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六祖壇經箋註》改正版:〈般若品第二〉之1~民國105.01.07
2016/01/07 00:40:41瀏覽1615|回應0|推薦56

《六祖壇經箋註》改正版:〈般若品第二〉之1

     ~2012年輯錄轉貼/2016年元月重貼

一、本文係唐一玄老菩薩校閱,由釋心印師父、釋圓一師父、陳愛珠居士等七位先進共同編注。

  其後釋心印師父主編,重新校勘訂正後,發行《壇經箋註》改正版〔民國 68 年〕。

二、欲攬勝《六祖壇經》,這本《六祖壇經箋註》註解版本最為詳贍。

  按本文成冊流傳,乃佛學功德範本,初學者修禪、習佛均宜。
= = = = = =
參閱《六祖壇經》資訊:

一、《六祖壇經箋註》改正版~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

二、《六祖壇經闡釋》~蔡銘宗編著/成信文化經銷。

三、《六祖壇經箋註》網路版~報佛恩網製作/丁福保著。

 http://www.book.bfnn.org/books2/1295.htm
= = = = = = = = = = = =
[般若品第二]

釋品題:

 六祖因韋刺史的請益而為大眾開演大智慧度法義,故以「般若」為品題。
= = = = = =
甲二、般若品;乙一、升座;乙二、正念說法;丙一、明般若體用:

 次日,韋使君請益,師陞座告大眾曰:『總淨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

 復云:『善知識!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

 吾今為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諦聽!吾為汝說。善知識!世人終日口念般若,不識自性般若,猶如說食不飽。口但說空,萬劫不得見性,終無有益。

音 義:

①請益:已經受教,再有所請教,叫做請益。

②陞座:陞,同升,音生,注音作ㄕㄥ,蒸韻。陞座即上登法座而坐。

③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摩訶,又作莫訶,梵語Maha 的對音,華譯為大。

 般若,梵語prajnā 的對音,華譯智慧。波羅蜜多,簡作波羅蜜,梵語paramita 的對音,華譯為到彼岸。(波羅是彼岸,蜜多是到。)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是說乘此大智慧則能由生死苦海渡到涅槃彼岸,故華譯此整個術語為「大智慧度」。

④大善知識:偉大的善知識,即善知識中之尤勝者。善知識的釋義,已詳在前。

參閱《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釋要:

  http://book.bfnn.org/books/0230.htm

譯 文:

 第二天,韋刺史再向六祖請求教益,六祖升法座而告大眾說:『大家全體清淨自心來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

 又說:『善知識!覺智的智,世間眾生本來自己就有,只因一念妄緣,覺心受迷,而不能自悟。必須借助大善知識來指導「見性」!須知愚人和智人,佛性本來沒有差別,只因有或迷或悟的不同,所以有愚人和智人的殊異。

 我現在為你們說「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法,使你們各自得以開發智慧。專心傾聽!我為你們說。善知識!世人一天到晚口念般若經,却不識知自性般若,猶如飢人說食終不能飽。若但口說空而心不行,則雖歷萬劫也不得見自性,終是沒有益處。

論 議:

 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是離一切妄念之念,亦即無念之念。淨心念,是為了要制心一處,使於聽法時容易領悟。所念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多」這一個術語,亦正是淨心的方便工具。以前的學禪人,首先念「佛」,念是「內心繫念」或「默念」的念,不是「持名口唸」朗聲高唱的唸,繫念於「佛」,因以自淨其心。於是,說法者以淨心說,聽法者亦以淨心諦聽。六祖只是以「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一語代替「佛」字,先各淨其心而後說法。此為六祖開東山法門時「法式」中的首先事項。在釋迦牟尼佛生前,將說法時必先入定,大小乘諸經都如此說。可見佛祖說法的法式就是如此。

 摩訶般若波羅蜜法,是大法,是無上法,是無等等法,真實不虛。何以故?實相般若即是中道,中道即是佛性.佛性即是首楞嚴王三昧.首楞嚴王三昧即是「自覺聖智」勝境界故。一般祇知六祖由《金剛般若經》徹悟,而不知六祖開法却依《摩訶般若經》,並不限在金剛般若也。

