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六祖壇經箋註》改正版:〈般若品第二〉之2~民國105.01.08
2016/01/08 16:00:35瀏覽1870|回應0|推薦55

《六祖壇經箋註》改正版:〈般若品第二〉之2

     ~2012年輯錄轉貼/2016年元月重貼

一、本文係唐一玄老菩薩校閱,由釋心印師父、釋圓一師父、陳愛珠居士等七位先進共同編注。

  其後釋心印師父主編,重新校勘訂正後,發行《壇經箋註》改正版〔民國 68 年〕。

二、欲攬勝《六祖壇經》,這本《六祖壇經箋註》註解版本最為詳贍。

  按本文成冊流傳,乃佛學功德範本,初學者修禪、習佛均宜。
= = = = = =
參閱《六祖壇經》資訊:

一、《六祖壇經箋註》改正版~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

二、《六祖壇經闡釋》~蔡銘宗編著/成信文化經銷。

三、《六祖壇經箋註》網路版~報佛恩網製作/丁福保著。

 http://www.book.bfnn.org/books2/1295.htm
= = = = = = = = = = = =

戊三、自證勸修:

 善知識!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是以將此教法流行,令學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自見本性。若自不悟,須覓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識有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識能發起故。
 
 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須求善知識指示方見。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執謂須他善知識望得解脫者,無有是處。何以故?自心內有知識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雖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音 義:

①流行:是廣汎傳佈的意義。

②因緣:凡一事一物之生,本身的因素叫作因,旁助的因素叫作緣。例如稻穀,種子為因,泥土、雨露、空氣、日光、肥料、農作等為緣,由此種種因緣的和合而生長穀子。

譯 文:

 善知識!我在五祖忍和尚那裏,一聞他說法,言下即便開悟,頓時見到真如本性,所以將此頓教法門流傳廣佈,令學道的人頓時悟得菩提,各自觀照自心,自見本來自性。如果自己不能悟,必須尋訪大善知識──能解最上乘法的人,直接指示正路。這善知識有大事因緣,就是所謂「教化示導要令眾生得見自性」,因為一切善法都是由善知識所能發起的原故。

 「佛」、「法」,在人人的自性中,本來就自己具足;如果愚迷而不能自悟,必須求善知識來指示方能得見。若能自悟見性的人,了然自知不須向心外求覓;倘若一向執著「必須靠他善知識以期望得到解脫」,那卻決決不是。為甚麼呢?眾生自心內原有正因佛性的智力可以自悟。倘若另起邪見迷自本心,妄想顛倒,在外雖有善知識給予教授化導,也是不可得救。如果能夠生起真正的般若觀照,一剎那之間,妄念即能完全息滅;由此識得自性,這一開悟便可直入佛地了。

論 議:

 南本《大般涅槃經》[迦葉菩薩品]說:『善星比丘,是佛菩薩時子,出家之後受持讀誦分別解說十二部經,壞欲界結,獲得四禪。』『善星比丘雖復讀誦十二部經獲得四禪,乃至不解一偈一句一字之義。以惡心故。生身陷入墮阿鼻地獄。』善星比丘既「受持讀誦分別解說」得十二部經,為甚麼又「不解一偈一句一字之義」?為甚麼又不免生身陷墮輪迴?都因為誦得的只在口頭,解說的只是文字,在自本心性上並未了了得見;還自負博學多才,甚至於爭強鬪勝,生死心一起就不免於陷墮輪迴了。此處六祖所說「若起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雖有教授,救不可得」的幾句話,可作為善星比丘遇佛而不得救的絕好解釋看;亦可見「若識佛性,一悟即至佛地」的提唱,其由來早在佛陀的最後教訓中了。

 『若起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雖有教授,救不可得。』所以宗門師資際遇,都在折攝驗機下建立。印度婆羅門教徒及六派外道學者,好用辯論方式決勝,以爭學術思想界的領導權威,故佛教徒常被迫起與論爭。因佛教中常出論師,辯才無礙,自立正量或破敵非量,雖或偶有敗者而終獲勝利,外道墮負時,其「勇於承認所立之不能成立,及心折於論勝之師而終身服事」的精神,尤為一般人所難能。當初佛教徒之所以眾盛,多半由如是折攝而來。在阿含經中早已有這樣的例證。能度一外道或惡魔,使有機會歸心佛教,其功德的無量,當比度那尋常下愚人還要遠勝多多。佛門廣大處亦即在此。現時代學術思想界的論爭筆戰者,往往愈扯愈支離,而猶意氣用事,嘵嘵不息,縱至辭窮理屈亦不肯心悅誠服,連印度對辯的外道都不如,還問甚麼學者風度?還談甚麼學術思想?
= = = = = =
戊四、智慧觀照;己一、無念行觀:

 善知識!智慧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徧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

己二、無念行照

 善知識!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悟無念法者,至佛地位。

音 義:

①六門:「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亦稱六門。

②法縛:思想受所知所見的束縛,即就執著於法,叫作法縛。縛音服,注音作ㄈㄨˊ,藥韻,謂不解脫。

③邊見:五見中的一種。執著於極端一邊的惡見稱為邊見。譬如:妄計一切為常住不滅的「常見」及妄計一切為斷滅頑空的「斷見」,皆名為邊見。

譯 文:

