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六祖壇經箋註》改正版:〈定慧品第四〉~民國105.01.13
2016/01/13 00:07:43瀏覽1278|回應0|推薦45

《六祖壇經箋註》改正版:〈定慧品第四〉

     ~2012年輯錄轉貼/2016年元月重貼

一、本文係唐一玄老菩薩校閱,由釋心印師父、釋圓一師父、陳愛珠居士等七位先進共同編注。

  其後釋心印師父主編,重新校勘訂正後,發行《壇經箋註》改正版〔民國 68 年〕。

二、欲攬勝《六祖壇經》,這本《六祖壇經箋註》註解版本最為詳贍。

  按本文成冊流傳,乃佛學功德範本,初學者修禪、習佛均宜。
= = = = = =
參閱《六祖壇經》資訊:

一、《六祖壇經箋註》改正版~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

二、《六祖壇經闡釋》~蔡銘宗編著/成信文化經銷。

三、《六祖壇經箋註》網路版~報佛恩網製作/丁福保著。

 http://www.book.bfnn.org/books2/1295.htm
= = = = = = = = = = = =
[定慧品第四]

釋品題:

 這一品是記述六祖為大眾開示定與慧體用不二的法義,故以「定慧」為品題。
= = = = = =
甲四、定慧品;乙一、六祖說法;丙一、明定慧一體:

 師示眾云:『善知識!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大眾勿迷言「定慧別」!定慧一體,不是二。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若識此義,即是定慧等學。諸學道人!莫言「先定發慧,先慧發定」各別!作此見者,法有二相。口說善語,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內外一如,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於諍;若諍先後,即同迷人。不斷勝負,却增「我法」,不離四相。

 善知識!定慧猶如何等?猶如燈光。有燈即光,無燈即暗;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名雖有二,體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復如是。』

音 義:

①四相:有識境四相與智境四相之別。

 一、我相;(在五蘊法中,執著有實我,有我之所有,叫作識境我相;眾生於涅槃之理,心有所證,於取其所證,心執著而不忘,認之為我,叫做智境我相。)

 二、人相;(在五蘊法中,執著我為人,是和其他眾生不同,叫做識境人相,比識境我相已進一步;不復認證為我,尚持我悟之心,叫做智境人相。)

 三、眾生相,(在五蘊法中,執著我是依五蘊而生,叫做識境眾生相,比前智境人相又進一步;雖已超過我人二相,尚存了證了悟之心,叫做智境眾生相。)

 四、壽者相。(在五蘊法中,執著我一期的壽命,成就不斷而住有分限,叫做識境壽者相,比前智境眾生相復進一步;雖已超過「了」心,尚存能覺之智,如彼命根潛續於內,叫做智境壽者相。)

〈附註:引《維基百科》~「五蘊是指以下五種」:

 1.色蘊,總該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質。
 2.受蘊,對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
 3.想蘊,對境而想像事物之心之作用。
 4.行蘊,其他對境關於嗔貪等善惡一切之心之作用。
 5.識蘊,對境而了別識知事物之心之本體也。

 五蘊的體性是:生滅、無常、苦、空、無我。〉

譯 文

 六祖對大眾開示著說:『善知識!吾的這一個法門,是以定慧為根本。大家不要著迷說「定慧有分別」!定和慧是同為一體的,不是定慧各別而成兩個。定是慧的體,慧是定的用;即在發慧的時候定也就在慧中,即在入定的時候慧也就在定中。如果認識了這個意義,即是定慧均等修持。諸位學道的人!不要說「先定後發慧或先慧後發定」的分別話!作這樣見解的話,那就法有二相了。嘴裡雖說好話,心中却不存善念;空有那定慧的名稱,定慧却並不平衡均等。如果心口相應俱善,內外一體如如,定慧就平衡均等了。此法貴在自悟自修,不在口頭諍執;若諍執定慧孰先孰後,就同癡迷的人一樣。若不斷除勝負是非之心,就將增長人法二我之見,不能遠離識境與智境的「我人眾生壽者」四相。

 善知識!定慧好比甚麼呢?好比燈光,有了燈就光明,沒有燈就黑暗;燈是光的體,光是燈的用;名稱雖有兩樣,體性本是同一。這定慧法,也是這樣的。』

論 議:

 禪宗是以定慧為本,尤其是必須定慧均等修持。倘若偏於修定,而沒有慧的相濟相成,勢將陷落於外道那樣的死水枯木頑石之定;這是錯了修禪的路,不是禪宗的禪。倘若偏於修觀,而沒有定的相濟相成,勢將陷落於外道那樣的掉擧顛狂入魔之觀;這也是錯了修禪的路,不是禪宗的禪。只有定慧平衡均等,寂寂是惺惺的寂寂,惺惺是寂寂的惺惺,纔是禪宗修持定慧法的本旨。

 宗下行人,須把「定慧」只作一箇看。若說「定後發慧」或「先慧後定」,這就成了兩箇。定即慧,慧即定。定而不慧是枯寂,死水不藏龍;故曰「惺惺的寂寂是定.而無記的寂寂非定」也。慧而不定是狂慧,紛然失其心;故曰「寂寂的惺惺是慧,而散亂的惺惺非慧」也。由此言之,則定慧的「等學」、「同一」四字,都只為行文言說之便,加強語氣而已。
= = = = = =
丙二、明一行三昧:

 師示眾云:『善知識!一行三昧者,於一切處行住坐臥常行一直心是也。《淨名經》云:「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莫:心行諂曲,口但說直!口說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於一切法勿有執著!迷人著法相,執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動,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無情,却是障道因緣。

 善知識!道須通流!何以却滯?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為自縛。若言常坐不動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維摩詰訶。

 善知識!又有人教坐,看心觀淨,不動不起,從此置功。迷人不會,便執成顛,如此者眾。如是相教,故知大錯。』

音 義:

①諂曲:諂,音產,注音作ㄔㄢˇ,琰韻;奉承他人,討好他人,使對方喜歡自己,叫作諂。曲,就是不直。諂曲,即是諂媚不正的意思。

②舍利弗:梵語Sāriputra 的對音,華譯為鶖子(以母名而名)。梵華並擧又叫舍利子(其有譯作堅固子者誤),中印度摩揭陀國人,婆羅門種。在釋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中為智慧第一。

③宴坐:宴(音厭,注音作ㄧㄢヽ霰韻)坐,即是坐禪或靜坐的意思。

④維摩詰:梵語Vimalakirti 的對音,華譯為淨名或無垢稱。佛在世時毘耶離城的一位在家菩薩。當釋迦牟尼佛在毘耶離城的菴摩羅園說法時,淨名曾方便示病,為諸探病的比丘、菩薩說大乘法義。

⑤訶:音呵,注音作ㄏㄜ,歌韻,大聲申斥的意思。《維摩詰經》上,維摩詰訶斥舍利弗的原文是:『唯!舍利弗!不必是坐,為宴坐也。夫宴坐者:不於三界現身意,是為宴坐;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是為宴坐;心不住內,亦不在外,是為宴坐;於諸見不動,而修三十七道品,是為宴坐;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是為宴坐。若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

⑥顛:通癲,音滇,注音作ㄉㄧㄢ,先韻。瘋狂的意思。

譯 文:

 六祖對大眾開示著說:『善知識!所謂一行三昧,就是能在一切處無論行住坐臥都能經常修行一正直心。淨名經說:「直心就是道場,直心就是淨土。」不要心行諂媚邪曲而單是口說正直!不要口說一行三昧而不行直心!只要行直心而不於一切法有所執著!愚迷的人,執著法相,執著一行三昧,開口就說「常常靜坐不動.妄想不起於心,這就是一行三昧」。作這種見解的人,就如同沒有情識的木石一樣,却是障礙修道的因緣。

 善知識!道是要靈通流暢的!為何却反行滯塞泥?心不滯住法相,道就能靈通流暢。心若滯住法相,那就叫作自己纏縛自己。如果說「常坐不動」是不錯的話,只像舍利弗的靜坐林中却反遭維摩詰的訶斥。

 善知識!還有許多人,教人宴坐,看心看淨,不動不起,從這樣辦功夫。愚迷人不知,便因執著不捨而病成癡顛,像這樣的人很多很多。像這樣地相教,所以知道那是最大的錯誤。』

論 議:

 「道須通流!心若住法,名為自縛。」行人必須牢記此話,菩薩是「不與法縛。不求法脫」,唯憑一念正直之誠,擧足下足都是道場淨土。那些矯揉造作相教以祕傳坐法的人,自以為只此便是真佛教真奇特,不知這正是自纏自縛,正是修禪的最大錯路啊!

