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尋找一個向幸福前進的社會制度(二)
2012/07/08 17:43:07瀏覽222|回應0|推薦2

*升學主義,人與人的競爭

 競爭不只是國與國之間的武力與經濟競賽。從小孩子開始,這個世界就充滿競爭了。就以台灣為例,小孩子就是要好好念書,爭取好成績,這樣父母才會有面子。所以呢?補習班到處林立。這種升學主義的教育學習也是競爭活動。一個班級,第一名只有一個,一個學校,全校第一名也只有一個,明星高中和好的國立大學,那都是窄門,只有勝過大量的競爭對手才進得去。換句話說,在台灣文化中,競爭是從小就開始的。

 但,這種競爭真的是有效率的嗎?課程的設計,自然有其基礎與必要之處,但像電視上背歌詞或對生活常識作答的所謂益智遊戲也是不少。背了一堆東西,卻半分也不理解,有用嗎?如果能應付考試的話,就算有用吧?有些知識,真的只有考試才派得上用場,甚至,有些考試的標準答案還是違反常識,或是妨礙自由思考的。那個高中的三民主義課程,就是很好的例子。考試的答案與規則是死的,那是背多分。然而,如果針對裡面的國父思想去進行思索,去揣摩那個大時代環境,這些理論與理想到底是怎樣,對這個社會到底有什麼影響,哈,想得太多的話,考試的成績會很糟糕。因為標準答案是無腦而讓人吐血的,只有徹底無視內容本身的思想,完全的機械化考試導向的學習,才能拿到高分。很可笑吧?其實國家的公職考試,或多或少都有這種成分在裡頭,把最優秀的腦袋全副精力放在這種可笑的教育學習的考試制度上,不知道為國家培育了多少廢柴出來呢。

 但這就是遊戲規則。不好好準備考試,就考不上好學校,畢業後找不到好工作,人生成功的機會少了許多。所以大家多半還是努力念書考試的。目的是成績,目的是勝過更多的人來證明自己很優秀,而不是追求知識本身。在升學考試中有一番功夫的人,常常考上好學校了,還懷念那份考試的感覺。那已經是一種畸形的遊戲了。

 注意囉,考試是一種零和的遊戲。每個人都更加用功努力的話,總排名還是一樣的。最後一名還是最後一名。相反的,大家一起做弊的話,每個人都可以多玩一點,而拿到幾乎一樣的分數。那麼,考試作弊是一種進步嗎?其實,如果課程設計得很好,學習本身的效率很好,學的都是實用的知識的話,認真學習當然是有意義的。但分數就是分數,越營養的分數越是沒有用處。分數和金錢,是同一種的價值觀,那都是絕對的勝敗標準,很簡單。競爭,一旦套上簡單而扭曲的遊戲規則之後,很容易就變成腐敗的溫床。腐敗的官僚是怎樣培養出來的?

 升學主義就是競爭,就是大人的面子,小孩的痛苦遊戲而已嗎?其實呢,每個人都不一樣,都有各自的特質與可能性。沒有兩個人是完全相同的。用商場上所謂的紅海競爭策略來發展教育學習,其實是天分與潛力的嚴重浪費。為什麼讓每個人都朝同一個方向去競爭呢?何不讓每個小孩發揮最適合他特長的那一面,隨著興趣培養專業能力的優勢呢?不需要成為完全的全能,什麼都要懂一些,就是什麼都無法精通吧。如果學習發展是多面向,多元發展的,那每個人都會有相對優勢與劣勢,這樣就有了分工合作的必要性,當然不是考試作弊那種合作啦,以團隊運作的學習課程,其實對實際的工作能力的培養才是真正有用處的。死背的那種知識派不上用場,只能虛張聲勢而已,而勾心鬥角的競爭心態只會成為拖垮團隊整體戰力的老鼠屎!如果不是官本位的文化傳統作祟,現在升學補習這種愚蠢的競爭其實是沒有道理的,效率太差了。就像現在金融市場秩序的那套遊戲規則一樣,效率真的太差了,不是嗎?爭得考試第一名,若因此成為無法獨立思考的腦殘之輩,那可說是很可悲的勝利呀!

 競爭有盲點,過度競爭盲點更大。學歷越高就越好是吧?所以只要學歷提升了,人才的素質與競爭力也就提升了,是吧?關鍵到底是學歷,還是良好的人格與做事能力?當真正重要的素質對於競爭遊戲的勝敗無關緊要的時候,競爭就會往奇怪的方向扭曲,從而製造難以想像的腐敗與浪費。從升學主義來看,我們社會上人與人的競爭,是良性互動彼此提升的競爭,或只是單純無效率的惡性競爭?

