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補充說明:『易經』能否預測未來一連串的演變?
2021/11/25 21:06:07瀏覽1145|回應0|推薦11

補充說明:『易經』能否預測未來一連串的演變?


寫在前面:

今日的『易經』分爲兩種:一種相沿至少兩千三六百年,稱為『周易』,一種起於漢代,為今日術士繼承,並做了若干改變。前身即是漢代的『京房易』。兩者除了六十四卦以外,內容炯然有異。


*更正:若從『左傳』陳完卜的卦,雖然有可能是後人掰出來的,加上孔子也曾引用過『周易』經文。我們推測『周易』成策至少2600年或更早

** 「京房易」即為今日五行易的前身,為今日術士所用,斷吉凶休咎。

此處不介紹兩種「易」的內容。只談談對易卜靈不靈看法。


我,始終無定論!


我的一生只卜過一卦,這卦沒有年、月、日、時的記錄,也沒有記錄爻變造成的變卦,所以無法推演。也就是說我根本沒有實証經驗來判斷『易經』的預測性,不管是「周易」或「五行易」。


依據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中所説,卜卦之所以靈,因為「氣機一動,鬼神知之」。如果是這樣,問吉凶擲一枚銅幣,同樣氣機動,鬼神必知。那也就不必使用「易經斷卦」了。


可是不管那種「易經」,其中內容大有可讀。『周易』的內容價值最高,『五行易』中的干支與五行推理自成一套,對六十四卦及384爻的解釋另有説法。我讀『五行易』就是這個目的。我想知道古人用了干支和五行來釋卦,有那些言之成理?有那些硬掰。兩種情況都能使我更瞭解漢代陰陽、五行、祥瑞、災異的判斷思想。不懂六神如青龍、白虎,六親如官鬼、妻財等就不懂漢代道教及普遍的民間思想及信仰。


十九世紀日本儒者竹添光鴻/竹添進一在他的『左氏會箋』中把所有的『周易』的卦全部刪掉,他可能認為這些卦是後人增添的,最着名的 有陳國公子完在672BC.投奔齊國(恆公時代)也種下後代田氏(即陳完後代)取代姜齊王位成為戰國之田齊,時在386BC.。

原始『左傳』記錄了陳完去國前請太史卜了一卦,得觀卦,變卦為否卦。於是引經文云:「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並預言「五世其昌」。我認為這是戰國時代 晚於386BC.的後人利用『易經』這兩卦,補寫的。


「推背圖四十象」則不同。那是古代日者,亦即術士不知用何術,窺知未來台灣的近七十年狀況,乃採『五行易』的蠱卦,以強金尅木的說法,說明得「小小天罡,垂拱而治」,當強金不再,亂木叢生,由於.無金可尅之,天罡則覆滅。其預言目前來看,幾乎成真,卻非使用『五行易』占得蠱卦,而有如神的推演。這種情形法國一位術士也發生過,不過他説是天主告訴他未來的預言。


我沒有對『易經』靈不靈有任何論斷。只不過陳述了中西術士,一者説是天主預示、一者説是卜卦得知,窺見了模糊的未來。不過,兩種『易經』對史學家來講必須要讀 ,因為那是中華文化和思想的一部份,不懂就看不懂很多古典史料。尤其漢代以降,以陰陽讖緯為思想主軸所寫的文章及着述,漢代張仲景的『傷寒論』也在內。

有關陳完和左傳那卦,路徑我貼在留言板上。


………….


陳完和「觀之否」卦

https://zh.wikipedia.org/zh-hant/%E9%99%88%E5%AE%8C. .....


有關李淳風與推背圖

基本上,我否定推背圖是李淳風寫的。同學們學歷史,都懂內考証。李淳風有着作遺世。他是天文學家、數學家、自然科學家,也懂『易經』、「五行易」。拿他遺世着作『乙巳占』的文字和『推背圖』的文字來比較,非同一人手筆。我以此判斷『推背圖非李淳風所寫。

由於『乙巳占』為科學着作,我並未讀懂。

大家可以參考『乙巳占』,瀏覽一下:

https://ctext.org/wiki.pl?if=gb&res=931444


這一章有他觀察風象/候風。可以看到他做為自然科學家的一面。

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782177


修正:前說我固然否定推背圖與李淳風的關係。卻很難斷言,宜有保留。


回Terence:我很難斷定推背圖是不是李淳風所寫,也等於回應了你的看法。 .....


由於李淳風的『乙巳占』談的正是「五行易」。他也提到「京房易」。這些我能看懂一部,但天文的地方我看不懂。要把『乙巳占』這類書全讀懂了,才能瞭解五行易在歷史中的演變。

孔子説: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為知之也。惟有不知為不知的人才有資格稱為知者(智者)。

我根據內考証,判斷推背圖的文字和李淳風的『乙巳佔』的文字非出自一人之手,卻因為不完全看得懂『乙已占』。不懂不敢裝懂。「不知為不知」乃為學基本態度,所以不敢完全否認推背圖是李淳風寫的這個命題。

………….

早期天文學和占星術是分下開的。這才是最難研究的地方。


.............



( 在地生活北美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f2013e&aid=170604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