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鹽商大宅汪氏小苑 門門遞進庭院深深-7
2007/02/25 10:03:07瀏覽2306|回應0|推薦17

 

東圈門中共前總書記江澤民的故居大門緊閉

天井的瓊花

東縱建築中外結合的西式吊燈

門門遞進

門門遞進

防火巷

船聽越來越窄的船尾

出普哈丁墓園回頭過解放橋,右轉泰州路續沿古運河北行,約數分鐘即可到達「東關古渡」,這裏有一幅很大的壁畫,內容是關於隋煬帝下揚州的。堤岸上有一個很高大的牌坊,寫著「東關古渡」;據說這裏是當年江澤民和席拉克曾參觀過的景點。牌坊對街是古城門,現在只剩下一段牆和兩個大炮臺,一個吊橋還有一個亭子,亭子裏面有一口古井;在這段僅存的城牆周圍打轉,周圍一片寂靜。

從東關街步行至位於東圈門歷史街區東首的「地官第」14號,只要幾分鐘的時間,此巷是僅通三輪車的小巷,中共前總書記江澤民的故居也在這條小巷裏,只是大門緊閉,不給參觀,或許是不給人學習舊宅的風水吧!

在我的人生裡,夜夢中經常做著兩個奇怪的夢,至今且不斷重複。一個是在鮮花盛開的原野上飛翔,不知是濃郁升騰的花香將我托舉起來,還是自己鼓動雙臂,使得雙腳離地,扶搖而上;另一個夢是遊蕩在一座古城中,隨便推開一扇門,裏面就是荒蕪的園林,杳無人煙。第一個夢在現實中從未實現過,但第二個夢在揚州仿佛有過類似的經歷。

2001年初到揚州的那段時間,我常騎自行車在老城古巷穿梭。在揚州城東古巷內,有很多深宅大院,我一直都很想進入這些大宅門,看看裏面的秘密。但總是無緣跨進那扇扇斑駁的鐵皮大門。雖然有些恰巧大門開了一道縫,我貪婪的向裏面張望,似乎恰好就都是我在夢中見到的那種情景-深邃、神秘,然而荒蕪、頹敗。

那時,汪氏小苑剛修繕完開放,我自然迫不及待的入內参觀。小苑是揚州保存最完整的清末民初大型鹽商住宅之一,房屋佈局嚴整,裝飾雕琢精湛,庭院玲瓏精巧,文化底蘊豐富。它給我留下的印象與其說是美好,不如說是震撼;儘管知道揚州城曾遭受了太多的風風雨雨,但實在想不到還保存有如此完好的古民居、古園林! 

小苑主人叫汪竹銘,是從安徽旌德到揚州的徽商,占地面積3000多平方公尺,建築面積1700多平方公尺。住宅庭院比例均衡,通風採光充足,縱橫互聯相通,體現的是內外分合自如,是揚州大宅門傳統格局形式之一。從建築的整體風格上看,表現的是徽派建築與揚式建築相融合的特點。

例如小苑與揚州其他古民居一樣,第一進都有一個天井,雖與徽式風格相似卻又有不同之處。徽派民居房屋高,並以兩層居多,且天井窄,而揚式民居則是天井寬,房子相對較低,這樣採光效果更佳。天井四周主屋、廂房、耳房的房檐置有水槽,雨水順槽導入造型為金錢的地漏,意為「四水歸堂」,亦有財源不斷之意。

中縱第一進的「樹德堂」和西縱第一進的「秋女雩軒」與「春暉室」,一樣都是接待賓客的地方,而「樹德堂」中一道大門不顯山不露水的隱于中堂畫後面。此門平時不開,一旦有婚喪嫁娶,佳賓貴客光臨等隆重活動,此門大開。只見門門遞進,庭院深深,可謂「庭院深深深幾許」。小苑後面緊靠書齋的後茶廳,既可待客家宴,又可賞花休閒;既可協商議事,又可品詩論賦,可算是一個多功能廳。

小苑目前仍存老房舊屋近百間,橫為三路,縱為三進,中軸相貫,兩廂相對,體現儒家中庸之道-正廳旁廂邊廊,堂後寢室耳房,體現尊卑有等、男女有別的倫理觀念。僕人居室、浴間花房、書齋花廳、轎房火巷等相關配套設施也一應俱全,還反映了主人的治家風格,既嚴謹、樸實,又不失大家之氣,既講究居住環境的舒適、方便、合理,又絕無大鹽商的奢華、富麗之風。為了安全起見,主人還建有暗房、暗閣、暗門、暗壁、暗洞。走在建築群中,時時產生迷宮似的幻覺,不禁會聯想到歷史上的迷樓。

小苑花園不像個園和何園那樣與住宅分開,而是於住宅四角都有園林,是汪氏小苑的特點之處,展示給人的是一種各涉成趣的效果。園中的山水花草、古木修竹,通過真景、寫意、平面圖畫和立體實物折射出小苑主人的審美觀念、藝術價值和恬淡的心境。

