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雲峰晴雪祁連山 塞上江南金張掖-6
2006/07/02 19:32:33瀏覽2012|回應3|推薦15


甘肅祁連山館Google衛星圖查看大图

「祁連山」之名源自古代匈奴,在古匈奴語中,「祁連」意即「天」,祁連山因此而得名「天山」

祁連山海拔4000公尺以上的山峰終年積雪

有了祁連山,才養育了河西走廊,才有了絲綢之路

312國道雖全程是柏油路面,但運貨重車長期輾壓,路面上雖無坑洞但起伏不平,車行其上顛簸搖擺

離開武威市區約半個小時,接上古永高速

歷經多年風蝕後仍頑強佇立的烽火夯土,見證著千百年來世事的變遷

 古文明的長城與現代文明的鐵、公路不斷地交錯展延

武威至張掖里程數約230km,也是312國道與連霍高速公路交互使用的情況。312國道路況不是很好,雖全程是柏油路面,但因年久失修,加以運貨重車長期輾壓,路面上雖無坑洞但起伏不平,車行其上顛簸搖擺很不舒服。而我的越野車後車窗在跳動顛簸後,經常會自動開啟,一路上發生六、七次類似狀況,初時還有耐心停車關窗,以後乾脆懶得再停車下車關窗,就讓它開著當天窗透氣………

 

離開武威市區約半個小時,接上古永高速,竟然是先收過路費13元;十時於永昌休息區加油170(3.64/公升);其後連續的是永山一級公路,收費41元。十一時半從山丹檢票站下高速公路回到312國道,結束長有166km的高速路面行程。312國道兩旁除了一眼望不盡的戈壁沙漠及各個村莊部落各種懸殊互異的風土人情外,就是天高地闊越往西行,越能感受到的大西北風情萬種。

 

312國道穿越河西走廊,沿途是覆蓋著終年白雪的祁連山與公路南方的鐵路遙遙相望;特色就是筆直橫切過沙漠大地,除了偶見的村莊、駱駝及牛羊外,就只剩下併伴鐵、公路蜿蜒不絕的黃土長城和歷經多年風蝕後仍頑強佇立的烽火夯土,見證著千百年來世事的變遷。古文明的長城與現代文明的鐵、公路不斷地交錯展延,而越野車隨著公路也不斷的往前展延,腦海中出現的歷史傳說,便一幅幅不斷的也展延出來,每一個片段與故事,都讓人心悸與感動………

 

祁連山位於青海省東北部與甘肅省西部邊境,由多條西北東南走向的平行山脈和寬谷組成。西端在當金山口與阿爾金山脈相接。東端至黃河谷地,與秦嶺、六盤山相連,長近1000公里,屬褶皺斷塊山。最寬處在酒泉市與柴達木盆地之間,達300公里。自北而南,包括大雪山、托來山、托來南山、野馬南山、疏勒南山、黨河南山、土爾根達阪山、柴達木山和宗務隆山。山峰多在海拔40005000公尺以上,最高峰疏勒南山的團結峰海拔5808公尺。海拔4000公尺以上的山峰終年積雪,山間谷地也在海拔30003500公尺之間。

 

「祁連山」之名源自古代匈奴,在古匈奴語中,「祁連」意即「天」,祁連山因此而得名「天山」;又因位於河西走廊以南,故稱南山。唐代詩人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中之「天山」即指祁連山。《漢書》記載:祁連山「在張掖、酒泉二界上,有鬆柏五木,莢水萆,冬溫夏涼,宜畜牧。」有青鹿、馬鹿、猞猁、雪雞、野驢、雪豹等動物出沒,有萬寶山之譽。

 

西漢時霍去病出臨洮,掃蕩匈奴後,匈奴連失祁連、焉支二山,而發出悲歌:「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祁連山前的河西走廊自古就是內地通往西北的天然通道,文化遺跡和名勝眾多。在漢代和唐代,著名的絲綢之路即由此通過,留下眾多中西文化交流的古跡和關口、城鎮,例如嘉峪關、黑水國漢墓、馬蹄寺石窟、西夏碑、炳靈寺石窟等等。

 

中國國家地理(2006年第3期)曾就祁連山對中國的意義有著這樣的描述:東部的祁連山,在來自太平洋季風的吹拂下,是伸進西北乾旱區的一座濕島。沒有祁連山,內蒙古的沙漠就會和柴達木盆地的荒漠連成一片,沙漠也許會大大向蘭州方向推進。正是有了祁連山,有了極高山上的冰川和山區降雨才發育了一條條河流,才養育了河西走廊,才有了絲綢之路。然而祁連山的意義還不僅於此。

 

祁連山對中國最大的貢獻,不僅僅是河西走廊,不僅僅是絲綢之路,不僅僅是引來了宗教、送去了玉石,更重要的是祁連山通過它造就和養育了冰川、河流與綠洲做墊腳石和橋樑,讓中國的政治和文化渡過了中國西北海潮的沙漠,與新疆的天山握手相接了,中國人在祁連山的護衛下走向了天山和帕米爾高原。據說張掖之名是取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腋)之意,河西走廊就是中國之臂,它為中國拽回了一個新疆。