*民主政治,利益團體與利益團體的競爭

 說到競爭,不談談政治鬥爭,好像就少了點味道呢。政治上的競爭常常是極其愚蠢的,在民主政治環境當中,特別明顯。民主政治,其本意是確認人的價值,而非專制強權的獨裁統治。而互相競爭機制更是防範獨裁與權力失控的必要手段。因此,民主制度當中,競爭是必要的。然而,競爭的行為,有良性與惡性的分別,在政治上也不例外。極端的惡性競爭,帶來的是絕對的腐敗與無效率,這個規則,即使套在民主政治上也是一樣的。

 民主政治的基礎是政黨。政黨政治。然而,民主本身雖然是一種理想,但是參與民主政治運作的人,大多數只是為了求生存與自身欲望實現的普通人,而非只為理想可以犧牲奉獻的聖人。所以,民主政治的競爭,其本質上是政黨之間互相牽制的競爭,實際一點來說,就是利益團體之間的競爭。

 其實這種競爭在本質上就很讓人捏一把冷汗。只有恰到好處的均勢,才能避免權力過度集中而產生腐敗。但高度競爭的極限均衡,卻常常導致兩極化的政治意識形態,最後造成一個社會的進退不得,徹底陷入被動的處境。

 在冷戰結束,大致上打敗獨裁政權之後,政治兩極化對民主政治效率的腐蝕,成為越來越普遍的國際問題。現在最有效率的政府,其政權多半帶有相當的獨裁專權色彩,如新加坡和中國那樣,而採行民主政治的國家,則多半陷入左右兩派越來越不相容的意識形態之爭,無法妥協,而拖垮政府效能。

 為了選票,選票是一切,這也產生許多的矛盾。弱勢族群往往無法運用一票一值的權力來改善自身的社會地位,要不是成為被剝削的無助被害者,就是變成只會抗爭吵糖吃的暴民。民主政治雖然理念上是以政治與經濟理念分隔的保守派與自由派的兩陣營之爭,但實際上卻是既得利益者與經濟上的失敗者之間的角力鬥爭,兩者之間的競爭在權力的均勢上表現是時好時壞,但對社會穩健發展與進步卻是一劑實實在在的毒藥。對整體最有利,最能把餅做大的,往往是中庸的政策與方向,但是現在最流行的民主政治卻無法提供這樣的結果,中間派,往往只是兩面不是人,而成為被犧牲的一群,也因為這樣,中庸穩健派在政治叢林中無法生存,也導致了民主國家普遍性的政治災難。有哪個典型的民主國家在政治與經濟的整體表現上,足以稱得上典範,且一路踏在成長與繁榮的道路上?

 這是民主政治的政黨競爭的自然結果。兩極競爭會導致更高度的兩極競爭,而競爭的終極狀態之下,政治的初衷,對人性的理念與堅持,都臣服在利益與取勝的執念之下,最終成了毫無理想的腐敗。這已經不是啟蒙時代追求的那種理想的民主了,只是單純的權力遊戲而已。那,當代的民主政治的終點是腐敗?如果不能處理好競爭模式的運作,讓社會資源用在對的地方,民主也可以製造災難。

*弱肉強食,職場人際與企業逐鹿的競爭

 在達爾文提出物種原始的理論之前,其實社會上早就存在著所謂的潛規則,這在中國開始衰落的明清兩代,更是表現到一個極致。人,就是努力的往上爬,爭一個出人頭地。這應該是社會與文明進步的動力吧?當然是。但弱肉強食的絕對叢林競爭,卻從沒有製造出整體的進步社會出來過,叢林的效率越是極致,整體的力量就越是衰弱。明清兩代中國國力的衰頹,其實和內部鬥爭技巧的極致化有很大關聯,出神入化的鬥爭心計的互相角力之下,一個諾大的國家,除了內鬥之外也無力再做除了維生之外的任何事。

