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6/13 13:59:42瀏覽1595|回應0|推薦7 | ||||||||||||||||||||||||
中山陵與靈谷景區間的旅遊車,車費含在門票內 靈谷景區大門 靈谷景區萬工湖
靈谷景區紅山門 靈谷景區紅山門前北京軍分區送的石獅
靈谷景區大仁大義烈士牌坊 從中山陵往「靈谷景區」,可徒步或搭景區內的旅遊車前往,中途會經過音樂台。音樂台在中山廣場南面,位於中山陵與靈谷景區之間的茫茫林海中。舞臺面積近250平方公尺,台後建有弧形大照壁,壁高11.3公尺,寬16.7公尺,具有彙聚聲音的功能。 音樂台前有彎月狀蓮花池,池前依坡而建扇形觀眾席,可容納觀眾3000餘人。事實上音樂台建成以來,遊客多把此地當成旅遊公園,情人相約散步談心,除了望文生意外,少有人還記得它的初始設計功能。 靈谷景區位於鐘山東麓,這裏是六朝名勝薈萃之地,明太祖朱元璋建明孝陵時,將原位于鐘山西麓的六朝名刹開善寺遷到這裏,更名靈谷寺,當時號稱「天下第一禪林」。到了民國時期,1928年國民政府為了紀念在北伐戰爭中犧牲的數萬將士,又在靈谷寺舊址修建了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由於歷史的原因,人們仍通稱這一片風景區為靈谷寺。 這裏古木參天,曲徑通幽,古稱「靈谷深松」,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眾多名勝古跡隱約其間,有無樑殿、松風閣、靈谷塔、志公殿、三絕碑等,名人墓葬有鄧演達墓、譚延闓墓等。這些人文建築和山水勝景,掩映于鬱蔥深秀的林海之中,每至深秋,葉紅如火,色彩斑斕,桂花飄香,景色十分迷人。 在這些鐘山文物中,歷史最為悠久的是佛寺建築。在六朝時期,鐘山寺宇達70餘所,梵宮刹宇林立,鐘磬之聲相聞,「多少樓臺煙雨中」。如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年)在鐘山絕頂興建的大愛敬寺,最為宏麗,梁武帝蕭衍曾親往遊覽賦詩,昭明太子蕭統和之。該寺後毀於戰火,至今猶可見其遺址。 靈谷寺是古代鐘山 70多所南朝佛寺中唯一留傳到今天的歷史古物,其前身是梁武帝為名僧寶志所建的「開善寺」,建于梁天監十四年(515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寶志就是野史中的濟公和尚原型,因為梁武帝很崇拜寶志,故為他建造了墓塔「寶公塔」和開善寺。 千年歲月滄桑,歷代迭有興衰,鐘山寺廟大多屢遭戰火,除了無樑殿外,其餘建築均已毀壞荒廢。現存宗教建築,如無樑殿、寶公塔、志公殿、定林寺等,均為重要的歷史遺跡,唯多係後代重建。然鐘山絕頂或半山溪谷之間,時時可見頹垣遺基,古寺廢址,六朝鐘山佛寺全盛景象,可見一斑。 明朝初年,寺名已改為蔣山寺。因明太祖朱元璋選中開善寺為自己建造陵墓,於是又在紫金山東麓找到一處「山川形勢非尋常之地」,也就是現在的靈谷景區所在地,重新為寶志建造一座新寺,以後又陸續增建了一些殿宇。寺成後,明太祖賜名為「靈谷禪寺」,並題書「第一禪林」四個字,刻碑懸於寺門。 關於靈谷寺名稱的來由,明太祖在靈谷寺新建時寫的《遊新庵記》一文中說:「鐘山之陽有谷,谷有靈泉曰八功德水」。他在《御制大靈谷寺記》中又說,靈谷寺的地形是「左群山右峻嶺」間的一片谷地。可見「靈谷」二字的含義,「靈」是指當地一股被認為有靈性的泉水,即八功德水;「谷」是指地形而言。 明代的靈谷寺占地 500畝,供養了1000多名僧侶,其範圍南抵孝陵衛,北接明孝陵的皇牆。據說當時每天傍晚,寺僧要騎著馬經過五里松徑才能去關山門,可見範圍之大。資料上說在今天的南京體育學院以南,現在還有一個叫做大柵門的地名,就是從大山門諧音而來。 寺內的主要建築有金剛殿、天王殿、無樑殿、五方殿、大法堂(清代稱毗盧殿)、律堂(清代稱觀音殿)、寶公塔等。寺東北還有一座宏偉壯麗的大寶法王殿,是明成祖為西藏活佛哈立麻所建的殿宇。因哈立麻曾來此建齋講經,所以又稱「說法台。」此外,在寺的兩側還有方丈室、靜室、鐘樓等。這些建築,除無樑殿保存至今,其餘都只是資料記載,成為如煙往事了。 古代靈谷寺在佛林中佔有較高地位,得到了最高統治者的青睞。但到了清朝初年的戰火,卻又使靈谷寺遭受嚴重的破壞,除無樑殿和寶公塔外,其餘殿宇再度全部被毀。滿清入關,統治進入所謂「康乾盛世」,靈谷寺再度重新修復,成為東南名刹,並多次接待滿清皇帝。 康熙遊覽靈谷寺時,曾親筆題書「靈谷禪林」匾額,還寫了一副對聯:「天香飄廣殿,山氣宿空廊」。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每次都到靈谷寺,並在這裏建了行宮,還賦詩、賜物,親筆御書「淨土指南」四字,刻在三絕碑上。 清代咸豐年間,太平天國起事定都南京,清軍在孝陵衛設江南大營,鐘山下成了一片戰場;在長期的戰爭中,靈谷寺遭到空前破壞。戰後,除留下一座殘破的無樑殿外,其餘殿宇全部焚毀。 同治六年 (1867年),因連續數月乾旱少雨,時任兩江總督的曾國藩到靈谷寺八功德水處焚香祈雨,後來終於降了雨,災情有所緩解。事後,曾國藩在無樑殿東側建造了一座「龍神廟」,就是現在規模比較小的靈谷寺。 1928年,國民政府為了紀念在北伐戰爭中犧牲的數萬將士,決定就靈谷寺舊址籌建「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在原寺廟佈局上略加改造形成公墓格局。中軸線上為第一公墓,兩翼距中軸 300公尺分別建第二、第三公墓,形成一個極鈍的三角形佈局。 改建工程計新建一座紀念館、一座紀念塔、一座石牌坊,改建金剛殿作為公墓的正門,改建無樑殿作為公墓的祭堂。所有這些公墓的建築現在都保存完好,鮮明地體現出上世紀中華民國歷史文化風格。
靈谷景區建造大仁大義烈士牌坊的十七軍送的石虎 靈谷景區無樑殿前巨型石龜 靈谷景區無樑殿 靈谷景區無樑殿內國民革命烈士靈位碑 靈谷景區無樑殿內辛亥革命烈士蠟像
更多相片請點閱(江蘇南京紫京山靈谷景區) 背景音樂-南京 我的故鄉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