 六祖說:『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此說確是根據佛說,亦即宗門最原始最根本的佛說。《八十華嚴經》[如來出現品]中說:『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重頌中說:『佛智亦如是,遍在眾生心;妄想之所纏,不覺亦不知。』(見影印大正藏二七九部二七二頁下格及二七三頁中格。)

 《六十華嚴經》[寶王如來性起品]及重頌中所譯文字,亦大略相同。(見同上二七八部六二三頁下格及六二五頁上格。) 這段經文,實為禪學的真正起源處。六祖所說,正與《華嚴經》佛旨相合。亦正是所謂:『般若非心外新生;一切人脚跟下,無不圓成,無不具足;於自己悟處,以平等印一印印定,更無差別。』這些,都在指示著「覺智只在自己內證徹悟.非從他人得」的頓禪心源。參學人於此,須要從自心上好好體驗,當下識取本來面目!不要粗心讀過!
= = = = = =
丁一、總標:

 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梵語,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須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

 何名摩訶?摩訶是大。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亦無方圓大小,亦非青黃赤白,亦無上下長短,亦無瞋無喜、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有頭尾。諸佛剎土,盡同虛空。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復如是。

 善知識!莫聞我說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靜坐,即著無記空。

 善知識!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

丁二、別明;戊一、釋摩訶:

 善知識!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捨,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為大;故曰摩訶。

 善知識!迷人口說,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靜坐,百無所思,自稱為大;此一輩人,不可與語,為邪見故。

音 義:

①梵語:印度語的雅言稱為梵語。古印度人,認為自己所說的語言,乃是稟承大梵天王所說而來的,故稱梵語。梵,就是淨。

②剎土:省略作剎,是梵語ksetra 的對音,華譯為土田。梵語漢語雙擧並說,故稱為剎土,即國土之義。

③無記空:於善不善皆不可記別的空,稱為無記空。無記空雖不緣善不善等事,但住著無記亦非自性真心,非善非不善非無記性纔是本來面目。

④溪澗:澗,音見,注音作ㄐㄧㄢˋ,諫韻。兩山間的深溝,能受水如溪者,稱為溪澗。例如:杭州西湖由龍井到理安寺的九溪十八澗。

⑤「天堂」、「地獄」:天上的宮殿稱為天堂。凡所處的地方,能有隨心享樂的環境,皆可比喻為天堂。地下的牢獄稱為地獄。凡所處的地方,只有苦受而沒有喜樂的環境,皆可比喻為地獄。「天堂」、「地獄」畢竟是有是無?這在宗門却另有一個解釋。

 宋朝達觀禪師曾經說過:『向無中說有,好像眼見空華;就有中說無,却又手撈水月。可笑的是:眼前見牢獄不出,心外見天堂欲生。殊不知:欣怖在心,善惡成境。但了自心,自然無惑。』可知天堂地獄原是「世道人心」的反映,勵行十善的人間世就反映出個天堂,十惡的人間世就反映出個地獄,那只是隨機方便超越有無之說,不須問天堂地獄究在何方。

⑥須彌諸山:須彌,是山名,又作須彌婁,修迷樓等,是梵語Sumeru 的對音。古印度的世界觀,認為器世界的最下層為風輪--即是大氣,其上為水輪--即是大洋,再上為金輪--即是大地。在金輪上有九個山八個海,互相間隔圍繞,以須彌山為中心,依次的外圍是持雙、持軸、檐木、善見、馬耳、象鼻、持邊、鐵圍等八山。須彌諸山,就是指須彌山及其外圍的八個山。

 考之於現時的地理,須彌婁山即今之喜馬拉雅山,諸山則凡屬帕米爾一帶四向展延的諸大山脈諸大主峰皆是。此亦可以發源於此的四大河流--印度河、恒河、博叉河、斯徒河--作為證明。

⑦邪見:五見使中,撥無因果之見稱為邪見。又,凡是不合正法的外道之見皆可稱為邪見。這裡的邪見,是指「著於無記空」而不合正法者說的。

譯 文:

 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是印度語,這是說「大智慧度」。這必須要從內心實際上實行,不是只在口頭上念說的。若只是在口頭上念說而沒有心行,那就如幻、化、露、電,終歸空過;如果口念而且心行,即能心口相應契合,此時清淨的菩提自本性,即是人所本有之佛,捨此自本性外並無別佛。

 甚麼叫做摩訶呢?摩訶的譯義是大。這是說菩提心量廣大,好像那太虛空一樣,沒有邊際,也沒有方圓大小、青黃赤白、上下長短、瞋怒喜愛、是非、善惡、頭尾等等對待性的分別。諸佛國土,盡皆等同虛空。世人的妙真如性本來就空,並無一法可得;故自性的真空也就如此。

 善知識!切莫聽我說空便又執著空!第一不要執著空!倘若空心靜坐,即已著了無記空了。

 善知識!世界的虛空,能含有萬物的種種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都是含藏在這虛空中。世人的妙性真空,也如同這樣能含藏萬法。

 善知識!自性能含藏萬法即說是大,萬法即在諸人自性中。如果見任何人的「惡的與善的」,全都不取不捨,也不別有所染著,心境洒落如同虛空,就稱之為大;所以梵語叫作「摩訶」。

 善知識!迷而不悟的人只是口說,悟了的智者則在心行。又一輩迷人,死心靜坐,著於無記空,自以為這就是大,這一輩的人,不足與語摩訶般若之法,因其已落在邪見的原故。

論 議:

 修「心行」須在自性上見,切莫著「機境」!佛亦是機境,法亦是機境。若說心說佛說迷說悟而有一法可得,即是有所著。此處「聞說空便著空」便是一個例子。因為所著之機境雖屬不同,而其為「著」却仍然是同樣的,故在心行上毫無是處。

 「第一莫著空」,是要破空見。《中觀論》偈云:『大聖說空法,為離諸見故。』空見亦是諸見之一,若已離諸見,亦須離却空。否則,欲離諸見而反著空見,那就僅等於以見易見罷了,仍舊沒有遠離諸見。所以必須要進破空見。接著又用「世界虛空能含萬物」比喻「世人性空能含萬法」,借以說明心量的大即是摩訶般若之所以稱摩訶。

 這正是前文「自性能生萬法」一句的六祖自註,亦正是從「無相偈」到「五個何期」後心行歷程的六祖自白。因係實際親驗得來,故說得格外顯了透徹。再質言之:如何能徹底遠離諸見?在使「心量廣大猶如虛空」,連此「虛空」一念亦不執著。這樣,纔真能廣大無礙,纔真能自證菩提。所以《華嚴》偈說:『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遠離妄想及諸見,令心所向皆無礙。』
= = = = = =
戊二、釋般若:

 善知識!心量廣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

 善知識!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莫錯用意!名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終日說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稱國王,終不可得。非吾弟子。

 善知識!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見般若。口說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說空,不識真空。般若無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音 義:

①法界:達磨馱都,即梵語Dharmadhātu 的對音,華譯為法界,有二種義:一約事言,法即諸法,界謂界分;現象界一切事物,各有其殊相和分界;故法的一一即稱為法界。二約理言,有依生聖道的因義,有諸法所依的性義,有諸緣起相不雜的分齊義;故一一之法,法爾圓融,具足一切諸法,稱為法界。

 華嚴家建立四法界,清涼大疏云:『統唯一真法界,謂總該萬有即是一心。然心融萬有便成四種法界:一、事法界,界是「分」義,一一差別有分齊故。二、理法界,界是「性」義,無盡事法同一性故。三、理事無礙法界,界具「性」「分」義,性分無礙故。四、事事無礙法界,一切分齊事法,一一如性融通,重重無盡故。』

