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Excerpt:喬許‧柯亨的《不工作:為什麼我們該停手》
2021/01/18 05:29:29瀏覽451|回應0|推薦11
Excerpt:喬許柯亨的《不工作:為什麼我們該停手》

Let me say to you now that to do nothing at all is the most difficult thing in the world, the most difficult and the most intellectual.
—Oscar Wilde, The Critic as Artist


以一個上班族來看這個書名,可能就只是一場白日夢。
但如果有一天我們飛來橫財 (也未必不是橫禍),又或者我們可以排除經濟問題 (假裝中了樂透) 來談論工作的本質、工作的意義、工作的目的……(希望這不算是痴人說夢啊!)


我先試著摘要作者在〈導論〉以及〈結論〉的片段讓大家思考一番:


「我們通常會羞於承認不想工作的這份衝動,或只視為一層偽裝。我們得要因為成就了某些具體、客觀的有用目標才算真正活著,隨手塗鴉或亂哼亂唱不能算數。但要是我們這想法錯了呢?我要論證的,就是主張『不工作』對於我們如何理解自我,至少和『工作』本身同樣重要。」

「我在這本書裡一再提到藝術和藝術家,是因為他們鮮活地展現出我們認為毫無目標的各種不同方式。但是我希望自己也證明了這種事並不是藝術所獨佔,而是可以在漫步中、在窗前、在對話中,甚至在緘默時都能體驗得到。這份毫無目標呼應了藏在我們內心深處,未曾體認過的『不工作』的需求。
認知到這份需求,我們就能在現今輕易落入過度工作的生活循環中瞥見出路,躍入一個我們未曾認識的人生與世界。而一旦我們能明白我們得停止,也許很快就會發現我們要的其實就是停下來。」

作者在本書用慣性性格區分四種類型的人:過勞的人、懶散的人、做白日夢的人、遊手好閒的人;並進一步以四位藝術家或作家為例,包含:安迪‧沃荷 (Andy Warhol)、奧森‧威爾斯 (Orson Welles)、艾蜜莉‧狄金生 (Emily Dickinson)、大衛‧佛斯特‧華萊士 (David Foster Wallace),依其生平事蹟提出蠻有趣的討論。

第四章〈遊手好閒的人〉應該是我個人比較感興趣的部分,幾個段落都跟王爾德相關,甚至包含他的那一篇名作〈社會主義下的人心〉(The Soul of Man Under Socialism)
然而在進行摘要的同時,我猜想我已經跟「遊手好閒」無緣,甚至明天醒來,我又得繼續「工作」啊!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7236
不工作:為什麼我們該停手
Not Working: Why We Have to Stop
作者:喬許.柯亨
原文作者:Josh Cohen
譯者:邱振訓
出版社:立緒
出版日期:2020/01/21
語言:繁體中文

「什麼都不做才是世上最難的事。」——奧斯卡.王爾德

我們活在一個比任何時代都厭惡發呆偷懶的文化中。工作、聯繫、資訊的持續湧流是這文化的常規,永無休止的忙碌讓我們根本沒有安靜的一刻。「什麼都不做」這種技巧正在逐漸消失,怪不得會有那麼多過勞的人。

精神分析師喬許.柯亨在這本《不工作》中,探討了不活動何以既是慵懶冷漠的源頭,卻也是自由創意的根據。

他分析了「不活動」所展現出的四種面貌:過勞的人、懶散的人、做白日夢的人、遊手好閒的人;他也同時列舉了分別代表這些生活形態的文藝人士:安迪.沃荷、奧森.威爾斯、艾蜜莉.狄金生、大衛.佛斯特.華萊士。他主張我們必須從永無止盡的積極活動中解脫出來,才能擁有美好人生。這本書裡有他自己的親身經歷,也有他在諮商室中的個案故事,他深入直探我們在面對當代生活的無盡要求時的那份冷漠核心;柯亨問我們:我們能怎麼活出不一樣的人生?怎麼活得更充實自在?