 善知識!智慧的觀照,就能裏裏外外光明澄徹,認識自己本來的真心。若是認識了自己本來的真心,即是得到本來無礙的自在解脫。若得自在解脫即是入於般若正定,般若正定即是一心無念。甚麼叫作無念呢?對於所知所見的一切境色諸法,心不感染執著,即為無念。應用時就能了了分明心徧一切處,亦不滯著心能徧知的一切處;只要清淨自己的本心,使六識出六根門頭,於六塵境中不起絲毫雜染執念。出入來去自由自在,通用自如無滯無礙,這就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亦叫作「無念行」。如果一味執著「百物不思」的謬說,將使心念斷絕,所知反成惑障,這就是「法縛」了,亦叫作「邊見」。

 善知識!若悟「無念法」的人,就能萬法皆通無有障礙;悟無念法的人,即已親見諸佛的境界;悟無念法的人,即便到達佛地的果位了。

論 議:

 「無念」,並非百物不思。百物不思是「斷見」,是「所知障」,是「法縛」,不是「般若三昧」的「無念行」。但又如何能無念呢?這也很簡單很現成,只在使六識出六根門頭時於六塵中不染不雜無滯無執而已。誠能心無異緣六門清淨,妄心不生,正念默參,這樣持得如如不失,即得無念行而證般若三昧了。

 禪心不著一法,若有一微塵沾滯在心,自性就不現,也就沒有禪。《楞嚴經》云:『一人發真歸源,十方虛空悉皆消殞。』完全是說心性的內自證境界,並非指外境的現象界。若當一塵不染,一念不生時,前後際斷,心中那還有山河大地十方虛空來?消殞不消殞是兩頭語,說消殞也罷,說不消殞也罷,於我真如心中那還有它消殞不溑殞的位置在?所以虛空消殞是自己心性上脫落宇宙--脫落時空觀念--所謂「見性經驗」的物我統一境界,

 即是用外界的現象來形容出此「發真歸源」者的「物我兩忘。主客不分。能所盡泯」的無為境界。法演禪師云:『若有一人發真歸源,十方虛空築著磕著。』圓悟佛果云:『若有一人發真歸源,十方虛空錦上鋪華。』密菴傑云:『若有一人發真歸源.十方虛空著著穎脫。』宛然的外境,實於自己無干,我既心念不起,外物豈礙於人?既不因外境關係而得發真或迷真;亦不因外境關係而得歸源或退轉,既不為留礙,亦不必抹殺,故「築著磕著」「錦上鋪花」以及「著著穎脫」,正與《楞嚴經》句「悉皆消殞」相反相成。

 經文表達出的是:發真歸源時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到達妙高峰巔的境界。演和尚與圓悟以及密菴傑表達出的是:發真歸源後的「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還須回來落草的境界。此「發真歸源」的風光,即是無念行「用即徧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的自在解脫境界。
= = = = = =
丙三、囑傳般若頓法:

 善知識!後代得吾法者,將此頓教法門,於同見同行,發願受持如事佛故,終身而不退者,定入聖位。然須傳授從上來默傳分付,不得匿其正法。若不同見同行,在別法中,不得傳付,損彼前人,究竟無益。恐愚人不解,謗此法門,百劫千生,斷佛種性。

 善知識!吾有一「無相頌」各須誦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記吾言,亦無有益。

文殊菩薩〈網路分享〉

音 義:

①默傳:離語言名相,以心傳心,以心印心的傳授法,稱為默傳。

②匿:音逆,注音作ㄋㄧˋ,職韻。是隱藏的意思。

③別法:指禪宗以外的其他宗派法門。

④佛種性:佛種,是生佛果的種子。佛種性,即生佛果的種子體性。

⑤無相:於一切相,離一切相,即是無相。

譯 文:

 善知識!後代得到我法的人,將這頓教法門,於同一見地同一心行處,發願信受奉持,如同事奉佛陀,終生精進而不退轉者,一定能入聖位。能以入聖的人,必須傳授從上以來默傳心印的分付,切切不可隱匿宗門正法。倘若不是同一見地同一心行而在其他宗派中的人,不得妄傳,而致損他原修宗派的前輩傳承,究竟還是沒有益處的。更怕有些愚癡的人不能了解,誹謗宗門,將使百劫千生斷絕佛種性了。

 善知識!我有一個「無相頌」,你們各人必須要記誦,無論在家出家,只要依照這無相頌去修行就好了。假如不自己去修行,只記吾的言語,也是沒有益處的。

論 議:

 佛法以度己度人為大事因緣,對有志頓門宗的學者,應以「正法眼藏」隨其領悟而加以指導,不可弘法太峻而跡近慳法。但是,若遇器機不逮,或所知障深,或已由他宗進修的人,則「合掌令歡喜」罷了,不得強聒非其人,更不得強同非其宗。此是頓門宗下法施的慎重,不是慳法。佛法不怕爛却,無緣而賤賣,不但不是主顧,人將對宗門更不知尊重了。在後付囑品「真偽動靜偈」下,另有論議,可以參看。
= = = = = =
丙四、般若無相頌:

 聽吾頌曰:「說通及心通,如日處虛空;唯傳見性法;出世破邪宗。

音 義:

①說通:能隨順眾生的根機,以巧方便為之說法,叫作說通。

②心通:心通即宗通。遠離一切言說文字妄想,悟證自己本性叫作心通。

③出世:諸佛為救度眾生利濟眾生,而出現於世,叫作出世。

④邪宗:凡不以見性為正法的宗派,叫作邪宗。

譯 文:

 聽我的頌說:「說法通及自心通,好像大日處虛空;唯有傳授見性法,出世度眾破邪宗。

論 議:

 辯才無礙,善巧方便,而擅長講教說法者,稱為說通。佛語心為宗,心指「空、無相、無作」的真如心,此心通亦稱宗通。故「說通及心通」者,就是「宗說兩通」,所謂「禪講兼通」者也。但是,說通者未必心通,心通者亦未必說通,甚至宗也不通,說也不通。為何不通?因為「契理契機」才得叫作「通」,若不能「上契佛意,下契當機」,縱使能講得三藏經典,乃至花團錦簇浩浩地說禪,轉加懸遠,決不是「通」!

 云何契理?祇在不離自性,所以祖師唯傳「見性法」。云何契機?就是當機問法之人的根機程度及其疑情念慮的癥結所在,機緣投合而豁然貫通矣。所以開口契得當機,纔能叫作「通」。但若要契機,必須識機;若要識機,必須到一空倚傍如日輪處在虛空相似,纔能普照一切.無幽不燭。

 所謂「見性」,那是要有「見性經驗」:這箇「見」,不是「生心動念」「存心作意」要去見它的見,是「自性」法爾「現露存在」的現。自性本來面目的存在,即是見著。見者即是存在者,並非另外有箇性可見,亦非有意去見他所能見到的。所以,一切名相上理論上技術上種種高深學說乃至種種奇特功夫,與「見性經驗」毫不相干。

 祖師唯傳見性法,即是「佛佛唯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這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殊勝處,這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真現量。這一法門的出現於世,是要破「心外求佛,心外求法」的異說,是要破「曲指人心,說性成佛」的邪宗,是要破「秘傳修鍊,實現神通」而根本不是佛法的傍門左道。不見道:『路途之樂,猶未到家;見解入微,不名證道。參須實參,悟須真悟;了脫生死,不在多語。正法眼藏,有緣才遇;非彼所聞,終不可取。』(另見「重訂無相頌講話」。)
= = = = = =
 法即無頓漸,迷悟有遲疾;只此見性門,愚人不可悉。

譯 文:

 法本就不分頓漸,迷悟時間有慢快;只是這見性法門,庸愚的人不能知。

論 議:

 此處所言之「法」,是指從本以來默傳分付之法,即見性之法。「漸」者漸次,《楞伽經》云:『如菴摩羅果,漸熟非頓;如來淨除一切眾生心中現流,亦復如是。』「頓」者立即,《楞伽經》云:『譬如明鏡,頓現一切無相色像;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眾生為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五蘊(色受想行識)所障蔽,輪迴生死,謂之「迷」。於一念頃,靈光迸發,照見五蘊皆空;六塵非有,識自本心,見自本性時,謂之「悟」。「遲」、「疾」,只是時間上的遲慢與疾速問題。祖祖相傳之法,原是一味醍醐,沒有劃分這是頓法那是漸法的界線。只因眾生有些信得及的,直下承當;有些信不及的,便徘徊瞻顧。由於人的根機不同,遂致悟道有遲疾之異,而禪的本身則沒有頓漸之分。

 六祖開東山法門,就是指「見性門」,是從上以來默傳分付法而現成的心地法門。此法門唯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愚人,連世俗所稱的聰明人亦在內,並且包括「愚法聲聞」(單執自性法,昧於大乘者)及「不愚法小乘」(回小向大,進於始教者),因其後得智未竟--始覺未圓滿,故皆非「見性門」所肯。(另見「重訂無相頌講話」。)
= = = = = =
 說即雖萬般,合理還歸一。

譯 文:

 說法即使萬般異,合得理體仍歸一。

論 議:

 宗門對來機,或縱或奪,或破或立,對症發藥,萬般不同;而印之「一實相」的不二理體,却沒有兩樣。

 實際理地,一亦強名。古德云:『本自無二,一亦不立。』然既立此原不可說而強名之一,則自有其相待而起的許多機用差別的方便隱含在內;中庸曰「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其義與此正同。

 六祖云:『我此法門,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何以故?為世人有八萬四千塵勞。若無塵勞,智慧常現,不離自性。』禪門稱性而談,語不離宗。凡有言句,為逗當機。如:馬祖說「即心即佛」,又說「非心非佛」;趙州說「狗子有佛性」,又說「狗子無佛性」。從上祖師皆無死法與人,可為「說即雖萬般,合理還歸一」的鐵案。(另見「重訂無相頌講話」。)
= = = = = =
 煩惱暗宅中,常須生慧日。