②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法住法位,法性即在諸法差別位上見,在諸法差別現象上亦即顯出法性本體來,所以說「一法即一切法,一切法即是一法」。若能於一切中知一,就得一切智;若更於一中知一切,就得一切種智;這是佛教中所謂最究極的智慧了。天臺、華嚴兩家,對此「法法相即」「法法相入」的理論,發揮最多。例如:「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之說,「一破一切破,一立一切立,一權一切權,一實一切實」之說,「一塵一切塵,一毛孔一切毛孔,一相一切相,一身一切身」之說,「一門一切門,一種一切種,一智一切智,一理一切理,一究竟一切究竟」之說,皆是。

③心量大事:心量,是指離一切能緣所緣,離一切諸見,離想無想,離性非性,而無心自在的真如心量;大事,是指轉迷開悟之事。心量大事,是說開發真如心量,是轉迷開悟的大事。

④小道:指空心靜坐等為小道。

⑤唐言:即華語。唐朝時,聲威遠播,所以出國僑居的中國人,都自稱為唐人,外國亦稱中國為唐。六祖是唐朝人,唐時人譯語故稱唐言,猶之姚秦時所譯稱秦言,是表明當時的朝代。

譯 文:

 善知識!自性心量廣大,周遍於法界。用時即了解分明無有障礙,用後便感知一切圓融相即。一法即是一切法,一切法即是一法,來去自由,心無所滯,如是即是般若。

 善知識!一切般若智,都是從自性中出生,非從外面得來,--切莫錯用心意!--這叫作真如性自體起用。從一真如的立場上,能觀照得一切法皆真。轉迷開悟開發心量的大事,不在修行空心靜坐等小道。不要口中整天說空而心中不修真空之行!好像是一個平民自稱自己是國王,終究不是王。這種人不是我的弟子。

 善知識!甚麼叫做般若呢?梵語般若,中國語譯作智慧。於諸緣萬境之處,於晝夜二六時中,心心念念了達諸法體空而不作徧計愚妄,常行智慧,此行即是般若行。倘若一念愚妄,即是般若的斷絕;一念離妄,即是般若的出生。世間的人愚迷不悟,所以不能見到實相般若。只是口說般若,心中常為愚迷。雖常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口中說空,却不識真空之理。般若實相沒有形相可說,智慧心即是此無形相而又不落斷滅的般若實相。若能作如是的會解,即稱為般若智。

論 議:

 心量即指般若的心體,廣大無邊,是無心之心,是離量之量。它含攝了萬法,萬法亦生在其中;亦即本體存在一切差別事相中,而一切差別事相上正好薦取本體。所以說:『心外無境,境外無心。心即一切,一切即一心,心境無二,更無罣礙。』(見《黃檗希運禪師傳心法要》。)

 雖然如此,亦只有「無心而心.無量而量」的智慧心量,纔能這樣廣大得徧周法界。學禪學佛,在修心行而見自性,不在其他小道。若口念而心不修,或只知空心靜坐,縱能誦得一大藏教或做到灰身滅智,又怎能體悟到真空境界呢?故石頭希遷的《參同契》中說:『觸目不會道,運足焉知路?進步非近遠,迷隔山河固。謹白參玄人,光陰莫虛度!』
= = = = = =
戊三、釋波羅蜜:

 何名波羅蜜?此是西國語,唐言到彼岸,解義離生滅。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名為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通流,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蜜。

丙二、明般若行相;丁一、總標:

 善知識!迷人口念,當念之時,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丁二、別明;戊一、轉煩惱成菩提:

 善知識!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無住無往亦無來,三世諸佛從中出。當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如此修行,定成佛道,變三毒為戒定慧。

音 義:

①西國語:西國是指中華以西的國家,此處的西國是指天竺即印度。西國語即是印度語,亦即梵語。

②煩惱:煩是擾義,惱是亂義。能擾亂眾生身心,令使心煩意亂的見思惑,稱為煩惱。(以種子言則曰煩惱;以現行言則曰漏;以障礙言則曰結。)

③三世諸佛: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稱為三世。在佛教創立成功的當時,釋迦牟尼佛為現在佛,在釋迦牟尼佛以前的一切佛為過去佛,在釋迦牟尼佛以後成佛的為未來佛。三世諸佛,即指出現於三世的一切佛。

