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當行為的讀書心得
2018/06/19 01:26:45瀏覽1991|回應0|推薦3

這本書算是描寫了行為經濟學這個經濟學的分枝,從被當作離經叛道無之荒唐,到漸漸被接受與成為主流的一段歷史吧。

這本書介紹了行為經濟學的一些課題,和主流經濟學的撕逼,以及這個學門近年的應用發展。

內容充實,文筆幽默。

不過讀起來還是有點硬,不太適合碎片時間閱讀,以前對這領域沒有興趣與閱讀習慣的人,要做好花較多時間閱讀的心理準備,用速讀與摘要式快速閱讀法,會浪費時間的。

 

一切始於主流經濟學的問題。

看不見的手,理性自私的經濟人,以及以個假設為前提發展出來的經濟學。

其實就是用聰明的數學公式,套上這些推論搞出的許多漂亮論文,讓經濟學一度由社會科學,感覺變得更加接近物理學這樣的科學了。

但是,雖然公式很聰明,但是拿來作預測,卻不準。

而根本問題在於,假設人都是理性的,有自制力,與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經濟人。

但多數人類明明就不是啊!

作者從心理學與經濟學的跨界結合,然後探討許多主流經濟學沒辦法解釋的異例,發展出更為客觀看待人性的行為經濟學。

初期,是離經叛道,不被看好,純粹靠研究的興趣,步上所謂的歧途吧。

越研究,越覺得主流經濟學的假設可能有問題。

應該更理性客觀的看待人性當中沒有效率,或者說不理性的一面。

然後就是受到主流經濟學的嚴厲攻擊,連番的舌戰。

到了後來,主流經濟學問題愈形明顯,與心理學結合的行為經濟學受到更大的重視。

影響力也變大了,一些政府開始拋棄過去的主流經濟學,轉向行為經濟學來取得施政的建議囉。

到此為止,可喜可賀,這是整本書大致的流程吧。

 

有意思的內容和案例,傻蛋就不作詳細書摘,那太耗時了。

就針對傻蛋有興趣,與有聯想到的部分記錄一些自己閱讀思考的重點吧。

 

數字與線性思考不可能對。

數字是很理性客觀的。

但人類不擅長用數字思考。

另一方面,數字的意義,在於可交換與相等。

十等於五加五。

但現實的情況,有時候可以量化的事物,加起來未必等於沒加起來的個別意義。

首先是邊際效用不同。

同樣是錢,一百個一萬和一個一百萬,數字上是相同的,但意義上不一定一樣。

已經有ㄧ百萬的人,增加一萬元的效用,和身上沒有半毛錢的人,是不同的。

公式之所以成立,就是因為數字是相等的。

相等的數字如果在不同情境下意義不同,公式就很難有效作預測了。

書中主要的例子是人們痛恨損失,勝於得到,大約是兩倍。

理性經濟人不應該出現這種判斷才對,一就是一,十就是十個一,然後應該盡可能的套利以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人人理性自利形成的均衡,就是經濟人所謂的效率市場。

這套理論搞出貨幣政策的右派經濟學,也搞出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搞出貝它值的股價評價模型。

這些個鬼東西傻蛋廿年前唸大學的時候還選修過。

當時可是最熱門搶手的財務管理課程呢。

公式與理論很漂亮,但是真的能夠相信公式與數字作投資嗎?

傻蛋當時是很懷疑。

均衡的市場,理性的投資人,沒那麼簡單。

而當時用交易成本來為預測失準作補丁,倒不失為一個解釋的方式。

但,考慮務實詳盡的交易成本的話,那些公式又等於沒有用就是了。

反過頭來看,如果承認人本身就不夠理性,問題反而會變簡單一些。

 