音 義:

①煩惱:煩惱,有「根本煩惱」「隨煩惱」之別:六種根本煩惱,即貪、瞋、癡、慢、疑(五鈍使)及不正見。不正見則指「身見」(執身為我自私自利)、「邊見」(或執斷滅或執為常)「邪見」(揆無因果等)、「見取見」(取著一見以為最上,如執萬物是上帝所造等)、「戒禁取見」(執著邪戒如持牛狗戒,謂可成道等)五種(五利使)。

 五鈍五利合稱十使,使人不能超出三界之煩惱。故名根本煩惱。隨著根本煩惱而起的二十種「隨煩惱」,即忿、恨、惱、覆、誑、諂、憍、害、嫉、慳,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放逸、惛沈、掉擧、失念、不正知、亂心。(無慚以下十種名為十纏。)

②慧日:佛的智慧,如日能照明一切黑暗,所以喻為慧日。

譯 文:

 煩惱黑暗住宅中,時常須要慧日照。

論 議:

 凡夫根塵交織,為煩惱所遮,不能見道,如常處暗宅不能見物。故六祖教人,須依「觀照般若」常作「般若直觀」,於一切時中,無論行住坐臥,無念無相無住,令本來智慧如日中天,自性光明當體顯現,故曰「煩惱暗宅中.常須生慧日」。

 此中「常」字,大須著眼!若時起時滅,作輟無常,便不相應了。(另見「重訂無相頌講話」。)
= = = = = =
 邪來煩惱至,正來煩惱除;邪正俱不用,清淨至無餘。

譯 文:

 邪念來是煩惱到,正念來是煩惱除;邪正二相都不用,清淨極至無餘境。

論 議:

 妄念起時,便是邪來;貪瞋癡等跟著生起。不怕妄念起,怕在覺知遲,既已覺知妄,離妄不隨妄,名為正來;正念來時,煩惱自然消滅。

 邪之與正,相待立名;(對邪起正,指念後的覺照功夫。)作意存正,正亦成妄;故須雙遣,兩俱不用。心水湛然,無少法可得,名為無餘。三祖信心銘云:『一切不留,無可記憶。』又云:『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萬法無咎。』因以理克欲,以正易邪,能所對待,拂迹迹生。若執正為是,祇許成一個儒門存養省察的寡過君子,未能脫盡凡胎。何以故?意根壓捏工夫,正犯認賊作子之病。

 故在「正來煩惱除」的直下,急掃之曰「邪正兩不用」。蓋正與不正,是兩頭話;才存分別,便在生滅門邊成了知見。(另見「重訂無相頌講話」。)
= = = = = =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淨心在妄中,但正無三障。

音 義:

①三障:煩惱障(如貪慾瞋恚愚癡等惑)、業障(如五逆十惡之罪業)、報障(如地獄餓鬼畜生等苦報),叫作三障。

譯 文:

 菩提本是自性覺,若起心念就是妄;淨心處在妄心中,但正心念無三障。

論 議:

 菩提,譯為「覺」。約理言:(指不生不滅的涅槃真理;於理未始二,六道常法身。)由斷「煩惱障」而發得「一切智」,這是通於三乘(聲聞緣覺菩薩)的菩提。約事言:(於緣未始一,法身常六道。)由斷「所知障」真實了知一切有為諸法(不離空性,而善能通達種依他起法)而發得「一切種智」,這是唯佛獨有的菩提。佛智兼具「一切智」(不壞假名,而說實相差別宛然而無差別)及「一切種智」(不動真際建立諸法,雖無差別而宛然差別),故稱「無上菩提」。

 六祖云:『自性能含萬法,名含藏識。』(見[付囑品])明明是指第八識了,故宗下往往渾然合說「如來藏藏識」而不再加以分別。此「性」,在凡不減,在聖不增,一切眾生與佛無殊;迷即眾生,覺即是佛。可見菩提原是本有之法(本覺),非從外得,故曰「菩提本自性」。

 心,在《楞伽經》分為「清淨心」「慮知心」,在大乘起信論分為「心真如門」「心生滅門」。起心,是指「慮知心」,即屬生滅門。無論所起緣慮善與不善,無不是妄。《法句經》云:『若起精進心,是妄,非精進;但能心不妄,精進無有涯。』六祖要人明白「菩提原是眾生性中本有之法」,所謂「狂心若歇.即是菩提」,若起心馳求或起心精進,反為起妄,轉加懸遠。

 《永嘉證道歌》云:『覓即知君不可見。』又云:『放四大,莫把捉!寂寞性中隨飲啄。』南泉道:『真理一如,更無思想;才有思想,即被陰(蘊)拘,便有眾生名有佛名。』法順道:『將功用功,展轉便蒙;取即不得,不取自通。』皆深得「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的祖意。