④塵勞:塵謂所緣境,勞謂能緣心。忙勞的能緣心,攀逐所緣的六塵境;這樣的心勞塵境,叫作塵勞。

⑤三毒:貪、嗔、癡稱為三毒。對於一切順情之境,生起貪得無厭的貪心;對於一切違情之境,生起忿怒憎恨的瞋心;對於一切事理之法,生起邪迷癡闇的癡心;這都稱之為毒。這三毒即是一切煩惱的根本。

⑥戒定慧:防非止惡叫做「戒」,戒能伏貪愛心;息慮淨緣叫做「定」,定能伏瞋恚心;破惡證真叫做「慧」,「慧」能伏邪癡心。持此戒定慧三法,能對治三毒,成就佛果,所以佛經上稱它為三無漏學。

譯 文:

 甚麼叫做「波羅蜜」呢?這是印度語,中國語譯作「到彼岸」,若解其意義則為「離生滅」。心著所緣之境則生滅便隨而現起,如同水的起有波浪,這有波浪的生滅境叫做此岸;心離所緣之境則生滅便無由現起,如同水的平常通流,這無波浪的無生滅境叫做彼岸;以「離境無生滅」義說,所以稱為波羅蜜多。

 善知識!迷性而不悟的人只知口念,念的時候,即已不真不是。若能念念心行,纔是真實不非的真如法性。悟此法性的即是般若法,隨順法性修行的人,即是般若行。不如是修,即是凡夫;若能一念如是修行,自身當體即與佛平等無異。

 善知識!凡夫原即是佛,煩惱原即是菩提。前念迷性即是凡夫,後念悟得即是佛;前念執著於境即是煩惱起,後念離於所執之境即是菩提現。

 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最尊貴最高上最第一的佛法;不論現住去來,三世諸佛都從般若法中出。應當運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如是修行,必定能成就佛道,變貪、瞋、癡三毒為戒、定、慧三無漏學。

論 議:

 何謂生滅不生滅?何謂此岸彼岸?何謂煩惱與菩提?只是一心諸態的名詞?所以說:

 『識得施為運動靈覺之性即諸佛心,前佛後佛只傳此心,更無別法。』

 若真識得此性,則對一切生滅、此岸、煩惱等等,當下即悟原是自性。一切法不離自性,本來非有起亦非有盡。如是一切法非有起非有盡,即是最尊最上最第一的般若波羅蜜多。
= = = = = =
戊二、持般若經明心;己一、根智之別:

 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何以故?為世人有八萬四千塵勞。若無塵勞,智慧常現,不離自性。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不起誑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是見性成佛道。

 善知識!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須修般若行,持誦金剛般若經,即得見性。當知此經功德,無量無邊;經中分明讚歎,莫能具說。此法門是最上乘,為大智人說,為上根人說。小根小智人聞,心生不信。何以故?譬如天龍下雨於閻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草葉。若雨大海,不增不減。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聞說金剛經,心開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觀照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從旡有,元是龍能興致,令一切眾生、一切草木,有情無情,悉皆蒙潤。百川眾流,却入大海,合為一體;眾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復如是。

音 義:

①法門:佛所說的法,為眾聖所由之門,故稱法門。

②八萬四千:八萬四千是言其數之多,此乃印度人所常擧的一種習慣語。佛經上亦習用此句來說數目之多,並非有這麼一個八萬四千的確定數目。

③誑妄:誑,讀若狂,注音作ㄎㄨㄤˊ,漾韻。以謊言欺騙他人叫作誑妄。

④智慧觀照:以智慧來照察事理,破諸迷惑,稱為智慧觀照。

⑤三昧:舊稱「三摩提」或「三摩地」,是梵語Samadhi 的對音,華譯為正定、正受、等持。離諸邪亂,攝心不散的意思。散亂心中但有智慧,不名三昧;專思寂想,志一神清,方由智慧進入三昧。