如果想要快速掌握這本書想介紹的實用知識,建議直接由影響力這本書入手。

那本書不夠科學,不夠學術,但直接多了,讀起來也爽。

重要的是,行為經濟學好不容易驗證的命題,其實早就被當作常識在推廣。

早些年曾流行一陣子的蘋果橘子經濟學也是如此。

目前不紅的原因主要是對全球暖化的政治不正確觀點,而遭打入冷宮。

於是行為經濟學取而代之。

針對美式足球球員選秀的性價比分析的那章,其實很有怪胎經濟學的feel

其實呢,這些都是一回事,客觀,正視異例,注重觀察與實證。

這本書與整個行為經濟學並不是介紹什麼利害的公式與理論。

重點在於觀察與實證的精神罷了。

 

對啦,讀這本書會想到的就是這樣複雜繁瑣的思考。

所以會比較累一點。

讀傻蛋的心得會更累喔。

 

繼續往下。

傻蛋讀到一半的感想是,簡單與複雜的界線真的很模糊。

漂亮的理論公式很簡單,喔,甚至可以說很美。

但這種簡單需要以各種簡化的前提為基礎。

換句話說,只能在近乎實驗室的環境下才能精準運作。

這讓傻蛋想到的是,軟體設計的概念。

概念越是高階,貼近使用者觀點,越是通用的需求概念,內在實作就會越複雜。

一個很容易被接受的常識,真的要化作程式規則時,需要處理大量的條件判斷。

為了讓那個具體的概念真的照著大家常識的概念運作,就必須徹底搞清楚常識的定義。

而實作的細節要圍繞著讓概念具體,就需要更多細節的處理。

喔,結果就是,系統的主架構主邏輯很容易懂,模組結構也很清晰,但是系統模組內的實作細節很複雜。

而反過來的作法則是,由系統設計主導,設計出看起來精簡符合理論的數據結構與系統架構,並讓程式盡可能精簡與,嗯,藝術吧。

用很少的程式達成大致同樣需求規格的目的。

就像認為貨幣政策只要控制利率就能調控整體經濟,很簡單很好操作哪樣。

感覺好像很厲害?

是很厲害。

但有副作用。

程式簡單了,概念就變複雜了。

因為要讓程式架構看起來簡單與符合技術潮流,於是創造了需求。

所以呢?

往往不會由使用者的觀點來作系統分析,把工程師的需要看得比使用者的目的更重要。

每個工程師又有自己的偏好與習慣唷。

所以,這會由另一個方向來創造複雜度。

系統面,可能是套用流行技術框架,然後作快速開發。

但,用技術領導分析設計,很容易就是,系統架構很簡單美觀,但不是那麼貼合使用者的需要。

但系統卻是要給使用者使用的。

所以還是得要打補丁,添功能,至少也要滿足最基本的使用需要。

於是,這樣還是會創造出複雜度。

好像看得懂程式架構,但需求概念卻很模糊混淆難以掌握。

系統概念簡單,程式實作細節複雜,與程式實作細節簡單,系統概念複雜,是很有意思的兩個極端。

在需求不複雜,複雜度成長空間有限的中小型系統分析設計時,採用技術框架,技術引導設計,可能較有成本優勢。

但反過來,牽涉流程與角色較為複雜的系統,與成長性需求較高的系統,概念的完整性對維護發展成本來說,則是至關緊要。

套用客觀實證的態度的話,就是我們應該追求整理複雜度成本的最小化吧?

理性的軟體工程師,都應該知道複雜度是軟體工程最核心的命題吧?

所以那種個人化的設計風格,個人任性表達自我的設計需求,應該要捨棄掉。

凡是會無謂的增加整體複雜的的設計都要捨棄。

帶來的複雜度無法滿足成本效益的需求,甚至都要捨棄。

理性的系統設計師,這個議題和理性的經濟人很像呢。

多數人真的不是理性的。

沒特別練過的人,刻意去改變自己本能行為的軟體工程師,通常都很容易的,本能傾向的把系統設計得更複雜難懂。

把設計工作當成是展現自己的聰明才智的行為,而不是為團隊與客戶創造可靠長遠價值的行為。

一方面來說,程式寫得爛,別人沒辦法接手,所以提高了不可替代性,也可以算是一種理性自利。

另一方面來說,寫出來的程式難以被維護與交接,所以價值很低,也能說是一種愚蠢與無效率。

就傻蛋的觀察,多數工程師文化的主流,好像是後面那種呢,瀑布汗。

 

