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解」字的音讀 (十五)
2019/09/04 16:50:30瀏覽436|回應0|推薦34

    字的音讀 (十五)


十四、假借為「地名」的「」音「ㄒ〡ㄝˋxiè」。

    「解」作地名始見於《左傳》,〈僖公〉有「內及解梁城」,又〈昭公〉有「王師軍於解」,《史記》則有「今公與楚解口地」。這三處是假借用字今音「ㄒ〡ㄝˋxiè」。

   但是《後漢書》的「解瀆亭」不是假借用法,應該讀本音「ㄐ〡ㄝˇjiě」。

    《左傳》〈僖公〉裡的「內及解梁城」故事比較長,首先是〈僖公九年〉「九月晉獻公卒。」「十月,里克殺奚齊于次。」「荀息立公子卓以葬。」「十一月,里克殺公子卓于朝,荀息死之。」「晉郤芮使夷吾重賂秦以求入。」「從之,齊隰朋帥師會秦師,納晉惠公。」

    魯僖公九年(651B.C.)是故事的前段:魯僖公九年九月晉獻公(?-651B.C.在位26年)死了,荀息(?—651B.C.)輔佐奚齊(665651B.C.)成為繼任人。十月,里克(?-650B.C.)在臨時搭建作守喪用的棚子裡殺死奚齊,荀息接著立公子卓(?660651B.C.)為繼任人。十一月,里克又在朝廷上殺死公子卓;荀息也在這一次以死力護衛公子卓而殉難了。夷吾(?-637B.C.)的師父郤芮(?-636B.C.)教夷吾用重利賄賂秦穆公(683621B.C.659621B.C.在位),請求派兵幫他回晉國即位。結果齊國的隰朋(?-644B.C.)帶兵會合秦國的軍隊,護送公子夷吾回到晉國即位,是為晉惠公。

    其次是《春秋經•僖公十五年》「僖公十五年十有一月,壬戌,晉侯及秦伯戰于韓,獲晉侯。」《左傳•僖公十五年》「晉侯之入也,…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東盡虢略,南及華山,內及解梁城,既而不與。」

    這是故事的後段:魯僖公十五年(645B.C.)十一月壬戌日,晉惠公與秦穆公在「韓」(今陝西省韓城縣)交戰,秦穆公捉住了晉惠公。因為晉惠公在回國即位以前,曾經答應送給秦穆公的地方,包括東邊到虢略鎮(今河南嵩縣西北),南邊到華山,還有黃河之內的解梁城,整個黃河以西和以南的五座城池;後來都不兌現;所以秦穆公與晉惠公打了這一仗。

    故事裡提到的「解梁城」,據杜預注:「即今河東解縣地」,也就是山西省西南部解縣。這是自古至今還以「解」為地名的地方。漢朝設置「解縣」,北魏太和十一年(487A.D)改名北解縣,其後改名作「安定縣、南解縣、綏化縣、虞鄉縣」等,唐武德元年(618A.D.)恢復解縣,行政中心在運城市鹽湖區的解州鎮,是當時虞州屬下的一個縣。其後地名不是「解縣」就是「解州」沒有太大的變動。

劉向(776B.C.)校錄後定名的《世本》雖然在南宋末年全部佚失,但是現今流傳的輯本有「唐叔虞食邑于解,因地為氏,故晉為解氏」的記載。《世本》的這個「解」,應該就是《廣韻》〈上聲.十二蟹〉「解:曉也;又解廌,仁獸似牛一角;亦姓,自唐叔虞食邑於解,今解縣也…胡買切(今讀ㄒ〡ㄝˋxiè)」的「解」。

   《廣韻•去聲.十五卦》又有:「解:亦縣名,在蒲州。胡懈切(今讀ㄒ〡ㄝˋxiè)。」

蒲州在今山西省境,與〈上聲蟹韻〉的解縣相同。可見《廣韻》裡「解縣」的「解」有上、去兩讀;《廣韻》的切語推論今音有濁上變去的條例,所以〈上聲蟹韻〉「胡買切」今讀與〈去聲卦韻〉「胡懈切」同作「ㄒ〡ㄝˋxiè」;因此《廣韻》裡「解縣」的「解」上、去兩讀在今音裡已合而為一。

