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六祖壇經箋註》改正版:〈行由品第一〉之2~民國105.01.03
2016/01/03 23:10:13瀏覽1313|回應0|推薦44

《六祖壇經箋註》改正版:〈行由品第一〉之2

     ~2012年輯錄轉貼/2016年元月重貼

一、本文係唐一玄老菩薩校閱,由釋心印師父、釋圓一師父、陳愛珠居士等七位先進共同編注。

  其後釋心印師父主編,重新校勘訂正後,發行《壇經箋註》改正版〔民國 68 年〕。

二、欲攬勝《六祖壇經》,這本《六祖壇經箋註》註解版本最為詳贍。

  按本文成冊流傳,乃佛學功德範本,初學者習禪亦適宜。
= = = = = =

參閱《六祖壇經》資訊:

 一、《六祖壇經箋註》改正版~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

二、《六祖壇經闡釋》~蔡銘宗編著/成信文化經銷。

三、《六祖壇經箋註》網路版~報佛恩網製作/丁福保著。

 http://www.book.bfnn.org/books2/1295.htm
= = = = = =
《六祖壇經箋註》改正版~

[行由品第一]

 祖一日忽見惠能曰:「吾思汝之見可用,恐有惡人害汝,遂不與汝言,汝知之否?」惠能曰:「弟子亦知師意,不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覺。」

音 義:

①堂前:佛殿稱為佛堂,參禪的所在稱為禪堂,禪師說法的會堂稱為法堂,此「堂前」當是指老和尚上堂的法堂說。

譯 文:

 有一天,五祖到後院來看到我說:「我想你的見解還要得,因恐怕有壞人不利於你,所以就不和你多說,你知道嗎?」我回答說:「弟子也知道師父的用意,所以不敢到法堂前現身,使別人不覺得可疑。」

論 議:

 以上這一段文,是在燉煌本裡所沒有的。燉煌本不免有神會門下弟子的增文添飾,但燉煌本裡所沒有的那就一定是法海原錄所本無。倘若將各種《壇經》本子對讀細校起來,即由其「此有彼無或彼有此無」之處,亦可以略覘《壇經》原貎的大半了。
= = = = = =
戊二、五祖索偈:
 
 祖一日喚諸門人總來,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來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為第六代祖。

 火急速去!不得遲滯!思量即不中用!見性之人,言下須見。若如此者,輪刀上陣,亦得見之。」

音 義:

①生死事大:生者死,死者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輪,這樣的生死輪迴就是生死事。哀莫大於心落生死,有生死心而後有生死事,生死事只由眾生自心自造。例如貪求心嗔恨心愚癡心傷害心嫉妒心諂媚心,都是墮落生死輪迴的生死心,所以說:心是能造,生死是所造。如何了生死而免輪迴?如何無能所而見自性?這是修行人應當急著先鞭的人生大事。

②苦海:眾生在六道生死輪迴中,備受諸苦毒,如沉溺於無邊際的大海中,故名苦海。

③般若:梵語Prajnā 的對音,華譯智慧。此智慧並非經驗性的世智分別的有為知識,乃是先天性的超脫分別知識的無為智慧。為了要別於世智,所以保存原來的梵音。

④偈:梵語Gāthā 的對音,華譯為頌,以四句為一偈,是一種略似於詩的有韻文辭。

⑤衣法:衣指出家人的袈裟,法指正法。內傳法以印證宗門的佛心宗旨,外傳衣以表示師承的信實無虛。

⑥滯:音志,注音作ㄓˋ,霽韻。停頓或停留的意思。

⑦輪刀上陣亦得見之:言舞刀入陣緊急作戰的時候,同樣能夠聞言立見,不須擬議。

譯 文:

 有一天,五祖召喚門下的徒眾全來,我對你們說:「世間眾生,浮沉在生死苦海之中,這是世人所應解決的一件大事。你們終日只知修福,不知自求出離生死苦海之道。如果迷了自性,所修的福德又如何能挽救生死苦海的沉淪呢?你們各自回去看看自己的智慧,看取自己本心的般若之性,各作一首偈頌來給我看,如果能悟得大意,我就將衣法傳付給你,作為第六代祖。