 真(真如心)之與妄(生滅心),約相用則二,約性體則一。離真無妄,全妄是真;離妄無,全真是妄。真妄相對,亦猶空色相對;《般若心經》既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則「真即是妄,妄即是真;真不異妄,妄不異真」之義可以推知了。故曰「淨心在妄中」。既明真心在妄中,即妄即真,則毋須斷妄證真起二乘知見。六祖防人將淨心妄心打成兩橛,故緊接道「但正無三障」。《證道歌》云:『不求真,不斷妄,了知二法空無相;無相無空無不空,即是如來真實相。』即是此旨。

 此心一念不生,二邊不著,即正。(此正字,須在一念未起前著眼。)《禮記。中庸》篇云:『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又云:『心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可為這正字的注脚。此心若正,則「煩惱障(惑)業障(業)報障(苦)--三障」皆空。(另見「重訂無相頌講話」。)
= = = = = =
 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

譯 文:

 世人若要修佛道,一切法門都不妨。時常自己反省過,與道即就能相當。

論 議:

 道不屬修,修與不修是兩頭語。誌公云:『大道不由行得,說行只為凡愚;得理返觀於行,始知枉用功夫。』但於行住坐臥一切時中,貧富苦樂一切境中,善惡都莫思量,時節到來,便會摸著娘生鼻孔。如幻人生,一切境緣,畢竟了無妨礙。《證道歌》云:『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縱遇鋒刀常坦坦,假饒毒藥也閒閒。』但是,話雖如此,初機不能承當,容易流於任情放縱,犯著圓覺經「作止任滅」四病中的「任」病,所以緊接著說「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

 緜緜不絕,醒夢一如,叫作常。貪、瞋、癡、淫、殺、盜、妄言、綺語、惡口、兩舌,及計執有無、斷常等,都是過。相當,猶言相應,即是合覺合道。這是說修行人要時常迴光返照,檢點自己過失,使念念清淨無絲毫滲漏。《禮記。大學篇》所謂「誠意慎獨」,《中庸》篇所謂「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顏子不貳過,曾子三省身,子路聞過則喜,孔子曰:「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可見儒門亦極度重視「知過」一著。因一般凡夫不克直下承當,回頭轉腦去修道,那就首須常自覺照自己過愆,才得與覺道相應。圭峯宗密云:『作有義事是惺悟心,作無義事是狂亂心。(以上說業因。)狂亂隨情轉,臨終被業牽;惺悟不由情,臨終能轉業。(以上說業果。)』

 又云:『身中覺性,未嘗生死。....若能悟此性即是法身,本自無生,何有依托?靈靈不昧,了了常知,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然多生妄執,習慣已成,真理雖能頓達,而喜怒哀樂微細流注難以卒除,須常覺察,損之又損。……但以空寂為自體,勿認色身;但以靈知為自心,勿認妄念。妄念若起,都不隨之,則臨命終時自然業不能繫。.....若愛惡之念已泯,即不受分段之身;若微細流注一切寂滅,惟圓覺大智朗然獨存,即隨機應現千百億化身度有緣眾生,名之為佛。』合觀圭峯所說,可為六祖頌意的副詮。(另見「重訂無相頌講話」。)
= = = = = =
 色類自有道,各不相妨惱。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

音 義:

①色類:有種種色身的一切生類叫作色類。如「胎、卵、濕、化;有色、無色、有想、無想」等各色各類眾生。

譯 文:

 眾生各自俱有道,各自修行不相妨。自離其道別求道,終身無法得見道。

論 議:

 「自有道」,即本來自有之性,此性為一切眾生所同具,故曰「色類自有道」。此道,約理言,一相齊平。莊子亦云:『擧莛與楹,厲與西施,詼詭譎怪,道通為一。』蓋萬物皆同此「善」「常」之性,只要親見此道,不起分別心,自能化及異類,各不相妨惱也。

 物類既是皆同此「道」,此「道」從本以來並未曾離開各色各類一切眾生。人也是眾生之一類。黃檗希運禪師云:『諸佛體圓,更無增減;流入六道,處處皆圓;萬類之中,箇箇是佛。此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種種形貎,喻如屋舍,……皆是汝所捨處;處所有別,本源之性何曾有別?』於此可見眾生背覺合塵,迷頭認影,離開自心自性,妄覓心外之道,無有是處。故曰「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另見「重訂無相頌講話」。)
= = = = = =
 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欲得見真道,行正即是道。

音 義:

①波波:奔波的意思。

譯 文:

 風塵波波了一生,最後還是自懊惱。想要得見真實道,行為正直就是道。

論 議:

 凡夫貪染愛著,妄想不停,起惑作業感苦,乃一定不易的因果定律。世人不明因果,波波地空過了一生寶貴的時光,及到生命末日,「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畢竟還是一場懊喪。

 六祖頌意,不僅對「貪愛世樂虛度此生」的凡夫而說。他的真意,還是側重在上文「離道別覓道」等邪見的人。因「道」是本來在吾人自性之中,當處即是,所謂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傅大士道:『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起坐鎮相隨,語默同居止。纖毫不相離,如身影相似;欲識佛去處,只這語聲是。』若向外尋求,饒你「閉目垂簾,舌拄上顎,如機關木人」,或「穿上草鞋,歷盡百城烟水,如喪家之犬」,總還是「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啊!

