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如何使用後設認知策略學習英文
2006/03/21 23:27:53瀏覽10294|回應1|推薦4

一. 前言

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根據Ormrod(1999)的定義為學習者管理其學習行為和認知過程以增進學習成效的知識。若作一簡單的譬喻,後設認知可視為個人學習過程中的「教練」或「管理者」(Schoenfeld, 1985),以引導學習者在學習行為上吸收資訊並反思其學習成效。而在學習過程中使用與後設設知有關的策略即可稱之為後設認知策略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是學生賴以處理習得資訊與檢視自己學習成效的一種學習策略。實證研究指出後設認知策略愈嫻熟的學生往往在校的學習成就也就愈高,但可惜的是大部份的學習者並不知道如何有效使用後設認知來提升其學習效果(Mayer, 1996),部份原因可能出自於傳統的教育方式並未特別鼓勵學生如何主動學習。

對在台灣學習英語的莘莘學子而言,後設認知的學習策略尤其重要,因為台灣缺乏良好的英語環境,學生接觸英語的質與量都有嚴重不足的現象,絕大部份的英語學習都還是依賴老師的教導。可是英語老師不可能時時照顧到學生的學習需求,尤其在課堂之外更是鞭長莫及,可能的解決之道就是教導學生如何去學英語,幫助他們發展出有效的後設認知英語學習策略,使他們成為自動自發、為自己的學習行為負責的學習者,即使是在課堂外也能有效地學習英語。本文即旨在探討後設認知策略與英語學習間的關係,指出主要的幾個後設認知策略如計劃 (planning)、監督(monitoring)和評估 (evaluating)能如何有效幫助學生學習英語,並提出幾項教師可內以教導後設認知策略的活動。

二. 後設認知與英語學習:

Flavell (1979)認為後設認知在語言的認知活動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在進行強調思考性和正確性的學習行為、或從事一項新的學習活動、或完成某種經常犯錯的學習目標時,後設認知將不自覺地影響到學習者的認知學習。其他研究者也提出後設認知能增進學生的閱讀學習成果 (Baker and Brown, 1984)、能幫助學習者記憶語言學習內容 (Nickerson et al., 1985)、以及能有助學生理解寫作文本 (Schommer, 1990)。

更進一步而言,Wenden (1998)表示後設設知影響學習行為最重要的層面是在學習者的自我管理 (self-regulation)上,也就是學習者的自我計劃、監督、和評估。另外Dickinson (1987) 和Holec (1981) 也皆指出自發性的語言學習 (self-directed language learning) 是由計劃、監督、和評估三種策略所組成。以下將就這三種主要後設設知策略逐一說明。

三. 三大主要的後設認知策略:

1. 計劃策略: Oxford (1990)將計劃策略細分為六項策略: (1) 瞭解語言學習的機制、(2) 安排學習時間和學習環境、(3) 設定長期和短期的學習目標、(4)找出每項學習行為的目的、(5)計劃每項學習行為、以及(6)創造學習的機會。學生在英語學習上首先必須要設立個人的學習目標,這些目標可能是結交外國友人、增進對異國文化的瞭解、加強個人未來在職場上的競爭力、於聯考中得高分、或只是為了應付必修的學分以求得學位等。不同的目標需要付出不同的心力和使用不同的學習方式以達到所需的英語技能。例如學生的英語學習若只是強調閱讀和文法的綀習,那他遇到外國人時可能就只有目瞪口呆、難以暢所欲言。因此擬定學習目標可以幫助學生發展更明確的學習方向,並方便他們檢視自己的學習成果。

學生設定短期的例如每週或每日的學習目標也有相當助益,他們可因而更有效地管理時間以及建立良好的讀書習慣。然而,學生的學習目標應當計劃在合理的範圍內,他們應該瞭解到在台灣英語是種外語的環境中,要達到和外國人一樣流利的程度是極為困難的事,所以千萬不要為自己訂下不切實際的目標,以免無法達成理想時反而大失所望。

2. 監督策略: Flavell (1981)認為監督包括學習者留意或記錄自己的學習過程,並採取適當的措施來解決干擾學習的困難。自我監督可以在學習者心中產生一種內在回饋 (internal feedback)的機制,讓學習者意識到自己目前的學習過程是否符合原先預期的目標,進而決定是否需要修正自己的學習行為、或者甚至重新設立學習目標。

因此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他們應定期反思自己的學習情況,例如在學英語文法時,他們可以檢視何種練習最能幫助他們記住這些規則。學生也可以特別注意自己和其他同學學習英語比較有效的方法是什麼。另一個例子是讓學生找出自己和其他同學常犯的英語錯誤,然後將這些錯誤記錄下來,供以後參考複習之用,以避免再犯相同的錯誤。同時學生也應該在說、聽、讀、寫各種的語言技能上嘗試使用不同的學習策略,找出最有效的學習模式,俾便持續使用有效的學習策略,並修正收效不佳的策略,以早日達到自己設定的學習目標。

3. 評估策略: 當學生逐步發展其英語技能,他們也需要評估最後努力所學的結果是否合於所需,若尚且不如人意,就該找出解決之道。譬如當學生完成一個英語的口語活動,他們應該自我評估個人瞭解這段會話的程度、自己的語言表達、和他們在對話中所使用的策略是否有效。自我評估完後,學生也可以請教老師、同學、或是和自己對話的外國人,請他們對你的^語表現作評論。事實上,別人給你的意見可以提供一些有效的策略,學生應該虛心接受以改進自己學習英語的能力。另方面,老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寫英語學習的日記或週記,學生藉此可以定期地反思他們英語學習的歷程以及策略的使用。

四. 結語:

簡言之,後設認知可以幫助學習者在學習的初期就先訂定好學習計劃;接著依循計劃來監督學習的過程,覺察自己學習上的進展和困難,並作出解決困難的對策;最後在學習行為完成後再評估學習成果。

英文老師不能簡單地預設,只要他們在課堂認真授課,學生就會充滿學習動機地把英文吸收內化,達到學習成效,其實老師還要進一步教導學生如何去學英文。Wenden (1998)建議老師可以透過訪談調查學生的外語學習信念 (learning beliefs),進而瞭解他們學習上的後設認知。而以上所述的後設認知學習策略就能幫助學生成為主動的參與學習者(active participant in their own learning),而非被動的接受教導者 (passive recipients of spoon-fed instruction)。英文老師應該鼓勵同學掌握自己的學習歷程,成為自主自發 (self-directed and autonomous )的學習者。台灣的學子長期來都相當依賴老師的教導和監督,可是老師畢竟無法就近照顧每位同學的英語需求,反而是在課堂外大量主動的英語學習才是同學可以獲得最終成效的主要因素。

( 知識學習語言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rjason&aid=212007

 回應文章

cheetz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自學
2009/01/01 20:24

「我自學英文」,在英文裡就叫做 I teach myself English.

這個概念跟後設認知真是不謀而合呀!


Image Hosted by ImageShack.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