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阿曼尼沙汗陵墓 世遺十二木卡姆-124
2013/05/04 20:59:00瀏覽1258|回應0|推薦10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英莎車縣Google衛星圖檢視較大的地圖

 熱鬧的路口,熙熙攘攘的路人

 問道於盲,又一次感覺到了外國

 

莎車處在葉爾羌河流域北岸,明代曾建立葉爾羌汗國,也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十二木卡姆的故鄉。走在莎車街頭,民俗民風相當淳樸,少數的幾條商業街道,卻聚集了好像全城的人在此;熱鬧的路口,熙熙攘攘的路人,放眼望去,放耳聽去,竟然找不到能交流問路的人。深入巷子,見到幾個看似漢人的路人,還問了幾個戴眼鏡看樣子會說漢語的維族路人,但都問道於盲,又一次感覺到了外國。

 

在新疆,不知道莎車的人很少;在大陸文藝界,不知道木卡姆的人更少。作為十二木卡姆的故鄉,莎車這座神奇古老又富饒現代的沃土,借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機遇,大力發展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成功的打響了十二木卡姆這張含金量極高的歷史文化名片。於是,200511月,十二木卡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以來,十二木卡姆得到迅速發展。

 

有人說,在莎車10個人中有8個人會唱幾句木卡姆,9個人會跳麥西萊甫,這種說法毫不誇張。從喀什出來後這一路上,就看到很多十二木卡姆的宣傳,已經成為一種精彩的新疆民間表演。將車停在2007年改建的阿勒屯歷史文化廣場旁,向四處打量,這裡總共包含了阿曼尼莎汗紀念陵葉爾羌汗國王祖墓群阿勒屯清真寺及王宮等,整塊區域統稱葉爾羌賽依迪葉汗國王墓阿勒屯魯克景區

 

葉爾羌汗國,明代新疆建立的伊斯蘭教政權;史籍稱蒙兀兒汗國蒙古利亞國、賽義德汗國等,因首府葉爾羌(今莎車),故名。葉爾羌汗國是察合台後裔賽依德所建,他是東察合台汗國滿速爾汗三弟,為爭權聯合另一兄長赫力烈在伊犁河谷和七河流域發動叛亂反對滿速爾汗,並顛覆亦力把里政權。不久,叛亂被滿速爾汗平定,赫力烈被殺,賽依德逃到帕米爾高原,並控制了費爾干盆地。

 

賽依德由於在塔里木盆地以南擴張受挫,再逃往阿富汗的喀布爾城,投奔遠親帖木蘭的後裔巴布林。1512年,賽依德隨巴布林的軍隊回到撒馬爾罕城;但同年烏孜別克軍隊攻佔費爾干盆地,巴布林軍潰敗。賽依德再次進入塔里木盆地南緣。1512年秋,賽依德率兵攻佔阿圖什,切斷了阿克蘇與喀什的聯繫,圍困了杜格拉部的統治者阿巴拜克。暴君阿巴拜克被困三個月後,突圍逃往葉爾羌城。

 

1513年,喀什、阿克蘇、葉爾羌相繼被賽依德的軍隊攻陷。在葉爾羌城被攻陷前,阿巴拜克讓位給兒子,自己攜大批財寶外逃;他將大批財寶倒入喀浪沽河,企圖拖延賽依德軍隊追擊的速度,但他仍舊在昆侖山被俘,在押往葉爾羌的途中被秘密處死。15149月,賽依德正式稱汗,定都葉爾羌,建立了葉爾羌汗國。

 

汗國版圖東方是嘉峪關、南方是西藏、西南是喀什米爾、西方與蒙兀兒帝國為鄰,與烏茲別克以費爾干納谷地為界,北方以天山為界,與哈薩克相鄰。歐洲因早期統治中心在喀什噶爾,因此稱為喀什噶爾汗國;中亞則因其國是由成吉思汗後裔建立,因此稱為蒙古國。葉爾羌汗國最強盛時的疆域,包括天山南部、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地區、伊賽克湖地區、費爾於納盆地,巴達克山和瓦汗地區。

 

