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易經之淵源應跳脫儒家經典義理之論述
2013/07/16 21:08:57瀏覽1515|回應0|推薦5

《易經》之淵源來自於天文星象,被易經義理學派遺忘了二千年?

《易經》本是占筮之書,直到戰國時代末期,還不是儒家經典,與孔子完全沒有任何關係。  

《易經》經傳隱含著關於對天象〝北斗星〞的敘述,由「北京天文舘1957~1999文集」已發表之〝北斗祭〞文獻中可以引用及證實之。

〝乾〞居六十四卦之首,是天的代表,整體天文星象與〝乾天〞較密切的是〝北斗星〞的表徵,而乾卦各爻則描繪出由斗杓所指向角宿一,成為東青龍當首的龍馬精神與哲學之論述。

〝乾〞又稱謂〝斡〞,是旋轉的意思,古人稱北斗有九星,樞、璇、璣、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及延伸出的招搖、梗河兩星,繞行〝右樞〞星之天北極運轉(參考圖示),四季可見在天頂之上(恆顯圈),古人觀察天文星象隨北斗九星轉動,以北斗九星為〝乾天〞之樞紐及象徵是很自然的天象。

 

《帛書周易》-〝要篇〞:

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在漢文帝前元12年,也就是公元前168年,抄寫的時間應比下葬時間要早,約西元前194年。「要」篇記載了孔子「老而好易,居之在席,行之在橐」,和《史記-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的記載相符,證實了孔子和《周易》的密切關係。

《帛書周易》-「要」篇

第八章:易,我後其祝卜矣,我觀其德義耳也幽贊而達乎數,明數而達乎德

第九章:損益之道,不可不審察也,吉凶之門戶也。

  益卦,萬物之所出也,長日之所至也。損卦,萬物之所老衰也,長夜之所致也。

  損益之道,足以觀察天地之變化,從而順應天地之意志。

請參考:《帛書周易》-「要」篇,第八章及第九章。

 

附 註:

禮樂尊周孔,聲名慕漢唐」,經今古文之歧異,乃兩漢經學之重要課題(立學官)。

而讖緯之源起於鄒衍之學與孔孟會合,讖緯造作,陰陽五行、符命、災異、釋經典、解文字、傳古史、述地理、天文曆法、仙方道術。緯書配經,則緣漢光武帝崇儒而行方士,頒佈圖讖於天下,已成東漢之國教,故二者相需相成,成兩漢思相主流。但章句繁雜,陰陽讖緯相雜,讖緯之發展,據於終始,五德之轉移,使經學走向衰亡之途。

 
參考:
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談日右行斗左旋1 http://blog.udn.com/tsao144/6503299


 

「觀星望斗」:

《易經》以「天文星象」為淵源,不是「河洛易數」:e-mailtsao144@yahoo.com.tw

《易經》是文化五術之淵源,「仰觀天文星象」課程洽詢專線:0933-711699

   臺灣 臺北市星相卜卦堪輿業職業工會 理事會員 曹盛健 

 

 

 

( 興趣嗜好星座命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sao144&aid=7956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