 趕快去!不得延遲停滯!思量卜度是不中用的!如果是見性的人,一言之下即須得見。這樣的人,雖當揮刀作戰的緊急關頭,也能於言下立見自性。」

論 議:

 只求福田,是指只修人天福德而言。福德與功德有異,外修事功的有漏善只是福德,內證佛性的無漏智纔是功德。福德功德俱修俱足.纔是出離生死苦海乃至成佛作祖之道,倘若不知「見性」為修行人首先緊要的一著,不能自己內證得自性,即是無功德。單有福德而無功德,終不可能出離生死苦海,又怎能成佛作祖呢?

 參禪見性,要求的是「現量」。「現量」者,會歸自己而即今現證,非思構所成而立即呈似,非從佛祖語言文字學來而為自內證「自覺聖智」之法爾頓現,非不現見相,非錯亂所見相。是故,由思量而知,經考慮而得,那是比量,不是宗門的自家珍寶。所以後代宗師的指導作略,見人擬議,便毫不留情地非「棒」即「喝」,或直接、間接地來個否定,要求他截斷思流,在棒喝否定下頓見自性,纔算得不虛為人。
= = = = = =
 眾得處分,退而遞相謂曰:「我等眾人,不須澄心用意作偈,將呈和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現為教授師,必是他得,我輩謾作偈頌,枉用心力。」諸人聞語,總皆息心,咸言:「我等已後依止秀師,何煩作偈?」

音 義:

①遞相謂:遞,音弟,注音作ㄉㄧˋ,薺韻。遞相謂,是更替著互相傳語之意。

②澄心:澄,音誠,注音作ㄔㄥˊ,蒸韻。澄心,即清心。

③神秀:俗姓李,洛陽尉氏人,少覽經史,博綜多聞,後依五祖出家。唐高宗上元中(西元六七四年~六七六年),五祖入滅後,神秀出住荊州的江陵當陽山,緇徒嚮風,道譽甚盛,是為北禪之始。武后則天聞神秀的聲名,召赴長安,供養盡禮;又敕在當陽山建築度門寺,以表揚神秀的禪德。於唐中宗神龍年中(西元七五年~七七年)卒,諡號大通禪師。《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一有神秀傳,傳中亦略述六祖事。

④上座:僧寺的職名,位在住持之下,除了住持以外,更無人高出其上,所以名為上座。

⑤教授師:為五種阿闍梨(軌範師)中的第三種,是專門教授弟子威儀作法的軌範師。

⑥謾:謾,讀為慢,注音作ㄇㄢˋ,諫韻。意義是輕慢,猶言輕率冒昧。

⑦依止:依靠大德大善知識而止住在他那裏,叫作依止。

譯 文:

 徒眾聽到這個吩咐後,退下來更迭相語說:「我們這些人,不須靜心用意地作偈,即使拿偈送呈和尚看,又有甚麼用呢?神秀上座現在是我們的教授師,不用說一定是他得的,我們如欲輕慢作偈,那是枉費心力了。」眾人聽到這些話後,全都息止了作偈之心,大家都說:「我們以後就依止神秀上座好了,何必多此一擧去作偈呢?」

論 議:

 五祖教使大眾作偈,是為考驗門人的修悟境界,旨在「印證」,彼等門人不知自求明心見性,盡在事相上的得失測度聖意,縱使神秀出偈得五祖印可,彼等就依止秀師一輩子,還是迷了自性,此即下面五祖對惠能傳心法時所謂「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學佛雖要親近明師指導,但參驗則需親證,今之佛門弟子,每每以依止耆德為榮,倘若自己不會了解「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去參究「直指的風光」,縱得善知識的親教,亦救不得!
= = = = = =
戊三、神秀呈偈:
 
 神秀思惟:「諸人不呈偈者,為我與他為教授師,我須作偈將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見解深淺?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覓祖即惡,却同凡心奪其聖位奚別?若不呈偈,終不得法。大難!大難!」

 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間,擬請供奉盧珍畫「棱伽經變相」及「五祖血脈圖」,流傳供養。

