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9/07 01:51:11瀏覽1277|回應9|推薦6 | |
十年後馬英九回顧他的四年執政,什麼事會最讓他後悔? 一定不是之前傷他最深的八八風災,也不會是讓他窘況畢露的金融海嘯。因為台灣民眾必然會發現,就算2012換了民進黨執政,八八風災中無效率的救災與冷血的官員一樣會重複上演,因為那是整個官僚制度的產物,非一黨一人的執政的結果。同樣的,未來經濟困境也將會一再出現,其他政黨與政治人物也一樣會展現他們在面對全球化危機上的無能,因為放眼檯面上的各政黨主要政治人物莫不皆是長於鬥爭而短於治國。 那為什麼「憲政改革」會是十年後馬英九的最後悔與最痛? 那就要從殘破的憲政改革說起。 明年正好是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也是憲政發展的一百年。弔詭的是,中華民國憲法從建國到制憲完成就歷經了數次的大修,從五五憲草的總統制到1946年的總統偏內閣制憲法,中華民國憲法就一直隨政治情勢擺盪。好容易完成基本上完整可行的條文架構後,又因國民黨政府在國共內戰戰敗來台而被以「臨時條款」凍結到1987年的解除戒嚴為止。易言之,這部憲法雖有百年的歷史,但真正被實行不過是這二十多年來的事。 更弔詭的是,在好容易開始實施憲政後,又因為國民黨的威權統治以及隨後民進黨為了反威權而刻意忽略憲法甚至濫修憲法條文後,我國憲法不僅是殘破不堪,甚至可以說是民主政治學理跟實務上的笑柄。過去我們還可說我們的制度是法國式的雙首長制,但自從當年為了方便連戰以副總統兼任行政院長而拿掉立法院的人事審查權之後,台灣的憲政體制已經什麼制度都不是。要說像總統制,我們的國會沒有美國國會的預算權、聽證調查權,以及彈劾權,頂多是個模仿拙劣的變形總統威權制,總統有權無責,行政院長有責無權,立法院無權無責。 更糟糕的是在藍綠惡鬥的政治狂飆下,立法院被粗暴的減半,完全沒有理性考量憲政以及立法實務的需要,導致立委選區人口數差異過大,以及少數立委即可把持委員會的荒謬病象。過去鼓吹國會減半者往往以節省人事費以及提高立法效率為由,但減半之後立法效率並無顯著的改善,反而一些爭議性的法案很容易闖過委員會審查直接進入大會討論表決,造成立法爭端層出不窮。 這些憲政亂象並非在馬英九上任後才發生,事實上在紅衫軍倒扁時,施明德等學界以及實務界人就頗有人鼓吹應該在倒扁後進行修憲,讓行政與立法部門的權力制衡合理化,並修法矯正立法院機械式減半的惡果,讓立法院真正可以發揮監督與立法功能。當時他們期待的就是最有可能在2008年出馬參選的政治明星馬英九,許多人也把這些意見或透過口頭或透過書面向馬英九表達,希望能夠透過憲政改革來終結台灣的藍綠惡鬥亂象以及陳水扁所凸顯的威權總統問題。然而當時的馬英九儘管表示支持,卻始終不肯給予明確的承諾,反而認為憲政應該要安定,因此讓問題的解決一直曖昧不明。 馬英九剛上任的政治情勢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過去沒有,未來也不可能再出現國會超過四分之三以及地方政府超過四分之三以及總統職位都掌握在一個政黨的手裡,而且還是透過民主的選舉所產生的結果。在世界少見的超高修憲門檻之下,台灣人民給了馬英九一個絕無僅有的「修憲時機」。 或許有人以為當時為了休養生息不宜重啟憲改的藍綠政爭,但再也沒有比修憲更能讓藍綠支持者為過去的政治狂飆集體贖罪。對於落敗的泛綠, 修憲是可以確保他們還有東山再起不被政治抱負的體制保障; 對於泛藍,解決由國民黨由李登輝引發的憲政亂象是他們不得不去承擔的原罪。對於全體台灣人民,如不讓行政立法有合理的監督制衡,陳水扁一人亂政跟國會亂象永遠會一再上演。再這種情形下,沒道理不去「做對的事」,讓國家政治體制正常化。 此外,對於馬英九本身也是好的。他本來就不是一個喜歡直接領導的政治人物,他比較像董事長而非CEO,因此釐清總統與行政院長的權責,可以讓他更專心扮演適合他的「虛位元首」角色,也讓他可以擺脫藍綠對他攬權的質疑。如果當初就修憲確立總統的虛位角色,現在民進黨也毫無藉口可以攻擊他是一切幕後的黑手,也不用讓他老是限於該身處一線還是二線的兩難。 但是馬英九完全錯過了。他不僅錯過了個人的政治機會,更錯過了台灣脫離政治困境的希望,未來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我們可能都再也沒有可以修憲的機會,而目前的憲政亂象也一樣會繼續下去。將來後人檢討這段台灣史,他們會發現固然始作俑者不是馬英九,但是因為他過於保守跟不願冒險,讓台灣永遠失去了改正錯誤的機會。如果以我個人觀點來說,這會是他將來最對不起台灣人民的地方。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