 「真道」謂真常之道,即不生不滅的本來真性。正者,善惡都不思量,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六根門頭清淨無染,諸相皆捨而無「捨相」,心如虛空而不著「空」,名之為正。能行此行,謂之「行正」。三祖《信心銘》云:『不用求真,唯須息見;二見不住,慎莫追尋。才有是非,紛然失心。』若能深明此理,能依行此行,名為「行正」。「正」即是道,別更無道。故曰「欲得見真道.行正即是道」。(另見「重訂無相頌講話」。)
= = = = = =
 自若無道心,闇行不見道。

音 義:

①闇行:闇,同暗,注音作ㄢˋ,勘韻。在黑暗中摸索前進叫闇行。

譯 文:

 自己如果無道心,暗行不能得見道。

論 議:

 「道心」者,無「一切心」名為道心,「無念」才是「真如念」,即上文「行正」之心也。「行不正」便是「闇行」。正行的人,心無所住;心無所住即是心心在道,心心在道則擧足下足無非是道。若闇行的人,心住於法,眼為法遮,盲修瞎鍊,無由見道。金剛般若云:『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故曰「自若無道心.闇行不見道」。此「闇行」的「不見道」,不僅傍門左道「饒經八萬劫終是落空亡」,即在佛門行者,如著「人」「法」二我的四相之執,亦永無見道之日也。(另見「重訂無相頌講話」。)
= = = = = =
丙四、般若無相頌: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却是左。

音 義:

①左:偏差的意思。如旁門「左」道。

譯 文:

 若是真正修道人,不見世間的過非。如果只見他人過,却是自己偏左錯。

論 議:

 十方釋子,個個都是修行辦道之人,「無我」兩字,無不耳熟能詳。又怎生驗得這是「真修道人」那是「假修道人」呢?在這裏,六祖却簡單地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在[坐禪品]裡又說:『但見一切人時,不見人之是非善惡過患,即是自性不動。迷人身雖不動,開口便說他人是非長短好惡,與道相違。』都是自我檢討所修是真是假的試金石。如果真能「無我」,那就於世間眾生「見同不見」;能所雙忘,當處是道。古德所謂「十字街頭不見有一人在」,功夫到此,虛空粉碎,大地平沉,所謂「十方虛空悉皆消殞」。正恁麼時,叫甚麼作世間?

 更叫甚麼作世過呢?那末,想要知「自己所辦之道是真是假」,只問自己「對他人過失見與不見」,可以驗矣。如果我還在批評他人的過處,便是起心分別,我相未忘。他人過非,與我何涉?起心分別,即生瞋恚,煩惱種子滲入識田,因而轉成自非,最為自謀之左,故曰「若見他人非.自非却是左」。(另見「重訂無相頌講話」。)
= = = = = =
 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但自却非心,打除煩惱破。

譯 文:

 他人有非我不非,我若非人自己過。只要自止非人心,就能破除煩惱障。

論 議:

 他人有「非」,「非」在他人;我之為我,本自無「非」,古德道:『此心如明珠在掌,胡來胡現,漢來漢現。』莊子亦云:『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若我動念非之,無論「出口詆評與人結怨」或「存心憎惡汙染己靈」,皆成過失。故曰「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

 「却」者,退敵之却,除去之義。「非心」即非議他人之念。修行人須如如不動,不理他人是非好惡。老子亦云:『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那末,功夫相應,心水湛澄,自能打破煩惱,如雲散月明。誌公云:『煩惱因心故有,無心煩惱何居?不勞分別取相,自然得道須臾。』(另見「重訂無相頌講話」。)
= = = = = =
 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脚臥。

音 義:

①長伸兩脚臥:形容諸緣盡息,身心自在,無所罣礙的狀況。

譯 文:

 憎怒喜愛不關心,穩伸兩脚自在臥。

論 議:

 雲門云:『你立不見立,行不見行,四大五蘊不可得,何處見有山河大地來?是你每日把鉢盂噇飯,喚甚麼作飯?何處更有一粒米來?』到這田地,愛憎好惡,都與我「性真」毫無交涉,頓時天下太平,更無一事。

 長伸兩脚臥者,表「參學事畢,飢來喫飯困來眠」的大休大歇境界。茲擧投子義青一例:宋。義青禪師得法浮山後,見圓通秀和尚,不參不問,日惟瞌睡,執事僧告訴圓通,秀曳杖入堂,見青正睡,罵曰:『我這裡無閒飯給上座喫了便打眠!』青曰:『和尚教某甲何為?』秀曰:『何不參禪去?』青曰:『美食不中飽人喫。』秀曰:『大有人不肯上座!』青曰:『待肯又堪作甚麼?』秀曰:『上座曾見甚麼人來?』青曰:『見浮山來。』秀曰:『怪得恁麼頑賴。』遂握手相笑歸方丈,青後領投子。若投子青者,其為會得「愛憎不關心,長伸兩脚臥」的頌意了。(另見「重訂無相頌講話」。)
= = = = = =
 欲擬化他人,自須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現。