 這當然不是歷史而已。內鬥,這檔戲到處都看得見。職場便是個好例子。一般來說,除非一群人有相同的理念與遠大的目標,一般的職場生態就是一個小型的叢林。做事的能力,為組織創造的價值多寡並非決定一個人在這個叢林的生存地位,抱對大腿,可能才是最關鍵的活動。一將功成萬骨枯,踩著同伴的屍體往前進,這類厚黑學的書其實一直賣得很好,也是部分一般老百姓不見光的家傳祖訓。所以呢?要往上爬,除了對組織來說有很大價值的創造性的功勞之外,卡住競爭者的路也同樣重要,不然,功勞也是很容易被整個端走的。辦公室政治,勾心鬥角,其實都只是情節輕重而已,全無心計與利害的無私付出,也不符合正常的人性。所以,在職場上,常常出現某些臭味相投的人互相結盟,或許可以稱作結黨營私吧,好比同為某個學校畢業的就會自成一個小團體這樣,互相支援以擴張小團體的勢力。辦公室政治越活躍的組織,基本上越是效能低落而缺乏競爭力,也越沒有改革與提升的能力。這大家都清楚。只是程度強弱的分別而已。

 好的管理可以抑制這種無益的內鬥,讓每個人的能力反應到對組織目標有利的領域去發揮,緩和這種毀滅性的內鬥。當然競爭還是存在,人人不服輸的原動力還是必須好好運用,只是,透過共同目標,可以把內鬥轉為良性的效率競賽,讓職場成為充滿挑戰的競技場,而不是血淋淋的無奈叢林。這是管理的重要性之所在,這也是領導能力的精華。而多數的組織其實都是管理不善的,少數能營造出讓成員發揮較多能力,而較少內鬥的企業,便足以成為明星典範了。

 把這個道理推廣來看也是一樣的。不同的產業,其競爭的程度也不一樣。有些新興產業競爭激烈,雖然具備絕對的未來性,但是投資的報酬率卻非常悽慘。過度的競爭足以消滅任何利潤,少數的贏家總是伴隨著大量的輸家。但是就一個產業本身來看,有時候,到競爭的最後,沒有任何贏家,所有的參與者,全部都是輸家,而且還是卡在進退不得的處境的被動的地位上,最慘的那一種。有針對一個企業組織的良好管理,但好像沒有針對一個特定產業的,已知可行且運作良好管理方式存在。這同樣是競爭的侷限性產生的限制。

 當然效率這回事,從不同的角度與高度來看是不一樣的,但,對身在局內的人來說,路常常只有一條,而且,不斷加入的新競爭者會導致生存越來越困難。更重要的是,競爭者的加入,未必是理性的決定,也未必是有效率的良性競爭。當贏成為唯一的目標時,不能帶來勝利的,就沒有意義了。而那些沒有意義的事物,如果是自身之所以存在的根本理由的話,那這場競爭本身就會是一場悲劇了。個人的悲劇,企業組織的悲劇,產業的悲劇,社會的悲劇,最後到人類的悲劇,道理好像都是差不多的。所以可以說,競爭只有兩種,一種是向上提升,充滿生氣的競爭,另一種是見血甚至見骨的殘酷生存淘汰,充滿毀滅的氣息。目前最活躍的產業,金融市場的競賽,其氣氛,好像是後者,不是嗎?

*世界霸權的角逐,互相毀滅的競爭

 冷戰結束很久了。美國是世界獨強。所以世界領袖地位的爭奪已經永遠的結束了?

 從來沒有。

 不時就會出現一些聲音,什麼中國正在崛起,俄羅斯捲土重來,或是印度與巴西等大國設法成為區域強權之類的。而整合完成的歐盟,不單在土地與人才上都不在美國之下,市場也更大,整體經際實力也更深厚。其實這個國際競爭是永遠不會休止的,這是人性吧。一旦自己有機會成為拳頭最大的世界領袖,那,從這個地位是可以得到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好處,經濟的主控與支配權,甚至還可以暴力掠奪別人的成果。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濫用權力的代價是大於好處的,但是人都是短視的,都是爭一時意氣的。古代爭奪王位的行動造成血流成河,現代的世界潮流是民主政治,赤裸的權力鬥爭檯面上是看不太到了,但是這種競爭是不會真正止歇的。

 想要成為強國,想要高人一等,這是人性。有像南韓那樣鬥爭心態高昂的民族,為了民族的榮耀,可以犧牲一些生活的舒適享受。這種國家的榮耀,還真的是很有市場價值,特別是在自信心不夠的社會裡面,能代表同胞在世界舞台露個臉的,其市場價值往往會遠超過其實際的成就,而被過度的放大。同樣的成就,如果是美國人,或許只是個卓越的運動員,但在自卑的社會裡,相同成就可以成為民族英雄,得到大量的鎂光燈。