葉爾羌汗國建立之後,在東察合台汗國境內出現了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1543年,滿速兒汗死,子沙汗繼位,後來沙汗死於一次襲擊瓦刺的戰鬥中。葉爾羌汗國第三代汗阿不都克里木(熱西德汗的次子) 乘機出兵佔領吐魯番、哈密等東部地區,結束自東察合台汗國中期以後天山南路分為東西兩部的局面,實現了統一。 葉爾羌汗國後期,陷入嚴重的教派鬥爭之中,最後甚至導致準噶爾入侵而亡國。

 

早在阿不都克里木汗時期(16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初),伊斯蘭教的和卓一派即開始進入葉爾羌汗國。阿不都克里木汗之子馬黑麻汗繼位以後,黑山派和卓受到汗王的大力支持,這一教派在葉爾羌汗國內迅速發展。稍後,白山派也進入該國,要求分享黑山派的權力。兩派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尖銳,甚至發生血腥廝殺。

 

1670年(清康熙九年),黑山派擁立伊思瑪業勒為葉爾羌汗。伊思瑪業勒汗鎮壓白山派,白山派首領阿派克和卓經喀什米爾逃往西藏;後來他假借達賴五世介紹的名義,前往準噶爾勾結渾台吉噶爾丹。噶爾丹於1678年(康熙十七年)進軍葉爾羌,將伊思瑪業勒汗及其家族俘獲,帶回準噶爾,另立阿派克和卓為傀儡國王,葉爾羌汗國因而滅亡。

 

在阿勒屯歷史文化廣場放眼望去,最顯眼的建築還是阿曼尼沙汗紀念陵。陵墓展現舉世公認的木卡姆大師、詩人阿曼尼沙汗當代形象,以及維吾爾族的建築、雕刻藝術。占地1050平方公尺,有王墓王宮,阿勒屯(維語是指金子),與清真寺連為一體。陵高22公尺,陵墓修建在一座2公尺高、10公尺寬、10公尺長的正方形基座上,陵頂為園塔狀在陵宮內,宮殿牆上鑲有木卡姆十二套曲名。此套曲20051125日被列入世界第三批人類與口頭非物質文化遺產

 

走近陵墓,可以看得出建築全部都是以民族藝術風格修建,從地下的墓穴到上面的拱北(大陸伊斯蘭教門宮教之墓)共分三層。第一層為整個陵墓的主體部分,上面為墓碑,周圍是環形走廊,然後由雕花的木窗和拔地而起的20根水泥柱子所環繞;陵墓的裝修非常景致,用的是印花瓷磚。陵墓的前後兩端都刻有木卡姆大師阿曼尼沙汗的字樣。第二層是為了修建拱北面建的附加層。附加層從墓室內看是八角形的,在外面看則是四角形的。

 

第三層為拱北,拱北高3.40公尺,直徑為5.70公尺,拱北外部同樣是用藍色瓷磚裝飾,分為16個部分,拱北內部雕有各種花紋,頂部建有高3公尺的尖塔,陵墓的前後都建有臺階,通過臺階步入陵墓的第一層,陵墓的前面連接柏油路,大門西側建有28公尺長的鐵柵欄。阿曼尼沙汗紀念陵集古代與現代的伊斯蘭建築之精華,將之融為一體,具有獨特的建築風格。

 

阿曼尼莎汗王妃是十五世紀傑出的維吾爾族女詩人音樂大師,她整理合成的維吾爾傳統套曲、史詩般的十二木卡姆,流傳至今仍響澈全疆。阿曼尼莎汗生於1526年,卒於1560年,阿不都熱西提之妃,13歲入宮,34歲因難產而逝。她拜訪社會藝人、詩人,民間歌手,整理創編出集維吾爾古典音樂之大成的《十二木卡姆》,使民間音樂成為有系統又嚴謹的曲目,是維吾爾樂舞藝術的稀世瑰寶。

 