庭園除了東南角的小園沒有題額之外,其他三個小園都有題額-東北角題為「迎曦」,意為最先迎來旭日;西北角題為「小苑春深」,意為花木最盛之處;西南角的題額是三個字,前二字是「可棲」,末一字《辭海》與《詞源》都未收,我猜想可能是「遲」字的別體「可棲徲」,猶言「惜花春起早,愛月夜眠遲」也!這四個園林打破了傳統的前宅後園格局,使住宅小苑揉為一體,曲折多變。

汪氏小苑惟一讓人覺得不足的,是無水;或許當初主人因為地方侷促,未能挖土為池吧?後來在網路上搜尋有關資料,才知道在西南角「可棲徲」小園的假山之下,船軒之畔,原來是有一泓池水的。人在船軒裏,俯瞰綠波,倒映成趣。此情此景如果將來能夠恢復,那就更接近于歷史上汪氏小苑的真實面貌了。

汪氏小苑的風格是藏富不露。從外面看既無銅環朱門,又無石獅把守,普通的牆院普通的門,普通的青磚普通的瓦,而進入小苑之後,那就是又一番景色了。在汪氏小苑九十七間房屋佈局非常合理。進入大門是門房,與大門相對的是磚雕福祠,兩側是儀門、火巷。儀門由水磨磚砌成。一條通往後院的深幽火巷,兩面牆上擺佈均勻的鐵耙子和屋脊上錯落有致的封火牆,都反映了揚州古民居的特點。

在汪氏小苑整體建築中設計最獨到之處應數船廳,她既依附於花園,又單獨成為一隻非常形象的船。汪家由於地勢的原因,除了房屋建築和四角花園外,在西界則餘一塊三角地帶。因此主人巧妙利用花園一角構成了船頭,而越來越窄的地勢便成了船尾,由於揚州當時鹽運主要靠船,那麼建造一座船型休閒廳的寓意便不難理解;船廳的主體部門船頭,是女性休閒娛樂的主要場所,在如此雅致的地方,女性可以繡花、撫琴、對弈、吟詩,可謂匠心別具。

中、西路建築為清末民居,東路建築為民國初年所建。構屋取奇數組合,體現奇數為陽,偶數為陰的神秘風水意識。由春暉室,樹德堂,正房,耳房,船廳,邊廊,書房,花閣,廂房,浴間,倉庫,隔扇,石板巷,馬頭牆組成,青磚黛瓦,飛簷翹角,結構用途明朗,龐大嚴整的建築群。

小苑裝修雕琢精湛,木雕、磚雕、石雕與裝修、牆面、地面巧妙結合,交相輝映。取材珍貴,有漢白玉、金絲楠木、紅木、柏木等;技法多樣,有陰刻、平、淺、深浮雕、單面、雙面透雕;題材豐富,有幾何圖案、飛禽走獸、花鳥魚蟲、人物山水、寓意深刻,吉祥如意。

更難得者,小苑處處洋溢著文化氣息,並體現在各個方面,且不說四角精心規劃的園林,春暉秋嫮,春深迎曦;即如倚壁、門罩、漏窗、隔扇、欄板的木、磚、石雕刻也都精美絕倫,尤其是廳堂內金絲楠木雕刻「歲寒三友」,柏木透雕,海梅花梨木浮雕中嵌大理石天然山水畫屏風,構圖細膩,線條流暢,精湛刀法也都反映那個年代的工藝精良。

而楹聯、匾額,非但得書法之意境,更含儒學之精華,最可品味的是春暉室中清末書畫大家陳含光所撰對聯,堪稱絕世之作;春暉室是儒家文化內涵最集中的地方,門楣、石額、匾額、楹聯,包含中國書法藝術的楷書、隸書、行書、草書、篆書也都出自名家佳作,用典精巧,耐人尋味,且與小苑內環境融為一體,相映成趣。

在各種中國傳統的建築元素之外,使人驚訝的是汪氏小苑中還運用一些西方先進的建築方式和理念,所以東縱的建築風格體現出中外結合-西式吊燈、推拉門、抽插式玻璃窗、黃銅包裹門檻及軌道,都領先于當時的傳統建築。此外在後面的浴間也可以看到-色彩依舊鮮豔的地面磚,牆上貼的牆磚、水磨石的浴缸以及書齋的彩色玻璃,都是當年從國外進口之物。這不能不讓人想到何園裏西洋風格的樓廊,清代中葉瘦西湖水竹居中運用的西洋水法等。

汪氏小苑晚清保存最完整的鹽商住宅,以一條火巷出名,但明顯感覺到汪家遠不及何園、個園的財大氣粗;在這裏,無論是在建築中漫步,還是在花園中遊覽,無論是在雕刻前賞珍,還是在文化中品味,都能感受到其深厚的文化內涵。在小苑遊覽的時間裡,通常沒有什麼遊人,拍起照片來效果很好。而徑直長廊上方高懸的紅燈籠,很像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裏的場景,只是規模小一號的微縮版。

更多相片請點閱(江蘇揚州汪氏小苑)

背景音樂-胡曉晴-大宅門

 

「迎曦」園

小苑春深

書齋的彩色玻璃

金絲楠木雕刻外槨玻璃框架

暗洞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huzhu&aid=769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