譯 文:

 想要教導感化人,自己須有方便法。不使他人有所疑,就是自性的顯現。

論 議:

 他人在迷,你想化他趣覺;他人入邪途,你想化他歸正路;這是如來出世的本懷,亦即菩薩修因的「正行」。但在自己方面必須具有「方便」的智輪,才得起化他的作用。甚麼叫作方便呢?梵語為「傴和」(upāya),約教言,有兩種解釋:

 對般若而釋,謂:達於真如之智為般若,通於權道之智為方便,權道乃利益於他之手段方法。依於此釋,則大小乘一切的佛教概可稱為方便;用方正之理與巧妙之辭,便於契合一切眾生種種根機也。故可統一大藏佛教而言之。②對真實而釋,謂:究竟之旨歸為真實,假設或暫廢為方便,故方便又稱「善巧」或「善權」,即權借以通入真實之法也。依於次釋,則小乘為入大乘之門,三乘又為通於一乘而設,皆可稱為方便教。因此,判一切法為「方便」「真實」之二。

 若論宗門方便,縱奪殺活,自性動用,並無定法。這一法門,雖一言難盡,却在《壇經》[付囑品]三十六對法中已經指出了大綱。茲擧嵩山竣極的公案:僧問竣極和尚:『如何是修善行人?』竣極曰:『擔枷帶鎖。』曰:『如何是作惡行人?』竣極曰:『修禪入定。』僧曰:『某甲淺機,請和尚直指!』竣極曰:『汝問我惡,惡不從善;汝問我善,善不從惡。』僧良久。竣極曰:『會麼?』僧曰:『不會。』竣極曰:『惡人無善念,善人無惡心,所以道「善惡如浮雲,俱無起滅處」。』僧於言下大悟。後破灶墮和尚聞擧,歎曰:『此子會盡諸法無生!』

 但這樣的啟示,須是「見性」的善知識才得解用!否則,只學得箇反面的鬪嘴死法;人家問如何是有,你只答無是;人家問如何是善,你只答惡是;那就像鸚鵡學人語,不止無益,翻成大害了。祇如竣極和尚,若無後話,固然會令該僧轉加迷惘;即有後話,若非「自性現」的竣極,於問答之間,以自他一如的精純心印力用,截斷當機的現業流識,(使由客觀的事物表現出自性的統一境界)也不能令其言下大悟的。宗門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不從文字名句著眼,如果自無方便,徒然以知解接人,決難令人得究竟實利而了脫生死的!(另見「重訂無相頌講話」。)
= = = = = =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譯 文:

 佛法常住在世間,並不離開世間覺;離開世間尋菩提,正如尋求兔子角。

論 議:

 世間,有兩種區別:一,有情世間;二,器世間。世人多誤說佛法是「出世間法」,以「隱身巖壑,木食草衣;遠離塵俗,獨自修行」為尚;却不知佛法是「世出世法」,就在世間裏,不須離開世間求取正覺。如果離却世間做人本份去尋覓菩提(覺),那就等於向兔頭上覓角;兔的沒有角,以喻離世間沒有菩提,恰如一樣。

擧公案如下:

 ①老保壽問其嗣師:『父母未生前還我本來面目來!』師立至夜深,下語不契。翌日,辭去。壽曰:『汝何往?』師曰:『昨蒙和尚設問,某甲不契,往南方參知識去。』壽曰:『南方禁夏不禁冬,我此間禁冬不禁夏,汝且作街坊過夏!若是佛法,闤闠之中,浩浩紅塵,常說正法。』師不敢違。一日街頭見兩人交爭,揮一拳曰:『你得恁麼無面目!』師當下大悟,走見老保壽,未及出語,壽便曰:『汝會也!不用說!』師便禮拜。這裏,可見佛法只在當人照顧緜密,功夫親切,世間法就是出世間法,出世間法就是世間法,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迷為世間,覺即淨土,「隨其心淨.即佛土淨」,迷悟在心,不在於境。

 ②牛頭融問四祖法要,祖曰:『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一切戒門定門慧門,神通變化,悉自具足,不離汝心。一切煩惱業障本來空寂,一切因果皆如夢幻,無三界可出,無菩提可求,人與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虛曠絕思絕慮。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無闕少。與佛何殊?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觀行!亦莫澄心!莫起貪瞋!莫懷悲慮!蕩蕩無礙,任意縱橫;不作諸善,不作諸惡,行住坐臥,觸目遇緣,總是佛之妙用,快樂無憂,故名為佛。』融曰:『既不許作觀行,於境起時,心如何對治?』祖曰:『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心若不強名,妄情從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徧知。汝但隨心自在,無復對治,即名常住法身。』

 於此可見:祖祖傳承此法,世出世間,同此一心,本無二法。若執要離開世間去求菩提,簡直可說並無其事。故曰「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另見「重訂無相頌講話」。)
= = = = = =
 正見名出世,邪見名世間;邪正盡打却,菩提性宛然。

音 義:

①盡打却:不論邪見正見,一齊打掃淨盡的意思。

②宛然:顯然分明可見的樣子。

譯 文:

