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1/21 11:44:01瀏覽1091|回應0|推薦14 | |
昨晚到達紐約甘迺迪機場後,就摸黑直奔26公里外紐澤西州紐瓦克機場旁的酒店住宿。一晚的大雨,為這趟美東行蒙上陰影;早上起來雨仍淅瀝瀝下個不停,機場還沒飛機起降,但已能聽到飛機發動機的怒吼聲。早餐典型的美式早餐,比在加拿大還簡單,除了烤麵包外,就是培根肉、炒蛋、燕麥粥、橙汁、牛奶與紅茶,連煎肉腸都沒有;偶而有青蘋果或柳橙,就如此簡單;不過早在意料中。 不過,特別注意到旅店將早餐安排在會議室中,只有單獨的我們這團在使用;這和台灣四、五星級酒店,將陸客單獨安排在中餐廳用早餐是一樣的道理。美其名是特別照顧,其實就是怕華人吃飯吵雜的權宜措施;真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身,你怎麼對待別人,別人就怎麼對你。台灣人再怎麼以為自己是已開發國家,可到了歐、美先進國家,還是被當做「中國人」看待,說也說不清的! 早餐後就冒雨出發,今日第一個景點是美國長春藤盟校-普林斯頓大學。由於雨勢很大,窗戶上的如潑水般的雨珠,使得視野不佳;不但無法拍照取景,景觀也很淒涼。隨著車輪的前進,窗外景物不斷後退;多次拿起相機,想隨便拍拍也可以,但都模糊不清,無法取景拍照。領隊忙著照顧幾位瘖啞人士,介紹得有一搭沒一搭的;人生可能就這麼一次的美東旅行,就這樣被浪費,實在有點鬱卒。 大概半小時車程,就到了普林斯頓;很喜歡歐美大學的校園,就像個旅遊小鎮,寧靜安祥,參天大木,庭園深深。校園內小路錯綜複雜,也沒有甚麼指標(終究不是觀光景點,是研究名校);不過對我倒沒甚麼困擾,並不是說我的英文多好,而是很爛;反正有也看不懂,也懶得操作翻譯機,就隨意走走,隨意看看。況且,這趟來不是為自己探路,也沒有孩子或親朋好友要來讀此校,就是單純的來觀光;看過,走過,路過……..而已,這輩子大概不會來了。 普林斯頓大學古色古香,平添了莊重感與獨特的韻味;學校裡花草樹木鬱鬱蔥蔥,松鼠、野兔隨處可見。校園本身就像一座公園,曾被評為美國最漂亮的校園之一。是的,普林斯頓大學就是一個大學城,學校沒有圍牆,環境優美,安靜清幽但又絕不閉塞,人口約為3萬,市民普遍生活富裕;小城交通方便,距離紐約和費城兩大城市,分別只需大約1小時車程,加上小城的恬靜和安祥,以及濃濃的文化氛圍,使普林斯頓成為美國上層人士青睞的居住地。呵呵,其實道理很簡單,想想如果有能力住在台大校園內,我也喜歡,隨又會不喜歡呢? 由於是旅行團,所以沒到服務中心登記導覽;校內有很多歌德與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大多數都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修建的。拿騷樓是校內的主管理樓,建於1756年,曾在1783年間短暫地被作為國會大廈使用。可能天候不佳,校園內行人並不多,這可給了我們這團暢快拍照的好機會。 雨慢慢停了,可惜仍沒有陽光,昏暗的天色,使得手機相機的傻瓜拍成果欠佳;而初冬最後的秋黃,猶自努力彰顯斑斕的色彩,為自己爭取最後展顏的機會。可惜在持續的風雨摧殘下,黃澄澄的秋葉,只能隨風飄落,堆疊成滿地的繽紛。此情此景,讓我想起的不是「秋詩翩翩」,而是「秋纏」與「秋殘」-彼此纏繞,不去不休,而終至殘花落盡,隨風飄逝,化作春泥的蕭瑟感覺。 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常被直接稱為普林斯頓,是位於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的私立研究型大學,是常春藤盟校的成員,亦是傳統上美國大學三巨頭 (Big Three)之一,與哈佛大學與耶魯大學齊名。從2001年到2019年,普林斯頓大學一直被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排在全美大學的前兩位,其中17年更排在全美第一位。在由Centre for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主辦的2018/19世界大學排名榜中,普林斯頓大學名列全球第七位。在2019 QS 世界大學排名中,普林斯頓大學則名列全球第十三位。 