也好。功夫不好的伏惑,如功夫好的斷惑,斷了見思惑就是羅漢,羅漢就不生不滅了,在佛法稱作小乘,但另外有一個不好的名號叫掉入涅槃坑,掉入不生不滅的大深坑,永遠在坑裡頭自己修,他只解決分段生死而已,還有變易生死尚未斷。只有佛一人斷了根本無明,業盡情空,業盡便不造業,為何不造業?因為不起惑,而造了業才有生死,不起惑造業,那還有什麼生死呢?

先生彼國了脫分段生死

生彼國已,就了脫分段生死,只要再經一番變易生死,便成佛。這方法很簡單,但是人人不信,所以佛說淨土法門是難信之法。有些老太婆倒是能信,她什麼都不懂,你跟她說什麼,她就信。比如,你拿一樣東西,你說它是金條,一般人會認為你在胡說八道,欺騙人。向老太婆說,這是金條,她就認作金條,那她就能成功,這你辦得到嗎?我辦不到,我既不是上智的人,也不是下愚,我是中間那個搖擺的人,這是倒楣處。大家寧可做個老太婆,信聖言量學淨土法門,就能成功。

極樂世界方便斷惑

往生極樂彼國是帶著業去往生的,有人認為經上沒有「帶業往生」這四個字啊,殊不知阿彌陀經上句句皆是說帶業往生,文字或許不同,只是換個說法而已。只有業盡情空的佛不遠業,才夠得上說是業已消,業消成佛了,還需要往生嗎?這個道理,上回已經談過了,有人會懷疑:成佛不是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很久嗎?那念佛往生的人,成佛是不是也要這麼久?淨土宗不必長劫修行,易了生死,生死了了,成佛就快了。因為成佛的障礙減少,惑斷得快,阿彌陀經句句都在宣說在極樂世界斷惑如何方便。

乘願再來斷塵沙惑

生彼國已,乘願再來,乘願再來是乘著個人的願力再回來,回來幹什麼呢?回來度眾生以便斷塵沙惑。對佛法的道理不清楚就是塵沙惑,光是在極樂世界享受,塵沙惑斷不了,例如:你擁有一座銀行,天天亨受不盡,就捨不開了,為了斷塵沙惑必得捨開,乘願再來娑婆世界度眾生。往生的人在極樂世界就斷除了見思惑,見思惑斷了就得他心通、宿命通等六種神通,進一步要斷塵沙惑,要斷塵沙惑必得上娑婆世界這壞地處來,因為在極樂世界所見所聞都是好事,壞事不懂得,壞事不懂如何度眾生,而眾生做的事十之八九又都是壞事。例如要渡小偷,你得懂小偷那一套,在極樂世界沒有小偷,小偷的勾當無從得知,要是到台灣幾天就會了,和小偷混個十天八天就懂了。做賊的有三句行話:偷風偷雨不偷雪,咳嗽不下床,聞叫不出房。小偷最喜歡陰天黑夜,刮風下雨的天氣,可以掩飾小偷的行徑,不被人發現。若遇到下雪天,可不能偷,因馬雪地會印下小偷的足跡,容易被人查覺。進入房子以後,若只聽見主人在房內的咳嗽聲,就可以放膽偷,主人害怕得連下床也不敢,只是咳幾聲嚇嚇人而已,這叫做咳嗽不下床。如果只聽見主人在房間大喊大叫有賊來了,那也就可以儘管偷,主人嚇得不敢出門,這叫做聞叫不出房。若聽見屋內有棍棒聲,就得預備了。幹那一行都有內行的,都有一套格式,不是行家就做便是冒失鬼。我說這一套,不是宣傳小偷的方法,破塵沙惑必得迴入娑婆,在這種壞地處,人情事故一經練習便懂得。所以佛法的出家戒律不許叫在家人看,不只是怕在家人用出家戒批評出家人而且在家人不容易守戒律,沒看過戒律或許不會學壞,看了戒律就學壞了。在家人看了出家戒,才知道有這些壞事,便會想去試驗,那戒律不是成了宣傳品嗎?但是若不懂這些人情事故,什麼事情也不會辦,就只是一個書呆子而已。

伏住惑就能往生

斷惑、開悟,諸位有一條就行了,你們開悟了嗎?斷惑了嗎?我知道你們沒開悟也沒斷惑,你自己對事情虛妄分別,一分別就是沒有開悟,就會起惑造業。這好比一面玻璃鏡子,蓋上塵土,去除多少塵土,就放多少光明,斷惑才能開悟,現在我們只要能伏住惑就能往生。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KW1111&aid=398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