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12/17 08:13:26瀏覽986|回應0|推薦18 | |
結束弗羅茨瓦夫的行程,也就結束波蘭的行程;原本歷史課本中悲慘的中歐國家,如今親身走過,除了對波蘭過往歷史的深刻同情,也不禁想到自己國家悲慘的過往。或許是同病相憐的同理心,對波蘭有著絕對的好感,尤其是文化底蘊與人民和善的態度;更在內心深處,留下絕對深刻的印象。如今來過了,以後還會再來嗎?不曉得,如果能再來也不會排斥;只是世界太大,時間與金錢有限,希望能走到更多的國家,與更多的文明接觸,親身接觸歷史、地理課本中的記載。 在自駕車走遍中國之後,歐洲在我的旅行計劃中,本來並不是排在很前面的;因為對於白種人的優越感,始終不引以為然,也很感冒;加以歐洲的歷史也很厚重,懵懵懂懂未做足功課貿然前往,怕自己才興起的熱情會被枯燥的行程澆熄。如果只是做那種打卡到此一遊,還硬要塞進自己那張臉的旅遊方式,總覺得很對不起自己所花的團費。但是,在陪家人走過法、瑞、義之後,感受到長途飛行的疲倦,陡然發覺自己有限生命裡,這樣的長途旅行方式,可能飛不了幾次,決定在能走得瀟灑的情況下,先將遠距離的歐洲走完;雖然國家很多,但總有走完的一天。 其實,理想的旅行應當是知曉宇宙天地,帶著敬畏之心,有足夠的時間像個當地人一樣去生活,然後再離開;當然,窮遊歐洲不是我要選擇的方式,年輕一些或許我會如此做;只是時間會改變想法,也會改變身體狀況,跟團遊反而是最適宜的旅遊型態。之前,總以為西歐或者德國是我最先會走完的區域,但走過捷克布拉格廣場與此次波蘭之後,真的給了我很多驚喜,決定未來將目標轉向中、東歐。 今日仍然一早八點就出發,目的地是德國的德勒斯登,中停德國的哥利茲(城市東半部是波蘭茲格熱萊茨)。弗羅茨瓦夫到德國哥利茲約173公里,行車時間約二個半小時,這一路仍然是在中歐大平原行走,與初來時前往波茲南時的景觀一樣,都是大片的苜蓿草地,綠油油的甜菜地,要不然就是秋熟黃橙橙的玉蜀黍田。沒有山巒起伏,一望無際的平原或丘陵地;間有高塔教堂所在的村莊穿插其間,富裕的農村景觀。其實在波蘭的這六天,離開城市所看的田野景觀都是如此。 哥利茲是德國與波蘭邊境的小城,於二戰時免於戰火,歷史建築都得以保存,讓這個小城甚至被視為德國東部的海德堡。此外,眾多著名德國電影皆拍攝於此,舉凡《朗讀者》、《盜書賊》、《布達佩斯大飯店》等;因此,有人戲稱哥利茲為「哥李活(Görliwood)」。來到此除了打尖休息外,徒步由一國步入另一國是必然要做的事,也是很吸引人的旅遊行程。由於《申根條約》取消了歐盟部分成員國之間的邊境管制(目前已有22個歐盟成員國和4個非成員國實施),在歐洲旅遊跨越國境,不再是值得記述的事,而所謂的國境,可能只是過往廢棄的哨所。 很多人都去過歐洲旅遊,但是對於歐元使用的區域,《申根條約》對台灣適用免簽的國家?或著歐洲聯盟倒底是那些國家可能並不清楚;其實,這三者並不能畫上等號。跟團旅遊有旅行社事先告知,沿途會有領隊照顧,可能問題並不大;但如果自由行或其他旅遊方式,一切都要自己來,就須對此要有所認識。 歐洲聯盟(英語:European Union;西班牙語:Unión Europea; 法語:Union européenne;德語:Europäische Union),簡稱歐盟(英語:EU;西班牙語:UE;法語:UE;德語:EU),是歐洲多國共同建立的政治及經濟聯盟,現擁有28個成員國,正式官方語言有24種。規範歐盟的條約是依《里斯本條約》。政治上所有成員國均為議會民主國家;經濟上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實體;德國、法國為歐盟兩大核心成員國(英國亦為歐盟核心成員國,但已於2017年3月29日啟動脫歐程序);軍事上絕大多數歐盟成員國均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 歐盟的主要機構有歐盟高峰會(成員國家首腦組成)、歐盟理事會(成員國家部長組成的歐盟的上議院)、歐盟執委會(歐盟的行政機構)、歐洲議會(歐盟的眾議院,唯一的直接民選機構)、歐洲法院、歐洲中央銀行等。