⑥最上乘:不見垢法可厭,不見淨法可求;不見眾生可度,不見涅槃可證;不作度眾生心,不作不度眾生心;如是超越諸對待的至極教法,稱為最上乘,即一佛乘。

⑦天龍:諸天與龍,為八部眾的二眾。諸天是印度先後統治階級的祖先,因配天而後世遂奉為天神。大梵天是婆羅門種所奉,帝釋天是剎帝利種所奉,大自在天是印度土著民族所奉。

 龍是印度那伽族的圖騰,猶之我中華古代的豢龍氏御龍氏,為當時統治階級的部屬,此那伽族祖先的被奉為龍神,亦是順理成章的事。佛經中所見的龍王,只是那伽族世代傳下來的酋長。他們的居處都是或池或海的水域,故世俗人多想像其能興雲致雨。此處所說的「天龍下雨」、「龍能興致」,亦是隨俗而言。當氣候急變,颶颱驟起,迴旋暴擧,裹水上騰,俗稱「龍捲風」「龍取水」,實是大自然的氣流激盪所致,與龍神龍王乃至鱗蟲之龍都沒干涉。以其氣勢如龍,故仍用龍稱耳。

⑧閻浮提:具說閻浮提鞞波,是梵語Jambudvipa 的對音,華譯為贍部洲。閻浮,是樹名,亦譯贍部;提即提鞞波之略,譯為洲。因為此洲的中心有閻浮樹的森林,依此樹的緣故,稱為贍部洲。贍部洲就是指我們所住的這個娑婆世界。

⑨城邑聚落:有城郭的都邑叫作城邑,並無城郭而為人所聚居的市集村落叫作聚落。

⑩旡:亦作无,即古時的「無」字,音義均同;注音作ㄨˊ,虞韻。

⑪元:同原,如原是、原有、原由、原籍,亦作元是、元有、元由、元籍。

譯 文:

 善知識!我這法門,從一實相般若能生八萬四千智慧。為甚麼呢?因為世間的人有八萬四千的煩惱塵勞的緣故。假若世人沒有塵勞,便能時常發現自性智慧,念念不離菩提自性。了悟這法門的人,即是沒有妄念。若心無思量執著,不起誑妄,隨緣應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一切,於一切色心諸法不取著亦不捨離,這就是見自性成佛道了。

 善知識!如果想要進入甚深的一真法界及般若正定的人,必須修持般若行,持誦《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即能得見自性。應當知道這部《金剛經》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的;經中已經分明讚嘆,不能盡說。這法門是最上乘的教法,專為有大智慧的人說,為有上等根性的人說。小根性小智慧的人聽聞此法,心生疑惑不信。

 為甚麼呢?譬如天龍降雨於閻浮提,城市村落,都被飄流於水中,如同漂流草葉一樣。如果雨是下在大海中,海水是不見有甚麼增減的。假使是大乘根性的人,假使是最上乘根性的人,聽聞他人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即能心開悟解,因而知道本性自有般若之智;這是自己運用智慧時常觀照的原故,不是假借文字言句的灌輸而後知道的。譬如雨水的下降,不是從本無而今有,原是自然的天龍可能興致,令一切眾生、一切草木、有情無情.統統蒙受到雨水的澤潤。百川眾流,注入大海中,能與海水合為一體;眾生本性般若之智,也是這樣。

論 議:

 禪以無念為宗,無念之念即是沒有妄念的正念,亦即真念,並非不念。但能於有無、善惡、生滅乃至苦樂、怨親、憎愛等一切二分對待處無心,即是無念。正恁麼無念時,不就現出了自性的本來面目了麼?

