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社會運動和私刑氾濫的連結
2019/01/22 15:54:48瀏覽2444|回應2|推薦10

前一段時間有一位老爸因為小孩買食物忘了加辣,導致挨揍,其母親因為規勸也慘遭池魚之殃。而事件影片在媒體曝光後,導致社會群情激憤,甚至造成有人據此私刑報復加害人。看到這裡,我不由得感嘆和嘆息道,是甚麼造成私行風氣再起,更令人不解的是:還有許多人是認同的。

 

   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相互報復是常態,一直到人類農業定居後,國家出現後才開始由國家掌控報復的權利,也就是任何侵犯他人的行為,不再是由個人認定應該如何處罰,而是由國家來處理,同時也是唯一的處理單位,當然這也不是一蹴可侷的事,每個國家都經過長時間的奮鬥才好不建立起國家擁有處罰的唯一權力,人們的權力有任何損失,或是有人違反公義行為時,個人已經不再擁有權力去處罰他人(即使你是受害者),而是必須也唯一由國家來執行。但是老實說,這種以現在術語叫做法治的方式,其基礎點是在於國家公權力是否被大家所尊重和畏懼,如果一個國家公權力不彰,那麼這種法治精神就會被人類報復的天性所拋棄,大家看看非洲國家之所以法治不彰,很大的原因就是國家公權力不彰或是不被信任,有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就是索馬利亞,大家都知道這個國家的名產是海盜,但是大家不要忘了,這個國家因為氏族和內戰關係,國家公權力已經蕩然無存,所以全球甚至不知道該如何制裁他們,但是很有意思的是:在每個氏族的自治團體中,由於地方政府的威信有效發揮,所以法治也逐漸開始建立,你看地區法定貨幣開始通用就是一個明證。

 

   回到台灣,在威權時代,法治不彰是很容易理解,當時社會穩定私刑不效是因為政府的獨佔權力很大,人們是被迫遵守的,法治與其說以法治理,不如說是以法治人,經過這數十年的自由民主開放,的確在法制上層次進步不少,社會也的確向前進了一大步,只是為何近年來台灣私刑的理念卻愈發蓬勃呢?這種違法歷史潮流的作法為何會死灰復燃呢?我認為這和頻繁的社會運動有關,而且和政府處理的態度有關

 

   一個自由的社會就是可以自由發表言論,所以社會運動的蓬勃發展是一個開放社會的象徵,但是我們不忘記一件事:你可以發表任何言論並不帶你的言論是對的。這是一個再明顯不過的道理,但是很不幸的是:在台灣太多的社會運動者是以絕對真理的方式來看待自己,所以許多社會運動只是同溫層的取暖行為,而不是一種思辨和討論的過程,甚至許多社會運動把自己塑造成道德的制高者,把反對者都說成是頑固的反動派。因此這類型社會運動只會增加社會的混雜性卻無法引導社會。在台灣尤其是政治運動更是如此,所以大家都是用道德方式互相攻擊對方,如果這時候政府能夠堅持法治精神,我想問題並不大,抵多是茶壺裡的風暴。但是壞就壞在這裡,台灣政府太有立場了,許多的作為導致人們認為標準是不一的,也就是只要我是和政府在同一邊,那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但反之則是法律伺候,這種事情幾回之後,就會給人民一種暗示,我相信我是對的,而且只要我是對的,我就可以做。大家看看這幾年來一連串的社會運動和政府處理方式,我們早就可以預期到私刑氾濫的時代終會到來。

 

   到了這個時候,政府的公權力就喪失威信了,因為人們會相信我做的是對的,所以國家沒有權力來管理和約束我,這種想法一旦普及,私刑的行為就會越來越多,而且反而會得到社會相當的認同。國家就在這種壞循環下無法前進了!

   照你這麼一說,難道社會運動就不應該,是錯的嗎?許多重大社會改革不也是由社會運動所造就的啊!我同意,社會運動是必須也是合理的,重點是時代已經不同,台灣目前已經不是威權時代,你可以發表理念但千萬不要有烈士的行動和想法,因為那只會誤事。這就像私刑並不會促進社會公義樣。不過我覺得更應該譴責的是政府,政府應該依法行事來做為行動模範,但是我們的政府根本沒有依法行事,甚至還利用這些社會運來造就政治資本,這種偏頗的動作,讓許多社會運動是在暗示人們只要目標正確,手段可以隨便,但是這種暗示事實上已經離私刑不遠了!

 

   社會運動是一把雙面刃,好好利用是社會改革的中堅,誤用則是暴力的開端,而這一切都是參與者應該常常警惕自己的,有一句就社會運動來說很合適: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千萬不要以為目標正確就忘了手段的重要,如果只為目標而忽略手段,那和那些以私刑來遂行所謂正義的人,你有何區別?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MC3242&aid=124305580

 回應文章

光復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01/24 14:55
這叫官逼民反,惡酷吏挨巴掌立馬搶法辦!老百姓枉死冤死呼天喊地?

阿柴啦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9/01/23 10:09
太崇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