再來看心理學與投資學的碰撞吧。

這本書的作者似乎是因為投資績效良好而取得影響力。

這本書對投資學也有頗深的著墨。

隨機漫步理論,認為市場是均衡的有效率的,套利空間會很快消滅回歸正常。

所以價值投資理論上是沒有用的。

投資學的另一個流行觀點則是,資產配置重於單一投資標的選擇。

市場是均衡的,要分散風險,管理風險。

理論是很漂亮。

但實用性?

對一般投資人來說,這套理論完全無用。

像巴菲特那樣的投資之神,其關鍵成功要素也是在,不投資自己不懂的企業。

要分散風險作投資組合,那要作多少研究?

根本不可行。

而投資共同基金呢?

主動型基金的風險很高,管理費高,那些個資本定價模型,風險管理方法,太複雜,而且幾乎沒有什麼用。

反倒是被動型的指數型基金或簡單的價值投資法,較容易打敗大盤。

就經濟學與投資學的理論,這應該是不可能的。

但實際上,投資領域則是更為複雜。

依照理論積極作套利交易的,很多都死得很慘。

因為市場訊息本身就不健全,內線消息也無法真正杜絕。

資訊不可能充分對稱。

而且,投資領域本來就是殘酷的撕殺,裡面難道沒有陰謀算計與惡意炒作?

傻蛋覺得作者描述的金融投資還是太天真太純潔了。

市場有看不見的手嗎?

有吧。

只是這手的行為模式不是那麼好猜的。

利害之所在,裡頭套路很深,一般散戶很難賺到錢,是正常的。

被動投資法,與價值投資法,無視各種誘餌,作簡單的操作,固然無法每每低買高賣,但至少相對不容易上當吧?

 

冗長的讀書心得感想的最後一個命題是應用。

我們學習思考的目的是為了應用,不是為了裝逼而已。

這個行為經濟學其實也沒有什麼強大的魔法公式可以套,重點也就是客觀與實證。

但,要先有目的。

要先有,我們到底希望達成什麼成果,怎樣才算是好的判斷。

即使這種作法,會揹上家長式監督管理的惡名。

實際上,很多公共政策,或是商業決策,常常都是事與願為的結局。

明明希望達成的目的是那樣,設計出來的方案,最後卻是反效果。

不要為錯誤與失敗找藉口喔。

要發揮客觀實證的態度,認真仔細的觀察,到底是哪裡不對勁。

正常人努力推卸責任都來不及了,哪有心思去認真思考真正的問題在哪?

正常人更關注於找到有利於自己的理由,而對事情到底是怎麼運作沒多少興趣。

只要結果,結論是對自己有利就好了,事實是什麼,就不重要囉!

哈,只要我們總是順從我們的這種本性,我們就會常常收到事與願違的結果吧。

更常見的是,想要什麼都沒有想得很清楚,朦朦朧朧的,用直覺的幾個沒有深入的想法作出發點,就當作是思考分析的框架了。

就那樣做決策。

想的都是自己。

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分析,自己的設計,最後是自己的利益或面子。

耶?目的應該不是自己做爽的吧?

目的應該是希望發揮影響力,改善現況吧?

不管從心理學,還是從經濟學,還是從卡內基人生哲學學到啥,都是要實際應用,才會有意義。

關注別人的需要,客觀理性的作實證,作所謂的A/B Test以了解不同策略的影響為何,我們才能學到那些讓我們覺得對的事得以實現的智慧。

理性務實是很重要的。

好比說,目前的人類就不是充分理性,也不是絕對自私自利的,還會重視公平的。

我們不該用錯誤的假設來作推裡與決策。

假設未來的市場參與者更多是程式甚至人工智慧呢?

同樣的假設就未必正確。

如果AI決策的方程式就是理性自利,喔喔,那些象牙塔裡的主流經濟學家的理論搞不好會逆襲也很難說哩!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ndin&aid=112596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