    山西運城解州的「解」,是語言裡先有類似「ㄏㄞˋhài」音的地名卻沒有造出合適的字,只好借用音近的「解」字書寫,寫作「解」、「解梁城」、「解州」、「解縣」,都是無本字的假借。《廣韻》有上聲蟹韻胡買切及去聲卦韻胡懈切兩讀,今音根據北京音系讀作「ㄒ〡ㄝˋxiè」,當地的方言仍讀作「ㄏㄞˋhài」音。

    《左傳•昭公二十二年》「王師軍於解」的「解」也是古地名,在洛陽,與山西運城解州的地點不同。

    《左傳》〈昭公二十二〉有:「十二月,庚戌,晉籍談,荀躒,賈辛,司馬督,帥師軍于陰,于侯氏,于谿泉,次于社,王師軍于氾,于解,次于任人,閏月,晉箕遺,樂徵,右行詭,濟師,取前城,軍其東南,王師軍于京楚,辛丑,伐京,毀其西南。」這是520B.C.周王室之亂二王並立前的事情,王子朝(?—505B.C.名朝,周景王庶長子)控制京城洛邑,周悼王周悼王(?—520B.C. 名姬猛,周景王長子)出逃晉國求援,晉國出兵討伐王子朝。「王師軍于氾,于解」的「王師」是原本周悼王的部隊,「氾」是鄭氾邑,「解」是周解邑,杜預(222285A.D)注:「洛陽西南有大解、小解,解,音蟹。」有人考證:大解在今河南省洛陽市南,小解在今河南省洛陽市西南。也許古時候那裡像山西運城一樣有「大解池、小解池」,所以建了「大解城、小解城」,後來地形改變了,鹽礦資源沒有了,導致「大解城、小解城」的沒落。這應該是一個考古的研究題目,如果真有成果,再與山西運城解州作比較,也許可以為「地名『解』」的本字揭開謎底。

河南洛陽的「解」是古地名,不知道在古時候的語音,是近於「ㄍㄞˋi」、「ㄐ〡ㄝˇjiě」還是「ㄒ〡ㄝˋxiè」,以致借用音近的「解」字寫作「解」,這是無本字的假借。晉人杜預已注「音蟹(今讀ㄒ〡ㄝˋxiè)」。今音我們隨著山西「解州」的「解」也讀作「ㄒ〡ㄝˋxiè」。

    《史記》「今公與楚解口地」句在〈甘茂傳〉,整段文字是「向壽為秦守宜陽,將以伐韓。韓公仲使蘇代謂向壽曰:『禽困覆車。公破韓,辱公仲,公仲收國復事秦,自以為必可以封。今公與楚解口地,封小令尹以杜陽。秦楚合,復攻韓,韓必亡。韓亡,公仲且躬率其私徒以閼(鬭)於秦。願公孰慮之也。』」《戰國策•韓一》〈韓公仲謂向壽〉也有類似的記載。公仲侈(生卒年不詳,334300B.C.)恐怕秦進攻韓國,派蘇代(生卒年不詳,戰國時期縱橫家)遊說向壽(生卒年不詳,秦宣太后的母家親戚,戰國時期秦國將領);不過《戰國策》沒有說客的名字,只作「韓公仲謂向壽曰:『禽困覆車。公破韓,辱公仲,公仲收國復事秦,自以為必可以封。今公與楚解中,封小令尹以桂陽。秦楚合,復攻韓,韓必亡。公仲躬率其私徒以鬭於秦,愿公之熟計之也。』」