普林斯頓大學以精英式的本科教育與高深卓越的學術研究聞名於世(處於世界領先水平的學科包括但不限於:數學、物理學、經濟學、生物科學、電腦科學、地球科學、心理學、政治學、社會學、工程學、歷史學、古典學、英語文學、哲學、比較文學、乃至東亞研究與漢學等),提供各種有關人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及工程學的本科及研究生課程;作為一所因專注純粹學術研究而堅持不設醫學院、法學院(歷來有3名畢業生出任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及商學院的規模相對較小的大學,普林斯頓能與哈佛、耶魯等大學校齊名,自有其獨到之處。 截止2018年10月,已經有65位諾貝爾獎得主(世界第十)、15名菲爾茲獎得主(世界第三)、13名圖靈獎得主(世界第五)、2位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Kluge Prize)(世界第一)、19名美國國家科學獎章得主以及3名美國國家人文獎章奪得人,曾經或現為普林斯頓大學的畢業生或教職員。另外,普林斯頓也是獲得最多捐款的學術機構之一。 普林斯頓成立於1746年,是九所在美國革命前成立的殖民地學院之一,同時也是美國第四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第一爲哈佛大學,第二爲威廉.瑪麗學院,第三爲耶魯大學),其在1747年移至紐瓦克,最終在1756年搬到了現在的普林斯頓,並於1896年正式改名為「普林斯頓大學」。 由曙光長老會創立的普林斯頓大學,原本是為培養長老而建立的。起初校址設在新澤西州的伊莉莎白鎮,校長為喬納森·迪肯遜,原校名新澤西學院。普林斯頓神學院於1812年從普林斯頓大學分離,因為長老們希望能有更多的神學培訓,而教師與學生們希望的恰恰相反。此舉減少了學生數量,也在一段時間內減少了來自外界的支持。大學和神學院目前由於共同的歷史和共享的資源,而有著非常愉快的合作。 1896年,為了表示對所在地的尊敬,新澤西學院正式改名為普林斯頓大學。同年,學院也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也正式變成一所大學。伍德羅·威爾遜任校長期間,建樹甚豐;威爾遜本來是一位律師,但卻鬱鬱不得志,遂回到校園,修讀政治學博士學位,從此在學術界平步青雲,並於1902年當上母校普林斯頓大學的校長。 當時美國大學的授業以講座(lectures)為主,老師在大班學生前面講課。威爾遜有感這個模式令很多學生平時不用心上課,到學期末便死記硬背,應付考試。於是,威爾遜引入了稱為 「precept」 的小組導修課。根據威爾遜的理念,小組導修課導師的角色是跟四、五位學生一起閱讀和討論各個領域的學問經典,跟傳統課堂的最大分別,就是以學生為中心,不是以老師為中心。,而且 precept 的討論是開放式(open-ended)的,著重培養同學的思辯能力和文化底藴。今日,小組導修已成為美國博雅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環,而威爾遜亦被視為其中一個為高等教育帶來最多革新的大學校長。許多人都認為導修制給普林斯頓大學帶來了相對於美國其他大學的獨特優勢。 在八所常春藤盟校中,普林斯頓大學的學生人數相對較少;目前在校學生人數約8000人,其中本科生約5300人,研究生約2600人。學校的學生來自全美所有50個州和55個其他國家,其中海外學生占全部學生的5%,他們主要來自加拿大、中國、新加坡、英國和德國。 普林斯頓大學是全世界最富有的大學之一,迄今為止辦學資金已超過二百六十億美元,這全靠歷屆校友源源不斷的捐款和投資專家的不斷努力。例如著名香港商人胡應湘是普林斯頓大學校友,他在1995年宣布捐一億美金給母校普林斯頓大學,是普林斯頓大學歷來收到最大數目的單筆捐款。然而,胡在捐款後接受《紐約時報》訪問,說亞洲區學府培養庸才,立時引起香港社會的反響。 在普林斯頓大學在2018年1月公布的最具影響力的25位校友名單之中,有三人是華裔人士,包括利豐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馮國綸、合和實業創辦人及現任董事局主席胡應湘和數學教授陶哲軒。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