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9/09 06:55:05瀏覽1561|回應2|推薦16 | |
天亡簋的意義 為了瞭解天亡簋(音鬼)的來歷,請先讀讀維基的介紹,如下: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A9%E4%BA%A1%E7%B0%8B 前白: 天亡簋的天亡是周武王的宗族部落,或效命的他族部落的部落長之一,是人名。不管是幾千年前的當時,或是現在,都不可能是「天亡兩字。天亡簋的天亡徵諸常理,應是同音假借字。由於簋中的金文怎麼看都是天亡,所以百年學界無人敢擅改。于省吾先生認爲這兩字是太望,太公望是姜尚(姜太公)的尊稱。于先生的說法最切合本簋的金文內容。至於天和太只差在一點在何處。亡與望,亡是望左上的形聲。但是甲骨字的望,左上是個眼睛,不是亡。所以很難望字生義了。 平生所學駁雜。近年比較用心的是中華文史哲。我把相當一個時間放在維護中英文基礎上面。記憶力逐漸緩慢,不用點心維持,很可能中英文的基礎隨風而逝,到時候只剩常用中語還能講,中文筆劃會失去,遑論英語文。 然而在胸中(不是在腦中),平生用過心的東西脈絡依然連貫,像電腦語言、電化學等已零散,永遠無法聚集,也就是永遠失去了。 本文主題在講我平日説的:孔子主張「革命有理」的革命理論根苗,以及殷周部落以天為大祖的概念。「天亡簋」是一手史料,其史料有效性高。 周武王勝殷紂王不久後,舉行一兩埸祭祀。其過程記錄在道光年間出土的的一件禮器——天亡簋的銘文中。本簋鑄於約三千一百年前周武王時代。簋是一種食物盛器,一般人民用陶土製簋日用所在多有。用青銅鑄簋且刻銘文者多為禮器(明器),具史學研究價值,此為其一。 本簋記載武王克殷後,在天室(可能就是太廟)進行一次祭祀、第二次祭祀,使用了殷商的祭祀儀式,因此這是武王首度的祭天儀式,天在本銘文中尊稱為上帝。 周武王用殷祀,因為他要上帝接受他的父親姫昌,也就是文王,允讓姬昌在祂身邊,如此能俯察人間子民吉凶,報知上帝。上帝是誰?正是殷人説的夔,中國考古認為這就是帝嚳,是殷之大祖,也是周之大祖。上帝之下的殷祖是契,周祖是后稷。 這個儀式革掉了殷王的天命,天命在周。之後周王被稱為周天子。天命維何?盡在照顧子民。違反天命,將引發革命。革命有理,其理在此。 本銘文的重點就在説周武王已取代殷王,獲得祭天權之天命。在另一段中讚美武王,說道: 不(丕)顯王乍(作)眚(省),不(丕)㣈(肆)王乍(作)庸,不(丕)克气(訖)衣(殷)王祀 當代白話釋意如下: 英明的武王做了善事,奮力的武王建立功勳,最終能結束了殷王的祭祀 此處可以看到殷周確實是兄弟邦。本銘文所用的字許多都和殷甲骨文一樣,語法類似卻稍遜。可以看出此時的周文化比殷略弱。 知北遊對天亡簋做了䆁義和加註,可以參考如下。他的釋文我改了一些,不害原文。 由於百年來眾多前賢對本簋做了研究。知北遊參考了劉心源、于省吾、楊向奎、王國維、郭沫若諸君子論証。他能看到較完整資料,應該是沒太多瑕疵,可用的。 請參看他這篇註解: http://m.blog.sina..cn/s/blog_57c4f8f10101nuwr.html 【標點】 乙亥,王又(有)大豊(禮),王同三方。王祀于天室,降,天亡又(佑)王,衣(殷)祀于王不(丕)顯考文王,事(使)喜上帝,文王監才(在)上。不(丕)顯王乍(作)眚(省),不(丕)㣈(肆)王乍(作)庸,不(丕)克气(訖)衣(殷)王祀。丁丑,王卿(饗),大宜(俎)。王降,亡(得?)賀爵退囊(讓)。隹(惟)朕又(有)蔑每(敏)啟王休于尊白。 下面是知北遊先生做得全文大意: 乙亥這天,周武王舉行盛大隆重的典禮,朝會東南北三方諸侯。武王到宗廟天室進行祭祀,祭祀完退出來,天亡協助武王,又對武王英明的先父文王進行了殷祭,希望文王能獲得上帝的喜歡,文王在天上能眷顧下土的周民。英明的武王做了善事,奮力的武王建立功勳,最終結束了殷王的祭祀 。丁丑這天,武王大宴群臣賓客,使用大房盛載菜肴。武王從座位上下來接受衆臣敬酒,天亡舉爵向他敬酒後退讓到一旁。之後天亡作了一個尊(簋),努力恭敬地把王的美德宣揚在尊的銘文中。 ........................................... 從前述銘文上,我們能做下列論斷: 之一 周朝初期的銘文有很多同音或類音的假借。彼時文字不多,只好使用假借法。假借產生混淆。爾後演變成篆書就在增加文字避免混淆。秦之後又從篆轉為隷楷,這是一種簡化的優化。溯其源,實為三千年一貫。是故稍訓練 ,當能看懂殷周古文。 之二 周初文字,一併殷甲骨、金文即為後日文言文之濫觴。亦即自周金文及殷甲骨及金文始,口語已與書寫語言分離。更推論殷周人民日用語言為另一類。 之三 彼時文章多為一句四言、五言、六言。偶有一二言者。以此為準,旁推『詩經』應為當時之作。『尚書』僅有斷簡殘篇,其餘多為後人補寫。惟其距古尚近,依然具二級或三級史料價值。本簋銘文理當為一級史料、『詩經』亦然。 之四 有關「天亡」之爭議。以于省吾先生為首之諸家認為「天亡」為「太望」之假借。太望即太公望,俗稱姜子牙。此説近乎情理,卻少文字假借前例証據。合情合理在於太公原為殷之隨從部落,為東夷。後效力文王、武王。因熟知殷國情,破殷有大功。太公助周武王殷祀,蓋熟悉殷祭天儀式焉。此處保守依然稱天亡 我到如此年歲,昔日所學已慢慢內化,漸去繁瑣。領悟深了。 由於內化的統攝性較好,一旦接觸有價值的材料,內在的統攝理解能驅動我做全盤認識。本文為其中之一。本文僅爲仁人君子了解殷周之際對於「革命」概念之轉遞。概念經孔子傳播,為中華契約論政治觀念之始。亦即天子之統治權並非絕對,一旦失德,革命就有理。歷史中華發生過多次革命,朝代更迭多次。其革命文化本源在此。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