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民族工藝薈萃地 英吉沙手工小刀-122
2013/04/30 09:17:55瀏覽1509|回應0|推薦13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英吉沙縣Google地圖檢視較大的地圖

 像一個村莊似的縣城,沒有什麼有名的景點,國道從中間穿過

 國道二旁都是賣刀的店鋪,可謂小刀一條街

 這個傳說中生產英吉沙手工小刀,新疆小刀的故鄉,有中國的瑞士軍刀之稱

 打算找間鋪子,買幾把有特殊意義的小刀做紀念

 

如此一路緬懷在過往歷史及漢、唐的光輝中,越野車是繼續在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邊緣行進,到處都是黃沙滾滾;路邊的白楊和田裏的莊稼,都穿著灰色的衣裝,寂寞的樹立在路旁。村莊也在灰塵的籠罩下,寂靜得沒有生氣;很難想像,如此頹廢的地方,竟然曾挑起了震驚全球的東突暴動?沿路破舊的圍牆上,還殘留著當地鄉政府,所書寫的加強民族團結和諧、不要祖國分裂等等八股的教條標語。

 

越野車就這樣在315國道上奔馳著,沿途也繼續是田園風光,和沙漠攪和在一起的一望無際;也或許缺水的關係,植物都是沒精打采的樣子,像個乾癟的老頭,無力的傾頹。到英吉沙縣城已中午11點多了,這個傳說中生產英吉沙手工小刀,新疆小刀的故鄉,有中國的瑞士軍刀之稱;但卻更像一個村莊似的縣城,沒有什麼有名的景點,國道從中間穿過,二旁都是賣刀的店鋪,可謂小刀一條街。

 

歷史上的英吉沙,在清代是新疆省所轄的一個直隸廳;原為英吉沙爾回城,附屬於喀什噶爾城(今喀什市)。英吉,維吾爾語意為沙爾英吉沙爾新城之意,一作「英噶薩爾」。乾隆31年(1766年),置英吉沙爾領隊大臣統轄;光緒九年(1883年)置直隸廳,隸屬喀什噶爾道。治所即在今新疆英吉沙縣。1913年(民國二年)道裁撤,改置英吉沙縣,隸屬喀什地方。

 

此地在新疆戰爭中曾發生過英吉沙戰役。19344月,馬占倉領導回族部隊國軍陸軍新編第36師,攻打盤踞在英吉沙縣的第一東突厥斯坦共和國殘餘力量,全殲500名維吾爾族、柯爾克孜族士兵,並打死埃米爾努爾·阿合買提·江布格拉。根據艾哈邁德·卡馬爾在他的書《土地不笑》第130-131頁裏所寫的報告,努爾·阿合買提·江布格拉被回族士兵斬首,他的頭顱在一場比賽中被當成足球踢。

 

來到新疆旅遊,許多旅人都會捎幾把新疆刀做為西域行的留念,新疆刀以英吉沙小刀最為有名;我也不能免俗,打算找間鋪子,買幾把有特殊意義的小刀做紀念。新疆是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絲綢之路歷史悠久,有著獨特的審美情趣和高超的手工工藝技巧;再加上這裏是中西文化(與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格魯吉亞、阿塞拜疆、烏孜別克、土耳其、阿拉木圖….等等)交匯之地,有著豐富深厚的多國家文化積累,從而使新疆成為民族特色工藝品薈萃之地。

 

新疆有四大名刀,即英吉沙工藝小刀、伊犁沙木薩克折刀、焉耆陳正套刀和莎車買買提折刀。英吉沙小刀以其精美的造型、秀麗的紋飾和鋒利的刃口而顯露頭角。英吉沙小刀因產地在新疆英吉沙縣而得名,英吉沙縣位於新疆塔里木盆地西部邊緣,傳統手工業相當發達,一向以生產鐵器、土陶、製靴、織花、織布而著稱。生產這種既實用又美觀的民族特需工藝佩刀的歷史,約有400年左右。

 

關於英吉沙小刀的產生,有著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說:據說四百多年前,仁慈的真主看到英吉沙乾旱缺水,土地貧瘠,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於是暗中指點芒辛鄉欄干村一位刀匠,從此英吉沙小刀脫穎而出,聲名大噪。也有說在英吉沙城南小鎮卡爾窩西,有一個畢生鍛製小刀名叫買買提的藝匠,他製作的的木柄小刀,特別的鋒利、美觀。農家遂紛紛盤爐仿製,藝匠們各出心裁,並在刀柄上用銅、銀、玉、石鑲嵌,並刻上有民族特色的圖案。他們相互競爭,促進了小刀品質的提高。

 

另有傳說:在久遠的年代,英吉沙是個水草豐美、牛羊肥壯的地方,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安居樂業,過著幸福的生活。突然有一天,狂風怒吼、飛沙走石,從沙漠裏來了一隻噴沙吐風的怪獸,幾乎在一夜之間,草原變成了荒漠,河流一下子乾枯了。為了保衛家園,人們紛紛拿起了棍棒與怪獸展開激烈的戰鬥。然而,善良的人們根本不是怪獸的對手,許多人為此喪了命。

 

一個名叫阿斯爾的維吾爾族小夥子為此傷透了腦筋,日不進食,夜不能寐。一天夜裏,他突然睡著做了一個夢,夢裏老天爺送給他兩把精巧鋒利的小刀,刀柄上鑲嵌著各色閃光的寶石,同時告訴他,帶上這兩把小刀可以降妖除怪。醒來之後的阿斯爾,果然看到自己腰間有兩把精美的小刀。阿斯爾激動無比,立刻跑去告訴鄉親們,並且號召大家向怪獸發起進攻。

 