歐元由28個成員國中的19個採納為流通貨幣;這19國是奧地利、比利時、芬蘭、法國、德國、希臘、愛爾蘭、義大利、盧森堡、荷蘭、葡萄牙、斯洛維尼亞、西班牙、馬爾他、賽普勒斯、斯洛伐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合稱為歐元區。 儘管摩納哥、聖馬利諾和梵蒂岡並不是歐盟國家,但是由於他們以前使用法國法郎或者義大利里拉作為貨幣,現在也使用歐元並授權少量鑄造他們自己的歐元硬幣。一些非歐盟國家和地區,比如蒙特內哥羅、科索沃和安道爾,也單方面使用歐元作為支付工具。 至於《申根公約》(德語:Schengener Abkommen;法語:Convention de Schengen),是一項歐洲大陸國家間的條約協定,其簽約目的是取消相互之間的邊境檢查點,並協調對申根區之外的邊境控制。即在成員國相互之間取消邊境管制,持有任一成員國有效身份證或申根簽證的人,可以在所有成員國境內自由流動。根據該協定,旅遊者如果持有其中一國的旅遊簽證,即可合法地到所有其他申根國家。 《申根公約》的成員國亦稱「申根國家」或者「申根公約國」,成員國的整體又稱「申根區」。申根區目前包含26個國家,其中有22個屬於歐盟成員。四個非歐盟成員國中,冰島和挪威以北歐護照聯盟成員國的身份加入申根區,官方分類屬於與歐盟申根區活動相關的國家。不屬於歐洲大陸的愛爾蘭及英國沒有加入。 哥利茲(德語:Görlitz,波蘭語:Zgorzelec)是德國最東部的一座城市,位於薩克森邦的東端。它是薩克森第六大城市。這座城市的東邊部分(比較小的部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被分割給波蘭,即今天的波蘭城市茲格熱萊茨。由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哥利茲沒有受破壞;因此,今天它是薩克森最美麗的一座城市,有「下西利西亞之珠」的美稱,市內有4000多座修復的和受保護的老建築。 哥利茲位於下西利西亞上勞西茨,勞西茨尼斯河的西岸。尼斯河在這裡突破波西米亞和勞西茨之間的邊界山脈。城市原來位於尼斯河右岸的部分,從1945年開始屬于波蘭,今是波蘭城市茲格熱萊茨。哥利茲與茲格熱萊茨聯合組成「歐洲城市」;市內最高點是一座海拔420公尺高的小丘,最低點是尼斯河的水面,海拔185公尺。東經15°經線通過哥利茲市區,因此冬季時在德國使用標準時間中歐時間與哥利茲的地方時一致;夏季是中歐夏令時比哥利茲地方時早一個小時。 哥利茲位於一條古老的,連接法國和俄羅斯的商道和朝聖的道路上。1071年它第一次被提到。後來波希米亞國王約翰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四世向這座城市授予了許多特權(可以鑄造銅幣、可以收路稅、可以釀啤酒和可以販賣鹽等等)。從1520年開始哥利茲逐漸改為新教,因此哥利茲於1547年受到斐迪南一世的懲罰;在三十年戰爭和七年戰爭中哥利茲均受到破壞。1635年它被劃分給薩克森。 18世紀裡這裡成立了一個上勞西茨科學院,是德國最大的市民科學院,其學術雜誌在1945年後收入上勞西茨科學圖書館。1816年6月1日哥利茲成為普魯士西利西亞省的一部分。1867年12月31日通向柏林的鐵路開通。1944年納粹在哥利茲建立了一個集中營,據考證400多名來自匈牙利、波蘭、捷克和蘇聯的猶太人在這裡喪身。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尼斯河右岸的地區被劃分給波蘭。1990年兩德合併後,哥利茲重新屬於薩克森邦,郡府遷往尼斯基。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