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沒有重複」的故事
2024/05/07 21:26:17瀏覽524|回應1|推薦17
桃園市近期多次停電引發民怨。針對此情況,台電表示:停電主要是外力和天災影響,「且沒有一戶重複停電」。

與今天的為官者不同,中國的皇帝,實在沒辦法的時候,就會來個低姿態絕招:「罪己詔」──就是藉著罵自己,以博取臣子與人民的支持。照道理來說,「天子」呈現的是天心,代行的是上天的意志,是不應該也不能出錯的。就因為如此,皇帝如果可憐兮兮地請大家原諒,感動人心的效果可不能小覷。

罪己詔的紀錄保持人該是明朝的崇禎皇帝,他不是以數目,而是以密集的程度取勝。1644年,也就是崇禎朝的最後一年,他分別在2月12日、3月6日、3月11日,以及3月18日,連下四道罪己詔。19日凌晨,他就上吊死了。我們今天讀這些詔書時,還感受得到他的絕望。徵天下兵勤王無一兵一卒至,發動王公大臣捐獻報國,竟無人赴義赴難,也難怪他的遺詔寫道:「諸臣誤朕也…無顏見先皇於地下,將髮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可將文臣盡行殺死,勿傷我百姓一人。」這恨多深哪!他死前逼周皇后自殺,自己砍殺了袁貴妃,又殺了二個還是孩子的長平公主與昭仁公主。(其中長平公主左臂被砍斷,後來死而復甦,在金庸小說「碧血劍」裡成了身負厲害武功的女尼…) 難怪有人說他是最具悲劇色彩的皇帝。

但這悲劇的成因可能還得反求諸己。崇禎朝總共十七年,如果銳意振作,應該是大有可為。問題就在這年輕皇帝 (即位時才17歲) 用人的方法大有問題:剛愎自用,用人不專。他一開始為了解決黨派之爭,竟然用抽籤的辦法決定誰能入閣。當結果不如預期,他只好頻繁更換閣臣,激起更大的黨爭。他的內閣輔臣,十七年裡就用了五十位,號稱「崇禎五十相」,創下歷史紀錄!同時高級官員,各部尚書更換頻繁,平均任期一年二個半月!

我看《維基百科》的資料,崇禎朝17年,「閣臣」的名單是:
施鳳來
張瑞圖
李國𣚴
來宗道
楊景辰
周道登
李標
錢龍錫
劉鴻訓
韓爌
成基命
周延儒
何如寵
錢象坤
孫承宗
溫體仁
吳宗達
鄭以偉
徐光啟
錢士升
王應熊
何吾騶
文震孟
張至發
林釬
黃士俊
孔貞運
賀逢聖
劉宇亮
傅冠
薛國觀
程國祥
楊嗣昌
方逢年
蔡國用
范復粹
姚明恭
張四知
魏炤乘
謝陞
陳演
蔣德璟
黃景昉
吳甡
魏藻德
李建泰
方岳貢
范景文
邱瑜
…………

以上名單也很長,「且沒有一人重複」。

而且,至少人家崇禎還下了罪己詔,還承認了:不只是天災,不只是外力,自己做為領導者,也應有責任,與這亂象脫不了干係。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uyiutang&aid=180584616

 回應文章

nuitgrass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24/05/08 05:07
滿清為撇清自己的天下得自闖王李自成,而非直接來自朱由檢,論崇禎亡國:非其之咎,是壞於他前面三朝。末代昏君竟然成為一位被對手「表揚」的皇帝一一「加諡建陵、典禮優厚」。
這些都是清之政治需要!

崇禎哪裡是罪己?
是「諉過」天下第一:
「諸臣誤朕」、「吾非亡國之君,汝皆亡國之臣」。
他酷殺大臣,中以袁崇煥為最。

老朱家遺傳的狠辣神經病,一頭、一尾最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