阿斯爾從腰間拔出那兩把小刀揮舞著刺向怪獸,當怪獸面目猙獰地撲向阿斯爾時,只見他手中匕首的手柄閃著耀眼的藍色、紅色、黃色的光,刀光與閃光合成一束更強大的光束,直刺向怪獸的雙眼,只聽怪獸一聲慘叫之後落荒而逃。原來是耀眼的閃光把這只怪獸嚇跑了。從此以後,人們就把珍珠、寶石鑲嵌在小刀的刀柄上,用來降妖除怪。有了珠寶眩目的光芒和鋒利的小刀,怪獸從此就消失了,美麗的家園又回到了人們手中,英吉沙的維吾爾族人就更加喜愛小刀了。

 

維吾爾族為什麼如此喜歡小刀呢?這裏還有一個傳說-據說在很久以前,有一對維吾爾族兄弟上山去打獵,除了獵槍之外,他們每人身上還佩帶了一把小刀。進入山溝不久,就看到一隻老虎躥了出來!跑在後面的弟弟被老虎叼走了。哥哥想起弟弟的腰中別著一把刀子,就放聲高呼提醒弟弟;於是,弟弟拔出刀子,拼命地朝老虎的胸和腹部刺去,不一會兒老虎就躺在了血泊中。這個故事傳出後,維吾爾族男子都要佩帶一把刀,以防萬一;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佩帶小刀的習俗。

 

傳說未必可信,不過英吉沙小刀的出現與當地人的生活習俗相關卻毋庸置疑。他們有的生活在農區,有的生活在牧區,吃肉、吃瓜、修理鞍具、套具、切饢、切肉等都離不開小刀;如夏季在田間地頭吃瓜泡饢時,就用小刀當筷子,用刀尖戳著饢或瓜往嘴裏放,別有一番風味。由於種類多、做工精細,小刀又成為男子腰間的一種裝飾品,作為向同伴炫耀的資本,同時還可以增加男人們的雄風。

 

歷史上,中國少數民族大都崇武尚刀,他們多以遊牧為主,副食也多是牛、羊、肉,宰剝牛、羊或切割肉塊需要相適宜的刀具。維吾爾人喜歡大塊牛、羊、肉,尤其愛吃烤全羊;眾賓圍坐的筵席上,當美味飄香的牛、羊肉端上時,賓客們便紛紛亮出各式各樣的刀子。誰的小刀精美漂亮,人們就會投去讚賞的目光。另外,南疆是著名的瓜果之鄉,英吉沙小刀是削果皮特別是切哈密瓜的最佳用具。

 

據說英吉沙手工製作的小刀,可以在普通的切菜刀上,劃出一道深深的刀痕來。維吾爾男子身上的英吉沙小刀,既是裝飾,也是民生必備工具,所以製工格外講究。尤其是刀柄和刀鞘,為了美觀,刀柄被製成各種樣式,有的用羊角、鹿角來做;若是銅刀柄,一般先在銅柄上鑲嵌十幾顆寶石般的玻璃和塑膠顆粒,閃閃爍爍,珠光璀璨。當然也可以鑲真的寶石,那價格可就不斐了。

 

英吉沙小刀刀鞘多為銅製或皮革製成。銅制刀鞘上則有用各色的玻璃或塑膠飾品,鑲嵌而成各式各樣的圖案,顯得珠光寶氣,富貴華麗。皮革刀鞘用牛、羊皮模戳壓製成,刀鞘對於保護刀具是最好的選擇,但裝飾較少,所以皮革刀鞘多;雖然裝飾較少,但更講究實用性。刀身用最好的鋼製成,刀刃鋒利,使用起來得心應手,非常方便,因而深受人們的喜愛。

 

英吉沙小刀一般長十幾二十來公分,最大的達半公尺以上,最小的僅兩寸左右。英吉沙小刀的傳統造型,人們公認者有彎式、直式、箭式、鴿式等12個品種,30多個花色。其中又以民族欣賞習慣的不同,分製有維吾爾、哈薩克、蒙古、漢、藏等不同形式;每個花色大約都有大、中、小三個不同規格。它們造型各異,如月牙、如魚腹、如鳳尾、如雄鷹、如紅嘴山鴉、如百靈鳥頭,外觀賞心悅目。

 

英吉沙小刀歷史悠久,選料精良,做工考究,造型紋飾美觀秀麗,是上等的饋贈佳品或珍藏品。小刀當然也是種短武器,只是如今英吉沙小刀被列入管制刀具,平常不許佩帶了。在路旁一家刀鋪內看了一會,選了幾把大小不等的小刀,就與維族店員討價還價;雖然店內就我一個客人,但店主還是不肯大幅減價。老實說,我也不知刀的價值多少,只是照著他的開價亂砍,避免被他矇了。

 

來之前也上網做過功課,很多的遊記寫到有人100元買了6把刀;其實這也說不準,因為刀的大小品質及工藝也決定它的價錢。在我和店員僵持不下時,來了一幫上海的觀光客,人一多就口雜,再加上上海人的嘴利,我看店員很快就有點招架不住,價格直直落,我也趁勢買了二把20cm長的刀和三把10cm長的小刀,共花了130元;刀都裝有皮套,我覺得不貴,其實刀於我而言無用,主要是送人。

 

小刀因產地在英吉沙縣而得名,生產這種實用美觀的民族工藝佩刀的歷史,約有400年左右

 為了美觀,刀柄被製成各種樣式,刀鞘多為銅製或皮革製成

 英吉沙小刀一般長十幾二十來公分,最大的達半公尺以上,最小的僅兩寸左右

 

視頻-1.2.英吉沙手工小刀

更多相片請點閱(新疆喀什至英吉沙風光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huzhu&aid=756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