 神秀作偈成已,數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身汗流,擬呈不得;前後經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秀乃思惟:「不如向廊下書著,從他和尚看見,忽若道好,即出禮拜,云是秀作;若道不堪,枉向山中數年,受人禮拜,更修何道?」

 是夜三更,不使人知,自執燈,書偈於南廊壁間,呈心所見。

音 義:

①供奉:官名,唐朝時凡擅長於文學美術或技藝的人,得供奉內庭,給事左右。宋時尚有東西頭供奉官,後廢。

②盧珍:人名,唐為內供奉,工於畫人物及佛經變相。指月錄、傳燈錄均載盧珍是一位處士。處士即居士,大概是盧珍曾為供奉,而後來隱處在鄉,所以有供奉和處士之稱。例如改定南本大般涅槃經的謝靈運即自稱處士。

③棱伽經:棱(同楞,音稜,注音作ㄌㄥˊ蒸韻)伽即楞伽,是城名,其城在南海摩羅山頂,即在今錫蘭島,佛於此處所說之法,名為《楞伽經》。

 《楞伽經》今存三種譯本:一為劉宋求那跋跎羅譯的四卷本,名《楞伽阿跋多羅寶經》;二為元魏菩提流支譯的十卷本,名《入楞伽經》;三為唐實叉難陀譯的七卷本,名《大乘入楞伽經》。達磨祖師傳授二祖慧可,一直傳至五祖的《楞伽經》,是劉宋譯的四卷本。(另詳四卷《楞伽經注箋》。)

④變相:把釋迦牟尼佛當時法會的地處、人物、說法、聽法等事實情形繪成圖畫,叫做變相,也就是楞伽法會圖。

⑤五祖血脈圖:將初祖達磨至五祖弘忍的嫡傳世系譜繪成圖像,叫作五祖血脈圖,也就是楞伽宗的世系次序圖。

⑥供養:凡來看見吾佛楞伽法會變相圖及五祖血脈圖的人,若能生出隨喜、觀想、恭敬、宣傳等等的心,那都是供養。

⑦恍惚:恍(同怳,音謊,注音作ㄏㄨㄤˇ,養韻)惚(音忽,注音作ㄏㄨ,月韻),不清楚、不真切的樣子。

⑧南廊壁閒:閒,同間,音艱,注音作ㄐㄧㄢ,刪韻。南廊壁間,即南邊走廊的牆壁上。

譯 文:

 神秀暗自想到:「他們都不呈偈的原因,是為了我是他們的教授師,所以我必須作偈呈送給和尚看。我若是不呈偈,和尚如何能曉得我心中見解的深淺呢?我呈偈的用意,是想求印證傳法這就好;若說要覓求祖位,那就惡了,那和一般貪奪五祖聖位的凡夫心又有甚麼差異呢?假使不呈偈請和尚印證,一定得不到法,太難了!太難了!」

 在五祖法堂前,有三間步廊,原擬請供奉盧珍居士來繪畫棱伽經的變相及五祖血脈圖,以備後世人有所流傳.有所供養。

 神秀作好了偈頌後,曾經數度想呈送上去,但走到五祖法堂前時,總是心中恍惚,汗流全身,想呈而不得就呈;這樣先後經過了四天,共有十三次未得呈偈。神秀乃想:「不如把偈寫在法堂前的步廊下,由他和尚自行看到,如果和尚忽然讚好,就出來禮拜說是我神秀作的;如果說不堪,只怪自己枉來山中數年,受人恭敬禮拜,還修甚麼道呢?」

 於是在那一夜的三更裏,不使別人知道,神秀自己執燈,把偈寫在南廊的牆壁上,以表露他心中的見解。

論 議:

 神秀作偈時未免得失縈心,呈偈時又復猶疑恍惚,可知他尚未得見自性;因為有心有慮是有為法,即他的所修所證仍然未到無為境界,早已與自性距離了十萬八千里了。
= = = = = =
 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秀書偈了,便却歸房,人總不知。秀復思惟:「五祖明日見偈歡喜,即我與法有緣;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業障重,不合得法。聖意難測!」

 房中思想,坐臥不安,直至五更。

音 義:

①菩提樹:原名畢鉢羅樹。畢鉢羅,為梵語Pippala 的對音;樹為常綠亞喬木,屬桑科,高十多丈。葉作心形,花隱於花托中。子實圓形,產於東印度,即是一般所稱的菩提子。昔釋迦牟尼佛在畢鉢羅樹下完成了等正覺,因此稱畢鉢羅樹為菩提樹。

②宿業障重:宿業,即是過去所作的善惡業因;障是煩惱惑的異名。宿業障重,宿昔所造的善惡業煩惱障的深重。

譯 文:

 偈說:「身體是菩提樹,心靈如明鏡臺,時時勤加拂拭,勿使惹著塵埃。」

 神秀把偈寫好後,便退回到自己的寮房,寺眾都不知道這一回事。神秀又復想:「如果五祖明天看見此偈而歡喜,即是我與法有緣;假使說不堪,自然是我自迷,宿昔業障太過深重了,所以不該得法。五祖的聖意實是難測的!」

 神秀在房中不停地想,坐臥不安,一直到五更時分。

論 議:

 神秀偈中,句句有相。又,時時勤拂拭是看心,看心則心有所住;勿使惹塵埃是看淨,看淨則心住淨相;故看亦是妄。妄在又那得見性來?這是很明顯地站在漸次進修的方便上,由勤息煩惱而期妄盡入覺的法門。這可以說是漸修禪,實未悟得祖師頓門大意。
= = = = = =
戊四、五祖驗偈;己一、五祖評偈:

 祖已知神秀入門未得,不見自性。

 天明,祖喚盧供奉來,向南廊壁間繪畫圖相,忽見其偈,報言:「供奉却不用畫,勞爾遠來。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但留此偈,與人誦持。依此偈修,免墮惡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門人:「炷香禮敬,盡誦此偈,即得見性。」

 門人誦偈,皆歎:「善哉!」

音 義:

①相:表現於外而能想像於心的各種事物的相狀,叫作相。凡現象界易知易說的,都叫作相。

②惡道:順著惡行而趣往的道途稱為惡道。如地獄、餓鬼、畜生,所謂三惡道的就是。

③炷香:炷音住,注音作ㄓㄨˋ,遇韻。炷香即是焚香或爇香。

譯 文:

 五祖早已知道神秀未得入門,不曾得見自性。

 天明後,五祖請盧供奉來,準備去南邊走廊的牆上,繪畫楞伽法會變相及五祖師承血脈圖,這時忽然看到神秀那首偈頌,於是五祖就對盧供奉說:「供奉不用畫了,勞累你遠道而來。佛經中說:一切所有的相,都是虛妄的。所以不用畫了。單只保留這首偈頌,給眾人誦念受持。依此偈頌而修行,可免墮落三惡道;依此偈頌而修行,也會得有大利益。」

 五祖便命門人:「對偈焚香恭敬禮拜,大家都來誦此偈頌,即可漸漸得見自性。」於是門人誦此偈頌,都讚歎說:「很好了!」。

論 議:

 本體界的自性是無相的。一落有相,即已離了自性,即已都是幻有的現象界,所以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五祖還未見到神秀的偈,就知道他不見自性。為甚麼呢?上面五祖處分時說:『見性之人,言下須見,上陣亦須現成立見,思量即不中用。』不是已經交代得很清楚了麼?思量擬議的人都不得見自性,何況前後經四日一十三度擬呈不得,更何況有心在深淺善惡功過得失上打轉,如何還能見得自性?所以五祖不必看偈而知道他不見自性了。

 當五祖見到神秀的偈後,引出兩句話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神秀寫的是無相偈還是有相偈呢?五祖既旨在無相,故神秀偈不當五祖之意。五祖之忽然連預定繪畫相之事都取消了,這是五祖以行動來破神秀偈「未免有相」之執的微妙作略,也是五祖對神秀偈的老實批評,並親切地表示「要著眼在無相上」纔能得見自性!