 一行三昧者,唯專一行,修習正定也。宗下重視「理的一行三昧」,除《壇經》外,尚可旁證之於其他經論:

 ①法界一相,繫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恒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見《文殊般若經》下)

 ②依是三昧故,則知法界一相,謂「諸佛法身與眾生身平等無二」,即名一行三昧;當知「真如」是三昧根本。(見《大乘起信論》)

 故一行三昧即一相三昧,又名真如三昧。若「常坐不動」以及「念佛三昧」,則為「事的一行三昧」非宗下所用也。擧例如次:昔婆修盤頭尊者(二十一祖),常一食不臥,六時禮佛,清淨無欲,為眾所歸敬。闍夜多尊者(二十祖)欲度之,先問彼眾曰:『此偽行頭陀能修梵行,可得佛道耶?』眾曰:『我師精進,何故不可?』闍夜多曰:『爾師遠道矣。苦行雖歷塵劫,皆為虛妄之本。』眾曰:『尊者蘊何德行而譏我師也?』曰:『我不求道,亦不顛倒;我不禮佛,亦不輕慢;我不長坐,亦不懈怠;我不一食,亦不雜食;我不知足,亦非貪欲;一心無所希,名之曰「道」。』此即示以「心不住法.道即通流」的「理的一行三昧」也。
= = = = = =
丙三、明假立頓漸名相:

 師示眾云:『善知識!本來正教無有頓漸,人性自有利鈍。迷人漸修,悟人頓契;自識本心,自見本性,即無差別;所以立頓漸之假名。

丙四、明頓教法門;丁一、總標:

 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相者,於相而離相;無念者,於念而無念;無住者,人之本性。於世間善惡好醜,乃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刺欺爭之時,並將為空,不思酬害。

音 義:

①酬害:酬,音讎,注音ㄔㄡˊ,尤韻。酬是報答,害是傷害,酬害就是報復的意思。

譯 文:

 六祖對大眾開示著說:『善知識!本來正教沒有頓漸之分,只因人的根性有利鈍的差別。愚迷的人漸次修行,覺悟的人頓然默契;如果自己認識自己的本心,自己證見自己的本性,就沒有頓漸的差別了;因此故立頓漸的假名。

 善知識!我這法門,自從上代祖師以來,首先建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所謂無相,就是處一切相而即離一切相;所謂無念,就是在念念中而却無雜念心;所謂無住,就是人的本來自性。對於世間善的、惡的、好的、醜的,乃至冤仇和恩親,言語的觸犯諷刺彼此欺凌紛爭的時候,一併視為虛空幻相,不會想到報復酬害。

論 議:

 宗門的內自證境界,要從自本心的現量流露。所以,古德云:『思而知,慮而得,不是家珍。』這個家字,只指此「頓門禪」而言。因為擬議思量已經都非現量,非悟非真悟,也就沒有禪。除了頓門以外的其餘諸禪,未嘗沒有誤以「思知慮得」為珍的,雖亦不無成就,但已落於漸門宗的第二機,或更且等而下之了!因此,祇以頓門宗的立場言:

 1.在無為法性,而不談法相:頓門宗有時不免「繞路說禪」,但其旨只在無為。「無為」二字如何說?唯識家談法相,有六個無為法,頓禪則只照顧法性而不談法相,只要本來面目現前,即是真實見性,不必分析細說「無為」,也就根本沒有你的開口處。

 2.在絕對中道,而不落兩邊;中觀論上講八不中道,八不是不落兩邊的八個例子,不落兩邊即是中道。佛性非有非無,非常非無常,故大般涅槃經說為「佛性即是中道,中道即是佛性」。既是中道,何以又加上絕對二字呢?因不立有不立無,不立常不立無常,連中道亦不立,方是絕對中道。若於中道有所立即有所執,就為了這一計執,那本來絕對的中道就變成與不中道相對待的中道了。故中邊皆離,方稱絕對。