 正見名為出世智,邪見名為世間惑;邪正兩見盡掃淨,菩提自性分明現。

論 議:

 「不起心分別」之見為「正見」,「起心分別」之見則為「邪見」。三祖《信心銘》云:『一心不生,萬法無咎。』若正見迥然,則身雖在纏而心已出世。試問:心不住相,還叫甚麼作世間呢?若起心分別,便為境風苦樂所纏,名為世間。但邪之與正,乃相對立名,正為邪藥,病去藥除,正亦應捨,故須盡行打却。邪正雙遣,那就靈光獨耀,迥脫根塵,菩提本性宛然可見了。這與上文「邪正兩不用」相同;所以不同者,前是申「煩惱暗宅中常須生慧日」之旨,此則意在破「世出世間妄分兩橛」之見。宗門見處,佛法世法,端的不是兩樣。但能當處無心,如蓮在污泥,豈礙香潔?

 有僧問百丈海禪師曰:『對一切境,如何得心如木石去?』師曰:『一切諸法,本「不自言空.不自言色」,亦不言是非垢淨,亦無繫縛人;但人自虛妄計著,作若干種解會,起若干種知見,生若干種愛憎。但了諸法不自生,皆從自己一念妄想顛倒取相而有;知心與性本不相到,當處解脫;一一諸法當處寂滅,當處道場。本有之性不可名目,本來不是凡不是聖,不是垢淨,亦非空有,亦非善惡。

 若與諸染法相應,名人天兩乘界,若垢淨心盡,不住繫縛,不住解脫,無一切有為無為縛脫心量。處於生死,其心自在,……迥然無寄,一切不拘,去留無礙。……學道人若遇種種苦樂逆順事,心無退屈,不念名聞利養,不貪功德利益,不為世間諸法之所滯礙。無親無愛,苦樂平懷,粗衣遮寒,糲食活命,兀兀如愚如聾,稍有相應份。若於中廣學知解,求福求智,皆是生死,於理無益;却被知解境風之所漂溺,還歸生死海裏。佛是無求人,求之即乖;理是無求理,求之即失。若著無求,復同於有求;若著無為,復同於有為。故經云「不取於法,不取非法」,又云「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若能一心如木石相似,不被陰界五欲(色、聲、香、味、觸)八風(利、衰、毀、譽、稱、譏、苦、樂)

 所漂溺。即生死因斷,去住自由,不為有為因果所縛,不被有漏所拘,....以無著心應一切物,以無礙慧解一切縛,亦云應病與藥。』百丈這番話,正好拿來作「邪正盡打却,菩提性宛然」的注脚。(另見「重訂無相頌講話」。)
= = = = = =
 此頌是頓教,亦名大法船。迷聞經累劫,悟則剎那間。」』

音 義:

①法船:法能使人了脫生死,猶如船能渡人,過此生死海到彼涅槃岸,所以叫作法船。

譯 文:

 這首頌是頓教法,亦是名叫大法船。迷聞不悟歷多劫,頓悟只在剎那間。」』

論 議:

 這四句,總結本頌全文。《壇經》中,六祖說了好幾箇「無相頌」,如[疑問品]、[懺悔品]皆有之,欲揀別其非餘頌,故曰「此頌」。「是頓教」者,意謂「頓門法要旨在般若」,此頌不僅是總結般若品,而且代表整箇頓教,亦即是說「東山法門不外如是而已」。「亦名大法船」者,若要頓渡生死大海,須是此船。此船非為小根人設,故名為大。同品長行中云:『此法門是最上乘,為大智人說,為上根人說。小根小智人聞,心生不信。何以故?譬如天龍下雨於閻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草葉;若雨大海,不增不減。』讀此,可以易知。

 凡夫為十纏十使所困,輪迴六道,無有出期;聲聞計執「法我」,自信不及;皆謂之「迷」,皆不堪「聞」此頓教。縱使累劫修行,徒勞勤苦,不得正覺。《法華經》云:『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佛法不現前,不得成佛道。』皆由不能直下承當,內自見性之故。故曰「迷聞經累劫」。

 若悟人自淨其心,一空依傍,無相無作,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本來是佛,不假修為,百丈所謂「但離妄緣即如如佛」,正是「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之旨。剎那,言時間之極短者,(一彈指頃便有六十剎那,)但無一切心,頓成一切佛。故曰「悟則剎那間」。(另見「重訂無相頌講話」。)
= = = = = =
乙三、迴向:

 師復曰:『今於大梵寺說此頓教,普願法界眾生言下見性成佛。』時,韋使君與官僚道俗聞師所說,無不省悟。一時作禮,皆歎:『善哉!何期嶺南有佛出世!』

譯 文:

 六祖又說:『現在我在大梵寺說的這頓教法門,普施法界眾生,但願在我言下即時得此見性正法,成就自性真佛。』當時,韋刺史與官僚和在會的僧俗弟子,聽了六祖所說的法後,沒有不自省領悟。同時都向六祖頂禮,大家讚歎地說:『太好了!想不到嶺南有佛出世!』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xeman&aid=4258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