    故事要從秦攻宜陽說起:秦武王(329307B.C.《史記》作秦悼武王)想要問鼎中原,必須經過宜陽(今河南省宜陽縣西);308B.C.派甘茂(生卒年不詳,戰國中期秦國名將)與魏國約好一起攻韓共分其利,然後由甘茂領軍十萬攻宜陽,韓國的公仲侈也統兵十萬防守,雙方在宜陽大戰五個月不分勝負;後來秦武王傾全秦之力支持甘茂才攻下宜陽,甘茂更渡過黃河佔領武遂(今山西垣曲東南)築城駐守。事情卻有了戲劇化的發展,23歲的秦武王風風光光「車通三川、以窺周室」,經宜陽到達周畿,傲慢的進了王城,卻因舉鼎失手而死,由公子稷繼承王位,是為秦昭襄王(325251B.C.)。因為繼任的秦昭襄王不喜歡甘茂,所以令甘茂去攻打魏國皮氏(今山西河津南),改派他少年時代的好朋友向壽守宜陽,有聯楚攻韓的態勢。韓國的公仲侈感到危機又來臨,派蘇代遊說向壽說:「被圍困的野獸拼起命來也會撞翻獵人的車子啊!你破了韓國以後,公仲當然會遭受到你的侮辱;等公仲收拾了韓國的殘局再重新侍奉秦王的時候,他自認為以他的才能與威望,一定可以得到秦王的封賞。你先前出使楚國的時候,把解口的地方獻給楚王,把杜陽封賞給楚國的小令尹,促成秦楚的和解;現在秦楚已和解了,兩國再一次聯合攻打韓國,韓國一定會滅亡。那麼公仲也一定會率同黨徒到秦國跟你爭權拚命,這個威脅就像野獸拼命撞翻獵人的車子一樣危險。希望你仔細考慮一下吧!

「今公與楚解口地」《戰國策》作「今公與楚解中」,一定有一本誤鈔了,我們暫時以《史記》為準。唐朝司馬貞(679732A.D.)《史記索隱》注:「解口:秦地名,近韓」,可知「「解口」應該是在秦楚交界又近韓國的地方,不知道現在是不是還以「解口」為地名。我們暫且隨著山西「解州」的「解」讀作「ㄒ〡ㄝˋㄎㄡˇxièkǒu」。

    至於漢靈帝劉宏(156189A.D.)登基前的封爵「解瀆亭侯」,只有研究東漢末年或三國時代歷史的人會碰到。

    《後漢書•孝靈帝紀》「孝靈皇帝諱宏,肅宗玄孫也。曾祖河間孝王開,祖淑,父萇。世封解瀆亭侯,帝襲侯爵。」因為襲封「解瀆亭侯」的劉宏當了皇帝,所以「解瀆亭侯」也讓研究漢末、三國歷史的人讀到它;隨著對昏君、暴政的譴責,更多人講漢靈帝的荒唐故事,也將有更多人接觸到「解瀆亭侯」,為避免誤讀(有意曲解作「褻瀆」),我們順便說明一下。

  「解瀆亭」是古地名,據考證在今河北省安國縣。《水經注•卷十一•滱水》載:「滱水又東過安國縣北」注:「滱水歷縣東分為二水,一水枝分,東南流逕解瀆亭南,漢順帝陽嘉元年(132A.D.),封河間孝王子淑于解瀆亭為侯國,孫宏,即靈帝也。又東南逕任丘城南,又東南逕安郭亭南,漢武帝元朔五年(124B.C.),封中山靖王子劉傳富為侯國。其水又東南流,入于滹沱。滱水又東北流逕解瀆亭北而東北注。」

    黃大清唐河改道北省有人研究其地望與詞義,認為「瀆」是「溝瀆」,是水溝的意思,這裡指「滱水」;滱水流到解瀆亭以後,一支向東南從解瀆亭的南邊流過,另一支向東北從解瀆亭的北邊流過,解瀆亭就像把滱水分開為二的亭子一樣。所以「解瀆」的「解」是「分解」之義,分解的「解」音「ㄐ〡ㄝˇjiě」。如果沒有更合理的解釋,那麼「解瀆亭」應該讀作「ㄐ〡ㄝˇㄉㄨˊㄊ〡ㄥˊ jiědútíng」,這與無本字假借的地名不一樣。因為這個古地名實在太冷僻了,而且黃河多次改道,地貌已經變了樣,所以「解瀆亭」在《重編國語詞典修訂本》、《漢語大詞典》裡都未收錄。

十五、「解」假借為「姓氏」的「」音「ㄒ〡ㄝˋxiè」。

    我國有重視祖宗血源的觀念,姓氏為家族血緣關係的標誌符號,目前許多姓氏宗親會還是華人社會的重要組織。而姓氏用字大多讀本音,只有一部分音讀與本音不同,「解」就是不同於本音的姓氏用字,其原因與「解」姓來原有關。