 3.在心行體驗,而不在口說:禪學是實踐心行來體驗的心學,並不是在口頭上講。絕對的實際理地,決非言語所能表達;口中能說出的,亦決非心行體驗所到的真實境界。

 4.在自心的參究,而不在坐功技術:禪之重點在心,不在肉體色身。心性的參究,不在坐功的好壞。坐幾枝香,坐幾天,在坐的技術上講,固亦有其高下;然在見性經驗上講,直是毫不相干。

 5.在自己見性,而不在理論知解:要見自己本來面目,是由自本性自然地顯現,不是存心作意去見它明它。古德所謂「擬將心意學玄宗.大似西行却向東」,即是「生心動念.背覺乖宗」。故凡理論知解,一概用不著。

 6.在心境上的破執,而不在指示定論:參訪明師,得善知識指導,只是為我破執,並非在有無是非功過得失上為我下定論。例如:佛性非常非無常,執於無常者來則告以佛性是常,執於是常者來則告以佛性無常,常與無常都只為破執的方便說,切不可作定論看。六祖的三十六對法,就是這個破執法。所以,若以同一公案向諸方參請時,往往得到恰恰相反的答語,且有說「昨日是.今日不是」者;在此等處,急須注意方法,莫論得失是非!

 7.在悟境的正真,而不在語文生義:參須實參,悟須實悟,證須實證,由其正真證悟境界上去實參,不可在所答的語言文字上去妄生意義。如問「如何是佛」,或答「柏樹子」,或答「蔴三斤」,只須在自性法身的境界上見,與柏樹或蔴的別有意義無關。

 8.在現量境界,而不在擬議思考:參禪最重現量,不考慮,不思惟,全是直來直往的表達。不僅不用比量,連聖言量亦不須透過。縱使引經據典,亦只與比量齊觀。故一落擬議,即非現量,就該喫棒了!

 9.在向上一著,而不在明白說破:向上一著,千聖不傳。不傳之傳,無舌能宣。古德為人,妙在不為說破。要使參的問題,猶如銅牆鐵壁,越是無理路無意義的越好。揚州高旻禪寺(除參禪者入禪堂外,亦有淨眾大殿課誦。),於淨眾念佛繞佛時,老和尚站立一旁,過來一個打一個,並提問著:『誰在念佛?念佛的是誰?誰?誰?』這是使修淨者亦得進於禪的方便提撕。假如在佛的名號上去參,或在「返聞聞自性」上去會,那已落在有義理的話尾而非無義理的話頭了。所謂話頭,是一聲佛號未出口前的一段清淨光景;要在這話前參驗到這個本地風光,越是不與說破越是悟來格外得力,鏗地一聲桶底脫了。

 上擧九條原則,單指頓門禪說,並不廣涉餘門。或疑頓禪過峻,似有慳法之嫌;然情盡方入性地;逼得無路可通,經過大死一番,於絕處逢生,方許法身得活。若須明說以廣契群機,自有十二分經教在,不必限在頓門禪了。
= = = = = =
丁二、別明;戊一、無住:

 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繫縛。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住」為本。

戊二、無相:

 善知識!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能離於相,即法體清淨。此是以「無相」為體。

戊三、無念:

 善知識!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盡除却;一念絕即死,別處受生;是為大錯。學道者思之!若不識法意,自錯猶可;更勸他人;自迷不見,又謗佛經。所以立「無念」為宗。

 善知識!云何立「無念」為宗?只緣口說見性迷人,於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見,一切塵勞妄想從此而生。自性本無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說禍福,即是塵勞邪見。故此法門立「無念」為宗。

音 義:

①繫縛:繫(音係,注音作ㄒㄧˋ,霽韻)縛(音服,注音作ㄈㄨˊ,藥韻)是煩惱的異名。煩惱如繩,能纏縛身心,而使人不得自由,所以叫作繫縛。

譯 文:

