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7/12 07:48:59瀏覽2817|回應3|推薦141 | |
印光大師寶墨 紅塵鬧市勿迷失【一】接續 淨宗慧淨法師整理解讀原文 這個老人不苦嗎?很苦!比一般人都苦。她有高的地位嗎?沒有!三歲送人做童養媳,一生為人煮飯洗衣糊口,屬於最卑微階層的人。她有好的學問嗎?沒有!大字不識一個。她有深入經藏、通達教理嗎?沒有!連這句阿彌陀佛的意義也不瞭解。她會很多修行嗎?不會!除了一句佛號,什麼也不會、也不知。她念佛很久嗎?沒有!開始只是隨著念佛機聽聽而已,真正自已念佛才三年半的時間。她念佛很精進、很勇猛嗎?談不上!八十歲的高齡,身心俱衰,如弩之末,失明多病,孤獨而居,照顧自身尚且不易,還談什麼精進力。她有降伏煩惱嗎?沒有!和自己的兩個女兒都難以共處,說什麼降伏煩惱。她念佛工夫很好嗎?談不上!不過早晚隨慧淨法師的念佛機,一句一句地跟著念而已。她念佛已經清淨心了嗎?沒有!照樣煩煩惱惱。她有發菩提心嗎?沒有!她不懂得什麼菩提心,只是為了想見弟弟而願生極樂。這樣的她,有往生嗎?有!而且很殊勝! 殊勝之處 1.預知時至殊勝。提前一個多月就說:阿彌陀佛有來看我,要來接我走了! 2.常蒙佛護殊勝。因感受阿彌陀佛常來探視,故常說佛來。 彌陀不虛本願與自己的專 一個不識字、不知教理、不會修行、沒有清淨心、不懂菩提心、煩煩惱惱、也說不上精進勇猛、念佛時間也不長、多年眼盲、未曾皈依、未曾吃素的八十幾歲的老太婆,竟然獲得這樣殊勝的往生,令人感動、令人驚歎、令人好生羡慕之餘,一切人不禁要在心中問一問:她究竟靠的是什麼呢?靠她自己嗎?可是歷數凡是能靠上一點的條件,她一條也沾不上邊,就她自己是真正的一無所能、一無所靠。然而她有兩大真正可靠的資本,一是彌陀的不虛本願,一是她自己的專!其實對一切凡夫來說,平時所積累的學問、智慧、修行、善功,一般人都以為是驕人的資本、可靠的本錢,但這些面臨死亡是一點也沒有力量、一點也靠不住的;真正能靠得上的只有阿彌陀佛的本願,以及自己的專,而這兩點她都擁有了,則她所倚靠的資本即是充天充地、亙古亙今、彌漫法界、透徹身心,也就難怪她能勝過一切人了。就這兩點來說,彌陀的本願對所有眾生都是平等的,不能算是她的個人專長,所以這個盲老太之所以勝過眾人,以及眾人之所以輸給盲老太的,最後只在一個字上——「專」還是「不專」啊!她,一個盲眼老太太,一無所知,一無所會,只知念佛只會念佛,剛好,專!實是專而又專,因為她沒有雜的條件,沒有雜的資本,她在主觀上連想也想不到去雜行雜修,而在客觀上也沒有人會看得起她,去教她雜行雜修。可說既沒有雜的內因,也沒有雜的外緣,從頭到尾只知道一句佛,只認識一條路,只懷一門心思,只使一股勁,這真正是一向專念,順佛本願。她年老了,沒有別事,有的是時間,不念佛只會胡思亂想,所以不如念佛。她足不出戶,沒有社交,除了家人的問安,只能聽到念佛機的聲音,所以即使沒念也等於在念。她就是這樣念佛、吃飯,吃飯、念佛,不分晝夜,也不知晝夜,談不上用功,也談不上不用功,在她也沒有用功不用功的觀念,也許在聰明人看來這是一種傻乎乎的呆念吧。她不辨晝夜,不知時間,但卻清清楚楚、早早知道彌陀來迎的時刻,歷歷在心,如數倒計時一樣在預作準備。我們雖然晝夜時間看的一分一秒也不差,但心中對彌陀的來迎卻一無所知,就這樣糊裏糊塗地過一天又一天。兩相對比,到底誰是知道時間的人呢?到底誰知道的時間有意義呢?這真是奇特的對比。祖師早已說過:「專修之人,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往生。」所以對於她的殊勝往生,實在來說,不僅不應該有一點意外,反而是理所當然。她這樣專修的人如果不能往生,天下就沒有人能往生;她如此專念佛的人,往生如果不殊勝,天下就沒有人往生能殊勝。因為她的往生不是她自己的作品,而是阿彌陀佛的作品。她不過因為自己毫無能力,所以就完全地任著阿彌陀佛來造作這件產品而已。既是阿彌陀佛的作品,就沒有不殊勝,沒有不圓滿的。這就是「自然之所牽」的道理啊!因為專,所以預知時至。專而又專,專誠所感故。就是因為專,所以常蒙佛護。但有專念阿彌陀佛眾生,彌陀心光常照是人,攝護不捨;總不論照攝餘一切雜業行者故。因為專,所以不受眾擾。無外雜緣得正念故。因為專,所以心與佛契。與佛本願得相應故。因為專,所以心中篤定。十即十生,百即百生故。就因為專,所以無須助念。專稱佛名正定業,平生業成早預辦故。因為專,所以心定神閑。人能念佛佛還念,專心想佛佛知人故。因為專,所以正念分明。十方凡聖專心向,分身遣化往相迎故。因為專,所以出人意料。一切善業回生利,不如專念彌陀號故。這個盲老人的念佛往生是活的教材、活的證明,是佛經祖著在凡夫身上活生生地體現,是以事實演繹給我們看的活的經本、活的祖著。所以這個盲老人,她只會念佛,不用再讀經文祖典,而我們卻在她身上讀到經文祖典的無量妙義。她以自身現證了「一代大藏,不過是六字名號的注腳。」常說「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但經典各人有各人的讀法,智慧也各有不同的理解。學富五車,才高八斗,廣及三藏,深入八宗,人皆認為是智者,但若最後一招糊裏糊塗,能算真正的智者嗎?八字不識一撇,九字不認一勾,只會一句六字,法門一竊不通,人皆以為是愚者,但如這個盲老人,愚而能成佛,吾人寧守其愚。 網路記實:老姑媽的姪女淨秀記述 淨宗法師整理解讀的故事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