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長恨此身非我有?
2009/12/24 08:27:48瀏覽992|回應4|推薦90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蘇東坡曾如是感喟。行至人生的中年,鮮少人不同此一歎。

自從依循 ACIM Workbook 照表操課以來,此歎總算漸歇。不再念茲在茲於看似無法不服膺社會律與自然律的此「身」,卻更在乎內心深處雖幽微卻篤定清晰的企願……。

無疑這是一趟從此「身」到此「心」的修持歷程。一路走來,有很長一段時間其實像是在進行「反學習」。重點多半放在掃除環繞著此身而滋生的各種成見習性與顧慮。應該說更像是一段「去習慣化」(dehabituation) 的過程。還記得 J 老像是調侃似地,說我其實是個超級「大學習者」 (a great learner),多少在他看來稀奇古怪顛三倒四的成見偏見扭曲之見,居然都一一學到精熟爛透,而且簡直牢不可破。這趟以他伴學的學習之旅之所以看似倍感艱辛,該說是「大學習者」沒法倖免相對漫長的反學習歷程使然。

喔……別說臭老九這種「大學習者」了。社會化的歷程誰沒熬過?經由語言習得,社會規範與價值本就悄悄滲透。習得一種語言,也就習得一種知見 (perception),直到習焉不察理所當然。在人類語言體系裡,你我他之類的人稱代名詞,沒法不立基此「身」且環繞此「身」。成為一個說話主體的同時,也等於陷落於身體性的自我想像與人我區辨中。於是「我」感不免以身體為參照,久之認同與共、榮辱與共。而身體的重量何其沉甸。無怪乎對 ACIM 的治心思維曾抗拒心奇大。隨著修持過程的「去習慣化」,總算漸懂得從此「身」移到此「心」,開始真正的學習。

來到 Lesson 162。知道 J 正邀吾步步貼近所謂「我」的認同或內涵:

I am as God created me.
我仍如上主創造的原初

不禁聯想到前一課是以他者為修練主題,觀想光輝聖潔的他者,對映日常生活肉眼所以為看見的意象或形像 (image、ethos)。如今此課沿襲此一精神,並套用在自己身上。顯然,若我仍如上主創造的伊始,則無疑因語言習得和人我互動經驗所累積的自我意象或形像,等於全然無謂無稽。一切歸零。僅存質樸原初的本真。

昨已開始此課。今晨猶豫是否就繼續上路。既而一想,覺得應再定靜些。畢竟主題是「我」自己。何妨放緩腳步。再度聆聽 J 娓娓敘說何以單憑宣示此偈,世間一切幻像泡影即告湮消;何以單憑心中堅守此區區一念,即足以救贖此世。「此偈源自上主,故極其神聖,是上主給予世界的答案。」… J 也預告,此偈將是另一修持階段的重心。

眼光才落到第二段第一句,登時一凜:昨天這短短的一課,不是起碼參了兩次嗎?怎麼搞的,好像沒「看」過一樣?定睛再細讀:

Here is the Word by which the son became
His Father’s happiness, His Love, and His Completeness…
憑此一言,子成為
天父的幸福、愛,與圓滿

媽呀!這真是超乎想像啊!即使已乖乖修練到 Lesson 162 的此際,這種思維仍令人震撼(不敢說振奮。畢竟自感卑微不足似乎已是深植的習性。這種話不啻是奢望不是嗎?)可看來 J 是認真的。話說得一本正經,全無戲言哩。意思是說,「我」配為上主幸福之所繫。「我」堪為其愛,且正為其圓成也。句中用的是過去式 (created, became),所以意思是「本來如是」也……。

此課顯然該與 Lesson 161 並讀。 J 如何巧心預備此課啊。其實這思維一直是 ACIM 的主軸,也一直迴旋反覆重提。不過回顧過去數課 J 的巧心引導,還真是對準我這硬頭殼的臭老九而發。如非已知命之年須學習知命,因而渴望深度體驗,會乖乖就範嗎?如非每日伏案、思辨、批判、質疑,找論述缺口以便自己能插一腳……(唉,自知活脫脫是莊子齊物論中所撻伐的對象啊……)如非這類遊戲愈顯荒誕,會轉向 ACIM 求助?

來到 Lesson 162 面對此偈,已歷經了自 Lesson 151 以來 J 細心規劃出的貼近神祕經驗的步驟。我要基督慧見 (Christ vision),正努力培之養之。J 以Lesson 157 巧心邀吾「證入其臨在」(Into His Presence would I enter now) ,當時用的是 would,可見他知吾尚待努力。不過此後,不論是上主的臨在、他者的光輝聖潔或吾堪為上主幸福、愛、圓成 (happiness、Love、Completeness) 之所繫……隨著這些連貫且一氣呵成的思維一路修持下來,自問似乎已可以(或說愈來愈能)掌握 ACIM 的正面思維了!