 那末,五祖說的「依此偈修免墮惡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盡頌此偈即得見性」等語又作何解呢?凡是不能從頓宗直指進入的人,可以依此偈漸修!故約漸宗說,神秀之偈自有其可貴可用處;若更約悟後漸修說,此偈亦自有其保任的豐功。

 佛在伽耶場坐於畢鉢羅樹下金剛寶石座,成無上正覺,故稱為菩提樹。此菩提樹,並非向外積功累德而求得,即此五尺之身就是菩提樹。要行則行.要坐則坐,行即如來行.坐即如來坐。觸眼之色無生無滅,無去無來究竟解脫者,十方諸佛於此中成無上正覺者也。

 神秀知此境界,故著此首句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者,漢來漢現,胡來胡現。一代藏經之大小權實,不須安排而一舉即知。聲聞緣覺之階級,六道生死之流轉,分明了知。一切學者之深淺厚薄,一見便得。無量無盡甚深法門,皆於此出現。神秀脚踏實地修行,經有此種境界,故能表達此樣自身修行得力處的第二句。以上兩句,是自通其成就的境界。以下「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兩句,在未悟未了以前則是修成上兩句境界的實修因行,在既悟既了以後則是得後修行而功在保任。云何塵埃?名聞利養是塵埃,智解情量是塵埃,佛見法見亦是塵埃,於此須有「時時知非」時節!古人,大事未了時如喪考妣,大事已了時亦如喪考妣;蓋謂無論未了已了,食甘不甘,衣錦不暖也。

 神秀為七百人教授師,實有教授之分,此偈乃實地修行人隨分用功夫,述其自身得力處之偈,不可輕易視之!此偈雖未合五祖無相要求,且比六祖亦大為不足,但比今時人之「不知自身修行分而與此大違」者,則已太有餘矣。(節譯日本「慈雲尊者評唱」。)
= = = = = =
 祖三更喚秀入堂,問曰:「偈是你作否?」秀言:「實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

 祖曰:「汝作此偈,未見本性,只到門外未入門內。如此見解,覓無上菩提,了不可得。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滅。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汝且去一兩日思惟,更作一偈,將來吾看;汝偈若入得門,付汝衣法。」

 神秀作禮而去。又經數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猶如夢中,行坐不樂。

音 義:

①慈悲:給與一切眾生快樂,稱為慈;拔除一切眾生的苦厄,稱為悲。

②一切時:從無始以來相續無窮的時間,稱為一切時。無論何時,包括過去現在未來天天的整個時間,稱為一切時。

③念念:即剎那,是指極短少的時間說。又,前念後念亦稱念念,是指遷流的心念說。

④萬法無滯:一切諸法都以空無自性為性,空性是一如不變的,悟此不變的緣故,所以說「萬法即真如」而畢竟無所滯了。

⑤一真一切真:一真是指絕對真理而言;華嚴宗所謂一真法界,天臺宗所謂諸法實相,唯識宗所謂勝義勝義,都是不離自性。若在真如的立場上稱性而談,則萬法根底裏的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如所有性即是真如,故「一真一切皆真」了。

⑥萬境:一切的境界。

⑦如如:如如是不動、寂默、平等不二、不起顛倒分別的自性境界。由如理智證得之真如,故說「如如」。上一如字是助辭,即如其所有的如;下一如字是指真如。

譯 文:

 五祖在夜間三更時分,把神秀喚入法堂室內,問說:「那首偈頌是你寫的嗎?」神秀答道:「實在是弟子作的,不敢妄求祖位;願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是否有點智慧?」

 五祖說:「你作的這首偈,還未見到自本性,只是一個未曾進門入室的門外漢。這樣的見解,覓求無上菩提,終不可得。無上菩提,必須在一言之下立即認識自己的本心,見到自己的本性,是不生不滅的。在一切時間中都能念念自見自性,了知萬法自性本無滯礙,而從一真如的立場上,觀照得一切法皆真,萬境自亦本是如如不動而無生滅了。這如如的心,即是離絕人我法我二執而顯現的真實性。若是這樣見得,即是無上菩提的自性了。你暫且回去思惟一兩天,再作一偈,送來給我看;如果你的偈能入門得,我即把衣法傳付給你。」

 神秀作禮退出回去。又經過幾天,神秀作偈不成,心中恍恍惚惚,精神思慮不安,好像在夢中,行坐都不快樂。

論 議:

