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時間是青苔,曖曖內含光
2016/01/29 16:03:40瀏覽2147|回應0|推薦26

星期五的月光曲

台積電文學沙龍8現場報導

 

時間是青苔,曖曖內含光

 

◎侯延卿採訪報導

 

 

室外的氣溫很低,但十二月文學沙龍會場裡滿座的來賓興致很高。擔綱朗誦的何寄澎與陳義芝,溫文儒雅、玉樹臨風主持人廖玉蕙說兩位是她男性朋友中的最愛,陳義芝逼問她最愛的排名?廖玉蕙答:「當然你是第一!」但廖玉蕙補充說明,如果何寄澎問起的話,她一定也會說何寄澎第一!廖玉蕙還透露,以前她曾與何寄澎共事,很多女同事仰慕他,在背後叫他「冷面飄香」。

 

第一回合由陳義芝先發,朗讀〈木門〉與〈三十三間堂〉。木門代表「心扉」,木門打開,即是愛情的殿堂;〈木門〉刻劃對愛情的憧憬與追求。有人說陳義芝的詩具有浪漫主義特質,陳義芝解釋,浪漫主義蘊含澎湃的情感,以尋找自我、自由解放為宗旨。在抒情詩中常能看見浪漫主義的痕跡,但抒情不代表沒有現實性或沒有現代的技法。陳義芝曾說,寫詩就是向自己革命,要顛覆社會的定論。他寫詩、寫散文,還演戲!廖玉蕙笑他:「實在太亂了,都不留一點給別人。」

 

「三十三間堂」是日本京都一座寺院,供奉千尊觀音,以三十三根柱頭象徵《法華經》所揭示觀世音菩薩以三十三種法相現身拯救世間疾苦。陳義芝參觀之後,有感而發,以詩為記。《法華經》是天台宗的經典,其義理為「止觀」,止息一切妄念,觀察一切真理,定慧雙修。陳義芝藉詩叩問,人在生命的江流中浮沉,會不會遺失了自我?

 

接下來由何寄澎朗讀〈夜行〉,他是現任考試委員,相當於古代的禮部侍郎。他認為,雖然古人關心政治,擅長議論文,但他們也都知道抒情最有力量。尤其歐陽修,傾全力寫抒情文,是何寄澎師法的典範。何寄澎再以蘇東坡為例,蘇東坡被貶到惠州時,寫信給弟弟子由,說當地經濟蕭條,菜市場東西不多,他是待罪之身,要低調一點,不敢買肉,只好跟肉販買骨頭,並細述薄鹽烤羊脊骨的滋味每天剔一點肉屑,就像剔蟹螯一般。弟弟在京城做大官,每天大魚大肉,「沒齒而不得骨,豈復知此味乎?」蘇東坡建議弟弟試試他這道料理,但是不要告訴別人,以免狗兒們沒有骨頭啃了會不高興。何寄澎指出,散文即當如此,寫出平凡的人事物與情感,關鍵在「出於至誠」。

 

對散文的看法亦會隨著年齡改變,何寄澎自剖年輕時喜歡新奇,重視技巧,曾與林良為評選文章爭執,當年林良退讓,但現在何寄澎非常後悔,覺得自己從前少不更事,林良的眼光才是正確的。

 

第二回合,陳義芝朗讀〈僧衣──報國寺慈航法師〉與〈流人──招搖山行之3〉。慈航法師自幼貧窮,以縫紉維生,是台灣第一座肉身菩薩,陳義芝將慈航給他的啟發寫成詩。陳義芝說,創作有些特別的技法,但根本無非是人間義理與情懷;下筆時也不是靈感來了就能寫,仍要查資料做功課。另一首詩從1959年的八七水災講起,那天是返校日,大水一早突襲而至,有些學生騎腳踏車在路上就被水沖走了。大水退了之後,霍亂肆虐,九月陳義芝入小學,要打預防針,也沒人告訴他不可多打,他三天兩頭跑去打預防針,幸好沒打出問題。

 

何寄澎形容陳義芝說話總帶著感情,他想陳義芝:「什麼是愛情?」相愛的人結為連理,天下卻沒有不吵架的夫妻,而夫妻之間的感情又帶著「恩」與「義」……何寄澎透過兩件家具,〈燈與書桌〉書寫爸爸和妻子這兩個至親的人。何寄澎的母親在他七歲時過世,他父親當時四十出頭,續弦是很平常的事,但是做母親的擔心後母不疼孩子,臨終前懇求丈夫不要再娶。何寄澎的父親信守承諾,獨自撫養孩子長大。何寄澎的妻子則是婚前沒做過家事,婚後卻能讓兒子從小學到高中畢業每個上學的日子都吃到媽媽親手做的便當。

 

無論抒情詩或抒情文,皆能從古今中外得到啟發。愈是描寫尋常事物,愈能看出境界高低。時代的波瀾,人生的考驗,如果無人訴說,何妨以詩文遣懷。

 

 

 

別忘了~~1月29日晚上 7:30~9:00

朗誦作家:張曼娟、孫梓評

主持人:郭強生

地點: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台北市重慶南路二段6巷10號,捷運小南門站3號出口)

免費入場,歡迎聆賞!

( 休閒生活藝文活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randy001&aid=45175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