也不禁又想起聖經新約中 J 在山上顯聖容的事蹟。據云當時有天音傳來:「這是我的愛子…。」此際何妨視之為與本課遙相呼應的一個預像。一個人人本來即是、也終將企及的境界──為 J 然,為兒然,為吾當亦然。「這是我的愛子…」誰不是造生於此生命大愛?重點是,居然透過一介此「身」,「聖容」得以彰顯,可見當重心由此「身」移向此「心」,連「身」都跟著有其美好神聖的目的!猶記 J 曾如是說(Lesson 157第六段):

Your body will be sanctified today,
its only purpose being now to bring
the vision of what you experience this day to light the world.
你的身體將蒙祝聖,
其唯一目的,如今僅在於引介
你今天所經驗的慧見,以照亮世間。

滿心感謝。自知在修練中,已不再只是學習擺脫立基於身體的小我 (ego) 思維,而是迎向基督慧見的思維。長恨此身非我有?喔,如果不自羈於社會律自然律,如果此「我」不自羈於此身,何恨之有?

( 心情隨筆心靈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ading&aid=3616576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慧見如光
2009/12/28 16:41

 「我」本源自於不安,最害怕的是「無我」,若不自羈與己身,又該何處是,其忐忑可知,〝長恨此身非我有〞。

不安的「我」,想要去〝是〞、要去〝有〞,是生死之戰,就怕什麼都不是、都沒有,其怔忡可知,〝何時忘卻營營〞。

「不再念茲在茲於看似無法不服膺社會律與自然律的此『身』,卻更在乎內心深處雖幽微卻篤定清晰的企願」,〝夜闌風靜縠紋平〞。

「不再只是學習擺脫立基於身體的小我 (ego) 思維」,〝小舟(我)從此逝〞。

「迎向基督慧見的思維」,〝江海寄餘(永)生〞!

 

沉潛老師,「你今天所經驗的慧見,以照亮世間」!

---------------------------------------------------------------------------

「我仍如上主創造的原初」→「我的平安才是真相」(安心法則)

沉潛(rading) 於 2009-12-28 22:06 回覆:

哇…程老師創新導讀東坡此詞。
佩服佩服。

如此導讀,讓這一闕詞在悟境上,更接近其另一闕: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跟許多人一樣,在下年少時就十分喜愛東坡。
隨著年事增長,對他不同階段的作品各有偏愛。
如今因重視悟境甚於意境,因而借其詞引伸,
毫無對他不敬之意。

幸蒙程老師費心。感謝感謝…

> 「我仍如上主創造的原初」→「我的平安才是真相」(安心法則)

的確如此!程老師也以今天所經驗的慧見,照亮世間啊!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滿心感激
2009/12/28 10:04

親愛的教授

我領會到您的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頑劣不明的我有些開竅喔!

沉潛(rading) 於 2009-12-28 21:46 回覆:

喔…如果火花頑劣不明,
那偶一定也有一份啦。
不然怎麼有本事讓火花領會到捏。

嘿嘿。應該這麼說:
是火花願意讓自己「開竅」啦。
跟沉潛哪有關係?
火花太客氣囉。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你是傳道人嗎?
2009/12/25 09:01
你是傳道人嗎?
沉潛(rading) 於 2009-12-25 22:01 回覆:

pearlz 大約是指宗教意義的「傳道人」。
在下並無這類的身分。

不過傳道、授業、解惑,也的確是在下平日努力以赴的工作。


little sophi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今早的課,好難吶 >"<
2009/12/24 09:44

我看了又看!我的感想是:

內在的心意與外在的行為不能調合一致,對心智和情緒都是極大的損耗。我可以想像自己站在一條河上,兩腳分別踩著不同的船。一艘船上是妳的信念,另一艘是妳的言語行為,妳就這樣腳踏兩條船地順流而下。當然只要兩艘船靠得夠近,妳仍安全無虞;然而只要有任何一艘漂得遠些,妳就很難跨坐其上了。兩艘船的距離愈遠,妳要同時穩住兩腳的難度就愈高,而一旦距離遠到超出妳的駕馭能力,妳就只有落水一途。

當行為偏離信念愈遠,想要快活地過日子就愈難,妳內心的緊繃情緒也會愈高漲;繃到極限,妳於是無法靈活悠哉。當這種情況到了一定的限度,妳的身心必然不支,而會出現生理疾病、精神崩潰或情緒失控。

老師啊,sophia總覺得抓不到這堂課的重點。或許老師是在說:「自我重生」?也或許,都不是哩~

^ ^

沉潛(rading) 於 2009-12-24 10:17 回覆:

一時不懂,沒關係啊。
sophia 畢竟還年輕。

不過 sophia 確是冰雪聰明

此處談的,的確與「重生」有關。

其實所謂聖誕節,也只是在預許這種「重生」呀。

沉潛(rading) 於 2009-12-25 08:08 回覆:

昨天答得太匆忙。 sophia 請諒。

實在非常感謝 sophia 如此用心對待此文。沉潛何德何能也。

其實 sophia 談及心意與行為不一所形成的損耗(形諸身心症... psychosomatic illness),甚有見地。不過形諸身體而外顯的,不論是行為或疾病,都只是症候而已。嚴格說來不是身心可相頡頏的二元狀態。簡略地說,心是因,而身是果(這麼說是太簡化一點。不過暫時如此吧)。「長恨此身非我有」,暗藏了「被害妄想」與不願自我負責的推諉習性。該說,癥結在於價值選擇的慣性衝突。沉潛只是老實面對此一習性而已。

雖然沒有假期,昨夜仍維持往年習慣,參與教堂中的聖誕儀典,在人群中放聲高歌「平安夜」等熟悉的曲子,倍感寧貼溫馨。其實是藉此再度提醒自己能有且已有的重生。

再次謝謝 sophia。祝福 sophia常享平安,也常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