 同樣的道理,暴力永遠是最直接的力量展現。和平是很好,但如果自己佔盡了一切優勢,又可以打著正義的旗幟去用暴力征服他人,然後再自封為英雄,當成自己可以向人炫耀的成就,好像更是有誘惑性?把征服他人改成征服其他物種,把戰爭換成打獵,這樣來看,其實道理就很清楚了。如果有對手弱得和不會思考的動物一般,人的暴力天性會怎樣回應?看看許多暴力電玩的設計,有殺僵屍的,也有殺戰場上的敵軍的,也有愛怎麼殺就怎麼殺的俠盜獵車手之類的遊戲,暴力的文化並沒有因為和平而變得淡薄。有時候從大眾論壇上尖峰相對的言論,也能感受到相當的攻擊性,只是手法不同而已,征服他人獲得成就感的本質是一樣的。

 但這種互相征服的遊戲,現在這個年代,是越來越危險了。科技進步,知識進步,對於維持世界的和平穩定反而是不利的。能相互保證毀滅的科技越來越發達,戰術的應用也越來越靈活,以大欺小,以強欺弱,未必然真的只是傳統上勝者為王的弱肉強食。弱者有各種自保與反制的手段可以應用,而達到接近相互保證毀滅程度的手段也越來越容易實踐了。

 有和對手同歸於盡決心的敵人是很可怕的。照理來說,這樣的發展趨勢,應該會促成更穩定的和平與國際公義吧?很可惜,有些強者看不到自身的弱點,而過度驕傲,隨意以無禮的態度去屈辱處境居於弱勢者。於是製造了一些不怕死的敵人,把市場變成戰場,結果當然就是軍火商得利,而某個國家的赤字變得更驚人,包袱更沉重。人和人之間的爭鬥,有時候仇恨到了甘願同歸於盡的時候,真的同歸於盡,雖然很少發生,但卻是確確實實有發生過的。美國以前有冷戰的意識形態名號可以打,現在所向無敵,卻仍然向回教世界採用暴力手段折其腰桿,這自然是在玩火。

 以德服人,能帶來許多好處,但是對俗人而言,卻得不到那份征服,那份競爭中取勝的快感,而以力服人,即使代價遠高於所得,那個自我感覺良好的優越感,還是讓許多人前仆後繼的去追求。只能說人類的文明還是很幼稚的。

*想要贏的感覺,但贏得的是什麼?贏家的詛咒

 其實競爭就是為了贏。優勝劣敗,叢林法則,可以挑選適應環境的勝者,物競天擇,讓物種更容易延續下去。這是自然的法則。不過,這也是屬於動物的法則,對於能思考與創造規則,改變規則的人來說,光是野蠻的生存鬥爭,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如果人就像畜牲一樣的互相吞食,不可能有文化的發展與科技的突破,人類也只是一種動物而已,受自然擺布,就是禽獸罷了。現在的科技或許仍有許多不足之處,但大致上已經征服了大自然,可以讓所有人類豐衣足食,過著比一個世紀以前的貴族更好的物質生活。這已經是相當了不起的成就了。

 但是這份成就是依靠著獸性的叢林鬥爭本能所激發,還是那有點違反自然,由人類所創造出來的人性的分工合作與文明秩序所催生的?這個答案其實是很清楚的。但是人類多半還殘留太多的獸性鬥爭本能,這些本能在一定的程度上雖仍是必須的,但在追求文明的更進一步發展,卻是需要加以抑制的。如果人只是追逐著本能的鬥爭,只想贏而已,而不思考人之所以為人,與生命的價值何在,那在科技與文明的發展上,是會毫無競爭力。競爭到了極致就是沒有合作,每個人的所有力量與可能性都用在和其他人的競爭比較上頭,人就喪失了改變與突破的可能性了。這個可能性才是人之所以和動物不同,能夠主宰世界的最大武器。

 所以太想贏了,為了獲勝的一時感覺而不計代價,往往終結於失敗。參與競標活動,得標者往往出了太高的價格,這是所謂贏家的詛咒。不覺得,節制這個美德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遠,放縱與放手追求勝利的價值觀似乎正在給這世界洗腦?這是盛極則衰的根本原因,贏家,總是會受到詛咒的,以前是這樣,現在也不例外,未來,只怕也還是如此。

待續...(廢話好像太多了,寫完不知道要編到那號去了= =)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ndin&aid=6609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