    現存最早的「姓氏」專著是唐憲宗元和七年(812A.D.)太常博士林寶奉詔撰成的《元和姓纂》。劉向校錄後定名的《世本》雖然更早,也曾見引於《春秋經傳集解》、《史記》、《史記索隱》、《史記正義》、《國語注》、《元和姓纂》和鄭樵的《通志》,其信度很高,可惜在南宋末年全部佚失,今流傳的輯本只有「唐叔虞食邑于解,因地為氏,故晉為解氏」的簡短記載。較晚出的姓氏專著有宋人羅泌(11311189A.D.)撰的《路史》,《路史》卷帙繁富,錄有緯書和道書的資料,充分發揮「禮失取諸野、史失采於路」的精神,其神話色彩實為可貴之處;可惜《路史》裡「解」姓只有「解:唐叔後,今河中臨晉東南,故解城在桑泉之南、虞鄉東三十(里),城猶屬解,僖十五解梁以賂秦者,非昭二十二之解。後魏分為二:南解虞鄉,北解臨晉。以蚩尤體解名,《集韻》音蟹繆。」除了提供:「解為唐叔後」的信息以外,多為「解」地的資料,「以蚩尤體解名」與「解」地命名可能有關,與「解」姓沒有直接關係。所以我們先根據《元和姓纂》加以說明。

《元和姓纂》以姓、望、房三級結構條貫記錄各個姓氏的來源,它是一部是官修用以說明各姓氏來源的書籍,在姓氏之下分各地望,羅列歷代該姓氏的名人;有人要引它作為「家族族譜」的開篇,卻因為沒有找到祖先姓名而大失所望,那是不瞭解這本書的資料;各姓氏來源以外,這只是一本姓氏名人錄,不是任何姓氏族裔的源流記錄。

《元和姓纂》在〈上聲•十二蟹•解〉說:「晉大夫解狐之後。其先食采於解,因氏焉。」又說:「《後魏官氏志》解毗氏,改為解氏。」〈去聲•十六怪•解〉下說:「解北,改為解。後魏別帥解北莫弗憣豆建。」意思是說「解」姓有兩音三源:第一音讀「上聲•十二蟹」,有「解狐之後」及「解毗氏」之後兩源;第二音讀「去聲•十六怪」是「解北」氏之後。

  「解狐之後」為解氏的正宗,是因為祖先食采於「解」所以稱「解氏」;也就是說:「解氏」是指「食采於解」的一族人;因為「解地」的「解」是無本字的假借用法,所以姓氏的「解」也是假借用法;這是「解」姓的主要源起,史稱山西宗解。其子孫從山西運城解城鎮遷往各地,分布很廣。

  「解毗氏改為解氏」的「解毗」,也就是《廣韻.上聲.蟹韻》的「解批氏」;「毗、「批」在《集韻》都有「平聲.十二齊.駢迷切」的音讀,所以「解毗」與「解批」所譯漢字雖不同,在鮮卑與是相同的。先有鮮卑族的人姓「ㄏㄞˋㄆ〡ˊhàipí」,借用音近漢姓「解氏」的「解」、「人臍」的「毗」或「手擊」的「批」連書作「解毗」或「解批」以寫其姓氏,這裡的「解」「毗」「批」都是文字假借用法;由「解毗氏」或「解批氏」改為「解氏」是原始姓「ㄏㄞˋㄆ〡ˊhàipí」的語音在後面要接個人的名字太繁瑣不便,因而「詞尾省略(apocope)」作「ㄏㄞˋhài」就像漢姓「解」一樣。這是源於鮮卑族的「解」姓。