 《華嚴經》云:『如來智慧,無處不至。何以故?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

 華嚴頓教,直透心源,禪學開始,實繫於此。宗下參究目的,即復此如來智慧德性而已。如來智慧德性,眾生本自具足,成佛無所增,在凡無所減,但因無始妄想顛倒執著而不知自內證得。若能遠離妄想,佛智當下現前。總之,禪是直接導源於佛陀的正覺,超越知解(理論研究)信仰(求佛加被)而顯現的本來面目。依照禪學方法,直向自己內心自我逼拶,體驗自性絕對清淨,絕無一絲毫有對待的顛倒妄想我執知解存在,才是心明性見,到達與佛無異的自內證聖境界。故禪的相傳,為內心的自證法門;禪的參究,乃在體驗自己的覺性;雖然說導源於佛覺,實在是直得於己心。修行方法,尤屬簡單,只是「莫妄想」三字。
= = = = = =
 善知識!小根之人聞此頓教,猶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長。小根之人,亦復如是。元有般若之智,與大智人更無差別,因何聞法不自開悟?緣邪見障重,煩惱根深,猶如大雲覆蓋於日,不得風吹,日光不現。般若之智亦無大小,為一切眾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見,修行覓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開悟頓教,不執外修,但於自心常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

音 義:

①正見:離一切邪癡顛倒之正直觀察的如實所見,稱為正見。

譯 文:

 善知識!小根性的人聽聞此頓教法門,猶如草木一樣,草木根性小的,若被大雨一冲,就全都自己倒下去,不能再繼續生長。小根性的人,聽聞大法的情形也是這樣。小根性的人原本就有般若之智,和大智慧的人並沒有差別,為甚麼聞此大法不能自己開悟呢?這是因為他們執著邪見的「所知障」深重,煩惱習氣的根深柢固。好像大雲遮蔽日光,不得一陣風來把雲吹散,日光不能透現出來。般若之智,本來人人具足,沒有大小分別,只因為一切眾生的自心有迷悟的不同所致。迷自本心而外生邪見,心外修行而離心覓佛,還是沒有悟見自性,這就是小根性的人。倘若開悟頓教之法,不執心外修行,只在自心中常存正見,一切煩惱塵勞常能不染於心,這就是見性的人。

論 議:

 禪,不能在對待境界上留滯;撇不開,脫不落,即粘著了!須要向自性上緊拶體驗。若發現得自己的絕對真心,絕無兩邊對待分別的心念在,那就有了「見性經驗」份,也就是所謂進入「禪境」了。

 著機境者被機境所縛,心量何能開濶?所以叫作小根性。小根性又那堪接受頓教大法?龍牙居遁禪師頌說:『學道無端學畫龍,元來未得筆頭踪;一朝體得真龍後,方覺從前枉用功。』這是為了心外覓佛求法而不知悟見自性的人指示「學佛要在見性」,譬如畫龍要在點睛;否則,都是枉用功夫。
= = = = = =
 善知識!內外不住,去來自由,能除執心,通達無礙。能修此行,與般若經本無差別。

 善知識!一切修多羅及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經,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無世人,一切萬法本自不有。故知:萬法本自人興;一切經書,因人說有。緣其人中有愚有智,愚為小人,智為大人。愚者問於智人,智者與愚人說法。愚人忽然悟解心開,即與智人無別。

己二、迷悟之別:

 善知識!不,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故知萬法盡在自心。何不從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菩薩戒經云:「我本元自性清淨。」若識自心見性,皆成佛道。《淨名經》云:「即時豁然,還得本心。」

音 義:

①般若經:是說般若波羅蜜甚深之理的一切經典之總稱。有《大般若經》(光讚般若、放光般若、大品般若,是第二會的異譯;小品般若、道行般若、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佛母寶德藏般若、大明度無極經、摩訶般若鈔經,是第四會的異譯;勝天王般若,是第六會的異譯;文殊般若、大寶積經第十六會,是第七會的異譯;濡首般若,是第八會的異譯;金剛般若,是第九會的異譯)、《仁王般若經》、《般若心經》及密部的《理趣般若經》等等。

②修多羅:梵語Sūtra 的對音,華譯作契經,有綖線的意義。言教能貫穿法義,契理契機,如綖線的貫花不散,所以譯名如是。

③大小二乘:即指大乘和小乘。對小機之人所說的羅漢道,稱為小乘;對大機之人所說的成佛之道,稱為大乘。若從經藏裡的經本分之,四阿含等羅漢系經典為小乘,般若、法華、華嚴等菩薩系經典為大乘。

