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川之將亡,不全學者
2021/01/16 09:51:30瀏覽1592|回應2|推薦6
那個白宮裡的大話教主,在五日京兆,坐困愁城的同時,昔日的盟友紛紛樹倒猢猻散:有反噬者,有敬而遠之者,更有幾位摭取片段死而不僵的教義,高舉標櫫,意圖收編教眾,以備日後東山再起者。

看著兀鷹們分食還活著的昔日萬獸之王的殘骸,總不是件賞心悅目的事。只是,這種對將死者寡情薄義,甚至吃了孕育自己者,或是曾有親密關係者的血肉,以壯大自己的做法,這種現在看來駭人的習慣,近者有1940年代著名的人類學「庫魯病」案例,遠者則可以追溯到遠古。

翻到《墨子‧節葬》篇。墨老先生對儒者主張「厚葬」,深深不以為然,除了大加撻伐之外,還舉了很多「古聖先賢」的例子:

從前,越國的東面有個輆沭國,人的頭一個孩子出生後就肢解吃掉,稱這種做法為 「宜弟」。人的祖父死後,就將還活著的祖母揹去其他地方扔掉,說:「鬼妻不可與我們住在一起。」這種做法上行下效,大家都習以為常。

當然,死去的也要被充分「利用」:

楚國的南面有個啖人國,此國人的雙親死後,先把肉刳下來扔掉,然后再埋葬骨頭,才能成為孝子。秦國的西面有個儀渠國,此國人的雙親死后,聚積柴薪把他燒掉。把煙氣上升說成是死者「登仙」,然后才能成為孝子。
(譯文主要引自「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網站)

不斷地否定過去、推陳出新,本來就是人類進步的原動力,也是政壇出頭的不二法門。

所以希臘悲劇裡的伊底帕斯,必須弒父娶母,完成他無可逃避的宿命;神話裡的大禹,也必須從治水失敗的父親鯀的肚子裡「剖脅而出」,象徵著埋葬過往陳舊的思維人事,與民更始。

看「揚州八怪」的傳記,中間提到特立獨行的鄭燮。板橋先生善畫蘭花,在繼承傳統的同時亦有所創新。有人說他的畫作師自石濤,他卻稱:「石濤和尚客吾揚州數十年,見其蘭幅極多,亦極妙。 學一半,撇一半,未嘗全學。 非不欲全,實不能全,亦不必全也....。」

我們接著看到許多聲稱繼承川教焚屍的餘味,「不全學」的繼起者。但希特勒已逝,戈林、戈培爾、鄧尼茨流亦無足觀;我們還是應該回來注意,那些讓民粹運動如此壯大的深層原因。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uyiutang&aid=155424683

 回應文章

安心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1/16 12:54
資訊發達反而助長混淆真相,現在盛行〝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跟風盲從的現象越來越普遍。


朱建豪
2021/01/15, 人文
「老高與小茉」最新一期影片中,對於尼采哲學的理解幾乎全部都是錯誤的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45994

草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1/16 10:53
「三春去後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