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7/07 18:36:03瀏覽568|回應5|推薦12 | |
同胞們,同志們,朋友們: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舉行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77周年儀式,目的是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視和平、警示未來,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維護世界和平。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為了達到以武力吞并全中國的罪惡野心,悍然炮轟宛平城,制造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盧溝橋畔一時間硝煙彌漫、籠罩在侵略者燃起的熊熊戰火之中,中國軍民對日本軍國主義侵略進行了頑強抵抗。從盧溝橋事變肇始,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在此民族危難之際,中國共產党秉持民族大義,擔負起民族救亡的历史重任,唿吁建立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线,以抵抗日寇侵略、驅逐日寇出中國。面對日本侵略者的野蠻侵略,全國各民族、各階級、各党派、各社會团體、各界愛國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团結一心,義無反顧投身到這場关係民族生死存亡的偉大斗爭中。 從那時起,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全體中華兒女冒著敵人的炮火共赴國難,無論是正面戰場,還是敵后戰場,千千万万愛國將士浴血奮戰、視死如歸,各界民眾万眾一心、同仇敵愾,奏響了一曲氣壯山河的抗擊日本侵略的英雄凱歌,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一首感天動地的反抗外來侵略的壯麗史詩。 在這場救亡圖存的偉大斗爭中,中華兒女為中華民族獨立和自由不惜拋頭顱、灑熱血,母親送兒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戰場,男女老少齊動員。北京密云縣一位名叫鄧玉芬的母親,把丈夫和5個孩子送上前线,他們全部戰死沙場。華北平原上的一個莊戶人家寫下這樣一副對聯:“万眾一心保障國家獨立,百折不撓爭取民族解放”;橫批是:“抗戰到底”。這是中華兒女同日本侵略者血戰到底的怒吼,是中華民族抗戰必勝的宣言。 今天,我們在這裡為獨立自由勳章雕塑揭幕,就是要緬懷在爭取民族獨立和自由過程中英勇獻身的烈士們,就是要緬懷為追求和平正義作出重要貢獻的人們,告慰在那場戰爭中不幸遇難的同胞們。我們永遠緬懷他們、銘記他們。 同胞們、同志們、朋友們!偉大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近代以來爭取獨立自由史冊上可歌可泣的一頁,是中華民族历史发展進程中飽經滄桑的一章。 偉大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使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团結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正如毛澤東同志所指出的,這是“戰爭史上的奇觀,中華民族的壯舉,驚天動地的偉業”。 偉大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開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為挽救民族危亡、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為爭取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作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中國人民對戰爭帶來的苦難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對和平有著孜孜不倦的追求。縱觀世界歷史,依靠武力對外侵略擴張最終都是要失敗的。這是历史規律。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并且希望世界各國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讓和平的陽光永遠普照人類生活的星球。 令人遺撼的是,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近70年的今天,仍然有少數人無視鐵的歷史事實,無視在戰爭中犧牲的數以千萬計的無辜生命,逆历史潮流而動,一再否認甚至美化侵略歷史,破壞國際互信,制造地區緊張,引起了包括中國人民在內的全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強烈譴責。 歷史就是歷史,事實就是事實,任何人都不可能改變歷史和事實。付出了巨大犧牲的中國人民,將堅定不移捍衛用鮮血和生命寫下的歷史。任何人想要否定、歪曲甚至美化侵略歷史,中國人民和各國人民絕不答應! 同胞們、同志們、朋友們!殷憂啟聖,多難興邦。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證明,中華民族是具有頑強生命力和非凡創造力的民族,只要我們緊密团結起來,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新的歷史條件下,全党全國各族人民要大力弘揚偉大抗戰精神,不斷增強团結一心的精神紐帶、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繼續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勇前進,不斷以堅持和发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成就告慰我們的前輩和英烈!
今天是七七事變七十七周年紀念日,雖然已經過去七十七年,大陸不管政府還是民間對抗戰的記憶永遠都不會淡忘,年初的兩會通過9月3日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就是提醒大家勿忘國恥。 今天又少有高調紀念七七事變,習總親自參加并發表講話,也是對安倍政府解禁軍隊自衛權的一種回擊。中日之間風波不斷,與日本政府不承認侵略歷史有直接關係。 近期正在讀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看一章把自己的體會寫下,并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有好幾位朋友就隨著我的分享一起讀,八年抗戰,不只是戰場上的鐵血,老舍筆下敵占區的北平人民在鐵蹄是是如何生活的?并不是所有人都會抵抗,大部分人都是忠孝難兩全,糾結苦悶地為了家庭老小在高高的城墻內忍辱偷生,不戰死就是餓死,他們不是不愛國不是不會仇恨,但大多數人并沒有拿起槍拿起刀。但大部分人還是守著愛國不做漢奸的最后底限,艱難地撐過八年的艱苦歲月,迎來最終的勝利! 老舍先生用大量的筆墨分析了抗戰中對民族性的反思,總讓我想起姜文的電影《鬼子來了》,我們因循茍且,死都要活,卻活得不像個人。七十七年過去了,我們的民族性有了改善嗎?真的再有一次,我們能做到像誰?像錢詩人一樣在家破人主人亡後由不問世事詩酒花的詩人變成戰士?像瑞全一樣逃出北平堅決不做亡國奴?像瑞宣一樣為著一家老少盡孝便不能盡忠日日痛苦糾結誓死不為日本人做事?還是像冠曉荷、瑞豐一樣為著鮮衣美食做漢奸特務?年年紀念,就是提醒我們牢記歷史,勿忘國恥! 希望我們的國家永遠不再給別人機會考驗我們的民族性,考驗我們的愛國心!考驗我們的道德良知!因為在屠刀面前,在饑餓面前,說別人容易,做起來才知道難!因為沒有經過考驗的人,說的再好都可能是空話。
1985年電視劇《四世同堂》的片頭曲,經典中的經典,京韻大鼓《重整河山待後生》。悲壯激越,震撼人心,駱玉笙先生大師級的演唱至今無人超越!
2007年重拍電視劇《四世同堂》,還用這首主題曲,想也不會再有更匹配這部巨著的音樂了。由于魁智老師用京歌演唱,卻慷慨激昂,氣勢磅礴,另一種風格,更加有力,同樣振奮人心。于老師的演唱真的也是大師級的作品,重新用京歌演繹,也只有于老師能擔當了。
。 。 。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