④十二部經:一切經教的內容為十二類,稱為十二部經,亦稱十二分教。言這十二類:①修多羅,梵語Sūtra 的對音,華譯為契經;②祇夜,梵言Geyya 的對音,華譯為應頌或重頌;③伽陀,梵語Gāthā 的對音,華譯為直偈或孤起偈,亦稱諷頌;④尼陀那,梵語Nidana 的對音,華譯為因緣;⑤伊帝目多,梵語Itivuttaka 的對音,華譯為本事或本緣;⑥闍多伽,梵語Jātaka 的對音,華譯為本生;⑦阿浮陀達摩(亦作阿毘達摩),梵語adbhuta-dharma 的對音,華譯為未曾有;⑧阿波陀那,梵語Avadāna 的對音,華譯為譬喻;⑨優婆提舍,梵語Upadēsa 的對音,華譯為論議;⑩優陀那,梵語Udāna 的對音,華譯為自說;⑪毘佛略,梵語Vaipulya 的對音,華譯為方等或方廣;⑫和伽羅,梵語Vyākarana 的對音,華譯為授記或記別。此十二部中,修多羅與祇夜及伽陀三者,為經文上之體裁;餘九者,從其經文所載之別事而立名。又,小乘經中無自說、方等、授記三類,故僅有九部經。

⑤菩薩戒經:經名,出於《梵網經》中之「菩薩心地戒品第十」,為姚秦時鳩摩羅什最後所誦出,共有二卷;後人別錄此品下卷中偈頌以後所說之戒相為一卷,以便誦持;天臺智者大師,將此別錄的一卷名為《菩薩戒經》。此處所引的經文,是卷下偈頌前長行的末句。原文是「是一切眾生戒本源自性清淨」。經文中戒字訛作我字,經複校《梵網經》改正。六祖引此,意謂「戒的本質,原在自性清淨」也。

⑥淨名經:是《維摩詰經》的異名。《淨名經》共有七種譯本,東漢時的嚴佛調,西晉時的竺叔蘭及竺法護,東晉時的祇多密,皆有譯本,此四種均已失傳。現時尚存者,有東漢時支謙所譯《維摩詰經》二卷,姚秦時鳩摩羅什所譯《維摩詰所說不可思議解脫經》三卷,唐朝玄奘所譯《說無垢稱經》六卷,共三種。此三種譯本當中,以鳩摩羅什的譯本為流通最廣。此處所引的經文,出於鳩摩羅什譯「弟子品第三」。

⑦豁然:豁音或,注音作ㄏㄨㄛˋ,曷韻。豁然是一句形容詞,即開朗的樣子。

譯 文:

 善知識!於內外境毫不住著,生死往來皆得自由,能移除執心,即便通達無我,無有障礙。能夠如是修此般若行,便與般若經所說的沒有差別。

 善知識!一切經典和一切文字,大小二乘教,十二部經,都是隨眾生根性大小的不同而施設的。因眾生的智慧根性的勝劣,方能建立這些經教。如果沒有世人,本來就沒有一切萬法。所以知道:一切萬法原是從世人所興起的;一切經書,原是因世人而說成的。因於世人之中有愚有智,庸愚的稱為小人,有智慧的稱為大人。庸愚的人請問於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對庸愚的人說法。庸愚的人如果忽然悟解.心地開朗,即與有智慧的人沒有差別。

 善知識!不悟之時,即佛也是眾生;一念悟得,雖眾生也就是佛。所以知道:萬法完全是在自心中。那麼,為甚麼不從自己心中直下頓見真如本性呢?菩薩戒經中說:「戒的本源,是自性清淨無染的。」若能識得自心見得自性,都能夠成就佛道。維摩詰經中說:「當下豁然開朗,返見自己本心。」即是識得自本心是真佛。

論 議: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所以說佛就是眾生,眾生就是佛。其差別只在「迷」、「悟」兩個字。迷失了自性就是眾生,體悟到自性就是佛。但須遠離妄緣,切莫向外攀求。心性原是無染,本來圓成。如果不信自心,不悟自性,心外那裏有禪有佛!一般妄立奇特妄生取捨的行者,無非只是邪魔外道。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xeman&aid=4231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