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商業模式全史讀書心得
2019/12/08 09:51:55瀏覽1924|回應0|推薦1

和之前的經營戰略全史同作者,同樣是漫畫版的,分創世紀篇和新世紀篇兩本,傻蛋就只寫一篇心得了。

怎麼說呢,經營戰略全史的對象,是對經營管理有興趣的人吧,覺得花大錢請有名的專業經理人就能改善管理水平,把經營管理單純只當技術問題,雖然是種糟糕的態度,但如果夠尊重專業與足夠自制不玩弄權術政治,對想自己當老闆的人來說,經營管理還是可能被專業分工出去的。

但如果想當老闆自己創業,思考商業模式是躲不過的坎,這是在商業社會下的一種必須的常識,是每個現代人都有必要了解的。

不知道商業的基本運作規則,缺乏常識與思考,會導致什麼後果?

經營事業,賺錢還是賠錢都搞不清楚,決策是好是壞,也只能全靠感覺,為什麼競爭力被對手狂電,只能歸因於對方得神明保佑那樣較多吧!

只能像個迷信無知的原始人一樣,用自以為是的理性做些細節的控制,簡單來說呢,就是成為權力與責任越大,對組織的負面影響力就越大的那種蠹蟲吧。

 

哈,開頭第一段就一堆長句子,不是什麼好兆頭啊!

好啦,先當作是勸退有閱讀障礙的人吧,如果沒有這點耐心,那需要用力思考的議題,大概也會睡死過去吧。

 

重新開始一遍喔。

 

這兩本漫畫版商業模式全史,算是可以輕鬆閱讀的商業常識書了。

涵蓋了金融領域的信用創新,以及上個世紀以來的商業創新的軌跡。

而商業模式這個專有名詞並非有長遠歷史,精確定義的詞,只是現在流行使用。

這真的是關於商業模式的歷史啊,那商業模式要怎麼理解?

騙投資人與的必殺技?

傻蛋的看法比較歷史一點,為什麼某一種特別的運作的方式可以生存下來?

為什麼其他傳統作法會被新的運作方式給淘汰?

實際上,那是一個時空背景的環境所決定的。

就如亞馬遜也成為商業模式裡面的成功案例,那是不是模仿亞馬遜的策略,百分之百還原,就能得到類似程度的成功?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該學習與思考的是,為什麼亞馬遜的模式行得通,與該模式行得通的環境為何。

簡單說,把現代流程的商業模式,全部搬到原始人的社會,沒有工具,更沒有網路科技,這些模式基本上都沒有任何意義吧?

不要把商業模式當成可以模仿照抄的密技唷!

而是要細細反思,那個時代的環境是怎樣,這個特別的模式是怎麼在那個環境下產生力量的。

為什麼那個模式能夠產生力量,這和對時空背景的環境有關係。

可以說,讀這本書,一方面是更了解我們所生存的商業社會的運作機制,另一方面,則是可以在思考中分析判斷的能力。

即使是個孩子,也能很暢快的把這兩本漫畫快速看完。

但是看完之後得到什麼收穫,則要看停下來思考的時候,思考了什麼決定。

不然就只是談資而已。

 

喔,傻蛋不打算摘要各個主題,因為漫畫比文字要有效率得多,有興趣的人可以設法借來讀讀吧。

傻蛋就分享傻蛋對這本書的思考。

 

能夠生存與勝出的模式,才會被注意到。

模式能不能分類一下,找出不同模式裡共同發力的原因呢?

這些商業模式是勝出者的結果表相,能不能找出根本的帶來競爭力的原理呢?

如果可以,那,是不是能靈活組合這些原理規則,應對當前環境,組合出創新的商業模式來?

傻蛋覺得這才是了解商業模式歷史的積極意義喔!

 

減少不必要的浪費這個原則和很多商業模式的案例有關。

零庫存是創新,根本在於減少浪費。

供應鏈的創新,垂直水平整合的組織架構,甚至精實生產模式的競爭力,也和這個核心有關係,就是減少摩擦成本。

而規模與網路效應是另一個力量來源吧。

零售的商業模式變化可以看得到這個力量的展現。

傳統零售通路如何被連鎖與大型百貨超市打敗,是規模效應帶來的成本優勢。

網路科技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進而能支撐更大的規模,所以電子商務把傳統的零售又再一次的壓在地上磨擦。

不過根本的力量還是規模與成本,這一點,沒變。

 

靈活是另一組的力量來源吧。

尋找長尾的價值,差異化的小眾市場定位突圍,都是發揮這個精神吧。

開放式的創新與公開技術規格製造的產業鏈,也是,更加靈活。

靈活和效率與成本當然也有關係啦。

垂直整合有規模優勢。

開放標準,讓利給所有廠商,形成的另一種規模,則可以淘汰個別封閉垂直整合的規模優勢。

可以說靈活帶來力量。

 

而金融創新,如匯兌模式,信用卡網路的建立,可以視為規模成本與靈活力量的綜合體吧。

以量制價,拋棄式的設計,同樣也是靠靈活製造規模優勢吧?

 

好啦,沒看過漫畫的,讀這些文字會比較累。

做最後的總結吧。

 

傻蛋的整理是,集中力量與靈活機巧,還有避免浪費與追求附加價值,可以用兩組有點對立的角度為軸線,來對商業模式創新做分類喔!

每個人有各自的人格特質,有的人只看得到刪減成本的那一邊,看不到另一邊提高附加價值的思路,有的人傾向於隨機變化卻難以領會專注集中帶來的力量。

如果把這些商業模式的故事,喔,或者是對現在的商業時事,都習慣性的做歸納分類,那麼,在四個象限內,應該都能累積各種範例吧。

需要創意的時候,根據需求的性質,以及對市場的了解,去對應象限找類似的參照對象,靈感或許會更容易浮出來?

當然,這是框架,同樣也是限制,像免費增值模式,就不容易被歸類下去了。

但免費增值模式是如何產生力量的,還是可以拆解與理解吧?

這不就得了?

 

這個商業模式全史,可以當作一張考試券,對裡面的模式,知道的比例,與已深入思考理解過的比例,可以做為一個人現代商業化程度的成績單。

像傻蛋這種不看八卦新聞,會看經營管理與商業書籍的人,還是會在裡面找到漏網之漁,有那種喔原來還有這回事的感覺,成績不好不打緊,可怕的是,不知道這件事重要性,活在一個不需要理解世界運作規則,只要自我感覺良好的神奇時空,那才可怕喔!

商業模式的歷史,讀起來是輕鬆有趣的。

這不禁讓人聯想,如果來個政治模式全史,會是怎樣的風格?

恐怕蠻暗黑的哩,在這個全球政治智障化的年代呀!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ndin&aid=131195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