阿曼尼莎汗出生在塔里木河的卡勒瑪克戈壁,父親馬合木提是位柴夫。阿曼尼莎汗天資聰穎、能歌善舞、能詩能文,是才華出眾、美麗過人的奇女子。一天,阿不都熱西提汗率領大臣、官員來此打獵;夜晚他化裝成農民,穿著破爛的衣服,來到馬合木提家投宿,藉以瞭解百姓苦樂。阿不都熱西提汗進屋後,看到房屋牆角上掛著一把彈布林琴;於是,他請主人彈幾首樂曲。馬合木提告之這琴是13歲女兒的。於是阿曼尼莎汗用彈布林信手彈唱了一曲《潘吉尕木卡姆》的選曲:

我們的主啊,萬分感謝您,

您把一位公正的人封為國王。

阿不都熱西提汗為弱者、窮人遮住了炎陽。

乃裴斯啊要為神聖的胡大祈禱,

如若不為公正的國王禱告,

就要受到懲罰。

 

歌聲甫落,阿不都熱西提汗好奇問道:乃裴斯是誰?這首歌曲的歌詞是從哪兒學的?姑娘回答:乃裴斯就是我的筆名,難道我非要背誦別人的歌詞不成?接著姑娘又朗誦了幾首自己寫的詩文。阿不都熱西提汗不相信年輕的姑娘能寫出這樣精美的詩篇,便又請她現場寫首詩。於是,姑娘拿出文房四寶,信筆寫道:胡大啊,我面前的這個奴僕把我愚弄,今晚頓覺屋裡荊棘叢生。

 

阿不都熱西提汗會心一笑,於是回到駐地,戴上王冠,披上斗篷,帶上10頭羊和一些茶葉、綢緞,由40位官員陪著,回到馬合木提家中,送上禮物,恭敬地向主人公開了自己的身份,並懇求主人把女兒嫁給他。阿曼尼莎汗嫁入宮中並未去追求奢侈的物質享受。她把大部分時間用來搜集、整理、規範、創作木卡姆。在阿不都熱西提汗鼎力支持及宮廷樂官喀迪爾汗的協助下,對木卡姆展開大規模的搜集、整理、規範工作,使維吾爾族木卡姆的面貌煥然一新。

 

維吾爾族在10世紀信仰伊斯蘭教後,將木卡姆傳入西方,阿拉伯、伊朗的音樂也同時進入了維吾爾地區。到了16世紀,維吾爾族的木卡姆相當雜亂,阿曼尼莎汗乃根據維吾爾族木卡姆的民族調式特點,整理民間流傳的木卡姆諸曲,形成16部規範化的木卡姆套曲,後來演變成十二木卡姆,這就是十二木卡姆的源頭。

 

阿曼尼沙汗紀念陵修建於1992年,同年86日新疆第二屆十二木卡姆研討會在莎車召開時,正式成為對外開放的旅遊景點。廣場的陽光相當的強烈,自箇一個人走上臺階,數了一下白顏色的臺階,共有14層,紀念陵四周的柱子有20根。查閱資料才明瞭這分別代表著阿曼尼沙汗14歲時就被娶入葉爾羌汗國作王妃,用20年的時間整理木卡姆,在她34歲那年因難產而離開人世。

 

在汗國時代,阿曼尼莎汗只不過是一名出身貧苦,無地位可言的汗王妃子;但經過數百年歷史的沉澱以後,她的聲譽卻遠遠超過她所處時代顯赫一時的國王。阿曼尼莎汗陵墓的一側是當年葉爾羌汗國的12代國王的陵墓,昔日國王今朝誰人知曉?昔日名不見經傳的阿曼尼莎汗卻早已成人民稱頌的民族精英。歷史會忘卻一個個死去的君王,卻永遠不會忘記永不消泯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傳承者。

 

 阿勒屯歷史文化廣場

 阿勒屯歷史文化廣場

 阿勒屯歷史文化廣場放眼望去,最顯眼的建築還是阿曼尼沙汗紀念陵

 陵墓建築以民族藝術風格修建,從地下的墓穴到上面的拱北共分三層

 

視頻-1.世界遺產在中國 維吾爾十二木卡姆;2.莎車王陵;3.【風華國樂】十二木卡姆選段 / 維吾爾族民歌

更多相片請點閱(新疆莎車王陵風光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huzhu&aid=758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