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2/26 15:11:38瀏覽649|回應0|推薦23 | |
星期五的月光曲 台積電文學沙龍9現場報導 青春並不可恥,絕版更顯珍貴 ◎侯延卿採訪報導 今年第一場月光曲的主題是「絕版書」,朗誦作家為張曼娟與孫梓評。主持人郭強生開場說明,他和張曼娟認識二十多年,他們出版第一本書的時間差不多,年輕人出書引起轟動,文字受到許多文學獎肯定,難免招來議論,但他們在文學的路上始終戰戰兢兢、從來不敢自滿;追求學問也孜孜不倦,拿到博士學位,進入大學教書。張曼娟在東吳大學任教,孫梓評是她的學生;當孫梓評到東華念研究所,又成了郭強生的學生。環環相扣的緣分,將這三個人牽引至這一夜的文學沙龍。 朗讀由孫梓評打頭陣,他表示,曼娟老師總能拋出很多有趣的想法,這次提議朗讀絕版作品,因此他挑選了「最令自己羞恥」的少作《男身》。不過,他的朋友回應:「青春並不可恥!」正如同郭強生與張曼娟笑言當年不喜歡被貼上「俊男美女」的標籤,覺得自己的才華與努力被輕忽了,現在卻巴不得大家繼續說他們是俊男美女。所有的美好,都值得正向思考。 大學時代適逢同志文學盛行,孫梓評把他對於許多作品的心得反映在自己創作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裡。《男身》的主角桂和是一個廣播電台主持人,他的戀人哲生是一個舞台劇導演。書中單數章節是主角桂和寫給戀人哲生的信,桂和向哲生剖析他困在上一段感情的原因;雙數章節是桂和回憶成長的歷程與過去的戀情;最後一封信則是桂和寫給前任情人夏生的信,亦即今夜要朗讀的〈消息〉。 孫梓評對自己二十年前的舊作已印象模糊,現在翻看,他說彷彿閱讀了一本不是自己寫的新書。書中那個沒有手機與臉書的年代,如今看來很像某種「史前生活」。1998年孫梓評入伍服役,那時網路尚未鋪天蓋地席捲人類的生活,在軍中更無法清楚地感覺到網路帶給世界的改變如此巨大,有許多讀者寫信由出版社轉寄給他,他也一一回覆,都是實體的書信。他謙稱自己一廂情願寫出來的東西,沒想到會與那麼多陌生人結緣。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六十多歲的伯伯,寫信來訴說讀完《男身》之後的心情,讓孫梓評深受感動。 接下來是文學女神張曼娟登場。張曼娟透露,她與郭強生久久見一次面,每次見面都像是一場重要的約會,她必定穿搭時髦短裙、換上隱形眼鏡。兩人總是一起吃飯聊到很晚,再由郭強生送她回家。郭強生沒有開車,所以是搭計程車先把張曼娟送回木柵住處,他再返回永和自宅。但有一次張曼娟在學校工作到很晚來不及回家換衣服,穿得比較嚴肅,還戴著一副大眼鏡。吃完飯要回家時,郭強生把她從頭到腳打量了一番,對她說:「妳今天看起來非常安全,應該不用送妳回家了吧?」因此當張曼娟得知這次活動由郭強生擔任主持人,不管事情再多再忙她也要趕回家換衣服,即使眼睛正在過敏仍要戴上隱形眼鏡。 張曼娟沒有結婚,滿腔的愛與熱忱都給了學生,希望他們青出於藍。她有計劃地讓自己的書大量絕版,想把位置讓給年輕人。除了胸懷無私,張曼娟也是個做事認真點子多的人。2016台北書展的張愛玲特展由她負責,為了讓參觀者身歷其境張愛玲的生活、可以在張愛玲的沙發上玩自拍,張曼娟策劃重現張愛玲的居家場景。在籌備過程中,由於張愛玲的歷史照片皆為黑白,因此所有家具的配色都是問號。張曼娟說她自己有很多「嚴重的病」,其中之一是「事必躬親,死而後已」。光是沙發布,就有滿滿一屋子上百款不同顏色、光澤、材質的布疋等著她親自去挑選。選布那天,設計師在工作檯正中央擺了一幀張愛玲的照片,於是張曼娟就在張愛玲冷峻的瞪視中,焦慮地為張愛玲的沙發布料傷神。 最後,郭強生期許:「書可以絕版,緣份不會絕版。」請讀者趕在絕版之前,把心儀的作品買回家珍藏,讓人與書的緣分長長久久吧! 2 月 26 日 【星期五的月光曲】 逆光‧黑水 朗誦作家:蕭颯、平路 主持人:廖玉蕙 時間:7:30 - 9:00p.m. 地點: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台北市重慶南路二段6巷10號,捷運小南門站3號出口) 免費入場,歡迎聆賞! |
|
( 休閒生活|藝文活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