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8/23 17:03:37瀏覽322|回應5|推薦22 | |
最近看許多文章,走出去後回來匯報見聞的議論感慨或遊記之類,因為好友出國,所以比較關心這方面的內容,再加上聯網浸潤數年,這類新聞也看不少,聯網幾乎隔幾日就會出現一篇或數篇陸生陸客贊臺灣的新聞。反正從欠發達地區回來的多說的是對方的髒亂差,從發達國家與地區回來的都是轉身指責自己的國家髒亂差,剛開始看很新鮮,但看多了,到了非常厭倦的程度,前一段時間刮得最烈的就是韓寒那陣《來自太平洋的風》吧,還有其它網站的文章,千篇一律如過江之鯽。 這些對比本沒有什麼不對,都是他們的切身感受,正因為走了出去,才能更冷靜真實地感受我們的不足,但極討厭那些連篇累牘書寫的都是指責都是抱怨,現象也不列舉了,中國社會中國人的毛病已經被人寫太多罵太多了.. 但是想,這些高高飄在天空的“翅膀”們,把手指向別人的朋友,貌似他們都不是中國人般,貌似他們都沒有中國式毛病般,一個個義正辭嚴,一個個“痛心疾首”,但感覺不到他們的“怒其不爭”的沉痛,大多都是仿佛炫耀自己的“見多識廣”般,突出自己超然的地位般,一句話自己的來處一無是處,自己是獨醒的人,自己不是自來處來不是來處的一分子,讀罷反而產生逆反心理,當然自己也有些偏激,如果他們不在乎自己的國家與社會,也不會這樣那樣的指責,指責最起碼說明還在關心,總比漠然可貴的多。 但看多了真的不舒服,太多的人站在超然的立場指責或者揭露,本無可厚非,但為什麼在指責的同時總把自己摘出來呢?對於這些走出去過的人,發現問題的人,比來比去覺得我們處處不如人的人,有沒有從別處學到一點什麼,回來後持久地改善過自己呢?他們在走出去後是不是又原模原樣回來了呢?
在外面感受到微笑的人,回來後對國人微笑過嗎?服務員加水上菜的時候雖然不用給小費,但真誠說過謝謝嗎?排隊的時候心甘情願嗎?紅燈時塞車時再不狂按喇叭嗎?不再橫穿馬路嗎?走扶梯主動站在右側嗎?看到髒髒的地面也不丟垃圾嗎?沒有垃圾筒就把垃圾放自己袋子嗎?在公共場合有意地放低自己的聲音嗎?在禁箊區忍耐著不抽箊嗎?在沒有行人沒有車輛沒有攝像頭的情況下堅決不闖紅燈嗎?抱怨空氣質量的時候想過少開一次車嗎?勇敢地幫助過陌生人嗎?對別人提出額外要求不再嫌煩嗎?對生活艱難依然努力的人給予過鼓勵與掌聲嗎?總嫌人多但多出的總是別人嗎?想過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嗎?真心為別人著想提供過便利嗎?參加過公益活動嗎?當過志願者嗎?做過慈善嗎? ... ... 但太多的人更多是發現問題,只看病不抓藥只出一張嘴的大夫,然後在中國依然是中國作派,依然一身的中國毛病,卻是最悲哀的事。雖然我們的力量微弱,即使不能影響社會,但做到獨善其身就好,如果很多的人都能做到獨善其身,最後改變的不是我們的整個社會嗎? 不想把自己摘出來,雖然在聯網流連幾年也算一種走出去的方式,體會到臺灣社會好的一方面,有些自己也做不到,但努力改善,卻不想一味把手指向來處。也許永遠都不能真正走出去,美加西歐再好,那是美加西歐人的家,臺北也好,那也是人家的臺北,我們只能愛這樣的中國,只能適應這樣的中國,但如果每一個走出去感受到美好的人,都能身體力行地把感受到的一切,漸漸變成自己的一種意識與習慣,我們的社會不是會越來越美好嗎? 不要小視個人的力量,我們的大社會就是由我們這些個體組成,不要總抱怨周圍沒有讓我們高尚起來的大環境,千萬千萬不要把自己摘出來,千萬千萬不要原模原樣地回來然後把手指向別人,我們一定要明白:你怎樣,社會便怎樣;你是什麼,社會便是什麼。 这个给我领路的小姑娘,羞怯的不说话,只低着头静静地领着我,只在送我达到后才嫩嫩地说了一句到了。 在这段路上,我的内心突然激起了巨大的波浪,仿佛被彻底冲刷了一遍,心底的自私狭隘仿佛被小姑娘的圣洁在瞬间统统拉扯了出来,一霎间,我羞愧到无地自容。 周天在FriendSpeak上参加他们的worship的时候,只是应景。但是今天,这些孩子,给了我一次彻底的洗礼。 他们还不会和人沟通,只是尽职尽责地、单纯地给你领路,领完一个再折返回来领着另一个,在太阳下一趟一趟……这一段路不长,却很圣洁,这段路给了我一次真正的worship。 ---在美国一个小志愿者带给Fine的感动。 。 。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