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武當金殿天柱峰 萬山來朝騰雲海-138
2012/07/17 07:07:12瀏覽804|回應0|推薦11

湖北武當山金殿Google地形圖檢視較大的地圖

到達索道上站,開始攀登階梯,雖然武當山最辛苦的登山路程,我已以駕車及纜車走過;但剩下的山路仍然不可小歔,還是花了半小時的努力,才在中午十二點左右到達大嶽太和宮。山頂上風很大,四周白茫茫的霧氣一片,什麼都看不清楚。大嶽太和宮位在武當山天柱峰山腰紫金城南天門外,正是通往金頂的路上,是全山十六座祠廟中最大的也是保存較完好的一處;建於明永樂十四年(1416年)。

 

正殿額題「大嶽太和宮」,前有朝拜殿,左右為鐘、鼓樓,其內懸永樂十四年所鑄銅鐘。緊對正殿為小蓮峰,其上建轉展殿,內存永樂十四年從天柱峰頂移此的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鑄造的銅殿一座。右下為皇經堂,清代改建,額書「白玉京中」四字,畫棟雕樑,色彩絢麗,欄額、羽扇,浮雕道家人物故事。

 

  太和宮南天門下,建有朝天宮,始建於元朝,明永樂十年(1412年)重修,清末民初荒廢,僅存殿基崇臺及小廟3間;近年來修復正殿、山門、配房等附屬建築,再現了青瓦紅牆的道宮風貌。這裡上拱天柱主峰,下瞰南岩勝景,籐樹纏繞,蔽日參天,登山遊人多在此停息整裝,作攀登主峰的準備。

 

崇臺之下現存碑石數通,中有抗日戰爭時期各屆人士慰問國民革命軍第五戰區官兵碑文和李宗仁夫人郭德潔題記。附近尚有朝聖門及天乙樓、天鶴樓、天雲樓、天池樓等建築及遺跡。這組瑰麗精巧的建築,處於孤峰峻嶺之下,殿宇樓堂依山傍岩,佈局巧妙,層巒疊嶂,起伏連綿,煙樹雲海,氣像萬千。

 

金頂門票10/人。過南天門,風越來越大,刮得人都站不穩,雨衣劈裏啪啦打在身上生疼,手扶鐵索攀援而上,登九連磴到崇台,抬頭一望,就是舉世聞名的金頂。全殿銅鑄鎏金台閣式的四坡重簷宮殿,全是銅鑄部件鉚榫拼合焊接的,俗稱「金頂」;為大陸古代建築和鑄造工藝中的燦爛明珠。立於武當極頂,猶如身居瑤臺金闕,蔚為壯觀,大有淩空出世之感!

 

這座建於明永樂十四年(1416年)的金殿,經過五百六十多年的風雪雷電,嚴寒酷暑的侵蝕,仍然金碧絢爛,宏麗如初,巍然矗立於武當山天柱峰頂端。金殿面闊進深各3間,高5.54公尺,寬4.4公尺3.15公尺,全為銅鑄鎏金,仿木構建築,重簷疊脊,翼角飛舉,脊飾仙人禽獸,形像生動逼真。

 

下設圓柱12根,結構精巧,額枋及天花板上,雕鑄流雲、鏇子等裝飾圖案,線條柔和流暢。殿基為花崗岩砌石臺,周繞石雕欄杆,益顯莊嚴凝重。殿內神像、幾案、供器均為銅鑄,中供「真武祖師大帝」的鎏金銅像,據稱重達十噸,著袍襯鎧,豐姿魁偉;側侍金童拿著文簿,玉女托著寶印,拘謹恭順,嫻雅俊逸;水火二將執旗捧劍,列立兩廂,勇猛威嚴,為全山銅鑄造像藝術中之精華。

 

殿內藻井上懸掛著一顆銅質鎏金寶球,相傳此球能鎮住山風,確保神燈長明不滅,故名「避風珠」。殿前置「金鐘玉罄」樓兩座,全為銅鑄,擊之鏗鏘悅耳,若金聲玉振,附近有導遊介紹稱10公里外可以聽清!?殿下峰腰繞石城一周,名「紫金城」,長達1.5公里,臨崖負險,懸空蟠峙,四門石闕巍然,狀極險峻。

 

金殿的香火很旺,爐火飛起的灰煙,從天柱峰頂散向方圓幾百里的山頭;該是虔誠與信仰,才使得天柱峰城就祂擎天一柱的風采吧!猛一抬頭,目光從古老的黑瓦上掠過,一輪紅日踞在山巔與天幕之間,此時陽光撥開重雲,萬丈光芒霎時從金殿的尖頂上放射出來,像道道利劍刺向周遭的空間並幻化成奇異的七彩圓弧。如果武當道士就是由此感悟出武當劍或劍陣的變幻,那麼現在傳說的景象就在眼前,我又能感悟什麼呢?