 見性是自己自內證的事。當自己內心自證得「已不落於善惡、功過、得失等等對待分別心」,正恁麼時,即已識得自本心見到自本性了也。若不知在自己內心上自證自見,而外求佛法,著有著空,那就等於緣木求魚。

 五祖對神秀又加一番開示,直指自本心自本性,忒煞期望心切!著去一兩日思惟,是教他思惟自性.實現自性.親證自性去,不是去思惟怎樣作偈。神秀在自性方面的領悟實證上,終於不曾吐露得,這就似乎使五祖失望了。雖然如此說,神秀亦飫聞飽參已久,現又更得五祖此番明示,縱或頓機一時不逮,終不失為楞伽宗的繼承人啊!
= = = = = =
己二、惠能評偈:
 
 復兩日,有一童子於碓坊過,唱誦其偈,惠能一聞便知此偈未見本性。雖未蒙教授,早識大意。遂問童子曰:「誦者何偈?」童子曰:「爾這獦獠不知。大師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傳付衣法,令門人作偈來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為第六祖。神秀上座於南廊壁上書無相偈,大師令人皆誦。依此偈修,免墮惡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

 惠能曰:「我亦要誦此,結來生緣。上人!我此踏碓八個餘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禮拜。」

戊五、惠能呈偈:
 
 童子引至偈前禮拜。惠能曰:「惠能不識字,請上人為讀。」時有江州別駕,姓張名日用,便高聲讀。惠能聞已,遂言:「亦有一偈,望別駕為書。」別駕言:「汝亦作偈,其事希有!」惠能向別駕言:「欲學無上菩提,不得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別駕言:「汝但誦偈,吾為汝書。汝若得法,先須度吾,勿忘此言。」

音 義:

①童子:本是用來稱呼依僧學法未受具足戒的青年小師,後為對在家青年菩薩的通稱。

②上人:本是佛教中用來尊稱自己的師長或長老大德,後來却為普通對出家人的尊稱。此處文中的上人,是指那童子。

③江州:州名,晉朝時置,隋朝改為九江郡,唐復名江州,元朝為江州路,江西全省及湖北省的老武昌及其附近各縣皆屬之。明清兩朝均為九江府,今江西省九江縣即江州舊治地。

④別駕:官名。漢置別駕為從事史,即州刺史的佐吏。刺史巡行時,別乘傳車從行,故稱別駕。歷代皆有此職,隋唐兩朝均為郡官。宋朝稱為諸州通判,因而後世仍沿稱通判為別駕。

⑤張日用:人名。官為別駕,即江州刺史之佐吏。

⑥沒意智:沒意智即溺沒心智,猶言沒有心智。「意智」二字,合成一個名詞。

譯 文:

 又過了兩天,有一童子從碓坊經過,口中唱誦著神秀的偈,我一聽到,便知道這首偈未曾見到自本性。我雖然不曾蒙受教授,但却早就識知大意了。我就問童子說:「你誦的是甚麼偈呢?」童子說:「你這獦獠不曉得。五祖說:世人生死的事最大,想要傳付衣法,所以命門人作偈頌送來看,如果悟得大意,就傳付衣法使作第六代祖。神秀上座在南邊走廊的牆壁上寫了這首無相偈,五祖教大家都誦持此偈。依此偈去修,可以免墮惡道;依此偈去修,可得大利益。」

 我說:「我也要誦持此偈,結一結來生法緣。上人!我做這個踏舂米碓的工作已經八個多月了,不曾走到法堂前去,希望上人能引導我到偈頌的前面去禮拜。」

 童子引導我到偈頌前面禮拜。我說:「惠能不認識字,請上人替我讀誦一遍。」這時有位江州別駕,姓張名日用,他便高聲朗誦。我聽了以後,就對張別駕說:「我也有一首偈,希望別駕代為書寫。」張別駕說:「你也會作偈,這真是一件希有的事!」我對張別駕說:「想學無上正覺,不可輕視初學。下下等的人也會有上上等的智慧;上上等的人也會有沒心智的時候。如果隨便輕視人,就會有無法計算的許多罪過。」張別駕說:「你只要把偈念出來,我為你寫上。你如果得法,必須先來度我,別忘了我這句話。」