 

祁連山的地理意義:

  1、內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分界線;
  2、第一、二階梯的分界線;
  3200mm的年等降水量線;
  4、內外流區的分界線;  
  5、乾旱區和半乾旱區的分界線;
  6、草原景觀和荒漠景觀的分界線;
  7、青藏地區和西北乾旱半乾旱區的分界線。

 

 
甘肅張掖Google地圖查看大图

中午到達太平堡收費站,過路費3元;再四十分鐘車程到達張掖市區。行車間將市區街景拍照,並於「海鮫燒鵝子美食園」用餐16元,海吃一頓舒服至極,對應於前二天在車上啃食燒餅的情形相比,實不可同日而語。張掖於北朝西魏時改為甘州,即甘肅省名字由來地。張掖因有黑河水灌溉,地勢平坦,水土宜人,土壤肥沃,物產豐富,以烏江米為最,而被稱為金張掖塞上江南。有「不望祁連山上雪,錯將甘州當江南」之佳句;總人口45萬,城市常住人口僅10萬。

 

張掖位於河西走廊中部,古河西四郡之一,東鄰武威地區和金昌市,西連酒泉和嘉峪關地區,南與青海省毗鄰,北和內蒙古自治區接壤。西元前104(武帝太初元年),漢武帝派霍去病西征,戰敗匈奴後設張掖郡;以「張國臂掖,以通西域」。不僅是西北地區東西與南北兩大道的交會點,早在隋代就是西域各國前來中原交易商品之重要商埠,是當時全國最大的國際交易市場。所謂「東西大道」是中原通往西域的絲綢古道,「南北大道」是青海、西藏通往蒙古的大道。

 

地處河西走廊咽喉地帶的張掖,也是歷代中原王朝在西北地方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外交活動中心,更是絲綢之路上的樞紐。西魏(535556年)時期,西域商隊雲集張掖,東羅馬帝國和波斯錢幣可在張掖交易中使用,張掖成為國際貿易城市。隋代(581618年),張掖成為經營河西和西域的大本營,民族貿易異常活躍。此後,張掖成為中西貿易的中轉站,發展成為對外貿易和對外開放的視窗。

 

歷史上,張騫、班超、法顯、唐玄奘等都曾途經張掖前往西域;隋煬帝於609年在張掖曾召集西域27君主使巨,召開了「萬國博覽會」。馬可.波羅亦曾醉心於此,停留長達一年之久。今日的張掖雖已呈現現代化城市的繁榮景象,但仍處處有其古城遺蹟。312國道在進入城市的中心,就有一座仿西安鐘樓建造的鎮遠樓,建在一座磚砌的壇上,樓為三層木構塔形,飛簷翹角,雕樑畫棟。

 

樓下有十字洞,通向東西南北,可以通過行人和小型車輛。洞門上方嵌刻著匾額,東旭升,西賈城,南迎熏,北鎮遠。樓上四面懸有匾額:東金城春雨,西玉關曉月,南祁連晴雪,北居延古牧。順治七年(1650年)重修,竣工後,懸額四面:九重在望萬國咸賓聲教四達湖山一覽。樓東南角懸有唐代銅鐘一口,形體渾厚雄偉。樓上北側樹立重修甘州吊橋及鎮遠樓碑一塊,至今保存完整。

 

欲尋有名的古蹟「大佛寺」不著,悵然,繼續未了行程。

古文明的長城在這裡因公路的修築開了一個壑口

長城與現代文明的鐵、公路不斷地交錯展延

張掖因有黑河水灌溉,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物產豐富,而被稱為金張掖塞上江南

今日的張掖雖已呈現現代化城市的繁榮景象,但仍處處有其古城遺蹟

城市中心保存著一座古代鐘樓,上書九重在望

多相片請點閱(甘肅武威嘉峪關風光 )

視頻-活水源頭 - 祁連山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huzhu&aid=335523

 回應文章

zhuzhu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回B&流蘇
2006/07/04 07:17
人同此心,敦煌已為顯學,敦煌在我們心中,是一個飄忽不真切卻又至尊至貴的崇高名詞,也希望能永世保有這樣的人世至寶....

B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謝謝
2006/07/03 14:03
謝謝詳細報導!  B很想按十次推薦。
敦煌目前能有設限保護的措施,是後代世界人的福氣...
旅人世界 & B's 心眼 -
遊賞世間美的人、事、物...究境一探,是否真的"物以類聚"?

流蘇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敦煌ㄟ!!!流蘇的夢中國度!!
2006/07/03 13:03

zhuzhu的文名取得好有味道!!!.......可惜裡面不能拍照ㄛ~ 

    其實敦煌石窟算是還在建的地方ㄛ~  如果沒有後來的戰爭破壞,應該還會更有看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