 

走過各地的道山與佛山,醒覺道家的神靈們都沐浴在濃重的檀香與紫氣裏,並不像佛家菩薩般端莊大度,而是一尊尊清清瘦瘦,棱角分明;形態雖不拘一格,但皆給人一種欲超逸於形骸之感。原來他們是地地道道中國人自己的宗教,自己的神靈;不需要傳佈,更不是信仰支撐,根本就生生世世活在我們的生活中,面對道家神靈,就像是面對自己的祖先,自己的靈魂。

 

撫摩著祖先們身居的深青色磚牆,仰望從刀削似的崖石上直升上去的老紅牆壁以及立於崖畔的蒼松,從道人們的煉丹石到淩空而起的懸崖,都是這樣銀光閃閃-武當的頑石長不出青苔;彎腰撿起不知幾千年前古人遺落的一塊,出神地掂著它的分量……。還有這一切唯一可依的背景-白霧,濛得深不可測的天,心中只有感激與迷茫;自然與生命本成一體,一樣的神秘莫測。

 

殿后有一棵古樹,上面掛滿了紅色的武當山護身符飄帶,紅帶飄飄,分外妖嬈!金頂的索鏈上掛滿了銅鎖,規模可比華山的金鎖關,不知這麼多永久的誓言,天柱山能夠承重?不能免俗的買了把銅鎖,將它鎖在武當山之巔!也不知是否是金殿緣故,所以非得金錢才能通行?「執事」手拿著鑰匙,一手拿著化募本子……

 

金殿立於峰頂,給人一種「居臨天下」的威嚴,是「萬山來朝,唯我獨尊」的體現;在峰巔極目遠眺,正是「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遠眺群峰環峙,蒼翠如屏,丹江水庫碧平如鏡;俯瞰太和、南岩、五龍諸宮,盡收眼底…..。忽然,白雲再度從千山萬壑中冉冉升起,頃刻間茫茫蒼蒼的雲海,雪白的絨毯一般平展鋪在地平線上,光潔厚潤,無邊無涯,似在安息、酣睡。

 

此時,地平線上是雲,天空中也是雲,人站在兩層雲之間,伸手莫辨,極有飄飄欲仙的感受。有山風襲來,雲海飄散開去,上下天光,一碧萬頃;忽而雲濤洶湧、疾馳、翻滾,忽而飄逸、舒展,似天馬行空,似大海揚波,似雪球滾地;群峰眾嶺變成一座座海中的小島,雲騰霧繞,宛若道國仙鄉;又像是雲濤白浪,島嶼化若浮舟,「峰騰雲海作舟浮」,就是這一景致的絕妙寫照。

 

風止時,雲海匯聚過來,恰似「山舞青蛇」,千山萬壑被掩藏得無影無蹤。偶爾雲海中激起無數雲柱,騰空而起,又徐徐散落下來,瞬息化做淡淡的縷縷遊雲;真是「明朝銀界混一白,咫尺眩轉寒淩兢;天容野色倏開閉,慘澹變化愁天靈」。特別是在經過艱難的攀登後,看著被自己征服的遠山在雲霧中時隱時現,如臨縹緲的仙境,那種暢快的心情是文字很難描述的!

 

回到太和宮,有年輕的道士坐在路旁的一條石凳上,面前擺個桌子,上面有簽和看相用的圖紙;道家人不是講清淨無為嗎?怎麼也想賺錢?是為供奉這一塊的天尊鑿像和清掃沿路的落葉塵埃嗎?不斷的想拍下道士們的身影,但奇怪的快門怎麼按也按不下去,原來光圈又有問題,此刻道士閃身而過,微微闔首,這時心頭掠過一種想法,那一刹那的感覺至今不能明白……..

 

皇經堂清代改建,額書「白玉京中」四字,畫棟雕樑,色彩絢麗

「大嶽太和宮」,前有朝拜殿,左右為鐘、鼓樓,其內懸永樂十四年所鑄銅鐘

轉展殿內存永樂十四年從天柱峰頂移此的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鑄造的銅殿一座

青瓦紅牆的道宮風貌

瑰麗精巧的建築,處於孤峰峻嶺之下,殿宇樓堂依山傍岩,佈局巧妙

金頂全殿銅鑄鎏金台閣式的四坡重簷宮殿,全是銅鑄部件鉚榫拼合焊接的

 

視頻-問道武當 登峰造極 1/3-3/3

更多相片請點閱(世界文化遺產武當山風光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huzhu&aid=6638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