  第二音讀「去聲•十六怪」是「解北」氏之後,當時有「後魏別帥解北莫弗憣豆建」。

    這一項比較難以確定,根據「後魏別帥解北莫弗憣豆建」字面分析,「後魏」即北魏(386534A.D.),「後魏別帥」是官職,「解北」是原來的部落名,後來作為該部落共同的胡姓,「莫弗」是當時北方許多民族小部落首領的稱謂。「解北莫弗」就是「解北」部落的首領,「憣豆建」是首領的名字。但是查《北史》及《魏書》的〈高車傳〉都載有「高車解批氏、高車解如部」,沒有「高車解北部」或「解北氏」。而鄭樵《通志•卷二十九》有:「解毗氏改為解。後魏髙車別帥解毗莫弗幡豆建。的記載,《北史•卷九八》〈高車傳〉及《魏書•卷一百三》的〈高車傳〉也都說:「後高車解批莫弗幡豆建復率其部三十餘落內附,亦拜為威遠將軍」。不知《元和姓纂》的「後魏別帥解北莫弗憣豆建」與《通志》、《北史》、《魏書》、的「高車解批莫弗幡豆建」是不是同一人;如果是同一人,那麼「解毗氏改為解氏」與「解北,改為解。」是同一件事。我在網上查資料看到https://kknews.cc/history/mmrkyl6.html 裡陳二虎先生的大作,對這方面颇有研究,假使能夠請教他,相信可以給我們寶貴的資料。現在我們暫且根據《元和姓纂》分為兩人的資料分析。

第二音讀「去聲•十六怪」是「解北」氏之後,當時有「後魏別帥解北莫弗憣豆建」。

「解北改為解」應是先有附從於「後魏」姓「ㄏㄞˋㄅㄛˋhài」的部族,借用漢字「解氏」的「解」、「乖也」的「北」連書作「解北」以寫其姓氏,由「解北」改為「解」也是原始姓「ㄏㄞˋㄅㄛˋhài」的語音「詞尾省略」作「ㄏㄞˋhài」如同漢姓「解」;例如:「後魏別帥解北莫弗憣豆建」的姓「解北」改作「解」,變成「後魏別帥解莫弗憣豆建」;如果去掉官職與部落首領稱謂,就是把「解北憣豆建」改為「解憣豆建」。

    因為《元和姓纂》在各姓氏下無切語,所以音讀必須參照其它韻書。最接近《元和姓纂》的應該是《唐韻》,《唐韻》已不全,只好參閱《廣韻》。

    《元和姓纂》〈上聲•十二蟹•解〉的「解」相當於《廣韻•上聲•十二蟹》:「解:亦姓,自唐叔虞食邑於解,今解縣也,晉有解狐、解楊,出鴈門,又虜複姓,魏書有解批氏。胡買切」的「解」,今讀「ㄒ〡ㄝˋxiè」。

    《元和姓纂》「去聲•十六怪•解」的「解」相當於《廣韻•去聲.十五卦》:「解:曲解;亦縣名,在蒲州。胡懈切。」今讀也作「ㄒ〡ㄝˋxiè」,。

    在《元和姓纂》有「上聲、去聲」之分的「解」姓,因為「濁上變去」使今讀都作「ㄒ〡ㄝˋxiè」,所以今讀都作「ㄒ〡ㄝˋxiè」,沒有「上聲、去聲」的區別。

   明代萬曆年間淩迪知(15291601A.D.)撰《萬姓統譜》謂:「解:商音平陽,唐叔虞子良食采於解以邑為氏,又望出濟南周。」說明除了山西宗解以外,濟南周姓也有改為解姓。

    鄭樵(1104—1162A.D.)《通志•氏族略》謂:「解氏:晉大夫解揚、解狐之後,其先食采於解,今解州即其地。漢有御史大夫解延年,司隸校尉解光。又解毗氏,改為解。宋熙甯登科,解澄,開封人。」只說山西宗解以及解毗氏漢化改為解而已。

    網上還有不少「解姓淵源」的專文,所蒐集的資料都很豐富,有興趣的朋友不妨溜覽一下。

    ※○◎*※○◎*※○◎**◎○※*◎○※

    從五月開始到現在,寫了一季的「『解』字的音讀」終於告一段落了,

    感謝一路相伴的好朋友!  

    「解」字從古到今都是常用字,所發生的故事比較多,必須逐一整理;

     而「解數」曾引起許多人關注,我更不敢掉以輕心;所以寫得長,

    但是也太長了!

    下一篇談招牌上的「丼」字吧!

(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ngjnan&aid=129135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