 在念念的當中,不再追思前境。倘若前今後念,念念相續不斷絕,就叫作繫縛。在一切法上,念念無所住,就是沒繫縛。這是以「無住」為本。

 善知識!外離一切法相,叫作「無相」。能如是離相,則自性法體就自然清淨。這是以「無相」為體。

 善知識!在一切境上,心能不被外境所染,叫作「無念」。在自己心念上,常能遠離一切外境,不在所遇境上生心動念。假若只是「百物不思」,把念頭盡行斷絕;一念斷絕就死,別處再去受生;這是非常大的錯誤。學道的人想想看!若不認識正法意旨,自己錯了還可恕,却又更勸他人同錯;自己愚迷不見,却又更加毁謗佛經。所以建立「無念」為宗。

 善知識!怎生建立「無念」為宗呢?只因為那些口頭說見性,而心猶迷執的人,在外境上仍有所念,進而在所念上更起了邪見,一切塵勞妄想就從此邪見而產生出來。菩提自性本無一法可得,倘若以為有所得,而亂說禍福,那就是塵勞邪見。所以此法門中建立「無念」為宗。

論 議:

 無念、無相、無性.在名相上雖不同,但就其修行的過程而言,乃是連貫而且統一的。能做到無念,則無相、無住亦即同時具足了。行人如能在一切外境中不起妄念,更不攀緣,時時不蔽真如自性,就是離念、離相、離住了。

 唐有源律師問慧海:『和尚修道還用功否?』慧海說:『用功。』進問:『如何用功?』慧海說:『飢來喫飯,困來即眠。』又進問:『一切人總如是同師用功否?』慧海說:『不同。』再問:『何故不同?』慧海說:『他喫飯時不肯喫飯,百種須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校。所以不同也。』源律師遂杜口。案:『喫飯百種須索,睡時千般計校,即是境上生心了也。』如果連喫飯睡覺時,都能不生雜心、不起妄念,那就真可與語無念、無相、無住了。

 『自性本無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說禍福,即塵勞邪見。』是故菩薩修六度萬行自覺覺他,應無所住而布施,無所住而安忍,無所住而淨戒,無所住而精進,無所住而禪定,無所住而般若,這就是無所住而生其心。能如是心無住著而修六度,則真得度矣。否則只是施捨忍辱等等而已,皆非度也。
= = = = = =
 善知識!無者,無何事?念者,念何物?無者,無二相,無諸塵勞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體,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無,眼耳色聲當時即壞。

 善知識!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經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音 義:

①於第一義而不動:另詳本書[付囑品]音義中。

譯 文:

 善知識!所謂無,無的是甚麼事呢?所謂念,念的是甚麼東西呢?所謂無,就是無差別相無諸塵勞的心。所謂念,是念真如自性。這真如就是念的體,念就是真如的用。真如自性能起念,不是眼耳鼻舌等器官能念。真如本有性,所以能隨緣起念。真如若無性,眼色耳聲當時就壞失功用了。

 善知識!真如自性隨緣起念時,六根雖有見聞覺知,然真如自性不會染著萬境,而真性恒常自在。所以淨名經中說:「善能分別一切法相,於第一義而如如不動。」』

論 議:

 禪宗只是對相說性,對他說自,對妄說真,對異說如,皆為破執度生的權巧施設;但有名言,都無實義。故一般「說此即執此而說彼即執彼」者,說佛法即計執佛法,說禪定即計執禪定,而普徧地執有實質可取者,確與此處所建立的無念無相無住三原則大不相同。

 佛教是人間佛教,禪學亦是人間禪學;禪學的定慧力是人間的真生命真活力,人間的折磨考驗是定慧力的試金石;人人需要定慧,定慧之禪亦須普度人間。如人人能知原自具足「如來智慧德性」,不再起「妄想顛倒執著」,即能「善巧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則禪門的大事因緣盡了也。若善分別諸法名相而不了第一義,繁散瑣碎在所不免,落在哲學窠臼而不知所歸。然若於第一義不動而不明法相,儱侗顢頇在所不免,甚至狂慧狂禪總有其份。兩者須統一融通而不許偏於執取,宗下行人自應領會及之。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xeman&aid=4326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