作者簡介
喬許.柯亨 Josh Cohen

執業精神分析師,倫敦大學金匠學院(Goldsmith)現代文學理論教授。著有《私生活:我們為何還在黑暗中?》(The Private Life: Why We Remain in the Dark?)、《死亡是生命的目的:弗洛伊德導讀》(How To Read Freud)以及其他關於精神分析、文化理論與現代文學的書刊論文。


Excerpt
〈遊手好閒的人〉(Slacker)

「遊手好閒」這個詞一開始是拿來貶損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逃避兵役的人。後來漸漸演變成包括了各種對生活與工作冷淡漠然的形式在內的用語。遊手好閒的人看起來可能很像是個典型的反對派。專長就是做出各種形式的拒絕——工作、活動、情緒波動、選擇、信念統統都被他那個蠻不在乎的黑洞吞噬進去。那這種懶散消沉的象徵怎麼會讓人覺得那麼積極正面?
看《都市浪子》這部電影打開了我看待自己人生的另一種方式,原來我的人生不用靠外在的目標與成就來評價衡量。這讓我們得以一窺羅蘭巴特所謂的「自修韻律」(idiorrhythmy),「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節奏過活」。以這種方式過生活,就意味著拒絕用工作與休閒的非人性化力量來安排自己的時間和空間,讓你照自己獨特的衝動、嗜好和慾望來調節你的步調與風格。但是這同時又是一種社會理想,讓我們每個人個別的生活節奏能夠同時並存而不相干涉。
如果我們所謂的烏托邦是指在一個社會裡,所有的工作都彼此和諧地共同促成同樣的道德、社會、經濟理想,那電影《都市浪子》裡的景象就不是烏托邦。可是這部片卻讓我們明白這種同時既分離又共同,在物質與心靈層面都不必遵守某種單一至上的節奏或習俗的生活看起來會是什麼模樣。這激勵了我尋找自己的自修韻律,讓我發現找出這個節奏才是我真正需要的東西。

……
無用、無能、一無是處——我們拿來詆毀遊手好閒者的這些說詞用語,其實正顯示出他們勾起了我們心裡的恐懼。他們「純粹無序的主體性」一出現,不管是浪漫主義式的幻想、波希米亞式的狂醉、嬉皮式的嗨翻,或是龐克式的虛無,那種肆無忌憚的敷衍取巧、不負責任和拖杳延宕馬上就會到處肆虐。我們這執迷於生產製造的文化一直努力要我們相信自己是積極、有目標的人,所以一旦看到與此信念相反的證據就總想要抹消毀滅——叫遊手好閒的人穿上制服、找份工作,別領救濟津貼,當個有用的人。就算他們的無用可能不足為害,但是我們還是會厭惡、害怕這種人,因為他們顯示出了我們自己無用的那一面,喚醒了我們心裡「今天 (或明天) 就別去工作了」的衝動。


……
無政府主義者和社會主義者花了兩個多世紀,試圖找出可以終止勞動這種霸政的工作形式;這些人包括了啟發十九世紀社會主義實驗的烏托邦社會主義者夏爾‧傅立葉 (Charles Fourier)、馬克思的女婿,也是身兼〈懶散的權利〉(The Right To Be Lazy) 這篇驚世文章作者的保羅‧拉法格 (Paul Lafargue)、俄羅斯無政府主義理論家米哈伊爾‧巴枯寧 (Mikhail Bakunin) 和彼得‧克魯泡特金 (Peter Kropotkin)、英國美術工藝運動的領袖與推手威廉‧莫里斯 (William Morris)
王爾德讀了克魯泡特金的文章後,在一八九六年寫下了著名的〈社會主義下的人心〉(The Soul of Man Under Socialism),將這些人的想法與衝勁去蕪存菁地彙整起來。他這篇文章催促我們回頭檢驗自己究竟把什麼當作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我們往往不假思索地認為自己對人生最在意的應該是什麼對我們來說最有用,而美只不過是錦上添花之舉或是怠惰放縱的象徵。畢竟有用處的東西能夠滿足我們最深刻的需求,而美的事物只是在迎合我們的慾望與妄想而已。
王爾德要我們想像一個我們自己和社會都只將美看得最重的世界。而那些消磨心神的「有用」勞動則全都外包給公有機器去承擔;在這樣一個世界裡,美是在於一個人或一個東西「是其所是」,能展現出其獨特的個性來。在社會主義下,人的個性「不會永遠與他人的摻雜在一起,也不會要別人同自己一樣。他之所以會愛他們,就是因為他們永遠彼此不同。」
……

王爾德的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美感社會,這就表示在他看來,只有藝術才能夠表現個人不受侷限的獨特性。在我們這新自由主義社會裡,藝術早就成了買賣個人獨特性的方式之一,就像其他的商品一樣。王爾德期待的世界是讓愈來愈多遊手好閒的人能夠自在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在我們這世界裡。原本會遊手好閒的那些人就只能被迫聽從就業中心的話去乖乖工作了。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155437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