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5/05 01:10:02瀏覽14591|回應3|推薦10 | |
別再以「在」養「再」了。 我受不了時下的人喜歡使用「在」來取代「再」這個字。他們似乎以為你用我用大家都這麼用,就可以造成文字的演變?就像在池塘裡養一隻巴西烏龜,久而久之整池塘就都是巴西烏龜那麼簡單! 看來似乎是件小事,但任何一個中文字沒有千年也有百年以上的歷史,真的這麼容易被改變嗎? 我們先來看看「在」與「再」的差別。 「在」這個字是「位於...」的意思,指出某人某事某物的位置,例如: 「你在哪裡?我在你心裡。」 「在」除了指出具體的位置,也可以用來指出時間或距離,例如: 「在五點以前把報告交出來」 「在」也有存在的意思,例如: 「我思故我在」 所以「在」這個字的意思不脫英文的at, in, on。 接著看「再」這個字,它具有重複,又一次的意思,類似英文的again。例如: 「你再騷擾我,我就報警!」 「再」在口語上也有然後的意思,表示先後的次序,類似英文的then。例如: 「等你有空的時候再打電話給我吧!」 早在民進黨搞出「在怎麼野蠻」的文宣以前,就有許多人以「在」當「再」來使用,卻沒有人用「再」當「在」來用。可見得其成因具有一致性,我猜測可能因為在電腦上使用注音輸入時,出現的字順序為1.在2.再3.載。習慣上選1比較方便,在講究快速、方便的網路時代,大家也不那麼在意,一律選1。而當「在怎麼野蠻」透過媒體不斷放送,不管什麼意思全都使用「在」似乎成為一種流行。例如,很常見到的錯誤示範「如果有問題在call我囉!」,這裡的「在」正確的用法應該是「再」,是then的意思。而很多人都不在乎,一再亂用。反正你懂我懂大家懂,意思可以表達,何必要分「在」與「再」,又不會造成任何困擾,那麼認真幹什麼? 沒錯,語言本來就是你懂我懂,能溝通就夠好了。但那僅止於兩人間的口語對話,朋友間的溝通用國台語夾雜英文、暗語、音符甚至擠眉弄眼都OK,只要能表達就好。問題出在有了INTERNET以後。比方說MSN,朋友間的口語對話從講話變成了文字輸入,等於使用文字來說話,而不是使用文字來書寫。事實上這兩者之間是有很大差別的,文字的表達是淺有深有規則,必須放諸四海而皆懂。它並不是把說出的話用語音辨識軟體全部翻譯成中文字那麼簡單。中文的世界裡方言與鄉音千奇百怪,為什麼天南地北大家仍能溝通?不光是因為使用同一套漢字系統,還包括文法與語意的統一。例如台灣人上香港網站的聊天室,看到「你咪同佢講:去唔去?想去唔駛問咁多。」,根本看不懂,霧煞煞。而香港人來到台灣聊天室,看到「阮請你麥擱卡啊啦」同樣也是唔識睇。但是一部金庸的天龍八部,全世界的華人都看得懂,這就是文字書寫的重要! 並不是說字義不會隨著口語流行而演變,是會變的。但是文字演變是很久很久的歷程,我不認為一群年輕人在網路上暫時的亂用,會把兩個意思相差極大的字合併為一?那太困難了,流行過了,自然就沒了。 既然如此,這件事有什麼嚴重性呢?因為我發現以「在」代「再」的人越來越多。我懷疑已經有些人分不清「在」這裡與「再」一次這兩個ㄗㄞ\如何區分使用了?現實生活中,台灣人什麼時候需要寫字?不外乎考試、寫履歷表、交作業、寫企劃案、寫公文、工作上的e-mail等等。這些文件都是不允許用錯字的,如果分不清「在」與「再」,鬧出笑話事小,影響學業、工作或前途就十分可惜。所以在此呼籲請大家不要再以在養再,那是養不起來的。「再」不可能消失,「在」永遠也不可能取代的了「再」的。 |
|
( 時事評論|雜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