論 議:

 《法華經》中有一個常不輕菩薩的故事:『昔威音王如來的像法時代中,增上慢比丘有大勢力。爾時有一菩薩比丘,他見到四眾,皆悉禮拜讚嘆而作是言:「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甚至被人笑罵侮辱仍舊如是禮拜讚說。遂得名稱常不輕菩薩。』此處六祖說「欲學無上菩提,不可輕於初學」,可見他在踏碓八個多月的期間,沒有遇到一個像常不輕菩薩那樣的人。這位張別駕居然能轉說出「汝若得法,先須度吾,勿忘此言」的話來,也就很難得了。所有徒眾的態度,恐由別駕此言而提醒了不少。
= = = = = =
戊六、五祖驗偈:

 惠能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書此偈已,徒眾總驚,無不嗟訝;各相謂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時,使他肉身菩薩?」

 祖見眾人驚怪,恐人損害,遂將鞋擦了偈曰:「亦未見性。」眾以為然。

菩提本無〈網路分享〉

音 義:

①嗟訝:讚歎而驚訝之意。

②肉身菩薩:父母所生的人身稱為肉身。肉身菩薩,是說即此肉身已是菩薩。

譯 文:

 我的偈是這樣說的:「菩提本來沒有樹,明鏡本亦不是臺;自性原無一物相,何處惹著塵埃來?」

 此偈寫了後,五祖的門下弟子都覺一驚;沒有不贊嘆驚訝地互相告語說:「真奇怪啊!不能以相貌來看人哩!如何沒得多時,竟成就他肉身菩薩?」

 五祖看到大眾這樣的大驚小怪,恐怕有人傷害,於是用鞋子擦掉了此偈,說:「也是沒有見性。」大眾都以為如是。

論 議:

 惠能的偈與神秀的偈,恰恰相反。神秀偈既未見性,惠能偈又何以見性呢?故五祖說的「亦未見性」,是實話。用鞋擦去此偈,就是不用言語,而以行動來表現他向上提撕的為人作略,意謂連此「無」也抺去了,纔能真見自性啊!

 偈中「本來無一物」一句,後來禪者認為不專限於否定方面,而是否定重否定後的大肯定,所謂「無一物中無盡藏,有花有月有樓臺」也,亦即所謂「直道本來無一物,誰知遍界不曾藏」也。故此「本來無一物」一句,竟成為宗門極響亮的口號了。明朝的憨山德清更教人將「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作話頭參,定要見「本來無一物」是個甚麼?如何是不惹塵埃的光景?但是,這些說法教法,應是六祖入室受教悟啟五句「何期」以後的境界,偈句雖是仍舊用得著,而面目却已大改其觀了。否則,五祖善能高鑒,難道還不如後人?

 宋朝永明延壽的《宗鏡錄》中,為神秀作翻案文章,認為「神秀是雙眼圓明而六祖止具一隻眼」,意謂「六祖專於頓悟而神秀悟後漸修智行雙備」。由他所說,難道說「神秀偈方是中道第一義諦」,而五祖却有失高鑒了麼?金元兩朝間的萬松老人獨對此見解作評唱說:『此一隻眼,是「盡大地是沙門一隻眼」,是「把定乾坤眼」,是「頂門金剛眼」。』

 總之:悟須現量,擬議即乖;即須緊接頓到,思量即不中用。在千百年後咬文嚼字的商量,而謂即是當時當機人所到的現量境界,其比「擬議」「思量」之所造為何如?不言可知也。平心而論,祖師頓門禪在當時疑信各半,不有漸何以顯頓?悟後漸修亦實有從容保任之功,後來神秀的終於甘作漸宗徒,或亦真有他相輔相成的用心在。

 六祖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燉煌本《壇經》作「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又燉煌本中尚有第二偈:『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臺;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此似是以六祖偈的立場反駁神秀偈而作解釋用的,決非六祖當時原有第二偈。惠昕契嵩刪之,極當。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xeman&aid=41832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