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4/01 11:12:19瀏覽3402|回應1|推薦4 | |
廖柏森 英語全球化的現象和外籍教師的引進勢將衝擊台灣的英語教育,但本地的英語教師倒無需過度反彈或憂心,反而應該體認到全球化時代英語所有權的分殊性,瞭解各種英語體之間的關係,並注意英語學習與文化認同之間的平衡,從而建立自己在英語教學上的定位。 台灣本籍英語教師從事教學實際上有其優勢,他們對本地學生的學習背景和需求、包括文化和語言的因素都有清楚的認識。也因為本籍教師是經過後天的努力不懈才得以學好英語,不像外籍教師的英語能力是拜出生地所賜,得來不費太大功天,所以本籍教師更可以提供貼近學生英語學習經驗的教導,並作為學生英語學習的模範(role model)。更進一步而言,在全球化的時代裡個人的國家身份已不必然等同於其文化身份和語言身份,在台灣從事英語教學的本國籍工作者,可說是中西兩種文化混融(acculturalaton)的代表。本國籍的教師大部份是生長在台灣,自幼接受本地文化的薰陶,可是在學術或專業工作上是接受西方文化和語言的訓練,他們文化和語言身份可說是雙重或多元的。這種可以兼具本土獨特背景和西方學術視野來從事英語教學的理論建構和實務操作,應該是比外籍教師只能從其母語的角度和學習歷程所提供的觀點和作法更符合台灣學子的需求。 至於在英語教法教材的層面,台灣目前英語教學的主流方法是所謂的溝通語言教學法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注重學生在各種日常生活情境和語言功能上的使用,並以培養學生的英語溝通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能在各種社會情境適當地理解和表達不同的英語功能為教學目標。當我們把全球化英語的觀念引介到溝通語言教學法上時,學生只要能以英語達成溝通交際、解決問題、獲得資訊等目的,教師即無需太刻意要求學生學習某種標準口音、或服膺某種既成語體的規則,反而應該要加強跨文化的教學,均衡英語學習與文化認同間的發展。 若再進一步引申溝通語言教學法的理論,台灣學子需要的不僅僅是外籍教師所提供的語言輸入或刺激(language input or stimulus),更重要的是可據以溝通表達和創造意義的英語學習資源和環境(context of learning)。舉例而言,英語課除了可以教導學生認識對他們陌生遙遠的西洋感恩節(Thanksgiving)外,就學習的大環境而言,也可用英語來讓他們學習表達生活中很親近的台灣民俗節慶和風俗習慣,讓在地經驗能透過英語的學習更進一步舒張和深化,如此則更能提供學子有意義使用英語的實際社會情境,因而在英語教材的選用上也應該兼採國際性和地方性的題材。 目前台灣使用的英語教科書大多來自少數幾家英語系國家的大型出版商,在議題內容的編寫上無法反映台灣當地的生活經驗,在教學法的適用性上也不見得能符應我們的教育體制和環境。當然若要求台灣的英語教師放棄進口教材不用是不切實際的想法,但依據批判教學(critical pedagogy)的觀點,其實教師可以去反省潛藏在進口教科書中的意識型態(ideologies),檢視在教材內容中反映的文化價值觀、歷史及社會經驗,而特定族群、性別、社經階層的議題又是如何被處理。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透過不同管道的進口教材介紹世界各個英語使用國的風土民情,更可搭配應用電腦科技教材如網際網路和多媒體來增進教學效果。但教師必須避免只挑選單一文化的教材,以免學生形成某種特定文化霸權的錯覺。而更積極的作法應該是針對台灣同學的需求和當地特殊文化情境,在課堂上增加與其社會生活相關的議題,例如台灣在地出版的英文報章雜誌像英文中國郵報(The China Post)或光華雜誌(Sinorama),都能提供優質的真實教材(authentic materials),值得教師採用。最終的理想目標則是教導學生用英語來表達台灣在地的文化思維和民俗情感。 (本文連載於三民書局英語資訊網: http://www.grandeast.com.tw/englishsite/teacher/information/002.htm)
|
|
( 知識學習|語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